第602章 家教的重要性(1 / 1)

公元194年,维新三年秋,这一天对于大汉帝国来说,非常的重要。自从188年刘韬以并州牧的身份入主晋阳,至今已经六年。

在这六年的时间里,刘韬继承大汉帝国的皇位,并且带着这个,只有并凉两州的帝国,一路到现在,已经占据天下五分之二的版图。

当然,如果不把江东武夷山以南那片区域算进去的话,那么五分之三都到了。

今年,对于新生的大汉帝国来说非常重要,那就是刘韬已经在半年前,正式宣布迁都。新生大汉的都城,要从晋阳,迁回洛阳。

对于这一天,大部分人都早有预料,相对来说,还觉得稍微晚了一些。最失望的还是晋阳的百姓,毕竟他们是最受迁都这件事情影响的存在。

只是大家都清楚,晋阳这种小地方,怎么也不适合作为国都。

就说刘韬,上衙进皇宫,下衙出宫回外面的宅子,所有人都没有见过,过得那么寒酸的皇帝。只是就晋阳行宫的格局,如果要扩建,那么整个晋阳都被波及。

这个开销,会非常巨大,是以刘韬维持这样的生活好几年,大家对他都很佩服。

“父皇,我们要去哪里?”南下的路上,刘琮少不得问了句。因为迁都的关系,班里暂时放假,好在这时间点,也刚好可以作为暑假。

“我们要去洛阳,那是原本大汉的国都,皇宫比晋阳的行宫大得多。”刘韬笑道,“大到分成南宫和北宫,南宫办公,北宫作为我们居住的场所。”

“那我们为什么要搬过去?”刘琮问道。

“因为办公的地方不够了,需要换一个更大的环境才行。再说入住北宫,禁卫保护我们也更方便一些,也不会打扰到周围的邻居。”刘韬少不得慢慢解释。

引导教育就是这样,你不能生气,要耐心去解释,甚至要想办法,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去解释。孩子出现不满,要询问理由,然后去引导,去说服。

这意味着首先不能摆谱,还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和学问上去引导。这对父母的耐心,以及文化素质要求非常高。

这也意味着,如果父母双方的文化层次不够高的话,玩引导教育,可能会适得其反。

当你无法引导孩子,甚至还被他说服的情况下,那么孩子会看不起父母。忍得住还好,忍不住最后还是转会暴力教育,可这个时候,越用暴力,孩子越看不起父母。

也就这个时代,孩子还没有接触网络。在后世那种随时接触网络,学会杠精技巧,祖安方言的情况下,父母的引导教育难度不知道提升多少。

先贤就说: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没有这个教育水平和条件,就应该寻找一个合适的教育方针。盲目追求‘最优秀的教育方法’,有时候真的是自讨苦吃。至少,刘韬在这几年里,对此是深有体悟。

“嗯!”刘琮听明白了,他每天‘上学’的时候,也注意到周围的百姓,在禁卫的驱赶下,匆匆离去那种惶恐的表情。每一次上学,禁卫军们,其实也非常辛苦。

不出意外的话,身为嫡长子的刘琮,很大概率会成为太子,然后继承这个帝国。只要没有内心腐化,那么保护好他,是所有禁卫义不容辞的事情。

也正因为这样,这几年下来,每次保护刘韬、太子和长公主出入皇宫,禁卫军的士卒,每一天都是绷紧了神经。

他们必须要审视街道上的每一个人,任何胆敢靠近的,都有可能是刺客!

刘琮和刘琼也在一天天长大,他们自然注意到这些细节。或许不明白,他们会询问刘韬,或者蔡琰。然后在于父母的沟通中,一点点建立对这个社会的认知和了解。

开始明白什么是善恶,认知到自己身份的不同,就是缺乏一两次危机,让他们了解到这个社会的恶意。

“北宫里面的环境更大,有更多可以游玩的地方,洛阳附近甚至有专门的皇家园林,秋季的时候可以去狩猎……”刘韬慢慢讲述那边的美好。

“父皇,如果那边那么好的话,为什么之前我们不去?”刘琮好奇问了句。

“因为前几年,有坏人把它给烧了。烧毁了好多东西,这两年才修复回来,不过还是有不少的东西,毁于火海之中,要回复需要更长的时间。”刘韬解释。

“那他们为什么要烧?”刘琮追问。

刘韬也没办法,只能慢慢解释,一点点的去解释,用他能理解的话去解释。回过神来的时候,刘琮已经疲惫睡着了。

“陛下,喝点水吧?”蔡琰把水囊递了过来,她也没想到,刘韬会那么耐心,和刘琮说那么多的东西,心里非常的甜蜜。

父亲和孩子关系好,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当母亲的自然也会很高兴。

“还真的有点渴了……”刘韬笑了笑。

“其实没必要和他说那么多的,他也未必都明白。”蔡琰劝道。

“但是我不能什么都推给老师,万一有一天,他再也不会主动向我询问了,怎么办?”刘韬感慨,“甚至不敢靠近我了,那亲情也就变得疏远了。父子意见不和,还因此争吵起来,是各个朝代传承出现问题最主要的原因!”

毕竟什么都交给老师,自己本身却不教导什么。那久而久之,自然是老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习什么。自己不教导,反而还觉得孩子被儒生,或者赵高蛊惑,秦皇自己也有责任。

于是秦皇,为了直接的教育失败,付出了亡国的代价……至少占据一个比较大的因素。

“没想到陛下居然已经想到那么远,臣妾远远不如。”蔡琰闻言一愣,随即奉承道。也不是奉承,应该说是敬佩,毕竟从来没有那个皇帝,会那么去想。

估计不少人都觉得,皇子最后走偏了,那只是‘不肖自己’,或者‘蠢笨无能’。想到的不是引导,而是‘儿女那么多,换一个当太子就好’。

每个朝代的更替和灭亡,原因很多,大多都是天灾人祸。但刘韬觉得,家教方面也应该占据一部分因素,而且比例还不小。

“也就是朕这种总喜欢胡思乱想的,才会做这种事情……”刘韬自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