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堂前殿后风雷起,国事家事琐碎事
大魏国,百官进京,初夏,天气微凉。
大魏国知州以上官员入京面圣,特别是在西凉王和大将军入京之后,整个上京城呈现一种极为热闹的场景。
比入宫面圣更让天下咂舌的是一件小事,两位彪炳天下的王爷将军进京之后先去了林家小院,拜访了那位名震天下的才女林婉儿。
如果是西凉王去了林家小院,文武百官的处境会好一些,既然动不了你西凉王徐骁,但是几本奏疏参上去,让林家拔几层皮还是可以的。
但是德才兼备、备受尊敬的夏侯大将军竟然也去了林家小院,而且匈奴叛乱的右帐王庭南院大王阿骨打都是林家老二砍下来的脑袋,这奏疏不好上啊。
清晨时分,东方露出鱼肚白,微亮的晨光摸亮了半边天。
金銮殿之前,文武百官已经到齐,文官以潘春伟和陈贤为首,武将以夏侯大将军为首,身后是兵部尚书洪新甲,夏侯襄阳身在镇北军,上京城兵部便是以这位尚书马首是瞻。
西凉王徐骁独身一人,身上穿着五爪蓝蟒的蟒袍,双手叉袖,腰间悬挂着一柄凉刀,入宫面圣不准携带兵刃,但是有两个人例外,一个是西凉王,一个是大将军,只是夏侯襄阳一直恪守礼仪,从不带兵刃进宫。
文官私下窃窃私语,对着徐骁指指点点,口中多有指责之语,而且有将徐骁围起来“群殴”的架势,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徐骁当年的“西凉十问”问候了三省六部所有官员的奶奶。而且徐骁对于文官参他的奏章总是一种看笑话的态度。
以前你在西凉,隔着远,骂不到。打不到,今天来了上京城,开始还有点惴惴不安,怕你带着西凉铁骑伺机报复,今天一见,竟然只带了一个人就敢入上京,再瞧他那背驼的。像是一座石拱桥,光听咳嗽声好像都快咳出血来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虎落平阳被犬……呸,说什么呢,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此时不打。还待何时。骂你两句怎么了,你西凉王都骂了我们多少句了,何况你还真敢在天子脚下动手不成,有辱斯文,成何体统。
武官相对平静,望向徐骁的眼神还有些许敬意,那可是从春秋战乱中走出来的英雄,是征战沙场、位极人臣的男人。大魏国平定天下所有战事都有那个男人的身影,不得不让人敬佩。
徐骁眯眼望着有意无意将自己围在中央的朝廷文官。对着身后的魏松说道:“又是动嘴不动手,读书人啊,不爽利。”
“义父,要不要杀一两个?”对待女人魏松下不去死手,但是对待婆婆妈妈、好不爽利的男人,魏松杀起来格外顺手。本就有四品官衔在身的魏松穿着一身西凉特制的铠甲,手中握着一把精钢锻造的银枪,身材挺拔魁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徐骁仰头哈哈大笑:“我们是来要东西的,还打看家护院的狗,没有礼仪啊。”徐骁的一句话和文官的窃窃私语不同,而是明目张胆的说了出来,声音不大,但是正好能够让在场每一个人都看到。
场间一静,随后便是文官声音更大的职责。
不下百人的文官突然撤出一条通道,大将军夏侯襄阳径自走向西凉王徐骁,微微弯腰:“王爷。”
“哟,夏侯啊,真有缘分,昨天刚见,今天还能见面。”徐骁掏了掏耳朵,指了指众文官,吐出一口浓痰:“你们看看潘春伟和陈贤,老老实实站在该站的地方,不该说的话一句话也不说,该说的话一句也不少,这才是奴才应该有的样子。”
奴才两字刺激到了文官,责骂之声突然升起。
徐骁懒洋洋看了看众人,语气突然有些遗憾的说道:“你们这群读书人啊,似乎需要本王教教你们怎么做人了。”徐骁突然改用“本王”称呼,气势突然一变,富家翁成了西凉王,大魏国唯一一位异姓王。
朝廷文官突然感觉气温一低,似乎感觉将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这位王爷还有一个称呼“人屠”。
金銮殿前,一个小太监用尖细的声音喊道:“上朝!!!”
声音从金銮殿前传播开来,经过城墙的反射形成回声,久久回荡,不曾减弱。
当日朝堂之上,风雷大动,剑拔弩张。
林婉儿事后通过坊间传说和澶州知州王启年大致了解到事情的概况。
朝廷早朝有个习惯,每日总会有三位官员上书参徐骁三本,但是那日却没有一个官员敢站出身来。
相反的徐骁却哭诉说,自己刚到上京城,就被人暗杀,还有两回,其中一回还是和夏侯大将军在一起,吏部一个屁都没有吭声,应该撤了。然后伸手指了指有“玉面尚书”美誉的吏部尚书,说,我说什么来着,这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折了我这把老骨头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伤了夏侯大将军这种国之栋梁,肱骨之臣,咱大魏国的损失就大了。
西凉王徐骁那天像是变戏法一般,从怀中抽出一封又一封的奏章,将朝廷官员的私事参了一个遍,比如礼部侍郎收受贿赂,翰林院学士强抢民女,检察院御史官商勾结……
最后徐骁坐在金銮殿上,毫无王爷威严,盘着腿脚,一封奏折跟着一封诵读。
那位礼部侍郎气急败坏,站出身来,一声“西凉蛮子”还没有说出口,徐骁早已解下凉刀,啪啪啪三声打在对方脸面上,那位礼部侍郎牙齿落了一地,满口鲜血。
礼部侍郎伸手去捂脸面,徐骁脸带笑意的说道:“把手拿开!”
朝堂之上,静寂无声,只有刀鞘打脸的声音,以及西凉王时常忍不住的咳嗽声,诉说着这位大魏国异姓王的霸道。
皇帝陛下阴沉着脸,却未有出声制止。
那位内力浑厚如同长江大河的“大内第一高手”海公公身形一掠,气息鼓动,大袖飘摇,双手如钩。
银甲银枪的魏松微微一动,单手握枪,银光一闪,挡在海公公身前。
两人好似心领神会,刹那掠出金銮殿,瞬间交手数百次,魏松银枪环身,密不透风,海公公身形轻盈,如影随行。
那厢“上京城伤人第一”的洪公公又突兀杀入,与海公公联手对抗这位西凉战力第一的“虎熊”魏松。
金銮殿上,风雷涌动,刀鞘打脸,声声入耳。
金銮殿前大理石寸寸龟裂,银光乍现,气息凌冽,群鸟乱飞,杀到最后天上的白云四散不见,晴空万里,但是却能听到惊雷阵阵,如同战鼓齐响,万马齐鸣,霹雳惊弓,银瓶乍裂。
大将军夏侯襄阳纹丝不动,突然出声:“够了!”一声呵斥,搅乱了金銮殿前风雷声,三战作一团的三人瞬间分开。
海公公眯眼不语,洪公公白眉飞舞,魏松大呼:“痛快。”
夏侯襄阳的一句话制止了金銮殿前的风雷声,但是徐骁的刀鞘却一下下打在礼部侍郎的脸上,声音不大,但是却格外刺耳。
“够了!”这一声是陛下所说,“徐骁,你这是为了国事,还是家事?”徐骁将朝廷百官每人都参上一本,是为了国家大事,治理朝廷,严明法纪,还是为了一己私欲,报复朝廷百官。
将刀重新挂回腰间,徐骁直视陛下:“家事。”
陛下九五之尊,气势突然降了下来,这是愧疚,当年四人出游,泛舟西湖。
皇后曾经说过,喜欢陛下是因为陛下心怀天下,不但是个好人,也是个好皇帝。
白素说过,徐大头不知道国,只知道家,这样率真的男人才值得嫁。
是的,陛下没了皇后,还有江山社稷,还有一颗造福天下的心,可是徐骁没了白素,就什么都没了。荣华富贵,蟒袍加身,西凉王爷,天下枭雄?那对于徐骁而言,都是屁啊。
陛下略显疲惫:“准西凉世袭罔替,赐丹书铁券。”
于是,徐骁在打了礼部侍郎之后,不费吹灰之力的拿到了世袭罔替。
坊间流传各种流言蜚语,将那日朝堂进行了各种解读。
有人说陛下皇恩,念及旧情,是千古仁君。
有人说西凉王霸道,真敢将事情做绝,陛下和徐骁的情谊算是到头了。
有人说幸好有夏侯大将军坐镇,不然金銮殿都会被那三位高手拆了。
有人说那日早朝之后,驻扎在上京城五十里开外的徐家铁骑,在世子殿下徐云枫的指挥下,向前又推进了二十里,离上京城不足三十里,似乎都看到了上京城的城墙了。
有人说海公公出手可以理解,为什么保护柔嘉公主的洪公公也出手了,那是因为洪公公受到了前主子太后的示意,要取徐骁的姓名,至于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有人说那日靖安王托病没有上朝,而是去了太后颐宁宫,陪着太后说了一天话。
还有人说那日徐骁拿到世袭罔替的圣旨之后,面无表情的将圣旨丢到马车上,然后驱车回了驿站,站在一棵枫树下,半日无语。
也有人说陛下下朝之后,破天荒没有去御书房批阅奏章,而是独身一人去了皇后寝宫。
那日早朝之后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是离林婉儿,离林家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