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惊世国策(1 / 1)

尽管朱波还不清楚西方国家发展到何种程度,但是从荷兰占领台湾这件事来看,世界历史已经大大提前了,他不可以坐以待毙。

既然如此,他也打算放开手脚,把后世所有科技带到大明来,跟整个西方国家争个长短。

这一回,朱元璋顿时大喜,这个儿子还知道帮助父亲升官,那么以后要是慢慢引导可以让他参与到朝政中来。

其实,朱元璋哪里知道,一旦朱波参与朝政,那就会带领整个大明纵横全球。

“好儿子,不错,还知道为父亲着想,但是要提升官职,那可不容易,你说一下有什么可以提升政绩的方式。”朱元璋笑着说道。

根据这几天的交流,他感觉朱波这小子脑子有的是想法,刚才又提出创建新式军官学校,当然这具体是啥玩意,他也不太清楚。

只是能有这些新想法,多少还是好的。

马皇后这次态度变得庄重,看着朱波,这是为父亲提出一条升官之道,肯定不是普通方式。

毕竟上次单纯闲谈改革丞相制度,就提出内阁这样破天荒的制度,文武百官无不震惊。

就算是聪明如妖的刘伯温,也无话可说,赞不绝口。

这次事关老爹如何升官,取信朱元璋的谋略,自然也不简单。

果然,朱波侃侃说道:“既然要想升官,那必须是当大官,儿子我给你提出一条惊天政策,绝对会让皇帝打心里佩服,一定会执行。”

看到朱波如此语气,朱元璋极为震惊,一下子来兴趣了。

“好,波儿你说说。”朱元璋大喜道。

朱波并没直接说出计策,而是用郑重的眼神看着朱元璋,问道:“老爹,我先问你,为何天下百姓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造反?”

此话一出,朱元璋反倒愣了一下,没想到儿子会谈这方面的事情。

但是这也微微触动朱元璋的内心,想到自己十一二岁父母早亡,他们并非正常死亡,而是活生生累死的。

去世之后,甚至给父母找一块墓地都没有,天下之地,哪里有穷人的立锥之地?

之后,家乡出现大旱,闹饥荒。

亲人更是相继饿死,他也不得已逃出家乡,在寺庙当了和尚,可是就算如此,后面也因为僧多粥少被撵出来。

他只是一个典型的列子,全国上下像他这样的家庭不计其数。

正因活不下去了,天下百姓揭竿而起。

不过说到这里,朱元璋打了一个哈哈道:“当然是吃不饱穿不暖,日子没法过,百姓才会造反。但是现在的皇帝文治武功,大力整治官吏,而且还不断推行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比如减免赋税之类,现在百姓也算安居乐业了。”

朱波倒冷冷一笑道:“那天下百姓都吃饱了?真从政策上得到实惠了?”

“额……”朱元璋听到此话,顿时脸色尴尬,还是苦笑道:“就算是唐朝贞观盛世,天下百姓也没吃饱过,现在天下减免赋税,农民怎么就不得到实惠?”

旁边的马皇后也附和道:“要是天下百姓没有得到实惠,那大明也不可能稳定,早就无数人暴动起来了。”

朱波对他们这些观点,完全不屑一顾,直接干脆道:“完全是迂腐之见。”

这话一出,朱元璋和马皇后一下子哑口无言了,自从新朝建立,他们确实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怎么在朱波这小子眼里却成了迂腐之见?

马皇后也不满了,于是说道:“小波,你这话未免说过头了,现在的皇帝每天工作六七个时辰,几乎全都忙于公务,为百姓生活殚精竭虑,而且不断惩治违法官吏,难道也没功劳吗?”

朱元璋心中也有些不爽,这些年,自己为了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也确实极为勤奋。

可是从朱波的语气和表情看,似乎完全不值一提一样。

朱波淡淡一笑道:“那我问你,现在的赋税是如何缴纳的?”

马皇后马上说道:“按照人丁交税,人人有份,极为公平,而且,皇上为了体恤穷人,收入太低的还可以少纳税,这也算是皇恩浩**了。”

朱波冷笑道:“要是一家五口人,只有一亩地,或者没土地,那么按照现在的交税制度,应该缴纳五人的赋税。而同样是一家五口,但是却拥有百亩良田,依然缴纳五口人的赋税,跟穷人五口之家缴纳一样。如此计算,穷人有多大负担,而富人有如此多的良田,却又没承担更多赋税。一旦遇到天灾人祸,穷人则一口饭也吃不饱,岂不是很容易天下揭竿而起。”

轰隆!

此话宛如晴天霹雳。

虽然话语简单,可是字字如刀,揭露的背后真相极为深刻。

马皇后也是目瞪口呆,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朱元璋也是脸色大变,确实如此,当年自家遇到的情况跟朱波说的一模一样,地主家里良田千亩,却只是缴纳很少的赋税,自家一无所有,父母常年给地主家卖苦力,却缴纳跟地主家一样的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