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黄金和钢铁(1 / 1)

刘备威力加强 大x小x 1091 字 10个月前

第三百八十三章黄金和钢铁

听完刘备的解释,刘禅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说道:“父亲所言甚是。”

刘封在一旁想了会,问道:“父亲,百姓首重粮草,若无兑粮处,便是金银无数亦募民不能。”

“汝所言不差,欲使金银有大用,必有先决条件。”刘备说道,“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三者缺一不可。”

刘备又向王雄说道:“元伯此行有大功,我拜汝为倭岛都护,专司开采金银一事,若功高,当优先擢升。”

“谢刘公!”

“子明与兴霸亦有大功,皆有升赏。”

“谢刘公!”

“大哥!”张飞的嗓门总是比他的人先到,“曹氏已降,汉室复兴矣!”

“善!”

刘备正要说话,远处飞奔来一名工匠,说道:“主公,高炉出钢矣!”

听完这名工匠的话,刘备跟着他撒腿就跑,留下一众懵逼的将领。天下平定都比不上工匠一句话,众人也十分好奇,对视一眼,追上了前面的刘备。

众人来到炼铁屋,说是房屋,实则露天的,刚一接近这里,温度直线上升,刘备开始带头脱衣服。

炼钢炉太危险,将作大匠辛毗不让刘备他们接近,带着他们在远处观望。

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大两小三个高炉,大高炉在两米高的水泥台子上,小高炉则在大高炉下面。

大高炉高6.93米,炉体直径宽的地方有4.62米,窄的地方3.465米,这个大炉底部正在源源不断地涌出铁水,流入下面的小高炉。

小高炉高2.31米,炉体直径宽的地方0.693米,窄的地方0.3465米。底下两个小高炉,一个正在接上面的铁水,一个正在工匠的操作下倾倒出钢水,还有一个工匠正在拿一个大号勺子舀钢水。

“炉温如何可达?”

刘备刚夺取青州,就想过高炉炼铁,但当时的耐火材料根本不合格,达不到要求,炼出来的铁也不是铁水,制作熟铁炒炼时非常累,效率很低。因为不清楚耐火材料的烧制工艺,高炉一直没有上马。

刘备厚待工匠,工匠们常思报答,明摆着的耐火材料问题就有很多工匠改良试验,但有些时候,科技的发展不一定是对口的人察觉,就比如这一次的耐火材料。

老黑头,一个炼焦工厂的运煤工。他以前是个孤儿,年过四十因为生存压力加入了黄巾军,而后刘备整顿青州,黄巾军投降,他也在列。青州在刘备的治理下,百姓生活得以保障,老黑头很勤奋,参加屯田兵,不但娶妻生子,生活也过得非常美满。

随着年龄增长,老黑头不再适合参加屯田兵工作,辎重部安排他入炼焦厂看大门,他对刘备十分感恩,不愿就此安享晚年,还想着发挥余热,便将运煤工也兼任了。

搬运煤炭,老黑头常年灰头土脸,也因为孤儿一直没有名字,众人就以老黑头相称。

耐火材料的不合格也导致炼焦的炉子不稳定,时常破损,这一天更加严重,直接爆开了,而老黑头正好拉了一车煤到这里。老黑头幸运爆表,飞溅的高温炉体、煤炭等都没有碰到他身上,他完好无损。

救完烧伤的工匠,老黑头和众人一起打扫场地,这时候一块石头引起了他的注意。

工匠天天说耐火材料的事,老黑头自然也知道。他发现的这块石头与众不同,周围的石块或多或少都有损伤,就它完好无损,他立刻意识到了这块石头的重要性。

老黑头拿着这块石头找到工匠典事,他只是在参加屯田兵的时候学会一些常用文字,知识不够说不清楚,只说是耐火材料,工匠典事正因为爆炉一个头两个大,哪有功夫管这些,拿起石块看了看,不明所以,安抚老黑头不要瞎想就不再管他了。

老黑头却没有放弃,他叫回了担任亭长的儿子,向儿子说起了耐火材料的事,儿子十分孝顺,立刻弃官陪着老黑头钻研。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老黑头父子发现了石头的秘密,那就是炼焦时产生的煤焦油。最初他们以为这是一样东西,怎么试验都没有成功,直到他妻子摸过煤焦油后发现有不同,有的表面有油,有的没有。

老黑头从制酒的战友手中拿来了蒸馏装置,稍加改装,他得到了两种物品,他命名为煤土和煤油。

有了辅料,老黑头参照原本的石块,找来了白云石。按照淳朴的思维,老黑头父子将煤土和煤油一比一混合,加入白云石烧制,结果出人意料的一次成功了。老黑头拿着白云石砖回到炼焦厂测试,完全可以承受炼焦时的高温。

老黑头的成功令工匠们精神大振,在原有的基础上,工匠们一点点改进,一点点总结烧制白云石砖的经验,烧砖炉温度越来越高,烧出的白云石砖越来越耐火。

有了新式耐火材料,高炉重新上马,工匠们改进了一些工艺,最主要将风箱前加了一个火炉,使吹入高炉的风变成热风。高炉炼铁成功,工匠又开始试验钢炉,同样意外的几次就成功了,这主要归功于白云石砖为碱性耐火材料。

如果钢炉内是酸性材料,就不能去除铁水中的硫和磷,而碱性材料就没有这个问题,炼出来的钢材质稳定,比所谓的百炼钢强了何止数倍,最重要的是能够大批量生产了。

炼钢炉能够这么快取得成功,同样离不开葛玄的帮助。葛玄熟悉炼丹,刘备知道水银的作用,便让葛玄炼制出了水银,因为东汉的瑠璃遇热就炸,刘备找了一块大的透明玉石,将玉石掏空,做成了温度计。

温度计制成了,也承受不了钢炉的高温,工匠们很聪明,在高炉外侧多建了一个卡槽,专门安放温度计。卡槽密封后,炉内的温度透过炉体传导入卡槽,已经是温度计能够承受的温度了。而且位置固定,温度的变化能够很好的对比,加速了高炉的成功。表现在众人眼前的就是每个炉体腰部都突出一块,影响了美观却很实用。(本章完)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