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刘备讨江东
襄阳
曹操向诸葛瑾问道:“孙权遣汝至此,所为何事?”
“前番两家相攻,互有成败。今闻刘备欲举大军南下,我主遣我至此,欲与曹公修好,共抗刘备。不知曹公意下如何?”
“前番无故相攻,杀我士卒,我正要杀往江东,报仇雪恨!”
“曹公,方今刘备势大,你我两家相攻,必使刘备收渔翁之利。若两家结盟共抗刘备,必使刘备不敢妄动。”诸葛瑾说道,“况我周都督虽败,然大军尚存。曹公若执意相攻,恐大军不得过江夏。还望曹公明察。”
“汝可先退下。”
“望曹公早做决断,在下告退。”
“哼,孙权小儿!”被威胁一通的曹操非常生气,“若非看孔明之面,定杀此人!”
“谢曹公。”坐在徐庶下手的诸葛亮说道。
诸葛亮本不欲投曹操,不过徐庶向曹操解释了破周瑜的计策全部都是诸葛亮的谋划,加上荆襄之人在那里推波助澜,曹操向诸葛亮发了拜官文书。
只是诸葛亮看到文书权当没收到,这让曹操有些恼火,他让曹仁带兵去请诸葛亮,诸葛亮没有办法只得和曹仁来到襄阳,不过诸葛亮虽然受了曹操军师校尉的官职,但不发一言。
“允诚,刘备大军至今毫无动静乎?”
鲍信说道:“据闻董承等人谋反,刘备又乘公孙度病故,遣偏师往攻辽东,故而未有动静。”
“辽东若平,刘备必南下。”
“明公所言甚是。”
是不是要接受孙权求和,能不能在刘备没有南下的时候抢先攻下江东,曹操和众幕僚商议了好几天。
还没等曹操商议出结果,诸葛瑾又来求见曹操了。
诸葛瑾说道:“曹公,为显诚意,我主欲将江夏还与曹公,以原有疆域为界。曹公意下如何?”
那么快诸葛瑾便让步了,曹操准备再耗一耗诸葛瑾,他说道:“子瑜且回驿馆歇息,待我等商议之后,再作答复。”
“我主令我多多致意曹公,望曹公早作决断。”
诸葛瑾走后,曹操问道:“诸君以为如何?”
徐庶说道:“必有变故,孙权才如此急切。”
“报主公,子扬先生求见。”
“请。”
“子扬从许都赶来,可是刘备率军南下?”
“明公,刘备确引大军南下,然其非欲攻我,乃征孙权耳。”
“哦?”曹操说道,“子扬可详细报来。”
不久之前,邺城
“报主公,飞鸟卫急报。”
“陈珪、孙权,汝等既自寻死路,我便成全汝等!”
陈群问道:“明公,何事恼怒?”
这么多年,刘备为了保持喜怒不形于色的人设,很少发怒。突然见刘备发怒,众人都很好奇。
陈群接过刘备递给他的信,见众人都看着他,陈群大声读了出来:“徐州牧臧霸上报,广陵陈氏与江东勾结欲行反叛之举,幸得绣衣卫及早探得此事。臧霸率军入广陵,陈登病故,陈矫被抓。可陈珪叛军远在江都,得知事败,欲夺船远遁,杀中郎将张护。
为免战船落入陈氏之手,江都水师伤亡殆尽。战船虽毁,因孙权接应,陈氏仍逃过大江。臧霸追之不及,自请主公责罚。”
“传令宣高,起徐州军南下广陵等候,我亲征江东!”
“大哥,大军皆在顿丘,若率大军南下,弟恐曹操起兵攻徐州。”关羽怕大军远离,曹军威胁后路,于是劝道。
“区区江东何需劳烦大军。”刘备说道,“传信辽东,令管氏兄弟率军南下,于盐渎港等候。”
“是!”
“既如此,大哥无需我等相助乎?”还没来得及请命先锋,以为没有出征希望的张飞,失望道。
“非也。”刘备说道,“为兄正欲带二位贤弟一同前往。”
陈群问道:“明公欲结曹操共攻江东乎?”
“然也。”
襄阳
刘晔说道:“明公,刘备遣孙乾为使,欲结明公共攻江东。”
“方败合肥,又欲战广陵,孙权小儿何其不智。”
“明公,此天赐之机也。”刘晔说道,“刘备南下孙权惊恐,明公可假意与孙权求和,起兵袭夏口。夏口既下,江东门户开矣。”
“子扬有所不知。”鲍信说道,“孙权使者诸葛瑾就在襄阳,此来便是相谈和解之事。”
“既如此,天助明公也!”
鲍信说道:“江东膏腴之地皆处东南,临近广陵。若两家共攻孙权,孙权必投刘备。刘备取膏腴之地,我等得不酬失。”
“允诚多虑也。”刘晔笑道,“刘备处政已失天下人心,陈氏反叛可见一斑。江东多豪强,必不愿投刘备。”
“曹公!”诸葛亮起身,话到嘴边,又摇头坐下了。
曹操有些气闷,向徐庶问道:“元直有何高见?”
“若事果如子扬先生所言,或可行之。”徐庶长于战术,这种战略问题,他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鲍信说道:“此或为刘备缓兵之计,孟德当多方打探,方可动之。”
刘晔说道:“若取江东,巴蜀可传檄而定。而后明公以天下之七敌刘备天下之三,可立定也。此机若失,悔之晚矣。”
曹操被刘晔说的激动,正要答应刘晔,却见鲍信轻轻摇了摇头。
曹操说道:“可先观刘备动静,再作决断。”
军议结束,诸葛亮回到家中,前脚进门,后脚徐庶也到了。
“元直此来,有何见教?”
“今日席间孔明你举棋不定,不知有何担忧?”
诸葛亮笑道:“曹公帐下能人辈出,刘子扬深谋远虑。往伐江东必定旗开得胜,有何可虑。”
“孔明与我多年知交,你又何必诓我?”
两人正说话间,有小童来报:“先生,门外公子求见。”
徐庶说道:“不知府中可有奇花?”
“元直可自去。”
曹操的儿子,到年纪出来办事的,现在也只有曹丕了。诸葛亮请他进来,曹丕说道:“冒昧打扰,还望孔明先生见谅。”
“公子来访,不知所为何事?”
“先生奇才,世所罕见。”曹丕说道,“今日席间,小子见先生似有高论,故而特来请教。”
“公子谬赞了,亮微末之人,何来高论。”
之后曹丕询问几次,诸葛亮只当没听到,顾左右而言他。曹丕自讨没趣,只得告辞。(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