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二高征税
杨延定久在江南经略,而江南又最重商业。
虽是资本主义萌芽不久,但他却已看到若干年后的弊端,想要设法解决。
但这简直就是在要赵德昭的命:“杨大人,如今社稷承平,家国富强,倘突然变革课以重税,令社稷动**,你可是要负责的。”
杨延定淡淡到:“为了社稷长治久安,小小的动**算得了什么?”
“小小的动**?”赵德昭冷冷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况社稷本平稳,你又何必折腾。”
“臣记得皇上曾有圣训,”杨延定说到:“倘能造福子孙后代,咱们这一代人辛苦一些又算得了什么。”
“如果能让社稷千秋万代,后世子孙平安幸福,咱们动**一下又有什么。”
杨延定不是科举出身,不论说话办事还是,没有那种儒生的酸腐气。
久居江南,思维和思想也更开阔一些。
柴宗训很喜欢这样的思想,但他对增加重税还有疑虑,因为几千年来的问题,难道一个加税就能解决?
“二郎,关于征税方面,如何征,又如何使用,你有没有具体的措施?”
“回皇上,”杨延定说到:“此事在臣心中盘桓已有数年。”
“首先,征税须专门成立一个衙门,由内阁专门引导。”
“其次,须得麻烦慕容郡公制定新的税法,由此税法,培养一批新的税吏。”
“然后再制定征税档次,起征点介乎于中低收入之间。”
“收入低者不纳税,中者少纳税,高者多纳税,如此方能平均财富。”
“至于那些收入远高于普通人者,至少要纳盈利四成之税收。”
“这等高税收一部分首先用来扩充医保司,在每县成立社稷医院,举凡大周子民,可凭户籍册于医院免费治病。”
“像江南,岭南,等等人口集中之州县,除有县医院外,还须有镇医院,或乡村医院,确保免费治病全覆盖。”
“余下部分可置于义务教育司,学生自入学之日起,不论学习或者食宿均可免费,直到享受完教育。”
“如此学生父母可放心创造机会,多读书也是普通人最大的出路。”
“倘还有结余,可置于造桥,修路等基础建设,一来可提供更多役工岗位,二来更方便百姓。”
“高税收入,应专款专用,任何情况下,其他各衙门不得挪用。”
杨延定一口气将他的计划说完,慕容德丰抚掌到:“好,好,精彩,精彩。”
“皇上,此乃利于千秋基业之举,臣请即刻施行。”
柴宗训也颇为佩服,毕竟一个封建时期的官员,居然能想到这么长远的事。
“二郎,”柴宗训说到:“能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吗?”
“回皇上,”杨延定说到:“臣于江南之时,时刻牢记圣训,要做老百姓喜欢的实事,为老百姓创造价值,百姓才会拥护,社稷才会长青。”
“于那些豪商大贾来说,虽然高征税的确让他收入减少,但社稷长治久安,他才能持续有高收入。”
“于普通百姓来说,日常看病,孩子教育是头等大事,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才会真心实意忠于朝廷。”
“如此全国一心,可保社稷万世基业。”
这似乎是个办法,但柴宗训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他思虑一会:“此事牵涉过大,可先令吕蒙正多做正面宣传,看看天下臣民反应如何,再做定夺。”
杨延定略有失望,因为这个想法在他心里盘桓了很久,如今既然有机会去实现,他自然不肯失去这个机会。
“皇上,高征税当以雷霆手段,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推广全国,倘有迁延,臣恐会生枝节。”
柴宗训说到:“二郎,你也知豪商大贾多与朝中有牵连,可知高征税迅速推广全国,你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回皇上,”杨延定语气很坚定:“为了大周千秋基业,为了社稷长治久安,臣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柴宗训摇头:“任何一项国策,都不是从上至下,而是从下至上的,等等,先等等吧。”
“皇上…”杨延定还要争,却被慕容德丰拉住:“杨大人,此事皇上自有圣裁,我等切不可操之过急。”
“如今已是晚膳时分,皇上处理了一天政务,滴米未进,我等做臣子的其心何忍?不如暂且退下,有事明日再奏。”
杨延定虽然心中焦急,却也不得不执礼到:“臣等告退。”
出了皇城,慕容德丰教育到:“二郎,我记得你一向足智多谋,办事也比较圆滑。”
“为何此次突然如此激进,又如此操之过急?”
“郡公,”杨延定说到:“实不相瞒,下官在江南之时,就有了这高征税的想法。”
“但就像你所说,此法太过于激进,所以我不敢上奏朝廷。一来会失了机密,二来也不会有哪个宰辅会这么做。”
“毕竟如今横亘在大周的那些豪商大贾,哪个和朝中没有关系?高征税就等于得罪整个朝廷。”
“天可怜见,我杨延定竟有机会为相,我自然要实现心中若想,为社稷千秋万代打下基础,也可博个青史留名。”
“所以你更不应操之过急,”慕容德丰说到:“毕竟税法也好,征税也好,你不能亲自去执行,还须所有官员配合。”
“倘得罪了所有官员,无人替你办事,这高征税不成了一纸空文?”
这下杨延定更失望了:“照郡公此说,高征税就是个笑话?”
“不,”慕容德丰说到:“你只想着快些实现心中所想,造福百姓,未曾仔细留意圣训。”
“皇上方才说,任何一项国策,都是自下而上的,不是自上而下的。”
“只要吕大人的宣传司开足火力,将高征税国策说透,让每个老百姓都能理解。”
“让他们知道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而自下往上接纳高征税,此事不就成了吗?”
慕容德丰笑到:“你口口声声圣训,却忘了圣训中最重要的一条,百姓,只有百姓,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