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事情解决之后,自己老爹便准时出现了,旁边还跟着他的马仔。
“你出现的可真是时候,找你的时候就看不到你。”秦安躺在躺椅上,翻着白眼说道。
赵祯哈哈一笑,自然的也找了个躺椅躺下,舒服的吐出一口气,顿时感觉困意来袭,无比的惬意。
“听说你封县男了?感觉怎么样?”赵祯眯着眼,笑问道。
秦安打了个哈欠:“就那样呗,还不是你弄的幺蛾子。”
“我那朋友认识御史台的人,我可是好一番劝说,人家御史台才答应帮忙引荐,好在官家圣明,重视了这件事情,不然哪来的这个爵位,我都没有嘞。”赵祯没好气的出声。
“是是是,谢谢你老人家,你老人家还是消停消停吧。”秦安无奈的说道。
“你不满意?”赵祯起身,问道:“若不是我去御史台告状,张大年又怎么会东窗事发呢?不过这厮已经在菜市口处斩了。”
秦安淡淡一笑,也顺势起身,指着墙角那根亮银枪说道:“你掂量掂量那个。”
赵祯奇怪的看了看:“一柄长枪,有什么好稀奇的?”
说着,他抬手就抓住那足有九尺长短的长枪,入手的刹那,赵祯便皱起眉头。
“好冰凉的枪杆!”
说着,他猛地用力想要抽出长枪。
“怎么可能!”
赵祯大惊失色,眸子瞬间睁大。
他自认为力气还不算小,一般十几斤的长枪一只手随便拿得起来,可这把长枪自己用了这么大的力气,居然不动丝毫!
赵祯不信邪,再次用力,这次这把长枪终于被她缓缓举起一边,可那种强压的压迫力让赵祯惊得久久不能合拢嘴巴。
秦安淡淡一笑,走到赵祯面前,伸手抓住枪杆。
随后在赵祯惊骇欲绝的眼神下,他轻轻松松的拿起了长枪。
那一刻,秦安身上的气势突然变得凌厉了几分,长枪枪头闪烁着寒光,他的身子也如同长枪一样笔直,挺拔。
赵祯瞳孔微震,这一刻竟是不能言语,他是大宋官家,见过的武将也不少,也不是没有见过那种杀气凛然的。
可是他们都赶不上此时秦安身上的那股子煞气!
“张大年若是敢硬来,我便要他有来无回!”秦安缓缓武动手中的长枪,赵祯看的目瞪口呆。
“锵!”
长枪舞动,寒芒如雪般挥洒,尽是凌厉和肃杀。
很显然,秦安的武功已经到了一个难以理解的程度,这也是他莫大的依仗!不然在张大年那十几号人面前,他也不会如此的淡定。
当然,这以为的前提还是建立在系统的功劳,无论是强大的武力值还是这把长枪,都是系统奖励的东西。
赵祯被亲安这一手惊呆,呆呆的看着。
“这枪有多重?”赵祯艰难的滑动着喉咙,问道。
“一百二十斤!”秦安淡淡道。
“嗬!”赵祯倒吸一口凉气,秦安的力道竟然能够比之古代名将?传说那青龙偃月刀也才几十斤!
“你觉得我会怕了张大年?我有的是手段在一瞬间斩下张大年的项上人头。”秦安笑了笑,将长枪缓缓返回了兵器架上。
“这件事情别出去瞎传。”秦安看着赵祯,认真的说道。
“为何?”赵祯双眼如炬的看着秦安,这一刻他看向秦安就好比看着一大堆金银珠宝般的垂涎。
秦安的手段再一次震撼了他,他愈发觉得此人可堪大用!就凭着这一手武艺,也绝对可以做一位顶尖的武将!
秦安翻了个白眼:“宋辽如今关系没有前几年那么和睦,怕是过一段时间就要南侵,到时候若是打起仗来,我怕是第一个就会被抓去军中。”
“你不想打仗?”赵祯皱眉问道。
“我倒也不是就怕了打仗,只是还有很多事情没做,不想这么快就进入武将体系。”秦安苦笑。
在大宋做武将,那日子可不是一般的憋屈,而且只要当了武将之后就很难在参加科举!连回到汴京都很困难,在军营里面还要被监军压上一头,秦安可不想过这样的日子。
“辽国如今和大宋关系还算是尚可……”赵祯有些疑问的开口说道。
秦安顿时更加嫌弃了,回到躺椅的位置躺下,淡淡道:“老爹啊,你可长点心吧,国与国之间哪来的什么关系尚可啊?你在辽国这么多年,难道还不清楚那边的生活状况吗?”
“天寒地冻,农作物产不出来,连粟米都不一定吃得上,只能天天吃牛羊肉,可牛羊肉那也不是一般百姓顿顿吃得起的!只有一个办法,抢!”秦安翻了个身,找个合适的位置躺着。
“可这都是你的猜测。”赵祯还是有些不相信。
“你没去市场看过,我跟着家里长工去汴京城里买米,便发现汴京城里面的辽人都没多少了,就算是有,也是一些粮商!粮商收粮,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粮商大量的收购粮食,甚至不惜出高价,这样的事情就已经很反常了,这两点,就已经足够看得出辽国的态度。”秦安不可置否的一笑。
赵祯顿时眼神复杂了起来,他经过这两段话点拨,已经想明白了某些关键的点。
“可我听说前两日还有大辽使臣进京进献贡品。”赵祯有些怀疑。
“示敌以弱,让敌人掉以轻心!我所料不差的话,这些时日朝廷那些大臣应该都风光无比。”
“认为自己的文治武功将北方蛮夷征服,对辽国的企图应该从未怀疑过,更遑论知己知彼。”秦安淡笑一声,语气之中尽是嘲弄和玩味。
赵祯听罢,瞬间浑身冰凉,心底发凉,因为秦安所说确实不错,这几日朝中大臣每一个都笑魇如花,恨不得登高饮酒,作诗作赋来表达自己满心的自豪。
可经过秦安一说,赵祯才明白,原来这其中竟是有如此巨大的危机!
秦安冷笑一声:“文人治国,武人救国。话虽不错,可转念想想,为什么会让人救国?为什么文人治着治着,就要让武人出面来救国?”
“黔兵穷武,解甲归田,这是一个国家最不该做的事情,也不知道究竟要什么时候,人们才能明白这一点。”
秦安说着,眼神也深邃了起来。
赵祯心头一紧,他从未觉得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是此时被秦安点出来,他却无法反驳丝毫!纵观古代,哪一世不是军队糜烂导致的亡国?
哪一世不是有文人祸国才加速了国家的灭亡?
难道真的如秦安所说,解甲归田,穷兵黔武根本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