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风起
新任首辅韩爌觉着十分的累。叶向高致仕了,东林党这杆大旗,需要有人扛下去,而同时,阉党的人处处与他为难,步步紧逼,随着辽东的捷报频传,大明朝堂上的明争暗斗却日趋紧张起来。
叶向高致仕不久,在阉党的弹劾下,中书舍人汪文言就再次被抓了。
之所以选择汪文言下手,是因为汪文言是狱吏出身,没有功名,但却是东林党的核心人物之一,而且此人底子并不干净,有很多把柄可抓。
汪文言入狱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凡东林党与阉党矛盾激化,冲突升级,汪文言都难免要去监牢里走一趟。
可是这次不同,韩爌明显感觉到魏忠贤是动了真格的了。
董宣武平定了辽西,而东林党坚持要弹劾董宣武,已经惹怒了天启皇帝,被鼓起心气的木匠天子也很想趁着这个机会给东林党大臣一点颜色瞧瞧,重振大明天子的威信。
显然,魏忠贤也是看准了这一点,在逼走了叶向高后,把目标放在了汪文言这个小小的中书舍人身上。但真正的刀锋,指向的却是吏部都给事中魏大中。
魏大中,字孔时,号廓园,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工、礼、户、吏各科给事中,现任吏部都给事中。
在左副都御史王绍徽仿水浒一百零八将为魏忠贤魏公公编纂的《东林党点将录》中,魏大中位列正先锋官,绰号天杀星黑旋风。由此可见魏大中对东林党的重要性。
在大明的官制中,都给事中虽然只是一个七品的小官,但官小权大,管理各部给事中,负责六科各部封驳、科抄、科参及注销等事宜。而且,六部的都給事中是独立于各部的,不受各部的领导与指派。
所谓“封驳”,即辅助皇帝处理奏章,这意味着很多奏折,如果给事中认为没有必要往上呈递,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扣压下来。
所谓“科抄”、“科参”,即稽察六部事务的权力,这意味着他随时可以插手六部的各项事宜。
所谓“注销”,是指每日对圣旨与奏章进行归类管理,每五日一送内阁备案。执行机构必须在指定的时限内奉旨处理好政务,并由六科核查后,五日注销一次。在这当中,可操作的空间也是非常之大。
而吏部,向来是六部之首,吏部都给事中就显得格外重要。
阉党针对魏大中的理由是,当初杨镐案(注1)中魏大中曾收杨镐等人贿赂白银三千两。而要让此罪名成立,就必须要拿到当初参与此事汪文言的口供与证词。
还别说,汪文言还真是块硬骨头,被抓之后,无论东厂如何言行逼供,就是不肯招供,更不要说阉党所需要的口供与证词了。
就在东林党如两条狗彼此撕咬,一嘴狗毛,韩爌焦头烂额之时,董宣武、袁崇焕彼此弹劾的奏折来了。
这次事情闹大了,一方直接弹劾对方,坐壁上观,见死不救,并且擅自想要斩杀朝廷大将,罪犯欺君;而另一方所陈列的罪名也不小,弹劾对方,专横跋扈,挑衅朝廷以文御武的国策,并袭击友军,意图谋逆,罪在不赦,应该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这两封绝然不同的弹劾奏章,几乎是同时送到了朝堂,顿时如同两颗巨型炸弹,引爆了整个朝堂,相比之下,原本东林党与魏党的那点争端,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不值一提。
朝廷上下的大小官员纷纷摩拳擦掌,权衡利弊,决定己方该加入的阵营。朝堂之上风云四起、波谲云诡,一场大的风暴一触即发。
春风楼中,东林党大佬汇集一堂,正在商讨董宣武与袁崇焕之争之事。
“董宣武,京城中一无赖子,凭着迎合皇上而幸进,凑巧立下一些军功,武人而已。袁崇焕,虽然不是我东林党之人,但再怎么说也是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的进士,就算有百般的不是,怎么可以让武人骑到读书人头上来?此例不可开,不然,唐末五代之旧事恐怕又会重演!
当然,董宣武于国有功,也不一定非得赶尽杀绝。不过,五行卫不能再留在辽东了,也不能再掌控在董宣武的手中,必须收归兵部,受兵部管辖调派。”
左光斗首先说话,他的态度十名明确。
杨涟点点头,说:“遗直说得不错,我也是这个意见。董宣武的确有些本事,不过此人桀骜不驯,实在难以驾驭,还需要磨练一番,方可成大器。现在辽东之事已经基本平定,努尔哈赤也投递来乞降的降书,辽东有袁崇焕在已经够了,五行卫实在不宜再留在辽东了。”
众人纷纷点头。
……
这一次,几位东林党大佬的意见出奇的一致,基本都支持力挺袁崇焕,打压董宣武
“哈哈哈哈,董宣武这二愣子,真还跟袁蛮子是一对憨货,两人怎么会闹成这样?”东厂大堂上,魏忠贤坐在铺着白虎皮的太师椅上,显得十分开心,嘴巴都合不拢。
顾秉谦陪着魏忠贤笑了一阵,轻声问道:“公公,您看咱们该怎么做?”
“咱们啊,先别忙着出手!”魏忠贤微微思考了一会儿,“这不,事情跟咱们没多大关系!董宣武不是咱们的人,袁崇焕也非东林党的人,咱们急什么?
沉住气,先把魏大中的案子办妥了,看能不能多牵连几个东林党那帮家伙!这件事,皇上一直都盯着呢!
顾大人,此事东林党那边有什么动静,他们怎么看?”
魏忠贤指的当然是董宣武与袁崇焕的案子,顾秉谦急忙答道:“他们先前屁股就坐到袁崇焕那边,弹劾董宣武,如今董宣武立下如此大功,他们就算想收回以前的奏折,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们还会有什么动静,唯一的出路,只能力挺袁崇焕,斗垮董宣武了!
我朝以文御武之国策,由来已久,董宣武这般大张旗鼓的跟文官斗,就算没有先前的事,东林党人也不会帮他。”
“也好,董宣武这厮,这段日子风头出得也太足了,也该被打压打压了。”魏忠贤好整以暇地喝了口参茶,点点头,“让他们去斗,等他吃了亏,就会念起咱家的好来!”
注1:杨镐案是指杨镐四路出击,进攻建州努尔哈赤,大败而归的事。汪文言、魏大中案直接引发了明末六君子案,七君子案,导致东林党彻底失势,魏党坐大。因情节需要,此处与史料有所出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