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兵退尹秧城(1 / 1)

帝国行 督金卫 1703 字 9个月前

第48章兵退尹秧城

但是这里还有个变数,如果能够守住一两月时间,咸国从混乱中恢复过来,而晋军被拖在尹秧城下久攻不克,咸军水军陆续从北海进入望亲江增援。

哪怕带不来多少援兵,但是水战若能逼平晋军水军,围困尹秧城的晋军就有可能担心咸军从背后登陆。如此晋军有可能腹背受敌,尹秧城的攻城很大可能会变成围城。

因此死守尹秧城的第一个月至关重要,死守住第一个月,咸军水军有可能增援。

而赵逊考虑向东收复失地,或是退入咸国、志国边界地带的森林当中,前者除非运气好,拿一下座大城池,利用民愤迅速征兵,然后借机扩大胜利果,实背后重击晋军,但可能性不大,征兵后的装备和操练需要时间,口粮也是问题。

退入森林周旋也不现实,粮草补给困难,一旦晋军完成合围,甚至干脆放一把森林大火,就会像赶兔子一样,赶尽杀绝。

“赵将军,坦率而言。晋军已经四十余年未有大战,故而以众击寡尚能胜之。而魏旦老将军之所以败,实则被晋军诱出,以两倍多兵力野战歼灭,纵然老将军善战,双拳也难敌四手。

但倘若我军能集结一支大军,数量即便只有晋军三分之二,利用地势民心,也许尚能一战。”

“你是说,晋军虽然势大,却不悉排兵布阵?”

“非也,韩合乃老将,排兵布阵之道自然了然于心,关键在于都尉之下无人有过阵战,故而若能发动十万以上之兵,正面野战,可取胜晋军。”

晋军最大的软肋是缺乏集团正面硬刚的作战经验,尤其是中下层军官,都是四十岁奔下,和平时间比年纪还大。而野战、阵战不是单兵格杀,需要宏观调动跟配合,稍有差池,轻则混乱,重则甚至发生踩踏事故。

别看二十多天前韩合曾经大败魏旦,事实上是以逸待劳,十几万人一窝蜂的反杀五六万跑过马拉松,追了几十里地的咸军。

就好像即将抵达终点的马拉松队员,看见终点之际,来了根绊马索,这还不算,地面上铺上一层钉板,不死也半条老命。

使奸耍滑虽然是打赢了,阵战的经验并没得到磨砺。尽管一路打杀攻城战不少,但主力军团不可能龟缩在一个城池里面闷死,野战终究是解决有生力量的主要方式。

因此可以利用晋军士卒阵战普遍经验不足的软肋,集中咸军精锐发动野战,正面击溃晋军,使之彻底丧失继续西进的实力。

话虽然说的漂亮,但现实是眼下势单力薄,赵逊更没有决战的意图,于是百里燕说了半天,赵逊依然没有下定决心。

而与此同时,远在万里之外的晋国都城平汤城捷报频传,晋王大悦,只是这天,随着王硕的军报传到,晋王再也开心不起来。不是别的,百里燕失踪了。

说是失踪,其实就是跑了,当然也有可能死了,但是晋王更愿意相信是跑了。

尽管捷报频传,但晋王总开心不起来,心里突然有种惴惴不安的感觉。而且最近晋王姒巍总是便血,心情一下变得更不爽,于是招范涛商议此事:

“爱卿,此番百里燕失踪一事,是王硕私纵其逃,还是百里燕自己出逃。”

“臣下以为,百里燕私自出逃可能颇大。王硕纵有豹子胆,也不敢纵其逃脱。而且以信中所言推断,当时我军即将与咸军魏旦交战,百里燕跟随后军,后军由公子姒昌警戒,姒昌又与百里燕有嫌隙,王硕若是藏有私心,断不能令姒昌负责后军警戒。

故而臣下以为,乃百里燕私自出逃。”

“既如此,下一步该当如何?”

“大王应按计行事,谎称百里燕已死,且被咸军所杀,而后以出殡为名,继续讹诈歧国国力,并驻兵歧国。”

“可万一百里燕逃回歧国又如何。”

“大王为何不立即书信一封,暗中结好百里律。传闻百里律此人刚愎自用,且心胸狭窄,可将百里燕未死消息告知于其,百里律定暗中劫杀百里燕。而且必须棺椁抵达歧国,讹到歧国财力之后,再行告知。”

“倘若百里燕先于我军抵达歧国,又当如何?”

“大王试想,百里燕倘若流落异乡,又身无分文,他何以过活。且不说用腿走到岐国,这兵荒马乱的,纵使他有武艺在身,无人相助,又能奈何。更何况倘若他投靠他国,岂非落下被我晋国讨伐的口实。

若是塞骞助他,那便是御客自找没趣,被我王知道,依然要捉其回来,而且还能讹诈歧国。故而百里燕自己跑了,亦不能改变时局。”

范涛信誓旦旦,殊不知前番韩合大胜魏旦,皆因百里燕,只是王硕没写罢了。

也就是在晋王得到百里燕消息的第二天,病入膏肓的相国公叔阔闻悉消息,当时气的险些丧命,由此病情急转直下,不久后病情恶化,不幸抱憾病亡。

之后不久,韩合率军攻破肥城,晋军伤亡亦是惨重,韩合决意修整数日整饬士气,同时派出侦骑,搜索前番劫粮的咸军踪迹,准备加以剿灭。

赵逊在闻讯肥城失守之后,决心采纳百里燕之策,向尹秧城靠拢。于是派出人马暗中联络,同时准备拔营启程。

这天中午,百里燕正在河边钓鱼,钟衡突然而至:

“校军郎真是好兴致啊,此时竟有如此雅兴在此垂钓。”

百里燕(既魏贤)放下鱼竿起身说:

“原来是钟衡将军,此来莫非是赵将军决意合兵尹秧。”

钟衡牵着马过来,走近一旁说:

“确是如此,本将前来便是知会校军郎,即刻动身。不过本将尚有一事不明,还望校军郎明言。”

“将军可是为了能否守住尹秧一事。”

“正是,倘若我军推入尹秧城,万一被围,将是四面环水难以突围。久困之下粮草枯竭,届时我军为之奈何。”

“那将军以为,晋军若尽数占领咸国望亲江东土,尚有尹秧城未破,晋军又如何。”

“必当是全力攻城,拿下尹秧。”

“不错,尹秧倘若能拖住晋军,且久攻不下,晋军若从本土征召役兵,短时难以赶到,故而只能抽调他处守军前来攻城。届时晋军被我拖于尹秧城之下,士气大挫,他处又守军空虚,咸军只要以五万兵在望亲江登陆,不消几日便能夺取周边城池。

届时晋军已是疲惫之师,士气低落伤亡惨重,焉能再战。而且,望亲江乃咸国以东之屏障,失望亲江,则门户洞开。咸国水军从此无用武之地。故而在下断定,只要能拖住晋军,明年定有转还余地。”

“原来如此,本将军怎就未曾想到。校军郎果然是读书人,对时局见解竟如此透彻。”

“将军过誉了。咱们走吧,鱼也钓的差不多了。”

收起鱼竿提着鱼篓,百里燕随钟衡折返大营。大营昨日开始便提前做饭,准备大量光饼以备行军食用。

由此前往尹秧城,徒步行军需要三天多,路上一律不埋锅造饭,防止被晋军哨骑发现。

回营之际,军需令丁肃瞧见百里燕身影,一脸灿烂笑容:

“校军郎,近日别来无恙啊。”

“呦,丁大人,怎么,您这是有何指教?”

“校军郎渔获不少吧。”

丁肃边说边笑,百里燕算是看出来了:

“丁大人是想要鱼。”

“还是校军郎明事理,既如此,拿来吧。”

“给丁大人是可以,不过丁大人需替在下办一件事。”

听到条件,丁肃立马不乐意:

“当下粮秣匮乏,赵将军已经下令,不得擅自分粮。”

“在下何曾向丁大人索粮,在下只是想让丁大人命人多砍些毛竹,随后一同运往尹秧城。”

“毛竹?你要毛竹作甚?”

“在下自有妙用。如何,这可值这一篓渔获。”

“好吧,本官这就令人前去砍伐毛竹。”

挑出一条大鱼,百里燕将鱼篓全部交给丁肃,随后径自去了伙营,杀鱼吃肉。

约莫中午过后,全军拔营启程,赵逊令百里燕总督后军粮草辎重,一连穿山岳林走了四天,才抵达望亲江畔尹秧城一字城外。来到城下,过河来出迎的是守将都尉姚盛。

“末将姚盛,参见赵将军。”

“姚将军免礼,尹秧城城防如何。”

“回赵将军,城池失修多年,恐难以抵御重兵围攻。且在八十里外,已经发现晋军哨骑,想来晋军大军不日将抵尹秧。此外……”

姚盛欲言又止,赵逊追问

“此外何事。”

“城中粮秣吃紧,怕是只能维持三月不到,百姓已经食不果腹。不知赵将军可有粮秣补给。”

“有粮,你我合兵之后,尚能全程支用四五月用度。四五月之后,便只能听天由命了。不过,何故未见尹秧城太守,太守钱玉何在。”

“回禀赵将军,钱玉跑了!尹秧城本为江岸重防,此前魏旦将军令卑职率两千人前来增防,便是为了谋取进退之路。不想赵玉趁末将立足未稳,连夜率守军出逃,故而眼下连同末将属兵与民军,不过四千余人。”

钱玉为尹秧城太守,守军该有三千,前番魏旦为防止晋军由水面登陆,先掐断沿江防线,于是令姚盛率领两千人增援尹秧,这样一来,守军该有五千。但结果是太守钱玉率军出逃,此时估计已经投靠了晋军。

赵逊想来恼火,恨不能杀了钱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