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美差(1 / 1)

帝国行 督金卫 1730 字 9个月前

第43章美差

青铜剑剑身长度大多不超过七十厘米,大多只有五十五至六十五厘米之间,也就比西瓜刀长点,近身格斗距离稍远就刺不到。

由于战争的需求和现实需要,当下以刺杀为第一格斗技能,因为刺最容易学,上手快,也是杀伤力最大的伤害,而砍往往不能直接造成第一时间的人体失能,除非砍在肢体和头部。同时密集结阵让步兵之间密度增加,间距缩短,挥砍将伤到自己人。

枪以刺杀为主,长度两米半,甚至三米开外,有利于密集界阵的刺杀和冲击,同时配有短剑,用于近身格杀,真要是被敌人攻到近身处,步兵结阵已经瓦解,亦或是对方比你厉害,人不是一般的多。当敌人真冲杀到你跟前,基本上持枪者已经陷入近战肉搏。

拿到皮甲军械,收起随身印信,百里燕(既魏贤)再次见到丁肃。

“这还像话。从今日起,你替本官负责粮秣进出记账与辎重用度的损耗增补。记住,不得有任何出入,倘若虚报漏报,可是要杀头的。”

听了这话,百里燕终于明白姓丁的为什么要自己跟着他混,原来是把杀头的“重任”交给自己。

“丁大人,这不该是佐史之责吗?”

“确实如此。但佐史已经阵亡,候补佐史尚未接任,故而需得有人充任该职。如若不想干,你可以与他们一同充当杂役,你自己好自斟酌,本官还要向大都督复命。”丁肃扔下两册账目,施施然甩手走人。

佐史,也就是官员的僚属,既是官员,又不完全是,基本上大小官员都配有佐史,军需令负责整个大营的供给,亦配有佐史。所以佐史、军需令都是当下的技术兵,认字是最低要求,能理财会做算术是硬功夫。

待丁肃一走,百里燕着手翻看账目,丁肃移交的账目仅仅是台账,细账没给自己,显然细账是军事机密。

就在百里燕看账之际,丁肃一路来到中军大帐,见到咸军大都督赵逊。

大都督职务与征东、征北、征南、征西大、镇东、镇北、镇南、镇西等大将军平行,但是低半个级别。充任大都督职务的基本上都是四十岁左右,特殊情况可以放低年限,同时受到受大将军辖治。性质相当于战区集团军,下辖的独立军。

集团军是合成军,因此通常下辖旅部、团、营。师级单位基本上师改旅。集团军下再设独立军,就是编制的增益。

大都督之下,设左右都督,左右都尉、左右都统、仕长、百夫长、什长、伍长,大都督麾下理论上可以无限容纳“左右都督”编制,同时又依附于大将军节制。

不过如今赵逊的这个大都督已经是空有其名,全军满打满算不到七千人,一个右都督的编制都要四千多人,眼下两个都督的兵员都不到,其中多半还是老弱病残和抓壮丁,赵逊只能退入深山老林避而不战,积蓄力量等待江西援兵。

丁肃快步快走近跟前,赵逊正在修书一封,准备差人送过江搬请救兵。

“赵将军,今日又补充新丁三百余人,仍没凑够八千。”

“那粮草如何,还能支撑几日。”

赵逊收起书函问道,丁肃为难道:

“当下员额,仅能支撑两月。而且还是最低供应,倘若开战,怕是只能支撑四十天左右。”

“是啊,眼下缺粮缺兵,也不知大王何时才能平息内乱发兵来救。要不是魏旦老将军身死,我军亦不能如此被动。”

“赵将军,但眼下晋军势大,说再多也无用。为今之计应当速谋粮草,尤其今年旱灾,明年之粮恐怕难以接济,将军当早做打算。”

“此事本将已经数度遣人过江,皆杳无音讯。若不是奉阳君这等乱臣贼子与商贾作乱,我咸国焉能有今天这般田地。”

“赵将军,恕卑职斗胆。粮草一事症结仍在人口,我咸国连年征战,壮丁损耗甚巨,人口消亡,则农耕不兴,农耕不兴,又致国本动摇,国库空虚。

眼下又是战祸,又是天灾,兵源已到无可再征地步,若是长此以往,只怕伤及咸国国本。”

丁肃侃侃而谈,赵逊深感认同,他说:

“唉……此事本将岂能不知。若非被迫应战,本将军也不愿看到白发人送黑发人。”

“那将军当下准备作何打算。是战是守,还请将军速速定夺,我这个军需令也好有长远打算。”

“本将军近日思来想去,决意劫粮,劫晋军之粮。”

“晋军韩合早年便是以劫粮埋伏而闻名,我军劫韩合的粮,如此岂非班门弄斧。”丁肃担心道,他说的情况基本属实。

“本将军已经差人打探清楚,韩合正欲攻取肥城。肥城城坚池深,守军有四千余人,人口十余万,可用青壮万余,绝非一两日能够攻取。

故而韩合定要运粮,本将便在其久攻不下之时,半路夺取粮草,令其既攻不下肥城,亦得不到粮草,只能退兵,如此可暂解肥城之围。”

“那万一我军动向被其发现,岂非引火烧身。”

“真到那时,我军在暗,韩合在明,退守深山老林,放其进来,纵使他人多,又奈我何。拖也得拖死他。真要能拖住韩合三两月,本将军即便战死又何妨。”

赵逊决意劫粮,与丁肃一番吩咐之后,招来左右都督、都尉,就劫粮一事商议对策。丁肃退出大帐后,先去了伙营了解粮秣消耗,随后回到辎重营,发现百里燕躺大帐里睡觉,丁肃见状大为恼火:

“嘿,懒鬼,给本官起来!”

丁肃火冒三丈,抬腿便是一脚踹屁股上。百里燕梦醒惊魂顿觉莫名其妙:

“丁大人,何故打人!”

“本官令你清点出纳,为何在此蒙头大睡。”

“清点已经完毕,无事可干,小憩片刻也犯军规。”

“哼,就你也能清点清楚,小心赵将军割了你脑袋。”丁肃一脸不信。

“丁大人若不信,自己点查便是,倘若有误,在下人头奉予丁大人便是。”

“小子,此话可是你说的!”

丁肃气急不过,拽着百里燕来到库营校对账目明细,前后花了少说半个多小时,最后核算下来尽然分毫不差。

“嘿,你小子倒是有些能耐啊。想来你不是普通人家子弟,在歧国定是世家子弟,可是如此。”

“既然大人已看出端倪,那就放在下归国,在下定有厚报。”

“去去,本官现在没工夫与你扯空。既然来了,就得替咸军效命,要怪只能怪你命不该来咸国。”提到走人,丁肃压根没考虑,他说:“我可跟你说,眼下正值咸国生死攸关,正是用人之际。就你小子能耐,将来不准飞黄腾达。”

听了这话,百里燕都觉得不是丁肃脑子坏了,是自己脑子有病。

咸国都到今天这步田地,晋国几十万大军一两个月之内占了你们快八分之一的地盘,居然还说将来飞黄腾达。

不过百里燕越是不信,这位丁肃还越是来劲:

“眼下便有个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机会,要是干好了,不准能让你出人头地,你愿不愿意干。”

百里燕不明觉厉,心想了,这么好的差事,你怎么不去干,现如今骗我这个十六七的孩子。想到这里,百里燕说:

“丁大人,这么好的差事,您还是另请高明吧,我就安心吃我的饭,万一吃饭家伙丢了,这病可治不好哩。”

“嘿,我说你这小子,说话怎这么阴损呢。让你去,是本官瞧得起你,你要不去,今儿开始,你一天就吃一顿饭,看你去不去。”

“好,看在饭碗的份上,在下去还不成吗,不过丁大人,您得先答应在下一个要求,否则就是饿死我,我也不去。”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到底什么事。”

“给我干粮袋,再让我饱餐一顿,我就考虑考虑。”

百里燕寻思着,只要粮袋到手,再吃饱喝足一顿,到时候出了大营,就又能逃之夭夭。所以不能明着答应,得让姓丁的有求于咱。

丁肃闻听百里燕要求,顿时乐了:

“嘿,你倒是不怕撑死,这不行军打仗的,你要干粮袋作甚。”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要是心一慌,我可不保证到时弄出些什么事来,不准您丁大人吃饭家伙也得搬家。”

“行,你有种。只要你愿意去,东西到时候自然会给你。”

“那敢问丁大人,究竟是何飞黄腾达的机会,非得轮我这个新来的头上,您就不怕我跑喽。”

“你想得美。告诉你,赵将军欲物色一粮秣官前去运粮,你可愿去。”

“粮秣官?此前丁大人好似不是这般说辞吧,说是再等十年还不知是死是活,好像是这么来着吧。”

百里燕寻思着,大营里有粮秣官,让自己充任粮秣官,岂非多此一举,多半不是什么好差事。

粮秣官就是比军需令更小一阶的粮草官,要是说军需令负责各种物资军需,粮秣官就是专门负责粮草下发和运输的官员,文官、武官皆可充任,并非技术性职务。现在让我这个半大的“孩子”充当粮秣官,岂非儿戏。

丁肃见百里燕不上当,转而威胁道:

“你若不去,今日起,每日饭减为一顿。”

“你!”百里燕无可奈何:“好好,去便去,还怕你不成!”

此时百里燕终于体会到饥饿的切身感受,饥饿不仅仅能让人饿死,而是能让你发疯,饿的发疯,饿疯了什么事都敢做,只要为了一口吃的,能杀人越货,也能造反卖命。要不是看在饭碗的份上,自己能走到今天这步田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