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公叔阔临终计
王翰阑尾切除十天后,伤口愈合良好,百里燕着手替王翰拆线,同时又给他开了一个疗程的清热解毒消炎药草药,令其每天三副水煎,按时服用。并嘱咐期间静养,不能乱动,多喝稀粥,切记生冷。
王翰的“疾恶肠痈”到此告一段落,日后只要查访复诊两次,可保不再复发。
骑马走在回府路上,百里燕若有所思,眼见八月底九月初,今年的东风还是不来,这意味着自己出逃计划很可能要延后。
原本打算九月中旬司机出逃,怎奈时机迟迟不至,出逃的计划也是一再搁浅。暗自思索之际,行至东市,只见博源君骑着高头大马,身后随扈仆役乌泱泱一大片,车载马拉大量物品,一路招摇过市向南而来,显然是准备离城打算。
见百里燕迎面而来,博源君喜出望外,催马上前拦住去路:
“本君正欲前往公子府上,未曾想却遇上了。”
“有劳博源君挂念,博源君这是要离城吗?”百里燕边说,目光边是打量着随行车马,颇有种拦路抢劫的感觉。
这时博源君又说:
“如今粮已借到,本君正欲回国。待到改日燕公子还歧,务必来本君府上一叙。”
“那是自然,本公子与博源君约定之契书,博源君不曾忘却吧。”
“呵哈哈……”博源君大笑:“此事本君岂能抛之脑后,燕公子且可放心,本君言而有信,莫不会食言。”
“那好,博源君请。本公子尚有要是,不便相送。”
“嗯,本君告辞!”
二人各自做礼,随后分道扬镳。
关于上次博源君做客王硕府中一事,百里燕也曾问过王蕊,她说她不知道。但问博源君,显然又不合适。
此事百里燕始终觉得蹊跷,而且就在博源君会晤王硕第二天,晋王又召见博源君,就此传出借粮一事。倒底借了多少,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时间这么巧,百里燕很是疑心。
回到质子府,何宽已经守在门外左顾右盼:
“何伯,何事这般焦急。”
“世子,传闻公叔阔病危。”
“病危!何时之事。”
“也就是一个时辰前传出消息,公叔阔吐血,晋王已经摆驾相国府,所有医官齐聚府邸,怕是也就是这几天了。”
“嘶……”
百里燕心感不妙,公叔阔若死,晋王势必要举大丧,如果自己这个时候出逃,岂不正当时?只是可恶这东风不来,气温不降,又碰上秋老虎,要是不能趁着平汤城大举举丧出逃,恐怕日后机会不在。
正当思索之际,背后突来一骑,仔细一看,是王砺:
“妹夫!”
王砺大唤,百里燕回首吓一跳。
王砺喊自己妹夫也不是最近才有的事,早两年就喊过,只是这大街上就这么喊,不知道的还以为我百里燕已经谈婚论嫁。
王砺催马而来,一个急刹勒住**战马:
“妹夫,速速随我前去相国府。”
听到这里百里燕知道,肯定是晋王召见,甚至也可能是公叔阔临死拉自己垫背。想到这里,百里燕明知故问:
“内兄可知何事。”
“随我去了便知道。”王砺大急。
“也罢。”
背起药箱,百里燕越上马匹,跟随王砺直奔相国府。
相国公叔阔发病已有半年,但时好时坏,加上保密措施严密,百里燕一直没弄清公叔阔得了什么病,就知道眼睛瞎了,身体虚弱,最近一直咳嗽,今天又吐血,怎么跟个肺肿瘤癌症晚起一样,可这年头没什么空气污染,也不抽烟,恶性肺肿瘤的概率很低,要么是肺炎?
顾不上那么多,既然晋王召见,肯定是用尽手段,否则也不能让自己去。
就在百里燕赶赴相国府之际,相国公叔阔躺在病榻之上奄奄一息,室内只有晋王一人陪伴在旁:
“大王……老臣……老臣恐怕不能再辅佐大王啦……”公叔阔奄奄一息,咳喘无力。
晋王泪水夺眶,动情说道:
“相国且放宽心,晋国有寡人,有太子,更有相国举荐贤良辅佐寡人,晋国有朝一日定能图霸中原。”
晋王紧握公叔阔枯手,目中含泪语重心长。下刻公叔阔吃力说道:
“老……臣知道,大王之雄心可图天下,无奈老臣行将去见先王,不能再陪伴大王,但老臣放心不下晋国啊,故而临终之前献计三策,缝于锦囊之内。”
说着,公叔阔左手从枕下费劲气力,掏出三个锦囊,断断续续道:
“锦囊之计可保我晋国渡过三难,老夫料定此番兵伐咸国定当不顺,故而锦囊之一,为攻咸。锦囊之二乃攻志国。锦囊之三,万一晋军不敌志国,大王可看最后锦囊。有此三策,老夫死后可保晋国十年无忧。十年后,大王与太子,切记勿信谗言,如此方可……咳咳……”
公叔阔阵咳连连无力再言,晋王看在眼里,痛惜万分:
“相国暂且养病,寡人一定寻来名医,医好相国之病。”
公叔阔摆了摆手,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此时门外来人禀报:
“启禀大王,公子燕已到。”兵士隔门说道。
“速请至此处。”
“诺!”兵士退走。
而与此同时,百里燕等在前堂,现场挤得水泄不通。不光是王硕、范涛等人已经赶到,整个晋王宫除了值班的以外,所有医官齐聚在此,百里燕正在了解公叔阔病因。
根据许医官描述,公叔阔大概半年前饮食减少,最近开始咳嗽,有血痰,今天突然咳血,迅速病危。连吃了两副药,才缓过来。
少时片刻兵士前来,领着百里燕前往内院公叔阔寝室,一开门,就见晋王守在一旁,他上前行礼道:
“歧国质子拜见晋王。”
“歧世子免礼,寡人听闻世子小小年纪习得妙手回春之医术,今日丞相病重,不知世子可否医治。”
“这个……”百里燕脸色为难。
都七老八十了,你让我给医好他,甭说这年头看不好,就是二十一世纪,也没哪家医院敢打包票给个病入膏肓的重症老年人给看病,真以为是北京301医院呢,专给首长看病。
此时晋王瞧出端倪,于是脸色一沉说:
“莫非世子不愿?”
“回晋王,相国年事已高,平常百姓能逾古稀者寥寥无几,相国如今高寿,皆赖晋国三代君王之恩德。是人定有百年之事,此乃天地定数,医者岂能强留。
故而晋王所期,本世子恐怕难为之,还望晋王恕罪。”
“既如此,寡人恕你无罪。”
“谢晋王!”
晋王此前已经知道,相国也就是这几天的日子,百里燕措辞全在常理之内,反倒是这个时候夸大其词,晋王反而起疑。
百里燕放下药箱上前一步,晋王让开空隙,让其诊脉。
百里燕先是仔细观察一番,可见公叔阔脸色发暗,气色极其不佳,而后翻开眼皮,可见瞳仁已经发白,这意味着是白内障致盲,公叔阔是得了白内障导致失明。
诊脉显示脉象虚弱,不是一般的虚,很可能是心力过劳,导致心力枯竭,说白了就是心肌长期承受压力,心肌损伤,加上年老体弱,血压供不上,所以连把脉都成问题。
看到这里,百里燕与公叔阔道:
“相国,请将舌头伸出。”
“啊……”
公叔阔伸出舌头,百里燕仔细观察,舌头轻薄无光,齿痕严重,是积劳成疾后最近用了冰鉴,导致的寒气入侵。咳嗽乃至咳血,不太像是肺炎,肺痨倒是有可能,也就是结核病。
肺炎是体内支气管炎症蔓延,肺结核是外部结核杆菌入侵,长期无法杀灭而缓慢病变,现在连百里燕都怕起来。
把脉许久,晋王问道:
“相国病情如何,能否医治?”
“以时下物力,怕是回天乏术,本世子只能拖上一阵,但却也拖不了几日。”
“哦……”晋王闻讯能拖,便是大喜,忙又追问道:“世子快快说来。”
“晋王能否借一步说话。”
“随寡人过来。”
跟随晋王来到无人处,百里燕道出实情:
“晋王,相国之病伤及肺腑,驾鹤西去已是定数。本世子只能拖延一段时日,待到药力耗尽,恐怕难以为继。”
“那世子能拖几日?”
“短则十日,多则三两月。倘若能拖至今冬,熬过今年明春尚有一线生机,但绝拖不过明年仲夏。”
“既如此,世子速速开方,只要是天下尽有之药,寡人不惜重金求取良药。”
此时百里燕又是犯难:
“只是……”
“只是何事。”
“本世子方才已说,短则十日,长则两三月,最多不会拖过明年年初,故而药力过后相国旧疾复发,本世子亦无能为力,还望晋王恕罪。”
“寡人恕你无罪便是。”
“谢晋王。”
公叔阔的病,就是有青霉素、链霉素、异烟肼,也不一定治得好,毕竟年纪在这里,又病入膏肓,结核病又容易复发,保命显然不现实。百里燕着眼的是让公叔阔拖到天冷,天冷之后东风一起,自己就能出逃,然后从此逍遥法外。
如果公叔阔先死了,举丧就得提前,自己就很难逃出晋国。
晋国位于大陆以东,只有刮起东风,热气球一路向西飞,才有可能飘出晋国,进入志国。如果是北风或者南风,最后只能落在晋国之内,到时候一张影绘图天下海捕自己,还是逃不掉。
但如果公叔阔的命攥自己手上,还不是想让他什么死后死,就什么时候死,到时候说起来自己还让他苟延残喘了几天,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良心。
与晋王说定,晋王火速遣人送百里燕进宫,随行还有许医官。百里燕前脚离开相国府,后脚范涛与晋王说道:
“大王,相国病危一事,绝不能让他国知晓。”
晋王点头肯定说:
“此事寡人心中有数。”
“那歧国使者张奇如何是好,万一公子燕将此事告知予其,张奇定然谋划公子燕归国一事。况且公子燕此番有恩于晋国,大王切不可一时心慈手软,放过公子燕。”
“那依爱卿之意,当如何?”
“趁此时公子燕进宫,火速令人传命歧使张奇,责令歧国使者离开平汤城,返回歧国。”
“无故驱逐歧使,怎能掩人耳目,如此与掩耳盗铃有何异。”
“非也,大王可赐歧使美玉锦帛金银珠宝之物,以结好歧国之名,令其回国。而后大王以幽禁之法,让公子燕禁足与王宫、王硕、相国府三地之间,令其无法与外人勾连。”
“即便如此,眼下已有传闻,传言相国抱恙,又如何欲盖弥彰?”
“我王可散出消息,便说歧国世子百里燕医术回春,治愈相国恶疾。如此既能应付歧使,亦能安抚各方悠悠之口。”
“好,如此甚好!寡人即刻下旨。”
就在范涛献计之时,百里燕已入宫中,跟随许医官来到医官署,准备开方抓药:
“燕公子,天下能有之良药,十之七八晋国一应皆有。只是老夫还是不明,相国病危,老夫连开两副猛药,皆未见好转,燕公子何以医治如此恶疾。”
百里燕一边找药,一边说道:
“敢问许医官,可知相国所患是何病症。”
“久痨咳喘之疾。常言道十病九痨,乃痼疾,不可愈,久必生戾危及性命。”
“既如此,晋王何故赐冰鉴予相国,许医官难道不知寒湿之害处?”
“唉……老夫早与我王提起此事,只是大王不忍相国病痛折磨,只好为之。”
“那不结了,此病所忌无非肮脏与寒湿,加之高热,顽疾非但难见好转,甚至加重病势。而且此病病灶非在胸口,而在肺阴,故而此病名曰肺痨。由外因而发,初发此病便该将息调养,呼吸天地之净气,而非呼吸戾气。”
百里燕边抓药边细说道理,许医官或许懂,或许不懂,都跟自己没关系。有关系的是医馆的藏药太多,很多都是前世中医中没有的。也就是说,许多的植物并非地球上有的植物,所以记忆中许多信息也匹配不上。
找了一盏茶时间,共计搜罗十九味药,开了三副药,一副用于调理,一副温热脾胃去湿固本,最后一副用于激发免疫系统产生抗病因子,促使人体免疫系统自己防御。
即便如此,也只能尽量拖延,毕竟草药方剂的作用周期太慢,要人体产生足够的抗病因子,周期太长,等不到治愈,就能病发,这也是中药见效慢的主要原因。而且百里燕下的都是猛药,基本上吃了他的药,再吃其他人的药,就不灵了
药方开出,许医官过目吓一跳:
“燕公子,此三副药医理不通啊!”
“那敢问王医官,盐可入药否?”
“不可,盐怎能入药。”
“既然盐不可入药,人能缺否?”
“不可或缺。”
“既如此,盐不可入药,又缺而不得,如此医理可通否?”
“这个……”许医官哑口无言。
显然当下时代背景,药物的本质问题研究的并不深入,别说大千万物皆可入药,就是砒霜也能治疗癌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