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俗家弟子(1 / 1)

江湖尘事 江南剑 1755 字 9个月前

有人说,权力就像一把刀,说权力害人的,只是没有将权力用在对的地方,若是用权力杀人,罪不在权力,而在人,就算是刀,也能有救人的作用。所以一件事分不了对错,一个人也分不了善恶,毕竟影子,也只存在光明之中。

何曾见过漆黑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有影子的存在呢?

少林寺的空正方丈去世以后,接任方丈一位的,乃是空正方丈亲口指定的空山,空山作为方丈不过三年,也跟着圆寂,此事曾惹起江湖上多人的猜测,因为跟着不久,武当掌门溪明道长也相继逝世,所以江湖中就有人揣测是不是有人暗中害死了少林和武当的首脑,种种阴谋论不胫而走。

少林寺的弟子多方查验,都认可空山方丈乃是得了心疾而死,不是遭人暗害,因此他们还专门向江湖中人宣告了此事,不管江湖上的人信也不信,少林寺都不再为这件事多作讨论,他们要面对的是,空山方丈忽然圆寂,并没来得及指定方丈的继承人。

这就给少林寺带来了一个难题,尽管以他们光风霁月的胸怀,有资格当上方丈的,都会有些心中火热之感,他们或者渴望的并非少林方丈能够带来的权力,而是一种认可,即使是佛家之人,这种被认可之心,也难以全部磨灭,佛旨虽然指点他们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但这说法未免有些空泛,让他们不到一定的关头,是很难抛开求不得之心,很难避免怨憎会,就连对空山方丈的爱别离,恐怕也是心有戚戚焉。

包括渡劫禅师在内的渡字辈的高僧,都已经垂垂老矣,他们内力已臻化境,但毕竟无论精力还是智慧,都到了垂暮之年,虽有传说内力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返老还童,但毕竟只是传说,最起码这些渡字辈的高僧没有做到,所以方丈一职,不可能从渡字辈的禅师中选择,那么剩下来的就只有空字辈的高僧,和慧字辈的后起之辈,慧字辈以下乃是虚字辈,大多都是刚刚入寺不久的新人,当然不在考虑之列。

最终少林寺的空字辈通过沟通,觉得空字辈的人再来做方丈一职,也不太合适,因为他们的年龄也不低了,对于领袖少林的兴趣不大,精力都放在精研佛法一事之上,遂决定在慧字辈中寻找一位武功和佛法俱都让人心服的年轻人来做方丈。

所谓武功和佛法,只是才能和德行的另一种说法,慧字辈中,俗家和出家的弟子,都可以参与,自然,俗家弟子若是被选为方丈,就要立刻出家,少林寺又怎能起用一位俗家弟子做方丈呢?历代方丈都没有这个规矩。

少林寺上下共有千余人,负责各类杂役的,如火工师傅,素斋厨头,看菜园子的园丁,负责看管少林寺田产的人等约有一百多人,渡字辈的禅师中包括玄虚真性四大高僧在内还有九人,空字辈的僧人有四十多名,慧字辈的僧人占据少林寺绝大多数的人,一共有六百多人,其余的便都是新入寺的虚字辈以及和虚字辈同辈的俗家弟子了。

之所以保留俗家弟子,乃是唐朝以来留下的规矩,当时少林寺的十三名善使棍法的昙字辈武僧,曾帮主时为秦王的李世民对付王世充,并擒住了王世充的得力干将,也就是他的亲侄子王仁则,可说立下赫赫功绩,为李世民对付窦建德提供了保障,李世民称帝后,为报答少林寺相助之情,给少林寺赠送了极多的财物,并希望他们能够接收一些非出家的弟子,为国家培养武功高强的将士人才。

少林寺之所以帮主李世民,也不乏有为了自己的田地被王世充觊觎,为了保护自己的田产而拼命的原因。但无论如何,从此之后,少林寺便开始接受俗家弟子入寺习武,不用修习佛法,只是在寺中必须遵守和佛家弟子一样的戒律。

随着朝代的变迁,当初为了唐朝培养将士才招收俗家弟子的目的逐渐变了,只要给少林寺一定的香火钱,都可以举荐一人为俗家弟子,或者是少林高僧在外遇到资质较好的弟子,为了收其为徒,也会让其跟随进寺习武,总不能硬逼别人做和尚吧。

尽管如此,俗家弟子在少林寺中所占的比例不多,除了少林寺并不将习武当做重心的原因以外,更主要的是,很多俗家弟子修炼几年后便想方设法地离去,过不了寺中清淡的生活,若非自己执意要走,少林寺本身极少主动撵人的。

俗家弟子下山,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少林铜人阵,而是直接离寺,之间的区别是,通过少林铜人阵下山的人,在外可以自称少林弟子,没有通过铜人阵的,则不可以如此,不能对外宣扬在少林习武一事。

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少林寺的威严,以及对没有学成之人的一种保护,偿若在外何人争斗,别人若知你是从少林寺出来的,盛名之下,他们还不一出手就是重手?武艺未成吃不了苦就下山的俗家弟子,岂不是立刻就会被人打死打伤?

尽管少林寺不撵人,但绝大多数的俗家弟子都会在寺中待不了多久,就会主动离去。

刘苏儿当然是个例外,他既不是家中有人掏足了给少林寺的香火钱,被举荐而去,也不是被高僧云游时所收的弟子,而是和前任方丈空正,有一段地牢师徒之情,所以也被少林寺认可,后来更是收到渡劫的亲自指点,成为少林寺中武功高绝的弟子。

既然他称空正为师父,则在别人眼中,也是慧字辈的弟子,在寺的名字不应再叫刘苏儿,而应为刘慧苏儿,只是没有人专门点出此事罢了。

这次方丈一职要从慧字辈的人中选取,也就是在尚存的僧人来说,选择的是第三代弟子,那是从所未有之事,刘苏儿虽然从无此奢望,但因为他的身手武功,乃是慧字辈中最高的,且又是原方丈空正的亲传弟子,许多人都认为刘苏儿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任方丈。

很多人都认为他自己也是希望当上方丈的,否则以他的武功之高,身为俗家弟子,为何还恋栈少林不去?

这点就连刘苏儿也难以解释得通,为何他还留在少林寺中呢?许多武功不如他的俗家弟子,都纷纷去尝试能不能通过少林铜人阵下山,他却一次都没有去过。

其实在刘苏儿的心中,他早已将少林寺当做了家,在他尚为孤儿在街上流浪乞讨,误入少林寺中,他唯一感到亲近的人,便是当时的空正方丈,虽然空正方丈后来不幸逝世,但渡劫又像师父般传了他正宗的少林武功,并两次救过他的性命,他要是离开少林寺,就有种离家出走的感觉,同时他也不知道他如果离开少林寺,又能去哪里,又能去做什么。

可是身在寺中,他对佛法是始终提不起兴趣来的。

故而也怪不得在别人眼中,他刘苏儿会成为觊觎方丈之位的人。

就连慧真见了他,也打趣道:“阿弥陀佛,刘苏儿方丈,以后成了方丈可别忘了提拔提拔我。”

说话没有一点正经,慧真是寺中慧字辈和尚里和他交情最深的人,也是他来少林寺第一眼所见到的人,当时他被渡劫救回来,醒来后,慧真给他端来的粥,那粥香从未在他心中消散。

他没好气地说道:“就连你也这么说,小心被空字辈的师叔师伯们听到,要责骂你一顿。”

慧真四周看了看,说道:“这里只有你我两人,有什么不可说的?”

刘苏儿叹了口气:“关键是我从没想过要去当方丈啊。”

慧真仔细看了看他的眼睛,以确定他说得是不是真话,最后说道:“你眼神正,说明你说的是真话,可是其他的师兄们可不这么看,我偷听他们的说话,都说你定然会当上方丈,他们语气酸溜溜的,看来他们都有意来争夺这方丈一职呢。”

刘苏儿说道:“你昨日没听师伯们说吗,他们要选的是武功和佛法俱精之人,我对佛法一窍不通,更不想学,所以,别说我没有争方丈之心,就算有,也会因为佛法一事而行不通,再加上我今年只有十七岁,少林寺怎会让一个十七岁的人当方丈呢?”

慧真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也不错,你年纪和我差不多,什么都不太懂,历代方丈都是老成持重之人。”

两人是在一株银杏树下说话,没想到这番话却被一位名叫慧能的和尚听去。

慧能的年纪不小,可是武功也不行,佛法也不行,只是进寺较早,年纪较大罢了。他虽然对做方丈不抱幻想,但他对谁能当上非常感兴趣,回到寝房的时候,正看到几名慧字辈的师弟们从练武场回来,慧能忍不住将自己听到的话告诉了他们。

一名叫做慧泰的和尚说道:“刘苏儿毕竟是俗家弟子,不懂佛法,方丈的位子他肯定是没戏。”

一名叫做慧石的说道:“慧泰师兄所言未必如此,瞧着空正方丈的面子,说不定会选择他,你忘了咱们寺里第七代方丈玄业,也是以不懂佛法之身当上了方丈,后来又学的佛法么?”

慧泰说道:“那怎么能一样?玄业方丈那是在朝代更迭的战乱中,形势格禁下,不得不推举武功最高的,和如今太平之世又则能相提并论?”

慧能问慧泰:“既然如此,你觉得谁最有可能当上方丈呢?”

慧泰想了想,说道:“要是让我推荐,我觉得慧如师兄最有可能,他武功又高,佛法上修为又深,当然,要是师伯们选择了我,我也不会推辞。”

其他的僧人无不笑骂,自然觉得他绝不可能。

玩笑归玩笑,慧能也禁不住生出幻想,或者师叔师伯们忽然觉得我慧能老实能干,选择了我呢?到时候我作为少林方丈,那还不是耀武扬威?武林中人见到我还不恭恭敬敬的?想到美妙处,脸上不禁露出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