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赊店陈家(1 / 1)

锄清 酒中狐 1120 字 9个月前

第二百一十章赊店陈家

一匹棉布,从棉花开始,直到成为布匹,需要经过蒸煮去虫、晾晒、去籽、纺纱、纺织等几个步骤。

可以这么说,往日里农家妇女,会利用闲暇时间,纺织棉布以补贴家用。

但是,等到朱慈炯在南阳诸地大建作坊后,妇女们闲暇时候,也可以赚钱了,往日这种以碎片时间换取节省钱财的做法,已经过时了。

随便找个地方干了一天活,都能买回来一匹棉布,如此一来,哪里还有人愿意——花费三天时间,才能纺织了一匹棉布呢!

也正是因为这个巨大的改变,使得现在南阳上下,都在猜测朱慈炯经营的棉纺作坊,究竟有什么样的利润?

这可是维持了朱慈炯军伍所需的暴利行业啊!

临芳阁内,一众将之所以恨之入骨,巴不得胡吃海塞好捞回一点的大地主们,见到张思源笑眯眯让他们看的文件,心中的那点不满,早就消散无踪。

“明府,这,这……”

金书恒难以置信的看着手上的股权招募书,瞪大了眼睛。

饶是他作为一州之地,一流大地主之一,也不得不动心了!

张思源轻笑一声:“诸位都仔细看看,这份合约,还是先研究透彻在说。”

“如此,也省的诸位心中有了疙瘩。”

二十多个往日里跺跺脚,南阳地界上就会抖三抖的大拿,此刻却是呼吸急促。

来自赊店的陈贵生一目三行的将合约看完,发现合同上面除了要求股东不得插手经营权、管理权之外,却是并没有什么苛刻的要求。

甚至,还是特别规定出了条款——若是入股之人想要贩卖布匹,则会视股权的多少,来优先供应货物!

陈贵生眼睛瞪得溜圆,云淡风轻的大老爷做派,再也维持不住了。

陈家在赊店乃是一等一的富户。

说起赊店,后世人更多知道的却是赊店老酒。

这个集镇很是有些年头,两汉之交,疑似‘穿越者’王莽霍乱朝政,宗室子弟刘秀兄弟立志恢复汉家江山。

但是,面对占据着整个天下的王莽,初期的刘秀却是不够看。

在一次大战中,刘秀兵马损失殆尽。

狼狈逃窜的刘秀,到了赊店。

这个时候,大败后只剩下孤身一人的刘秀,莫说是招兵买马了,就连一个招兵幡都掏不出银钱。

有人指点让他赊账购买了当地一家商铺门口的幡子。

(店铺招牌出现的确切时间不可考,在先秦时代,卖什么货物,就用竹竿挑着,放在门口招揽客人,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写字的布幡。)

刘秀赊欠了招兵幡,扛着在集市上走了一圈之后,身后已经跟随了数千兵卒。

匡扶汉室后,为了感谢当地百姓的善举,刘秀给此地改名为“赊旗店”。

(此地,在后世改名社旗。)

赊店,地靠育水以东,唐泌之间,素来乃是商贸繁盛之地。

赊店是豫南巨镇,在城东北九十里。

明清年间商业兴隆,繁荣异常。赊店水运发达,南通荆楚,北达幽蓟,东连闽浙,西接雍凉,为中原、江南数省货物集散之商埠。

赊店镇、朱仙镇、回郭镇、荆紫关镇乃是河南四大名镇。

(后世的赊店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品类很多,内容各有异趣和功能,据普查有18000余种,系统整理、上报1060种。

其中的商业诚信文化、传统木雕技艺、刺绣技艺、官粉制造技艺、扎染技艺、银器制造技艺、铜器制造技艺、赊店大调曲、赊店三弦书、黄河九曲连民间游艺和赊店心意拳等,更是珍贵的瑰宝。)

因为赊店地处唐河和裕州之间,是茶马古道商旅落脚的地方,陈贵生家里多涉足茶马贸易,是以,却是远近闻名的巨富之家。

后世的陈家人,乃是赊店好几种分物质文化的传承人。

这时代的陈家,不单单插手茶马贸易,就连木板年画、木雕、扎染等等,都是有所涉猎的。

自从朱慈炯去年起兵之后,大军征战不休,叶县之外商路不通,陈家损失惨重。

陈贵生作为陈家家主,早就在谋划着转型了。

更何况,朱慈炯棉织作坊有多么红火,陈贵生可是心知肚明的。

更何况,朱慈炯售卖的布匹,却是多以素面为主,纵然有带花纹的布匹,却也只是大众货。

陈贵生心中火热,若是能够以低价吃进南阳棉布,然后用他家的扎染工艺渲染花色……

那利润,将会如山如海一般啊!

他放下了合约,沉声道:“实不相瞒,明府的这份合约,我却是有意的,只是还不知道明府这边究竟是一个什么章程?”

“这是陛下的意思,让我们大家一起发财罢了!”张思源呵呵一笑。

“本府之前,乃是为了考量各位而已,现今看来,诸位都是心系国家之人啊,既然如此,这有了利润,还是大家一起赚的好!”

莫看陈家在一个小小的赊店镇,只是第二家族,但是,这陈家,放在整个南阳,却都是一流大家族了。

可以这么说,若不是张家上千年的底蕴,又搭上了陛下的顺风车,怕是,在财富上,还真的比不过陈家呢!

要知道,赊店最有财力的,却不是一个家族,而是山陕商帮。

小小的赊店镇,聚集了十几个省级商业会馆,其中以山陕会馆最有财力。

其次就是茶马古道商旅建立的川滇;江西、福建人建立的江闽;以及湖广船家建立的湖广会馆为最。

至于安徽、两广、两江等会馆,却是因为商贸主体不在这里,使得规模倒是不如前几个。

就是在这样一个龙蛇混杂,大财阀林立的赊店镇,陈家依旧是能够稳稳占据了财力第二,由此,足见这陈贵生手上,掌握着多么庞大的实力。

……

陈贵生眼睛一缩。

江浙财阀抱团,培养门生故旧掌握朝政,致使灭亡大明的故事,他可是清清楚楚的知道的。

朱慈炯此人乃是崇祯第三子,更是现今新明的开创者。

作为一个经历过当年朝堂诡谲的亲历者,朱慈炯焉能不知道商贾抱团之后的恶果?(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