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寒雨(1 / 1)

彻元 妖精吃俺一棒 1296 字 9个月前

外面下着雨,雨不大,却寒凉。

十月的天气,对普通百姓来说,已经开始变得难受起来。

这时代,棉布还是属于奢侈品,一来棉花产量少,二来纺棉的技术也很不成熟,所以价格也非常昂贵,属于只有富人才消费得起的东西。

可是相对于棉布,富人还是更加偏爱丝织品,绫罗绸缎绢绡锦,花样繁多,任挑任选。

到了冬天,如果多穿几件依然寒冷,那么他们就会在绸缎间填充绵絮,注意,这个绵絮不是棉花的棉,也是用蚕丝制作的,自然也是高级货,实在不行,那就来件貂皮大衣,反正有钱,这都不是事。

于是棉花和棉布成为了穷人买不起、富人用不上的尴尬货。

那穷人怎么御寒呢?

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只能以麻和葛的织物蔽体,这种衣服过于粗糙,看起来就像麻袋片,被称为‘褐’,因此‘褐’也被视为一般黎民百姓的象征,一个人若是当了官,通常被称为‘除褐’或者‘释褐’。

这种单薄透风的衣物,显然无法御寒的,但老百姓也不能生生把自己冻死啊,于是也会想方设法来解决。

于是春天采柳絮,秋天集芦花,到了冬天就填充到衣物和被子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暖御寒。

另外,稻草也会用来防寒,比如用稻草编制的蓑衣,便是百姓抵御寒冷和雨雪的常用之物,极端情况下,也会将稻草捶软之后,填充到衣物鞋履之中,效果虽然不佳,总比没有强。

还有一种让林彻觉得匪夷所思的衣物,那就是用麻纸做的纸被,也是穷人比较常见的防寒衣物。

这时候的人所说的被,和林彻所认为的被不同,而是披风,白天披在身上,到了晚上盖着睡觉,这纸被从唐朝便开始有了,到了宋朝的时候,就开始使用更加坚韧的楮皮纸来制作,变得更加耐穿,也更厚实保暖。

这纸被虽然寒酸,但依然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加工,而有些人连这个都用不起,他们便把废旧纸张收集起来,填充到麻布之中,做成‘纸衣’。

宋朝的纸张制作技术很成熟,产量非常大,而朝廷正是用纸大户,也会产生许多废纸,于是朝廷就经常制作一些纸被纸衣,在冬季的时候发放给那些没有冬衣的百姓,算是一种社会福利。

但是这种衣服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不能沾水,因此到了下雨的时候,街道上便冷清了许多。

这让马车行走起了显得比往日更加通畅了许多,而林彻坐在车中,撩开车窗,望着街道思索着。

林彻前世今生都是南方人,还是比较怕冷的,但是这一世或许是因为习武,对寒冷没有太大的感觉,何况以他的条件,根本不会缺少御寒的衣物,就连现在给他拉车的两匹马,都是披着厚实的油毡。

不过他现在想的依然是御寒的问题,不但眼下民间需要大量物美价廉的防寒衣物,而到了将来,林彻自己的军队,也缺少不了防寒衣物,总不能一直在南方打转,或者,到了冬天就苟起来?

从实际来说,最终解决的还是要靠棉花啊,看来得早点推广棉花种植了,虽然南方这些地方并不是种植棉花的最佳环境,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都不是很理想,但起码可以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至于好不好,在林彻的映像中,似乎印度那里非常适合种植,或许,可以抽空去那边看看,那里还没有被蒙古征服,应该有不少机会。

但这些都稍微遥远了些,目前林彻能想到的法子,就是大规模的养殖禽类,不但可以供应肉食,而且羽毛和羽绒加工之后,也是一种很好的防寒填充物,并且还轻柔。

首先可以利用临安为中心的广阔市场,先把这个产业发展起来,到了以后,便可以有效的供应军需。

“阿郎,万寿所到了。”

宁蓝的声音,将林彻从思索中拉了出来。

进了万寿所花厅,还没等林彻坐下,便看到陈达阔步走了进来。

与在宫里相比,陈达身上少了那种谨小慎微,平添了几分豪迈之意,“哈哈,林小哥帖子中说得很急的样子,不知是何事需要某家帮手啊。”

林彻施礼,挂上了微笑,“押班见笑了,小子就是念着许久不见押班了,想着来看望一下。”

“好叫郎君得知,师父如今已经是入内省都知,授正侍大夫。”

陈达身侧一个小黄门满脸喜气,特意纠正林彻的称呼。

陈达顺手个小黄门头上来了个爆栗,“要你多嘴,这也什么好炫耀的,都一样是服侍官家。”

虽然是训斥,但语气却带着宠溺,小黄门虽然是他徒弟,却实际上和干儿子没差别,只是大宋内廷还不流行认干爹罢了。

“哎呀,恭喜都知高升,先前小子不知,连礼物都没准备,着实失礼了。”

林彻很是惊讶,也为陈达的升值感到高兴,从内侍省押班,到入内省都知,这可是一个很大的跳跃。

内侍省是大宋宦官的总机构,但其实还是分成两部分作为前后省,一个依然名叫内侍省,另一个就是入内内侍省。

从规模上来说,内侍省比入内省要庞大了许多,负责的事务也更广泛,然而入内省才是皇帝最亲近的人,因此地位要高上很多,隐隐间,入内省成为了内侍省的上级。

入内内侍省的宦官职衔有都都知、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等。

内侍省宦官职名有左班都知、副都知;右班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等

而内侍省的左右都知,在地位上来讲,最多就相当于入内省的押班,由此可见,陈达的这次升迁,最少了也是跨越了四五个等级。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宦官的官职是外庭无法干涉的,升降也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连程序都不用走。

这一下,除了都都知,内廷就陈达的官职最高了,而现在都都知是空缺的,那陈达就成为了实际上的内廷第一人,至于为何都都知空缺呢,这其实也算是大宋朝的惯例了,许多部门名义上的最高官职常年空缺,这南渡之后,虽然转变了许多,但依然存在不少这样的现象。

“哈哈哈,林小哥客气了,这也是昨天才下发的旨意,你不知道也正常,虽然不算多大的事,不过往后就要忙碌许多了,怕是更加没有时间喝到林小哥的酒了。”

陈达满面红光,虽然嘴上说着不算大事,其实心中早就乐开了花。

宋朝原则上是不准宦官参预政事,故专设官阶,使不与士人混淆,授官最高不过“留后”,平日只“供洒扫”。

不过,从神宗朝起,又重用宦官,宋徽宗时,宦官竟握兵权,甚至童贯活着的时候就封王了,因为他‘夺回’了幽燕之地…

然而南渡以后,重申禁令,不许宦官干预朝政,不准兼兵职,不准申请提领外朝官职。

所以入内省都知,内廷第一人,也就是俗称的‘大内总管’,这已经是一个宦官能达到的人生最巅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