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先发制人?(1 / 1)

先后有两家钱庄,不是想着改变自身,来迎合新生的环境,就是表示认怂。

剩下的宝源钱庄因为主事之人不在京城,并未有什么动静。

而晋王朱济喜的丰北钱庄早就被李天和朱高燧警告过,更是不敢有任何的出格举动了。

至此,原本本来被李天当成大敌的四大钱庄沦陷过半,再也无力阻止皇家钱庄的崛起。

但此时正在呼呼大睡的李天并不知道这些变化。

事后得知,李天也是大喜过望,直言自己的运气好。

第二天,四更才过。

李天就被王福等人叫醒。

“陛下,要上早朝了。”

正常来讲,其实早朝是每天都要上的,一般三个小时左右。

但此时因为朱棣刚死了不到一个月,而李天原身朱高炽身体又弱,所以每日的早朝就暂时变成了三日一早朝。

即便是三日一次,李天还是有点嫌多。

倒也不是他懒,而是这种充斥着诋毁勾心斗角的朝会,让他一想起来就有点心烦。

可他此时是个皇帝,不得不接受这种设定。

揉了揉惺忪的双眼,强震精神爬了起来。

在一帮宫女太监的帮助下,穿戴好杏黄龙袍。

简单的吃了点东西之后,就在江保等人的陪同下前往了奉天殿。

如同往常一样,各部官员早已安静在奉天殿等候。

待李天坐下,江保一声,“有本上奏无本退朝”之后。

李天这才发现今天的早朝群臣的气愤好似与以往有些不同。

大家仿佛都憋着什么,都不愿第一个开口。

李天心中暗自嘀咕,“今天这些家伙都怎么了,往日一个比一个能说,今天怎么格外安静。”

瞧了一眼,各部尚书的位置,夏元吉老神在在,闭目养神。

钱义东张西望,好像在特意闪避他的目光,其他几个人也大多如此。

就连杨士奇等人也都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好像那上面有什么花似得。

知道他们必定有事,李天为了赶紧结束这场早朝,,不得不逼迫他们一下,腾地站起身来。

“既然大家都没事要奏,那就退朝吧!”

说着他转身作势要走。

见他真的要奏,群臣终于不再淡定了。

让人没想到的却是,兵部尚书李庆第一个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要奏。”

看到李庆,李天当即就想起了诸葛正参奏他和吕震勾结贩卖官粮之事。

只是黄严等人还未有报告,他也不能确定他是否真的参与其中还是另有隐情。

可芥蒂已生,李天对他好感直降到底。

不得不重新坐回龙椅,淡淡的开口道,

“李尚书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李庆板着脸,朗声道,

“臣要参左都御史吕震贪赃枉法,勾结边军贩卖官粮一事。”

闻言,李天心中冷笑不止,“好哇,朕还没找你的麻烦,你倒是先把自己撇的干干净净的。”

当即他脸色一凝,冷声质问道,“吕震贪赃枉法一事,东厂还在调查之中,难不成李尚书掌握了什么新的罪证不成!”

李庆好似早有准备,不卑不亢的道,“臣掌管兵部多年,对边军个地状况烂熟于心。

经过臣的调查,那些被贪墨的粮食去向,臣已已经完全掌握。”

李天看着他好似一切和自己无关的表情,心里是越发的火大,强咬着牙道。

“那你倒与朕和众卿家说说看,那些粮食到底都去了哪。”

“臣不敢隐瞒陛下,那些粮食多数都落入了武远伯朱荣的手里。”

李天脸色微变心里更奇怪了,“李庆今天这是怎么了,这种事怎么当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了?”

眉头皱起,刚想问他有什么证据。

阳武侯薛禄却是站出来指着李庆的鼻子喝道,

“李尚书,你此话可有真凭实据,如此污蔑朝廷九边重将。

一旦引发什么后果,即便你是兵部尚书,恐怕无法承担。”

李庆此时仿佛是铁了心的想要揭发此事似得,神态更加的庄重的道,

“臣手中自然是有铁证的,否则事关边军大事,臣怎敢胡说。”

说着就从袖口之中拿出一张纸来,对李天说到,

“陛下,这就是臣搜集来的涉及到的所有将领,以及涉及到的各地负责押送官吏名单。

陛下若是不信,只要找到这些人,一问便知真假!”

江保连忙将名单递给李天。

只是扫了两眼,李天就发现了其中不正常的地方。

但他并未多说什么。

而是一扫其他大臣,问道,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

杨士奇等人先前早就和李天通过气,原本打算低调处理此事的。

却没想李庆竟然如此大胆,当堂就把这件事给说了出来。

他脸色铁青,却一时之间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见杨士奇这个当朝首辅都没说话,其他人就更不敢多言了。

等了半天还是没人答话,李天更是恼火。

不过他此时还不确定李庆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不好直接给出决断。

“李尚书既然将此事调查的如此清楚,可有妥善的解决办法。”

李庆表情十分凝重,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只能暗中解决,不宜大张旗鼓。”

心中觉得好笑,“你他妈的都当朝参奏的,早就闹得尽人皆知了,还保密个屁啊。”

强忍着怒火道,

“却不知该如何的暗中处理!”

李庆故作悲戚的道,“若不是查出了真凭实据,臣也是不敢相信武远伯堂堂一个九边重臣,居然会做出如此荒唐的事。

臣以为其中必有隐情,陛下不如急召武远伯入京,让他当面和陛下您说清楚。”

若是,李天原本就不知道此事,他还真会以为,这的确是个好主意。

可此事此时已经算是宣扬了出去,朱荣既然知道死罪难逃,又岂会甘愿赴死?

这时薛禄却站了出来,面带不忿的道,“陛下,臣也以为其中必有什么隐情。

臣愿意亲自前往大同,亲自将武远伯押送回来面见陛下。”

两人这么一唱一喝的看似针锋相对,其实早就有所串通。

李天从刚刚入手的那份名单之时,就已经对此有所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