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8月中旬的某一天,一份由法国流出的情报被以十万火急的速度传向莫斯科,其中的内容也令中苏两国的情报人员感到惊讶。在这份长度很短的情报中,身居法国政府内部的线人向苏联发出警告,由美国所主导的“上帝之鞭”计划将在几天后的8月18日开始,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内容。
这份情报也是中苏两国情报部门察觉“上帝之鞭”计划的存在之后,再次收到的极少数的相关信息之一,此前情报人员们只能从英国那里得到一点点消息,确认“上帝之鞭”计划将是一场由以色列发起的突袭行动,时间大概在福建号航母编队进入大西洋之后的某个时间节点。这些已知的信息不能还原整个计划的面貌,中苏两国领导人没法知道以色列这场军事行动的目标和具体行动细节,也不知道他们将动用多少兵力去攻击哪几个国家。
身处敌营的线人们已经竭尽全力地探查这一计划的内容,不过美国政府没有和他们的盟友透露什么消息,美国内部的情报挖掘也一向比较艰难。最终的成果虽然只是提前几天得知了以色列发起突袭的时间点,但也足够中苏两国作出反应了。
“我们还是要先推测一下,以色列这次军事行动想要打击的目标有哪几个,要搞清楚敌人的动向才能有针对性地反应。”主席和被叫来讨论情况的总司令、总理和霍建国、王亮等人围坐在一张带有屏幕的桌子边上,屏幕里面是以色列以及周边地区的地图。
“有没有什么对以色列军队的侦查信息?如果有这些的话大致猜测一下他们的动向不会很难。”霍建国问道。
“有的,我们部署在苏联南部的侦察机和苏联同志们在当地的线人都给出了一些侦察情报,不过不一定能表现出太多东西。”王亮在屏幕上操弄一下,显示出几张航拍照片,并标识了几处被侦察到的以军集结点。
之所以说目前的侦查信息不能表现太多东西,是因为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土狭小的国家,他们新建立的机械化部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条战线转移到另一条上,当前以色列军队集结的位置并不能暴露他们的战略意图。而在此前的那段时期里,以色列军队进行演练的地点也时常变换,似乎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将在什么地方作战。
“那么我们就只能从他们目前的需求上来猜想他们的动向了。”霍建国喃喃说道。
“我最近有好好地研究这个巴以问题,以色列想要的东西无非就是更大的领土,还有耶路撒冷城。我认为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向上去研究这个问题,分别是对以色列军队来说触手可及的耶路撒冷,还有南边被埃及占领的加沙地带。”总理指了指地图上的那两个地点,也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后遗留下来的两大问题。
耶路撒冷对于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宗教圣城,联合国的181号决议本来把这座城市分给巴勒斯坦,但是以色列趁着第一次中东战争将城市的一半据为己有。目前以军和约旦军队的停火线就横穿城市,是双方矛盾最激烈的地点之一。而南边的加沙地带则是一片富饶的沿海地区,本来也归属巴勒斯坦,但在战争后由埃及人据守。
如果以色列想要和中东国家发生战争的话,他们最优先的目标应该是这两个地方,前者对于鼓舞犹太人的士气非常有用,后者则是能扩大以色列的海岸线,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
“总理说的有道理,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他的因素。”主席点了点头说,“我们还要看到,以色列这场军事行动的目的,除了为他们自己谋求利益之外,还有一个美帝国主义在背后作为主谋。如果他们只为自身的利益作战,向约旦和埃及发起战争,那么美国和欧洲国家是没办法受益的。”
“主席的意思是,沙特阿拉伯是吗?”
“嗯,我们都知道,对于接受了大量美国援助的以色列来说,它的邻国是没有与他进行军事对抗的能力的。即使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的中间还隔了一个约旦,他们也不是真的就安全了,这些侦察相片上不就有英国送给以色列的喷气式轰炸机嘛。”主席继续说道。“伊朗对于以色列军队来说是鞭长莫及,而沙特则是我们对帝国主义国家进行石油压制的第二重要的关键点。”
房间中的众人都同意主席的看法,既然这个“上帝之鞭”行动是美国人策划,欧洲国家提供援助的,那么肯定也要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世界上怎么可能有国家傻到牺牲自己来成就其他国家的战略目的呢?至少在这个时代是肯定见不到的。
“如果以色列想要攻击沙特阿拉伯,那么我想他们只能选择空袭或者海上突袭两种方式。”霍建国思考了一下后说道,“以色列空军有足够的先进装备,那些喷气式轰炸机能给他们提供这样的底气。而海上方面,他们可以从红海海岸攻击沙特阿拉伯,这并非难事。”
“为什么不考虑陆上进攻的可能性呢,毕竟约旦军队可能是挡不住以色列的。”总司令问道。
“这点我是基于我们自身来考虑的,我们此前在伊朗部署的维和行动一定能在某种程度上给以色列一定的震慑,我们既然能够在短时间内组织一支力量并将之投送到德黑兰地区,那么以色列也并不会那么远。如果以色列军队有所考虑的话,他们一定不会选择进行一次长时间的作战,而是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达成自身的战略目的,以避免被我们和苏联进行军事介入的可能性。”
霍建国的回答为这场讨论带论来了一个新的切入点,也就是以色列军队能在短时间内达成的战略目的。中苏两国在伊朗整治风暴中采取的行动是雷厉风行的,从在安理会通过决议到最终抓捕军政府首脑仅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其反应速度之快在当今时代中是难以想象的。因此,霍建国作为一个现代军人会将行动时间计入战前考虑,如果美国人能够吸取伊朗的教训,他们制定的军事行动计划不会在时间上多于一天,或者说,超过半天就会给以色列带来非常大的风险了。
众人将目前所提到的几个要点进行综合考虑之后,总结出了一个大概的猜想,以色列军队将在8月18号集中其机械化的地面部队,进攻包括耶路撒冷地区、加沙地带在内的地面目标,以及使用空军对沙特阿拉伯、埃及、约旦等国的纵深目标进行空袭,伊朗由于还处在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驻扎期内,军委成员们推测以色列不会那么主动找死。这一猜想中所包括的战略目标规模不大但是意义很重,完全值得以色列冒险尝试,只要他们在短时间内达成战略目的之后主动停火,那么中苏两国也无法通过联合国的途径对他们进行武力干涉,最多是让以色列吐出新占领的地区。
如果沙特阿拉伯真的在这场袭击中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损失,那么还处于骑墙观望状态的沙特王室可能就会改变他们的主意。
“那好,霍建国同志,我们假定以色列确实要对沙特阿拉伯进行一次空中突袭,以威胁沙特阿拉伯的国家安全。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出售给沙特阿拉伯的军事装备能不能抵挡住他们的突袭呢?”主席在上一个话题讨论结束之后立刻问道。
“没有问题。”霍建国的回答没有任何犹豫,“我们出售给沙特的FK1防空导弹系统已经考虑了当前侦查发现的所有以色列空军力量,并依照本时代的技术水平可能达到的反雷达侦测手段进行了优化,敌人的轰炸机就是以低空突防的姿态来袭,我们的装备也能做到全部拦截。”
无论是雷达刚刚诞生的时候还是2025年,低空突防一直是应对防空预警雷达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这并不能让轰炸机在飞行全程都躲避雷达探测。以当前轰炸机的技术水准,就算已经突进到十公里以内的距离,FK1导弹系统也有拦截的把握,再不济也有配套出售的近程红外防空导弹可以用,
至于其他的被动防御手段,比如反射箔条,虽然算不上什么技术难度特别大的东西,但用50年代技术水准搞出来的箔条诱饵也是骗不了有算法辅助的改进型火控雷达的。
以色列和美国当然不知道我国已经向沙特秘密出售了一批各型防御武器,也就是说以色列的飞行员们大概要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面对先进的地面防空导弹,他们能够躲过去的几率非常小。除了装备优势以外,由于沙特需要快速让这些装备形成战斗力,我国也派出了一些“技术顾问”人员,帮助沙特军队迅速掌握这些武器。
只要能够成功地保护沙特,以色列其他进攻的目标就没有了意义,中苏两国只需要在联合国上施压就能让他们乖乖地吐出战果。而沙特经此一役没有受到任何伤害的话,估计也不会继续骑墙观望了,而是将彻底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我们也不能完全指望敌人会主动让步,毕竟这是关乎到他们生死存亡的大事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啊,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但也有一口好牙齿。”主席说道。“我们也要进一步地考虑,如果敌人到时候不主动退却,我们应该怎么做?”
“那么我们就要主动出击,让敌人自己退却。”霍建国坚定地说道。
“以维和部队的名义出兵,先解除以色列继续发动进攻的能力,然后在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设立由联合国安理会管控的隔离地带,禁止双方军事力量未经允许地进入隔离地带,这样如何?”周总理提议道。
“我觉得总理的意见可行。”总司令点了点头。
中苏两国对巴以问题的设想本就是暂时隔开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并解除双方互相进攻的能力。如果这次由以色列发起的军事冲突没能在一定时间内结束,或者结束之后以色列军队不服从联合国决议退出某些地区的话,这就将成为中苏两国借用联合国名义对该地区插手的合理理由。
正在开会的众人讨论了一下周总理的提议,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可以完善的地方,比如说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这场军事冲突进行军事介入、在联合国上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缩短程序运行的时间、用多大规模的维和部队和什么类型的装备来进入巴勒斯坦地区、对阿拉伯国家要使用什么样的说辞等等。
总理的建议最后得到了通过,然后众人开始提出下一个话题,也是一个比较惊人的话题。
“我们最后还要考虑,以色列可能不只是用常规武器对周边国家进行袭击,他们可能从美国人的手里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主席严肃地说道。
“是的,如果他们对沙特阿拉伯进行核打击或者使用类似的大规模杀伤手段,这对地区局势的稳定将造成长期的不利。”总理说道。
“这样一来,我想我们有必要在联合国上再次提醒他们,核武器的使用应该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除此之外,如果他们真的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毕竟我们不能时时刻刻盯着以色列的港口。”
“最好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在半路就能拦截得到,如果情况糟糕,我们只能在掌握证据的情况下优先动手。而一旦他们成功使用这种武器,我们只能考虑做一些后续的工作,另外也要对美国的这种行为作出回应。”主席笑了笑说道,“毕竟他们美国人还是有陆地上接壤的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