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苏联人的疑惑(1 / 1)

辽宁1950 过渡形态 1526 字 9个月前

新建的联合国军总部藏在了东京市郊某处的地下掩体中,李奇微要求驻守在东京的防卫部队在新总部周围只安排很少的兵力,把多数防空炮和无线电天线放在了几公里外一处伪装的假总部那里。

指挥部大厅的墙面上挂着许多幅朝鲜半岛的各种地图,辅助人员跟着军官们的讨论在地图上进行标注。而在大厅中间的是一座巨大的沙盘,上面展示了他们根据刚刚恢复的无线电通讯传来的战场信息摆出的敌我双方态势。

李奇微对现在的情况非常为难,因为沙盘上根本就只有自家部队的情况和位置是明确的,前线部队报告的敌人数量和位置根本就是自相矛盾。前一个小时还说是一个敌人的坦克连的地方后一小时就报告出现了敌人的一个机械化师,如果按照前线的报告,包围联军六个师残部的根本就不是昨天霍巴特报告过的几个旅,而是五个齐装满员的装甲师。

在咸兴陷入围困的陆战一师则更加夸张,他们报告说敌人为了围困他们至少出动了一个军的兵力,外加数百架重型轰炸机的连日轰炸。

所有试图在朝鲜半岛起飞的侦察机最后都会被敌人的秘密武器击落,而联军紧急修好的预警雷达根本就没有发现任何飞机,尽管前线报告了敌人轰炸机一波又一波的轰炸,有时候他们的喷气式攻击机就从联军的头顶上飞过。

“我们不仅不知道敌人在哪里,规模是多大,连他们到底是什么人都不知道。”李奇微向五角大楼递交的形势报告中充满了无奈。

美国驻苏大使馆已经第三次向苏联提出警告,指责苏联“不宣而战”的卑劣行为,但是苏联人每次都否认自己在朝鲜半岛上有大规模军事行动,苏联外交部长安德烈·维辛斯基对美国人的指责反唇相讥。两个超级大国在外交上的刀光剑影使位于冷战冲突前线的欧洲各国感到了极度紧张,有消息称苏联正在向东德调集装甲集群,但是并没有切实证据。

“只能是中国人,斯大林同志,在朝鲜半岛上做出这样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只能是中国人,我们的观察员已经报告了切实的证据。”

在克里姆林宫里,苏联元帅贝利亚正在向斯大林汇报远东传来的重大情报,而斯大林这位领导了伟大的卫国战争的钢铁般的领导人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面,手中握着他最喜欢的烟斗。

斯大林已经年过七十,虽然面容有老相,但是依旧精神饱满。在经历了造成深重灾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领导下的苏联终于取得胜利迎来和平。但是和平实在过于短暂,美国在战后不久便和苏联针锋相对,到第一次柏林危机时双方的关系降到了冰点,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悄然开始。重获新生但又再次面临危机的苏联还不允许这位老人回到家乡安度晚年,他必须坚持战斗到无法继续战斗为止。

“我们从10月20日开始就失去了和派遣到中国辽宁省的空军部队和在旅大地区的数十万驻军的联系,其中包括了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不少军舰和我们承诺用来协助中国人保护辽宁的空军。我们向中国人提出疑惑,但是他们在五天里不停地回避问题,坚持不向我们解释辽宁地区发生的事件,也没有让驻华大使罗申同志和我们的红军取得联系。”贝利亚将手中的文件翻了一页,继续说道,“在25日早晨,远东集团军的雷达站发现中国境内有大批量的飞机起飞,但是我们在中国的空军当日并没有飞行计划,于是远东集团军起飞了战斗机以防万一。后来他们发现这些飞机大多是从辽宁地区起飞的,并飞往朝鲜半岛方向。于是在25日晚上的时候美国大使就和我们抗议,说我们无故空袭了朝鲜半岛上的美军,以及派出远东集团军装甲部队进入朝鲜半岛。”

斯大林在此时开口问道:“远东集团军擅自进行了这次行动?”

“据我所知,没有。”贝利亚坚定地回答道,“在远东的各个部门全都报告远东集团军非常安静地驻扎在他们的军营里,不可能所有人突然叛变。如果美国人所说的遭遇空袭不是凭空杜撰而是确有其事,大概率是那批从辽宁地区起飞的飞机所为,雷达站在昨天报告了数次这样的大规模飞机集结。”

他翻开下一页。

“在吉林的我方顾问也在几天前被中国人要求不要进入朝鲜或者辽宁,但他们设法见到了一些朝鲜人,得知有大量中国人的重型坦克出现在他们撤到中国本土的路上。另外他们还描述了许多我们未知的武器装备,小型的无线遥控飞机、装在一种六轮小型吉普车上的奇怪火箭弹,他们看到的中国人步兵全都乘坐坦克和装甲运兵车,每个人都有一到两具火箭筒等等。”贝利亚拿起面前的杯子大喝了一口水,“在吉林的同志们非常怀疑朝鲜人的描述,因为中国人并没有自己制造重型坦克和装甲车的能力,他们还要依靠我们援助的设备。但是美国人说他们遭到了装甲部队突袭似乎印证了朝鲜人的话,似乎中国人隐瞒了这样一支装甲部队和战略空军的存在,并在前几天开始把他们送进朝鲜半岛。”

“情报部门不能证实情报的准确性吗?”斯大林又问道。

“他们做不到,辽宁省现在没有任何消息传出,中国人一直阻挡我们的人去辽宁地区一探究竟。”

“中国人有可能拥有这样一支军队并且隐瞒到现在吗?”

“我们认为不可能,情报部门倒是有人提出可能是美国人和中国合作演了一出戏,打算进攻远东,不过这实在太荒谬了,中共在他们刚结束的内战里吃了美国人那么多苦头,而我们援助了他们。”

“请帮我通知王稼祥同志,毕竟我们有许多问题应该当面和中国同志谈一谈了。”

而在新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王稼祥和几天前通过里2运输机撵转到达莫斯科的辽宁省外事办副主任罗明宇已经在准备前往克里姆林宫了。

“罗同志,说实话我还是很难相信啊。”王稼祥和罗明宇都坐在一辆小轿车的后座上,他们拒绝了往日的苏联司机,改为和罗明宇一同前来的中国司机。

“我们刚来时也觉得难以置信,毕竟这样的事情想来只有志怪故事中会出现。”罗明宇笑着回答。他其实是自告奋勇前来莫斯科跟王稼祥同志联络并准备应对斯大林的疑问的,中央认为通过无线电和王稼祥同志联络可能被苏联人截获,而要通知的信息没有人现身说法的话实在难以相信。于是自告奋勇的罗明宇带着几个陪同人员和必要的电子设备乘坐飞机来到了莫斯科,并向满脸不敢置信的王稼祥大使演示了携带的电脑和其他设备。

在这之后王稼祥同志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了一整天的各种官方资料和纪录片,几乎是被重塑了三观。

“中央对怎么应付斯大林同志的疑问有没有什么指示?”王稼祥和蔼地向明显很紧张的罗明宇问道。

“我们要向斯大林同志展示一下我带来的部分资料,相信他能做出正确的决定。”罗明宇确实很紧张,在之前他的级别是接触不到外交部副部长这级领导的,而他现在就坐在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人的身边,即将见到苏联最著名的领导人之一。

这些人他以前只在书本中见过!

而且根据来之前领导的交代,王稼祥同志很快就会被召回国内接收现代医学的治疗和监护,他将在新的大使被委任之前负责对苏外交事务。

二人在26日上午10点来到了克里姆林宫,贝利亚亲自在大门门前迎接了王稼祥。

“非常欢迎您的到来,王稼祥同志,近来身体可好?”

“我很好,谢谢您的关心。”

“请问这位是?”贝利亚右手指向提着公文包的罗明宇,他没有见过这个人。

“我的助手,前几天过来的。”王稼祥简单地回答道,“我们还是快一点吧,不要让斯大林同志等太长时间。”

于是一行人来到了斯大林个人的办公室里,在简单地说明过后,在场所有无关人员都退出了门外。事实上,房间里只剩下了三个人,王稼祥、罗明宇和斯大林,因为王稼祥提出“我们带来了很可能决定中苏两国乃至全世界无产阶级未来的情报,必须只由斯大林同志亲自阅览。”

罗明宇从公文包中取出笔记本电脑和一沓文件,一次即将决定两国乃至全世界未来走向的会面便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