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发展红云
曹方卓酿葡萄酒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可以喝葡萄酒。
最主要的原因是,葡萄不用说也和桃子一样对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如果便宜卖给别人,总觉得自己吃亏了。若是卖几十、上百块一斤,那么别人又觉得你是黑心商人。
所以除了个别好友之外,曹方卓不愿意把自家的东西卖给外人。
就连葡萄酒的处理问题,曹方卓都想好了。等酒酿造好了,先把酒从桶里弄出来,装在瓷坛里。给姐姐寄去一坛,给父母留下几坛,其余的就自己和杨晓育消化了。
对于,以前小说中描写的,有了好酒或好东西都给家里的人。家里人不知道东西的珍贵,把它当作大陆货到处送。这种事曹方卓才不会让它发生呢。
送好东西给所谓的朋友或邻居,人一多这事肯定就保密不了。如果出现了治疗疾病的好东西,如果没有人帮你挡灾的话,那么你就等着被和谐吧!
你家属的上司找到他求东西,能不相给吗?你能长期的供应吗?
其实,这事还是卖菜给黄文婷之后,黄大美女帮他处理了许多事情后,他才知道的。
要不是有黄大美女在前面挡着的话。他早就被别人吃得骨头都剩不了几根了。当然,这是指他没有使用修真手段的情况。
四人把所有已经变成紫色的葡萄都全部摘了。为了保证下一年的产量,他们人手一把剪刀,直接从葡萄串的果柄处剪。
紫得炫丽的葡萄被不断的放进筐里,一个个装满葡萄的筐被抬到一边。
最后,四个人历时几个小时,终于把所有成熟的葡萄采收完毕。葡萄架上还有一些青涩的葡萄,这就需要等上那么几天了。如果能凑够十多斤,那么曹方卓打算请杨晓育出山,用酒坛酿一些。
这个地方的酒坛是那种只有十来斤一个的。而且这些量少的酿造过程,更容易掌握,整出来的味道会更好。
对于喜欢口腹之欲的曹方卓来说,这些美酒早就是他预定的。
付玉华和余政对于曹方卓说的送他们葡萄酒,直接的拒绝了。对于钱他们感兴趣,对于美味他们表示喜欢,对于老白干他们舍不得放弃。至于葡萄酒,他们一致认为这是女人才喝的玩意儿。
因为曹方卓并没有对葡萄施肥和打药。他们只需要用清水,洗刷一遍就行了。
杨晓育把清洗好的葡萄一串串的放在绳子上晾干。几分钟的时间,水分就挥发了,酿酒也就正式开始了。
曹方卓在杨晓育的指挥下,把所有的葡萄一个个的捏破,然后装早就准备好的酒桶中。
酿酒的过程不复杂,只是这种体力活,最后还是要落到曹方卓、付玉华两个有能力劳动的人身上。
杨晓育就动动嘴,余政也就是一个看热闹的角色。
很快,所有的葡萄都被装进酒桶,杨晓育亲自动手加入适量的白糖。用盖子把酒桶密封,等待葡萄的进一步的发酵。
曹方卓把多数的葡萄都酿成了美酒,但是他的收入一样让村民羡慕。
曹方卓在红云水库一年多的时间,村民估计了一下,他卖的鱼有几万斤。鹅和蔬菜的收入也不在少数,更有春季卖桃的收入。
以前大家到不觉得有什么?但是从有人钓鱼开始,让人们知道了,曹方卓的鱼每斤都卖上百元。蔬菜也是高价销售出去的,村民的心理就不平衡了。
他们认为若是曹方卓不在这里租鱼塘的话,他们其中有人就能获得这种权利。却根本不知道,没有曹方卓这里一切的东西都卖不出高价。
不过,大家没有人带头,所以并没有对曹方卓造成什么影响。而且,曹方卓、付玉华和余政都不知道这个事情。
村民也有些小聪明,当他们向黎明博打听清楚,曹方卓的鱼和鹅在外面为什么出名后。他们就想到一个主意,当然我们会用一个词‘山寨’来形容。
农村喂鹅的数量不多,有个两三只就不错了。但是,这些农民没有去找黎明博和温馨会所,卖他们的家禽。
他们都是到市场里去卖,到处宣扬他们喂的鹅和桃花鹅一个品质的。其实,华夏许多产品的质量,就是这样被人坏了名声的。所以有人说华夏什么最发达,几乎所有人的答案就是‘山寨货’。
其实,他们的物品质量不是很差,但是冒充曹方卓的桃花鹅,还有些分量不足。
至于蔬菜,他们更是这样使用下三滥的手段。实话实说,他们是不是赚了这点钱,就发家致富了。没有,他们只不过能骗上一次两次,其他人都不会上当了。
在县城里面,付家坝的名声算是打出来了。不过,却不是什么好名声,都知道这个地方的人喜欢卖假货。
无论蔬菜和家禽在省城都能成为绿色食品,但是他们在县城用桃花岛的品牌,却让所有人都把他们都当成骗子。因为曹方卓的产品是缓解病情,治疗效果明显著称的。
虽然付家坝的名声坏了,但是曹方卓的生意却一直没有受到影响。就连温馨会所都没有丝毫影响,他们是直销,而且是独家的。
来温馨会所的人都知道,黄文婷能进到好的产品。但是从哪里进的货,他们都没有去调查。一个是察出来了,又怎么样?难道跟黄家闹翻,还是威胁供货商。
要知道现在这个社会,发生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就可以在网络上,传神乎其神,就跟真有其事一样。
如果是真的发生了,一个地方政府根本就无法压下去。有些人说可以删贴,但是看到的人不会到别处发吗?你能把全国的行政力量都用上吗?
当然,如果想在网络上发表关于损害国家的内容,那么可能很快就会被制止。
所以村民虽然借用了曹方卓的名气,但是曹方卓和他的客户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村民也没有想像中那样,一夜之间富裕起来。
付玉华看到曹方卓的发展,当然也想借点东风了。这次借摘葡萄之际,付玉华就向曹方卓问道:“小曹,现在你可以算红云地区的致富带头人,可不可以让我们付家坝也沾点光啊?”
“老付,你真是的。上次进山,我们不是都说了吗?要想把这里建设起来很难。”
付玉华摇着头说:“那不一样,以前大家都没有见过世面。现在因为你这小岛,不时有人来付家坝玩耍,让大家都增加了收入。最主要的是你每天都是几千块的收入,让我们羡慕不已。”
“老付,这是没有办法复制的。”曹方卓不是不帮忙,而是这些事情并不是想的那么简单。再好的东西大打批量的出现,这种东西就卖不出价来。
“小曹,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吗?”付玉华知道,曹方卓种菜的事情肯定有秘密,而且这些东西不是随便就能透露的。他还是想从曹方卓那里获得一点意见,最好是一个完善的计划。
曹方卓倒是有些想法,但是他知道付家坝的人不简单。他们就像一群被水淹了的人,只要抓住一根稻草就不会放弃。说通俗点,就是宁肯做饿死鬼,也不愿意被饿死。
也就是说,现在付家坝的人,思想上已经出了问题。如果知道那种方法能找到钱,他们一定会疯狂行动不听别人的劝解。曹方卓不想因为他说个办法,这些村民就走上不该走的不归路。
“老付,这个事情比较麻烦啊!就算有办法,可是村民会听你的吗?”曹方卓思索半天,终于无奈的给付玉华一个解释。
付玉华却自信满满的,他觉得这些年的队长不是白当的,那个敢不听话,自己非收拾他们不可。
他骄傲的说:“小曹,你放心!在这红林六队,我就是这里面的头。说下去的事儿,就没有人敢反对的。”
“老付,以前交通不方便,东西运不出去。现在不一样了,交通便利。若是利用付家坝周围的空地,种上葡萄那个每年的收入会少得了吗?”曹方卓选择了相信付玉华。他却不知道,付玉华并非他自己想像的那么有威信。
付玉华一听,也是个办法。“小曹,还是你厉害。如果种上葡萄,一根就可以结一百多斤的果子。县城基本都是十几块一斤。种上几亩,还不得上万块收入啊!”
“老付,你要知道供需平衡。葡萄多了,价格就会便宜的。”曹方卓提醒道。
“什么供需平衡?”付玉华正做着美梦呢,被曹方卓一句话惊醒。葡萄多了会便宜,这个普通人都能明白的道理。这位老农民并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
曹方卓说:“老付,我的意思就是提醒你。付家坝周围的那些山坡可以种葡萄。其他的地方,原来种什么,现在还种什么。不然,葡萄数量一多,县城的人少,大家种的葡萄是卖不掉的。”
“哦!就是说葡萄要少种点,多了不好卖。这个我知道了,我会注意的。”付玉华说道。
但是付玉华心理却不是这样想的。他认为如果葡萄种多一点,就能增加乡亲们的收入。至于数量多了有什么了不起的,可以到省城去卖。
曹方卓喂了那么多鱼,栽了那么多桃子都能卖出去。何况他们的葡萄呢?
付玉华根本就没有去思索,曹方卓的东西都有特殊功能的,不然他的桃子就要堆积不少。
付玉华很快离开了小岛,曹方卓和杨晓育又恢复往常的生活。
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