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初到水库(1 / 1)

第十三章 水库巡视

余政这个人就是热情。

没多久就跟曹方卓,像多年不见的好友般交谈。不看余政的年纪,真的会把他当小青年。

黄玉的身体不太好,加上今天累惨了,坐在哪里,动都不想动了。

余政调笑黄玉说:“年青人,要保重身体,有些事要量力而行。”

“老余,你看我身体这么差,就弄点好吃的帮我补补。”黄玉,一开口就把好吃的本性暴露出来,他却一点都不在意。

说真的,黄玉就是喜欢,和朋友三四的一起喝喝酒,聚聚餐。

余政开玩笑的说:“那是当然了,不过农村能有什么东西?你又不从镇上带点来。”

曹方卓也想确实该在镇上多买点东西,农村没有什么可以招待朋友的。结果,余政和黄玉的话,打消了他的计划。

在郁关镇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卖。镇上的那些工作人员,包括黄玉在内都不住镇上。这些人都在县城里买的房子,每天都是搭公车来上班。

据说,政府的车每天都去县城里,把这些人一个个的全部接齐了再上班。所以在八点半之前,镇上基本没有当官的。自然也就没几个卖东西的人。若是要买东西的话,就只能到县城去。

余政说,到附近的农民家,买只鸡款待曹方卓俩个人。

付家坝就在朝阳峰的山脚下。

有一条一米多宽的土路通到水管站,两地相距也就两百米左右。

在去付家坝的路上,余政劝曹方卓说:“小曹啊!租水库的事,你可要考虑好。其他问题不说,在这里吃就是一个问题。买个菜都不容易啊!到镇上都要一小时,再到县城又是一个多小时。若是有车到好点,来去就一个小时左右。可是这路一下雨,就有车也开不过来。”

“没事,坚持一下吧!”曹方卓嘴里这样说着。

心里却不以为然,心说:不方便,我上一次街买的东西够几年用,还能不方便吗?

原本不知道空间的大小,只是感觉比较大。这次在蜀都大采购才知道,这储物戒指为什么昆仑派都少有。丫的,比集装箱都更装得多。虽然戒指是灵器,但在曹方卓心里,这就是神器。不但有保鲜功能,还不带任何重量。

戒指里的东西可花了曹方卓不少钱,主要的数量惊人。左边是电脑、衣服、**用品,占了20立方的位置。

按他的说法,总不能一年到头,都穿哪几件衣服吧!虽然他不在乎外界的气温,但总要在意乡亲们的看法吧!冬天穿件短袖,都不会感觉冷。可是周围的老乡们都会肝膻,把他当成神经病。

右边就是吃的。

猪肉就有几百斤,打理好了的鸡、鸭子、兔子各几十只。这些多数是为虎他仔准备的,虽然现在还用不上。其他的如蔬菜之类的都不少。当然,山货有几包,糖果几袋,瓜子两袋,酒有几瓶,各类调料也准备好了。

这所有的东西占的体积,还不到戒指空间的十分之一。可以想象戒指有多大。

大家都知道,农村有农村的好处。许多东西都能自给自足,而且还安全发生。不会出现三什么氨这类东西的出现。

不过,农村也有许多不便之处。比如蔬菜单一,剩下的饭菜就不好保存等等。不过,这些曹方卓都有方法解决。

从余政的话中,曹方卓对当地的情况也算了解。这附近只有一个行政村——红林。

红林村散布在丘陵之上,农民三五成群的修建房屋,没有什么格局。

红林村分六个生产队,是当年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现在一起沿用下来,队长也没什么变化,都是上级安排了。别说,这些人在当地都是很有威望,和选举的差不多。

最大的聚居地就是离水库两百多米的付家坝。这里有二十多户人,是红林五队的全部人口。

本来这里有上百人,是最大的居民点。但是现在流行外出务工,所以留下来的就三四十个人。基本都是老年人和读书的学生,当然也有几岁的小屁孩儿。有几家人甚至没有留下一个人在家里,房子都是空着的。

一片竹林把付家坝围在中间,满眼绿色中偶尔会露出青色的房顶。一米宽的小道呈弧形从林间穿过,在绿色的圆环上留下灰白色印迹。

穿过竹林,就看到几幢房屋或疏或密挨在一起。

最前面的就是付玉华家。

付玉华家用红砖砌了一圈围墙,大门是由钢筋焊结的。漆着蓝黑色的油漆。铁门是锁着的,狗就拴在东侧的墙上。

余政告诉曹方卓,队长付玉华,五十多岁,很精明的人。余政说,以后曹方卓找人帮忙干重活,可以跟付玉华联系。

离屋子还停远的,屋外的狗就“汪汪汪”的叫起来。

可能余政跟这家人比较熟悉,狗只是叫唤,没有冲出来的打算。这是狗发现人后,通知主人的方法之一。

“老付,有鸡没有,卖只给我。”余政朝屋子里喊。

一个头发花白,黑色的脸上刻满风霜的老人走出来。光着脚,赤着上身,一条四脚裤就是全身唯一的家当。其实,曹方卓在家也这样的打扮,不过外出时,却不好意思这样打扮。

老人对余政说道:“你个吃货,怎么又想要打牙祭了。”

“你没见到我身后这俩位吗?一个是远道而来,要在水库养鱼的小曹。另一个是镇上招商办的小黄。我做地主的怎么能不招待下。”余政说道。

转身对曹方卓说:“他是付家坝的队长,这里都是他说了算。你可以叫他付队长,也可以叫老付。以后你在这儿养鱼,有事可以找他帮忙。”

又对付玉华说:“老付,小曹才来,人生地不熟的,你可以多多照应才是。”

曹方卓连忙上前和付玉华握手。

狗在主人出来招呼后,居然不叫了,真是条好狗。不像有些狗,主人不在的时候不叫,当主人出来招待客人的时候又乱叫唤。很有做表面文章的味道,这是老家真实发生的事情。

农村本来是不兴这个礼节的。但付玉华做了多年的队长,对这些新事物也有所了解。几人礼貌的交谈起来,付玉华也让老伴去捉只鸡给余政。

余政拿了一张五十的,递给付玉华。付玉华什么也没说,直接给揣兜里了。这就是熟人,基本就是这样,大体意思一下,不会嫌少,也不找零。

回到水管站。

余政从屋里拿了一个碗,装点清水,撒上几粒盐,放在地上。余政则把鸡的脚抓住,用绳子捆好。右手迅速的把鸡颈部的绒毛,拔出一个硬币大小的空位。

余政接过黄玉递过来的菜刀,熟练的在鸡的颈部割了一刀。一手抓住鸡的翅膀和颈部,让鸡血能顺利的流到碗里。

等血流了几乎小半碗后,鸡也不动了。余政把鸡脖子往翅膀下一夹,丢进桶里,然后去厨房里开始烧水。

曹方卓在家里也做过这些活。

不过他知道,鸡若是没杀好,血流完了一样到处乱跑。

很快就鸡毛就被拔光了。开水一烫,羽毛是很容易弄干净的。不过,为了把绒毛消灭掉,就要火熏了。点上稻草,把光秃秃的鸡略微烧下,绒毛就被烧焦。记得小时候,做这事经常会把手都烤得生痛生痛的。

只见余政提着鸡就下水库,一刀劈开鸡的胸骨,把鸡菌子留下,其他的心肺,气管,肠子都丢水库里了。

曹方卓对余政说:“老余,你这就不对了啊。这是污染环境,这水库可是我的了。”

“拉倒吧!水库里的生物几下就把这些吃了,农村都这么处理的。”

用刀把鸡砍成一寸大小的肉块,放上姜、大料,一把用水泡了会的蘑菇少许盐。用电锅炖起,让休息的黄玉看着。

他就带曹方卓去水库了解下情况。

从码头开来橡皮艇,从水库的东侧开始看起走。

余政告诉曹方卓,这橡皮艇以后就姓曹了。这是政府以前巡视水库用的,现在就交给他了。水管站还有一艘冲锋舟,这是有灾情的时候使用的。钥匙倒在身上,不过平时去开的话,让老百姓看到不好。

水库四周有五座大山,东边从堤坝往里走分别是金鸡岭、断魂崖。过了两座山,水库基本就走完了。水库最里面,靠断魂崖的是落雁峰。到了这里就只能往西走了,水库已经到了尽头。西边的山峰分别百草岭和靠堤坝的朝阳峰。

余政告诉曹方卓,几座山以前都是原始森林,在半个世纪前的那场运动中森林被砍伐。八十年代,出现几次泥石流,所以国家在八五年就开始育林。现在五座山上都种满了高大的松树,其他的树根本就没有,只有长了些草类植物。林子中动物就只有鸟类了,其他的都没有见过。

最后,就是水库中的一个小岛,宽60米,长100多米。

高出水面三四米,上面长满了杂草,连树都没有一棵。

两人回到堤坝时,已经傍晚七点过了。

黄玉已经休息好了,正在那里忙活,炒了一盘花生米,一份鱼香茄子,醋溜土豆丝。

“小黄,缓过神了。你坐着休息,我来整。”余政说。

“那好,就交给你了。”说完,黄玉退到一边,跟曹方卓闲聊起来。“小曹你和老余去看了下水库的情况,有没有具体的规划?”

“先把家安定了再说。住上去了,就先到县城去买鱼苗,岛上怎么处理以后再想。”

余政看到鸡已经整好了,就招呼道:“过来!边吃,边扯。”

黄玉说:“老余,你是酒仙,我可不敢跟你比。我就随便整点,明天还要赶回去上班呢?小曹,你酒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