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章 赏罚(一)(1 / 1)

最后一名 1879 字 9个月前

在离开三斗坪的时候,张贤请了十一师的好友与曾经的部下吃了一顿饭,大家都说他是升了职,不愿意放过他,狠狠地吃了他一顿。虽然破费不少,但是张贤还是十分高兴,那一次他又喝多了酒,不过,他没有忘记让这些同袍们去看一看徐海波,虽然交情是交情,但是战友还是要做的。

第二天,张贤带着熊三娃和那个伤还未好利落、但已经无什么大碍的哑巴来到了恩施的长官部,一到这里,他就忙得不可开交起来。

作战副官在战时是一个参谋,可是等仗一打完,就成了个文职秘书,一堆的文件与报告堆在张贤的面前,陈长官要他在三天内拟出这次会战的成败要点来,并要他将整个过程进行简单扼要的回顾,委座会在一星期后亲临恩施,到时肯定会按照这个报告来论功行赏。

照理说,这项任务应该是在张志副官长主持下的工作,但是张贤也明白,这根本就是陈长官要考验自己,就算是自己的报告写得再好,这些长官们也不会真的以自己的报告来做赏罚。但他作为作战副官,从五月始到六月终都亲历了这个过程,对长官部的作战决策情况也一清二楚,所以写这个报告对他来说并不难。难的只是对于事后各部的评判,这个评判会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不能偏颇,必须公正,还要有理有据,让人无懈可击。

三天的时候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第六战区各集团军的司令、军长以及师长等重要首脑陆续抵达恩施,大家都是来开会的,这一次不是大型军事会议,而是来开庆功会、总结会的,因为全国的最高领袖蒋委座会亲自出席,所以许多人都提前到来,同时也各怀目的。

往常,大战之后,总结会之前,副官处里应该是最热闹的地方,因为这里是消息最灵通之处,许多的司令、军、师长们自己不便亲自出面,总会派出手下的人过来打听,看看谁有可能得到升迁,谁又有可能会被贬黜。当然,那些显而易见的大功之臣就不用如此费心,只有那些三心二意、平碌无能之辈以及害怕丢官的人才会如此上心。

这一次却与往常不一样,大家在长官部的副官处里并没有听到什么消息,只是听到,那个重要的草拟总结报告并没有落在副官长的头上,而是落在一个叫作张贤的新调来的作战副官手上,于是,几乎一夜之间,张贤成了恩施长官部里被念的最多的名字。

直到接上手开始写的时候,张贤才后悔起来,当初如此痛快地答应了陈长官和郭参谋长的要求,他是很想表现一下。其实自己也是一个没有痊愈的伤员,写字虽然不用左手左臂,但是坐得久了,这条挂起的伤臂还真得难以吃消。如果以这条理由回避这个难题,张贤也就不是张贤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难而上。

但是这三天里,张贤并没有清静下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都有些让他应接不暇了,到最后,他不得不躲到了郭万那里去,只把熊三娃和哑巴两个亲随放在自己的住处来应付。呵呵,面对木讷而大字不识半箩筐的熊三娃与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巴,这些拜访者也只能无可奈何。

报告一出来,张贤便先给郭参谋长看,请求他的指导。

郭万一边看着这份报告,一边点着头,但是看到最后,却以不停地摇头,只将张贤的心凉到了谷底,那最后的总结是他认为最精要所在。

“你这份报告虽然十分精僻,分析得也条条是道,但是最后却不能这么写!”郭万告诉他。

“为什么?”张贤问。

郭万一条条地向他解释着:“你这份报告分析的敌情很对,敌人发动这次进攻时优点有企图秘密、行动迅速;谍报完密、准备充分;善于佯攻、出奇制胜;彼此合作、互相救援;嗯,这些都是他们的长处,他们的短处主要是战略失误,应该打常德,却攻了石牌,还有后面几种,都分析得不错。还有,你把我军的长与短也说得很好,战事的过程写得也十分清晰,就算要我来写,也写不了这么好。但是,最后这段的事后评判,虽说你是有理有据,事实清晰,但是你却不能这么写。你如此一写,你可知道,我们长官部的人都成了无能之辈,包括陈长官、孙长官、我还有你!更主要的是你把委座也稍带上了,呵呵,我可没有这个胆量来呈。”

张贤愣了一下,问道:“那依参座的意思,这份报告怎么改才好呢?”

郭万又仔细看了看,道:“我看前面不用改了,后面这几段一定要改一下。这段,‘究其原因,此次大战其实始于年初江北之役,一二八师被敌全歼,而战区各部坐视,是以敌才无后顾之忧,从容发起此次会战。’这件事虽然说得不错,但是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你再将这件事提出来,置陈长官和我,以及六战区、五战区甚至于九战区各长官部于何地呢?”

“但这的确是此次大战的起因呀!”张贤倔强地道:“要是楚中的王老虎部一二八师没有被日军所灭,敌人何敢进犯鄂西呢?我知道王老虎并非国军嫡系,还不听从重庆的指挥,但是要是当初各战区能够积极救缓,一二八师也不会这么轻易地为敌所灭。”

郭万看了看他,叹了口气,同时又摇摇头,道:“这件事不是你我所能左右的,也不是你来议论的。年青人,好冲动,所以你还要多多历练呀!其实,你不把这个写上去,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十分清楚,前事就不要后追了,不然于大家都不好!”

张贤想了想,只得点了点头。

“还有这段。”郭万接着道:“‘大战之初,南县、安乡战斗激烈,但是我军部署失误,未集中优势兵力将来犯之敌歼灭,反而分散各部,以护粮草,实为大害,以致七十三军被敌几乎全歼,所剩无几。而敌占我南县、安乡之地后,大肆屠杀我无辜军民三万余人,并掘堤淹苗,造成几万亩良田绝收,其状堪比南京屠杀,堪比扬州十日’。这些虽说是事实,但是,你要知道,那道命令是委座亲自发出的,你如此一写,不就是将如此的大过推给了委座吗?”

张贤愣愣地看着郭万,这个参谋长太精,太圆滑了,看来,他需要的不是真正、实事求是的报告,他需要的是一个冠冕堂皇的东西。当下,他有些不快的道:“参座,我无意冒犯委座,但是就拿这件事来讲,我认为最大的过错是我们长官部,是我,是你,还有孙长官!”

郭万怔了一下,抬头看着他,忽地发现孙仲不知道何时站在了门口,而张贤却面向自己,背对门外,一丝没有看到。他正要招呼,却见孙仲向他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出声。

张贤已经激动起来,侃侃而谈:“有句古话说得好,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委座身处重庆,肯定不会有我们清楚前方的形势,他也是心急如焚,才会下了那道电令。老实说,我当时也没有看清形势,还在担心敌人耍阴谋。只是,作为主将的你们,尤其是孙长官和参座您,明知道这道电令不可行,却不力争,向上峰解释,还执行下去,这才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郭万却是一阵苦笑,张贤说得何尝不对,但他还是摇了摇头,老实告诉他:“当时那种情况之下,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既然委座有令,我们只能遵守。”

“是呀,正因为如此,所以你们明知道会失败,还是要执行,只为了保住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因为败了也是委座下的命令!”张贤讽刺地道。

“张贤!你太放肆了!”郭万不由得恼羞成怒起来,历声喝道:“你眼里还有长官吗?”

张贤怔了一下,这才觉出了自己的失态,而看看郭万,也从来没有对他发过这么大的脾气,当下缓缓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气息,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但是眼圈却通红了,他沉声道:“对不起,参座,我太激动了。因为我经历过南京屠杀,我经历过父母被杀之痛,面对南县的那份凄惨报告,我寝食难安,无地自容。如果我们当时能把敌人赶出去,能再调过去一个军,就算是石牌丢了,只要能保证那些百姓不被屠戮,我也愿意!”他说着,不由得哭了出来。

郭万无言以对,面对这个一股热血的年青人,他觉得自己真是老了,越是老,越是怕这个怕那个,少了几许冲劲,而这种冲劲正是当今国军的高级军官里所缺少的。战争中,民是最溅的,他深深的知道,张贤的这种保民的想法虽然很好,但是在上锋的眼中,过于幼稚了,为了几万百姓,而将整个战局不顾,那就太得不偿失了。当年蒋委员长下令炸毁黄河花园口大堤,不知招来了天下多少人的唾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确实为国家争取到了时间。可是,如今,这种话,他如何在张贤的面前说不出口。

“他说得不错!”孙仲沉着脸走了进来,来到了张贤的身边。

张贤怔了一下,没有想到孙长官就在身后,当下仿佛是一个做了错的孩子般,怯怯地立正行了个军礼。

孙仲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地道:“其实从抗战开始,仗打成这样,失去半壁河山,我们所有的军人都应该无地自容。”他说着,接过郭万手中的报告,拿在手中扫了一遍,又递还给了郭万,转过身去,一言不发地走到了门口,在那里停了片刻,又回转身来,同时道:“写得不错,我们长官部如今能说真话,敢说真话的人太少了。”说着,走出了门去。

张贤忽然觉得自己有些歉疚,这个孙长官才是自己的伯乐,没有他,自己也进不了长官部。

“参座,这段我改就是了!”他低声地道,终于做出了妥协。

※※※

当陈长官拿到张贤的报告时,从头看到了尾,不住地点着头,夸奖着张贤的文笔与才思,不过到最后,他还是道:“张贤,你这份报告虽说写得十分不错,呵呵,不过,我总觉得好象是郭参谋长写的似的。”

张贤的脸红了,只得承认着:“这确实是郭参座帮我改的。”

陈长官笑了起来,点了点头道:“既然是郭参谋长先改过了,你这份报告我也不用再改了,直接就可以用了。”

张贤暗自沮丧,虽说任务是完成了,可是交上去的却不是自己真正的想法,看陈长官的样子,便是自己的东西真的交上来了,也会改得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