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1 / 1)

特战先驱 业余狙击手 3837 字 9个月前

工商业主大会结束之后,陈礼和回了趟家,很快又急匆匆地出了门,找到了驻军某团的驻地——一座废弃的工厂。

这个团正是苏州解放那天接受过他慰问的那个团,团长姓李,由于从苏州解放那天起陈礼和就常来找李团长,这个团的干部战士对他都比较眼熟,所习工厂门口的哨兵在请示之后,很快就放行了。

在一间简陋的充作会客室的房间里,陈礼和见到了李团长。

对于陈礼和今天的突然到访,李团长倒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而且因为相互之间比较熟悉,见到陈礼和后,李团长还开玩笑地说道:“陈老板,好几天都没见到你了。不知今天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李团长这话其实只是随口一说,但听在陈礼和耳中,却不免有些别的含义。

所以陈礼和赶紧说道:“陈某最近几天实在是抽不开身,所以来能常来走走,还请李团长恕罪。”

李团长笑道:“陈老板这是什么话?作为苏州开明士绅的代表,你己经帮我们很多忙了。再说,你也有自己的事,自然是做正事要紧。”

陈礼和不由暗暗心惊,陪笑道:“陈某所做的一切在李团长面前都不值一提,还望李团长大人大量……”

其实陈礼和并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本不至于如此一惊一乍的。他以前天天往李团长面前凑是因为想要找李团长做自己的靠山,而这几天不找李团长,实际是因为自己女儿当了“苏州知府”,自然就不再把一个小小的驻军团长放在眼里了,又哪里是真因为这几天忙?只是眼下有事要这李团长帮忙,而这事偏偏又是女儿这个“苏州知府”肯定不会帮的,自然对李团长说的每句话都格外上心,所以才会觉得李团长说的每句话都大有深意。

听陈礼和说得越发不靠谱了,李团长不由讶道:“陈老板,你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见外?”

陈礼和面色一紧,说:“李团长,陈某这几天的确忙于一件事,这件事直到今天才有了答案。因为这事有关苏州今后的稳定大局,所以我今天才特地来向您汇报。”

听陈礼和说得郑重,李团长也严肃了起来,说:“陈老板,到底是什么事这么重要?”

陈礼和假装犹豫地说:“这个嘛……这事和苏州商会会长周卫国有关,不知方不方便说?”

周卫国的大名李团长倒也是听说过的,所以闻言立刻问道:“就是为苏州和平解放立下大功的那个周卫国吗?这事和他有什么关系?”

陈礼和哼了一声,说:“为苏州和平解放立下大功?看来周卫国的表面功夫做得可真是足啊!”

李团长说:“陈老板这话是什么意思?”

陈礼和一咬牙,说:“李团长,此次苏州解放,周卫国看似立了大功,可是,你知道这几年来,周卫国背地里都干了些什么事吗?”

李团长说:“什么事?他是商人,当然是在做生意了。”

陈礼和说:“没错,他是在做生意,可是,李团长知道他做的都是什么生意吗?”

李团长说:“什么生意?”

陈礼和说:“这几年来,周卫国一直都在为国民党军队生产军需品!”

李团长面色一变,说:“陈老板,无凭无据的,这话可不能乱说!”

陈礼和说:“这话我今天既然说出口,就一定有证据!其实,这事苏州很多商人都知道,李团长要是不信,可以派人去调查。这几年,国民党苏南联勤司令部但凡有什么采购订单,都是只给周卫国一家的。我这几天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一些当年国民党苏南联勤司令部和周卫国签订的订货合同的副本,请李团长过目。”

说着,陈礼和就从怀里掏出一个油布包,递给了李团长。

李团长接过油布包,打开包裹的两层油布后,入目果然是几份合同。李团长随手拿起第一份合同,翻到合同的末页,见甲方和乙方栏分别盖着周卫国的印章和国民党苏南联勤司令部的大印。李团长翻看了一下合同的内容,发现这是一份苏南联勤司令部向周卫国的衣被加工厂订购两万套冬季军服的合同,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李团长想了想后,说道:“陈老板,既然你早就知道周卫国为国民党军队生产军需品,为什么直到现在才说?”

陈礼和说:“李团长,您刚刚也说了,无凭无据的可不能乱说。这些证据我也是今天才得到的,这不就赶来向您汇报了吗?”

李团长说:“这么重要的情况,你应该早点向我们说明,至于证据,我们自然会想办法。”

陈礼和叹了口气,面露惭色地说:“实不相瞒,李团长,我以前不说也是有些私心的,因为顾及到和周卫国是同行,怕告诉你们这些事情会被人以为我有什么企图才在背后说他坏话,没得惹别人说闲话,所习就一直把这件事憋在肚子里。可这几天我也想明白了。共产党都是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我身为商人,自然不能只顾虑到自身的利益得失。所以才……”

李团长摆了摆手,说:“陈老板,你的顾虑我也能理解。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你反映的情沉很重要,我们会尽快调查清楚并向上级反映。”

陈礼和心里早已乐开了花,脸上却装作沉痛地说:“唉,其实作为同行,我也对周卫国这种做法很不赞同,只是他周家财大气粗,我们也不敢公然和他撕破脸。今天的事,我还有个不情之请。”

李团长说:“陈老板请说。”

陈礼和故作犹豫道:“今天的事,照理是每个有良知的商人都该做的,可是那周卫国在苏州方方面面都有关系,要是被他知道这事是我告诉你们的,只怕……”

李团长说:“陈老板,这个请你放心。我们一定对举报人的身份严加保密。”

陈礼和躬身道:“那陈某就先谢过李团长了。”

这时,一个战士匆匆忙忙跑了进来,说:“团长,紧急命令!”

陈礼和立刻知机地说:“李团长忙,在下告辞了。”

听说有紧急命令,李团长也不再和陈礼和客套,说:“陈老板请。”

陈礼和脚步不停地出了门,走到门口时,似乎听到那战士说:“团长,上级命令全团立刻紧急集合……”

后面的话陈礼和虽然听不见,但他的心却是突的一跳——紧急集合?!这是发生什么大事了?

工商业主大会结束后,几个在各自行业里数得着的商人都颇有默契地留了下来,拉着周卫国就进了附近的一家茶楼。

周卫国明白他们心里还有顾虑,也就没有推辞。和他们在茶楼里侮阔天空地聊了大半天,期间又不着痕迹地安慰了他们几句,只等众人去了心思,这才各自散去。而这时,己经是下午了。

等周卫国回到家中时,却惊讶地发现曾向东己经坐立不安地等在大厅里了。

曾向东见到周卫国后,立刻埋怨道:“卫国,你今天究竟去哪里了?怎么现在才回来?”

周卫国说:“今天苏州商会召开工商业主大会,我是商会会长,自然是要参加的。这事忠叔也知道,怎么,他没告诉你吗?”

曾向东说:“我刚刚没见到他啊。”

周卫国一拍脑门,说:“对了,忠叔今天去盛泽安抚蚕农去了。曾老板什么事这么急着找我,这天又没有塌下来!再说,就算天塌下来你找我也没用啊,我可不会补天。”

曾向东跌足道:“都这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开玩笑?”

周卫国这才发觉曾向东满脸凝重的样子,不由讶道:“怎么了?难道真的出了什么大事?”

曾向东点了点头,说:“真的出大事了!”

周卫国说:“出什么大事了?”

曾向东叹了口气,说:“刘志辉手下的二团长和三团长带着五十多人跑了!”

这消息不音晴天霹雳,一下子就把周卫国给震呆了。

过了好一会儿,周卫国才反应过来,说:“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曾向东说:“人是早晨不见的,可消息我直到不久前才知道。”

周卫国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曾向东说:“苏州解放之后,苏州警备旅的驻地不是从市内搬到市郊了吗?”

周卫国说:“这很正常啊,警备旅要接受解放军的改编,驻地自然要搬到市郊。”

曾向东说:“这当然不是问题。警备旅驻扎市郊后,三野的政工人员就开始进驻,协助警备旅改编。这些天,改编工作一直进行得很顺利,可不知为什么,今天午饭前点名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少了五十五个人。”

周卫国说:“这……会不会是人数没点清楚?”

这句话刚说出口,周卫国自己先就给否定了。他又不是投带过兵的人,别说警备旅才三四千人,就算是像他原来带的十二旅那样有八千多人,作为一支正规部队,集中起来点名也不可能出现少五十五个人的情况啊!

曾向东也苦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再说,发现少了五十五个人后,警备旅又重新清点了人数,确定是少了五十五个人,其中就有警备旅二团长和三团长。后来刘志辉追查下去,早晨当班的哨兵才承认,其实在天还没亮的时侯,二团长和三团长就带着几十个人出了驻地。”

周卫国心里还抱有一线希望,说:“会不会是他们出去执行任务了?”

曾向东苦笑道:“警备旅正在接受改编,怎么可能会有任务?再说,有什么任务需要出动两个团长,却又只带五十三个兵去执行,而这任务却连身为旅长的刘志辉都毫不知情的?”

周卫国顿时眉头紧锁,说:“后来呢?”

曾向东说:“得知是二团长和三团长带人离开驻地后,刘志辉立刻就下达了整个驻地戒严的命令,又第一时间通知了解放军驻军。现在,驻军己经封锁了苏州各处交通要道,同时,也控制住了警备旅驻地。”

周卫国立刻“啊”的一声,说:“怎么会这样?”

曾向东苦笑道:“防患于未然啊!”

周卫国说:“什么意思?”

曾向东斟酌着说:“警备旅毕竟是新起义的部队,又一下子出现了五十五个逃兵,这情况总归是有些不正常的。”

周卫国叹了口气,不再说话了。

曾向东说:“卫国,你别担心。你要相信党和政府。”

周卫国说:“你难道不担心吗?”

曾向东说:“我……”

要说他不担心,那肯定是假的,要不然他也不至于一听到消息就赶来找周卫国。要知道,苏州警备旅起义可是周卫国和苏州地下党一起努力的结果,要是警备旅真的出现了什么问题,无论是周卫国还是曾向东可都难辞其咎。

周卫国想了想,断然说道:“我相信志辉!”

曾向东苦笑道:“我当然也相信刘志辉,可是,苏州警备旅三千多号人,可未必个个都像刘志辉那样值得信任啊!再说,不是还有个汤炳全吗?二团长三团长当初同意参加起义就是因为汤炳全,这次他们逃走会不会也是因为汤炳全呢?”

周卫国摇了摇头,说:“我相信汤炳全!”

曾向东说:“可是,汤炳全值得信任吗?他既不像刘志辉那样对国民党的黑暗有充分的认识,以前对我党也没什么感情,你也说过,警备旅起义的那晚,汤炳全刚开始对起义还是很犹豫的。”

周卫国说:“我相信汤炳全并不是说他对共产党有多么忠诚,而是我清楚地知道,他是一个聪明人,天下大势如此,他既然选择了跟着共产党走,就绝不会做这种傻事!”

曾向东叹道:“我当然也希望你猜的是对的。只是说到底,关心则乱啊!”

周卫国说:“这事,我看最好还是静观其变,自然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曾向东苦笑道:“也只有这样了。”

第二天下午,苏州木读镇下塘街。

一辆吉普车飞驰而来,停在街口后,从车上跳下了一名解放军军官和两名警卫员。三人步入街道,进了一户民宅。

这民宅,现在正是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总指挥部。

门口的警卫显然认识这名军官,见到他后,都立正向他敬礼,口中说道:“首长好!”军官回了礼后,脚步不停地进了院子,又进了厅堂。

厅堂里一个个子不高,身形瘦小,既没有扎武装带也没有佩戴武器,正看着墙上地图的军官闻声回头,赫然正是粟裕将军。

看清进门军官的脸后,粟裕微笑着开口说道:“原来是炳云啊,什么事这么急?”

进来的这名军官正是解放苏州的三野二十九军军长胡炳云。

胡炳云向粟裕敬了个礼后,说:“502(粟裕作为三野副司令员的正式代号),我有两件事情要向您汇报一下。”

粟裕笑道:“什么事情这么重要,还要你炳云亲自上门汇报?坐吧。”

胡炳云却没有坐下,而是说道:“502,这两件事都和一个人有关,而这个人又是您很欣赏的人。所以我觉得有必要亲自向您汇报。”

粟裕说:“哦?你说的到底是谁啊?”

胡炳云说:“苏州商会会长周卫国。”

粟裕沉吟着说:“这个人我的确很欣赏,不知你要说的是什么事?”

胡炳云说:“第一件事,是昨天早晨,苏州解放那晚起义的苏州警备旅两个团长带着五十多人跑了!”

粟裕说:“这事我也听说了。你们军负责苏州警备旅的改编,具体原因想必现在己经调查清楚了吧?”

胡炳云说:“逃跑的那两个团长和五十三名士兵我们都抓住了。事情也基本弄清了。原来是他们革命意志薄弱,受不了解放军的纪律约束,所以才当了逃兵。我觉得,这种情况在苏州警备旅里并不少见,为了防范于未然,应该在警备旅里扩大调查范围。而刘志辉连他的部队都控制不住,显然也不再适合当旅长。”

粟裕说:“那这事和周卫国又有什么关系呢?”

胡炳云说:“警备旅旅长刘志辉是周卫国原来在中央军校的师弟,警备旅这次起义也是他一力促成的。警备旅出事,他当然有责任。”

粟裕摇头道:“胡炳云同志!我们是共产党的军队,怎么能也搞封建社会里才有的株连呢?至于刘志辉,他如果没有足够的威信和能力,当初警备旅又怎么会跟着他起义?还有,在警备旅里扩大调查范围我觉得也没有必要。正因为警备旅一下子出了五十五个逃兵,这次调查我们才要慎重再慎重。我认为,除了带头的两个团长,其余士兵如果的确是受了蛊惑或裹胁,则完全可以免予追究责任!我们解放军绝不能背一个过河拆桥的名声啊!”

胡炳云说:“502,这件事要是处理不好,恐怕警备旅还要出问题!”

粟裕说:“炳云啊,你既然说到警备旅的问题,我就多说几句吧。我听说,你们军的政工人员进入警备旅后,在警备旅广泛开展了诉苦运动?”

胡炳云说:“是啊。根据老解放区的经验,在新组建的部队、起义和投诚的部队里开展诉苦运动可以大大提升部队战斗力,也有助于部队改编。”

粟裕说:“可我听说,警备旅开展诉苦运动后,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引发了不少官兵的抵触情绪。就拿那个二团长来说吧,他自己家里就有好几顷地,怎么算也是个大地主,这一诉苦,他能不受刺激吗?当然,我并没有为他开脱的意思,鼓动士兵逃跑,无论怎么看都绝不能姑息!”

胡炳云说:“502,难道因为怕部队里有大地主受刺激就不搞诉苦运动了吗?”

粟裕语重心长地说道:“炳云同志,这就是一个现实问题了。江浙一带,民间素来富庶,这和我们老解放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这一带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对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对立,感受并没有老解放区的老百姓那么深,甚至于很多中小地主本身就是从农民历经几代辛勤积蓄而变来的。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考虑到地域差别,不能将老解放区的工作经验生搬硬套到新解放区,否则,肯定是要出乱子的。比如诉苦运动,在老解放区也许能调动广大穷苦出身的战士的积极性,可是,在这里,你对那些出身于靠自身勤劳变成地主的家庭的干部战士大谈打倒地主,他们能接受吗?”

胡炳云说:“那难道对江浙兵,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就不做了?”

粟裕说:“当然要做!不过要注意方法。江浙一带富庶,所以百姓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因而也就更容易接受一些进步的。思想,也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对于这些人的政治思想教育,就应该着重在调动他们对国家民族发展的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上。”

胡炳云若有所思地说:“我明白了。这就叫对症下药。”

粟裕说:“也可以这么说。对了,你不是有两件事要说吗?还有一件呢?又怎么和周卫国有关了?”

胡炳云面色一紧,说:“有人举报,周卫国这几年都在为国民党军队生产军需品。”

粟裕说:“这事地方上的同志都没反映,你怎么会知道的?”

胡炳云说:“这事照理是轮不到我管的,是有人向我部下的一个团长举报,那团长逐级上报到我这里。我觉得周卫国是苏州商会会长,事关重大,就命令调查这件事。今天上午,通过提审原国民党苏南联勤司令部司令,己经证实从1946年7月至1949年4月,周卫国的工厂一直都在为国民党军队生产军需品。”

粟裕说:“这事你怎么看?”

胡炳云说:“既然己经查实,自然应该严惩不货!可是,我今天派去抓周卫国的人却被您的警卫员孙大胆给拦下了。”

粟裕笑了,说:“那照你的意思,如果没有被小孙拦下,你就要把周卫国给抓起来了?”

胡炳云说:“当然了,谁让他为国民党军队生产军需品。”

粟裕叹了口气,说:“看来501和我派人保护周卫国的做法是正确的。”

胡炳云讶道:“502,您这是……?”

粟裕说:“炳云啊,你还记得两年前你得肺炎高烧不退的事吗?”

胡炳云说:“记得。多亏了卫生队有盘尼西林,两针盘尼西林打下去,我的烧很快就退了。也捡了条命回来。”

粟裕说:“那你知道给你打的盘尼西林是从哪里来的吗?”

胡炳云说:“不是卫生队购买的吗?”

粟裕说:“像盘尼西林这样紧缺的西药,又有国民党的封锁,你觉得卫生队能随便买到吗?”

胡炳云说:“听说苏南一带的地下党组织工作能力很强,卫生队应该得到了苏南地下党同志的帮助。”

栗裕说:“你的脑子转得不慢嘛。那我问你,苏南地下党的同志又是从哪里弄到盘尼西林的?”

胡炳云摇了摇头,说:“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特殊渠道。”

粟裕说:“没错!他们的确有自己的特殊渠道。我还可经给你个提示,他们的特殊渠道就在苏州。”

胡炳云瞪大了眼,说:“难道是周卫国……?”

粟裕说:“没错,这些盘尼西林就是周卫国卖给我们的,而且一卖就是一千支!”

胡炳云失声道:“一千支!?”

粟裕淡淡地说:“还是以远低于黑市的价格卖给我们的。”

胡炳云不说话了。他对盘尼西林的疗效曾有切身体会,也听卫生队的军医说过,盘尼西林在黑市上的价格有多么高,可周卫国不但一次就卖给了地下党一千支盘尼西林,还是以远低于黑市的价格出售,这该是多大的一个人情啊!

粟裕说:“间接说来,周卫国还可算是你的救命恩人,可你想想,你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救命恩人的?”

胡炳云顿时呐呐地说不出话了。

粟裕继续说道:“现在苏州己经解放,还有一些事情告诉你也无妨。其实周卫国从1946年12月以来,就一直在帮助我们,他以成本价卖给我们的东西包括急救包、棉纱、被服、粮食、药品等等我们急需的各种物资!他的确为国民党军队生产过军需品,可是,他生产的军需品从来就不包括武器和弹药,都是像急救包、棉衣、棉被这些东西,而且这些东西他不但卖给国民党军队,也卖给我们。要不然,你以为光凭缴获,我们能有那么多完好无损的急救包,能有那么多紧缺的药品吗?”

胡炳云不由面红耳赤,说:“502,我错了。改天我亲自登门向周卫国道歉,顺便谢谢他卖给我们的盘尼西林。”

粟裕说:“这倒不必,周卫国不是那样小心眼的人。再说,你也是不知者不罪。你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方法有所欠缺。目前我们的工作重心是解放上海!至于地方上的事务,自有苏南行政公署的同志处理。而稳定苏南工商界,就有赖于周卫国了。”

胡炳云说:“502,我明白了。”

粟裕说:“你明白就好。明天仗就要打响了,吴淞、宝山是硬骨头,你们军做好准备了吗?”

胡炳云一挺胸,说:“部队己经占领进攻出发阵地,保证完成任务!”

粟裕说:“那好,我就等着你们的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