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2 章 人团圆(1 / 1)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则美 2504 字 11个月前

海棠出城后找地方把盔甲脱了,这玩意好看是好看,就是穿着太累赘了。

她带人一路往北去,这次没从陕西路过,而是出了京城往北,到蒙古草原后一路向西。路上有蒙古驿站,吃住靠驿站解决。这样能快速行军还不会惊扰当地百姓。

出了京城后在第一处驿站修整,鄂伦岱就和海棠一桌吃饭,鄂伦岱在饭桌上说:“郡王,有些事儿我是第一次知道呢。”

这话说了半截,海棠还是明白了。

“老鄂,事儿都过去了。天大的事儿一床被子掩盖了,不必再说了。”

鄂伦岱立即端着驿站的粗瓷大碗,以水当酒敬了她一杯。

海棠也端着碗和他干了一杯,随后说:“我以前小的时候,觉得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后来才知道斗而不破是常态。老鄂,要是论关系,咱们还是亲戚,我知道你,你知道我,汗阿玛对你们家如何大家都知道,你们家对汗阿玛如何大家也都看在眼里。然而‘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你我共勉吧。”

鄂伦岱叹口气:“也不知道我当家的时候,这好梦醒了没有。”说完端着碗再敬了海棠。

海棠端着碗和他又碰了一下,就说:“这有什么,尽忠职守总不会错的。”

鄂伦岱自己意兴阑珊:“罢了,事儿过去了,我能怎么办?就这样吧。”他反而兴致勃勃问海棠:“郡王真的看上费扬古老大人家的孩子了?”

“他好看啊!不过是传宗接代罢了,到我如今这地步,背后多少人跟着我呢,我已经成大树了,想攀附的人多着呢,你看看外面坐着的那群人,我若是没个子嗣,这些人都人心不稳。”谁都担心人亡政息。

“正是这个道理,就是费扬古老大人想不到会是这么个结果,哈哈哈。”

海棠看着外面,一群火头军帮着驿站做饭,炊烟在草原上升起,接下来的一个月都要奔波在草原上,日子又变得单调了起来。

一个月后海棠到了青海,与前来迎接的费扬古接到了头,海棠先把康熙给费扬古的信拿了出来。费扬古看完后遵照信中的吩咐,带前几年值守的一部分八旗士兵从草原回京城,留下一部分老兵帮着训练新来的两万人,在年底也会随着海棠回京城。

今年是鄂伦岱带着新兵和火器营过年值守,明年他再和海棠一起回京。

费扬古听了安排后就开始给海棠讲前几个月青海的事情,总之没什么大事儿,各处官员都兢兢业业,军队也按照海棠的吩咐找好了合适的地方囤积粮草。但是小事儿也有不少,最突出的就是有些八旗将士在这里养了外室,很多都有生儿育女了,去年过年这种事陆陆续续爆发出来。

费扬古就说:“当时没想到会有这种事,闹出来了才知道。这次要走,只怕有人要把孩子带走。”女人反而不重要。

海棠很生气,这都在草场上驻扎,怎么还能和这里的女人生下孩子!

被这群人气的她在自己胸口上捶了两下!

“多不多?我是说孩子多不多?”

嗯,不少呢,男孩女孩加起来一两千个呢。?[]?『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把孩子留下,这是我王府的人口,让狗男人滚蛋,女人要想滚也一起滚了,孩子找人看着。”千里迁徙,大军不会等妇孺,这些女人和孩子将会有不少人死在路上。

海棠立即让人修订户籍黄册,将这些孩子编入旗籍,打算等这些孩子长大后挑选合适的人做佐领,拱卫青海这边的王府。

事实证明,在这种人生选择的关口,很多女人不愿意跟着回京城,要和孩子留在青海。留在青海靠着孩子领一份钱粮,生活上没太大的问题,勤劳一些种地也能有一份额外的收入,哪怕去盐场干活也饿不死。不必再次背井离乡,更不必千里迁徙去京城受到大房的刁难。

半个月后,这些小孩子编入正黄旗,是青海王府门下的人口。前几年来轮换的士兵就跟着费扬古离开,离开前这些临时组建的家庭倒也没表现出太多的离愁别苦,男女之间都知道是一场露水情缘,但是有不少男人嘱咐女人照顾好孩子,特别是女孩子,因为八旗有选秀的活动,万一这女孩将来成贵人了呢。

海棠倒是为了这些孩子的将来愁的睡不着。

男孩好说,日后当差,女孩海棠打算教给他们文字算数,将来带在身边给自己干活。所以怎么教养就成了问题,她比人家孩子父母想的都多!

费扬古归心似箭,带着人轻装简行,只用了大半个月就到了京城外面。在京城外围和驻守的八旗互相验证了身份文书后卸了兵刃,在拱卫京师的守将安排下,分批放入京城。

此时费扬古见到了前来迎接他的辰泰,父子几年没见都很激动,费扬古作为大将,是能立即进城觐见康熙的,其他士兵还要等几日。

他和守将告别之后和儿子一起骑马往京城去,得知康熙在畅春园,就改道往城西去。

路上费扬古就问:“家里可好?你额娘身体可好?扎拉丰阿如今如何?家里其他的孩子如何?”

辰泰回答:“都好,额娘身体硬朗,这几年也没生病,偶尔换季有些不舒坦三五天就好了。儿子和媳妇几个孩子也都好,他们都盼着您回来呢,今儿出来的时候,几个孩子都闹着要跟来迎您,儿子嫌弃他们唧唧咋咋的都没带。”

费扬古一脸笑容:“不带也行,今儿晚上就能见了。扎拉丰阿如何啊?”

辰泰的表情就微妙了起来。

费扬古一看,脸上的笑容顿时收敛了:“他怎么了?又病了?”

“没有没有,这几年身体好多了,额娘为了给他调理没少下功夫,就是……您从青海回来的,您不知道?”

“我该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道什么?你这逆子,少岔开话,再不说抽你!”

“是是是,宫里看上扎拉丰阿了,要让他侍奉青海王。”

“什么?”费扬古真没想到,而且在青海的时候海棠和鄂伦岱都没说,其他的下级军官也没那么不开眼和他聊他家的日常,所以他真的不知道。

“皇上说,具体如何等您商量呢。”

费扬古一路沉思,到了畅春园外面十几里地的时候,对面有人等着,对方打马而来,是扎拉丰阿。

扎拉丰阿下马叩首,费扬古赶紧下马拉起大孙子。

看见祖父比前几年苍老了很多,扎拉丰阿的眼圈都红了,费扬古看见大孙子激动的在他肩膀上不停的拍,嘴里不停的说:“好啊好啊,长高了长壮了,好啊,长的可真好……”

比起这时候的激动,费扬古见到儿子辰泰的变现就显得平平淡淡,辰泰就觉得自己是在老阿玛跟前不受待见的那个。

祖孙重新上马,扎拉丰阿说了很多事儿,又说二月初祖母搬到别院来了,现在要在别院给玛法接风洗尘,如今家里都准备好了,又把祖母给准备的东西都说了,费扬古听着连连点头,听到老妻给他准备了新衣服,费扬古就说:“那老婆子就是浪费布料,又不是没衣服穿。”嘴上这么说,却是很得意的模样。

说了一会,看着距离畅春园很近了,费扬古打发辰泰:“你去后面跟着,我们祖孙有悄悄话说。”

辰泰心想我就真是个外人啊!

不高兴的看了一眼扎拉丰阿,忍气吞声的拉着缰绳缀在队伍的后面。

费扬古问:“我听你阿玛说,宫里看上你了,有传言吗?”

扎拉丰阿很平静:“这事儿有七成准了,别说宫里,就是京城大部分人家都知道了。”

“什么?怎么消息传的这么快?”

“想取而代之的人多着呢!咱们觉得这事儿需要斟酌,但是很多人却觉得孙儿挡了人家的路。正月没过完,孙儿吃了上书房的饭菜起了一身疹子。您别急,这事孙儿又还回去了,没吃亏,后来尚书房风平浪静,每个人都客客气气,似乎大家都是好人。”

“这……”。

“玛法,”扎拉丰阿侧头看了看后面的辰泰,叹口气没说话。暗示的意思很明显,这个家里容不下他了。

费扬古心拔凉。

到了畅春园外面,康熙给足了费扬古面子,让大阿哥带着弟弟们在园子外面迎接,到了九经三事殿,太子与福全在外迎接。

费扬古拜见了各位皇子和福全后,进去给康熙述职,从凯旋时候他接到命令去青海到去年为止,很多事情都要给康熙讲一遍,特别是去年藏地发生的事情,更是要客观细致的给康熙讲明白,让他对藏地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这一讲就花了一天的时间,康熙看看外面的天色,就说:“朕今日留你用膳,等会你先回去和家人团圆,剩余的事儿明日再说。”

宴席结束后,费扬古领着儿子孙子回去,刚进家门,几个小孙子小孙女跑过来扯着他衣服喊玛法。

费扬古抱起最小的一个,小孩子大喊玛法身上臭,闹的满堂都是笑声。

等儿孙都退下了,费扬古脸上的笑也没了,看着老妻问:“扎拉丰阿的事儿你给我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觉罗氏叹口气:“

这事儿说起来话就长了。”

“那就慢慢说。”

“前面的事儿,是二月初小妹妹来咱们家走亲戚跟我说的,她是听她闺女说的,她闺女是四福晋。”

费扬古点点头:“你不说我差点忘了,那拉家的孩子嫁给四阿哥了,我走的还没这事呢。”

“是啊!时间过的真快!不说别的了,就说大孙子这事儿。小妹妹说,一开始宫里没想到咱家的孩子,是四阿哥和六阿哥看上他了,德妃也觉得满意,跟皇上商量,皇上也同意了,就叫了辰泰去透个风。

这个过程我是知道的,皇子娶妻,虽然有选秀这一关,但是都是提前跟人家透风了的,这是两家有了默契,皇家不说,福晋的娘家也不说,只等着过了选秀才露风声。

可是咱们儿子觐见后风声传的到处都是,好多人来祝贺我,把我气死了。皇上的意思是成不成的让你回来拿主意,结果到了外面,就是咱们家同意了,等你回来宫里要下旨。我急的没法子,宫里不说话,我这边也没法子辟谣,结果……哎呦,气死我了,结果就是儿媳妇和她娘家都出面认了这事儿,我气的在家里哭,打了辰泰几巴掌也没用。”

费扬古咬着牙:“当初我就说不该给儿子娶这个搅家星,是一点脑子都没长,大孙子的事儿是就她闹起来的,孩子是她生下来的还嚷嚷着不是她儿子,呸!”

觉罗氏擦擦眼泪,拉着费扬古的手说:“先别骂她,我话没说完呢。大孙子在尚书房吃了些东西,就冒红疹子,把人送回来的时候把我吓坏了,我以为是见喜了呢,后来才知道不是。

大孙子那些日子就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我去问也不说,六阿哥来看过他,两人在房间里嘀咕了半天,后来大孙子就高兴的多吃了半碗饭。

好了之后去书房读书,送郡王走的那天,他挺高兴的,回来还给我带了一只烧鹅。我以为他高兴郡王走了,想着这桩婚事成不了,可这几天四阿哥给郡王建造园子,忙不过来就打发他跑腿,他高高兴兴的去了,我问了一嗓子,他说四爷答应他,他和郡王的院子让他自己做主,我这心里……你知道我心里是什么滋味吗?”

知道啊!

费扬古叹口气捂着头,对觉罗氏说:“你歇着吧,我去大孙子的屋子里坐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