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瞒景国说,此事不是短时能成的,我有八个字送于景国:‘量才录用,一体教化’,我相信,不出二十年,景国和景国族人,必定被中原士大夫视为汉人了。”,冉强伸出了拇指和食指作出了八字状,完全忘记了这种手势现在根本还没人认识。
“景国想必还不知道,大王已经决定,等河北大事一定,将由景国举荐二十位族人入太学,以备将来出仕为大王所用。”,一旁的王猛虽然心里奇怪冉强伸出的手势是什么含义,但却没有迟疑的随机抛出了刚刚才和冉强商量好的好处。
姚襄也在暗自揣摩冉强比划出来的奇怪手势,虽然有些不解,但听了这些话后却怦然心动。他早已经知道魏王下过令旨:凡胡人能说正音、着华服者,视为汉人。不过他认为这只不过是冉强收拢人心的举动罢了,只要看看被俘虏后被当作了奴隶被驱使着做各种苦活的胡人,姚襄就更相信了自己的判断。不过现在他却有些相信魏王那道令旨或许是真心的了。
“大王如此施恩,姚家能立足中原世代相传,全为大王所赐,襄岂敢还有贰心?”,姚襄拱手伏下了身子,连称呼也自然的改变了,等到直身后,接着道:“临来之时,襄还和王谏仪商议过一件事来……”,边说边用眼睛瞟向了笑呵呵的王猛。
王猛会意,见冉强向他看来,拱手笑呵呵的道:“景国三兄姚为有一女,年方十岁,闻听大公子尚未婚配,想和大王做亲,特地托臣为媒,向大王禀明此事。”
冉强带笑道:“原来是这件事,此事景略已经禀报过我,我也愿和令兄做亲家。不过如今正值河北大事未定,实在不宜宣扬天下。我想两家暗中议定,等河北大事完成后再布告天下,景国觉得如何?”,这件事王猛回来后已经禀明了他,两人在一个时辰内就定下了同意的决定。相比较把月月指婚出去,让冉胤娶一个羌女令冉强更愿意同意些。
姚襄本来是想为自己儿子娶冉强的女儿来,这种事自汉代以来就有例子,本来以为实在符合冉强的心意不过了,不料却出乎大家的意料,竟然被冉强推脱了,这让本来已经下决心投靠冉强的姚襄有些犹豫和不安起来,若非常炜老大人亲自赶到了滠头,姚襄还真有些继续为石氏效力的想法。
等到王猛亲自陪同权翼一起回到清河后,事态的发展已经逼的姚襄做个痛苦的选择了,自己一旦带人马北上,那自此以后就彻底的不得不为魏王效力了。但不北上,又能何去何从呢?虽然权翼要了一个人质回来,但姚襄还是有些不太安心。最终商议时,天水尹祥再次提出了和亲的主意,提出虽然魏王推脱了嫁女的提议,那并非说就不能娶媳,何不从姚家选择一女,嫁给王府诸位公子呢。
尹祥的提议顿时让姚襄心动起来,姚家适龄的女儿到有几个,三兄家中就有一个,本来他是属意魏王的嫡子冉智,熟知史书的姚襄知道嫡子的优势,但却被权翼、尹氏兄弟劝阻了:很明显,将来身为嫡子的冉智是要继位的,邺城的大臣们在痛恨胡人的时候里,是绝对不会同意立一个羌女为王妃甚至皇后的。不得已,姚襄选中了魏王长子,不管怎么说,只要两家结了亲,那就能让清河上下安心下来。
“既然大王已经同意了亲事,臣岂敢有违大王令旨?臣回去后,马上令人开始准备嫁妆,等候大王的聘礼来。等此事一结,臣即刻就率三万人马北上,为大王防备鲜卑人。”,姚襄再次改口,伏身恭敬的道。此刻,他已经完全放下了心,这次来他最大的目的就是把这个亲事定下来,本以为要多费些周折,没想到和上次求亲相比,这次竟然顺利的让他惊讶。但不管怎么说,他已经心中大定,于是也痛快的答应率人马北上。此时他还不知道,鲜卑人已经准备南下了。
“有景国防备鲜卑人,我还有什么担忧的?河北大事想来很快就能安定下来了。”,冉强带笑说道。
“大王说的是,臣看景国谋略出众,熟知兵法,日后功绩必定不在古时诸名将之下。不瞒大王说,幸好景国已经为大王效力,否则臣是不愿和景国在沙场对阵的。”,王猛笑眯眯的,脸一点也不红的把奉承送了上来。
姚襄有些扭捏,不得不谦逊道:“大王和王谏仪太高看臣了。”,虽然他一向很自负,但听了冉强和王猛接连的高捧,却不敢真的这么认为。
“既然大王已经想要收揽人心,为何却又下令把俘获的胡人充做奴隶,这样岂不是让其他诸胡心中猜疑,不敢归附大王?”,姚襄安下了心,于是他以前感到不解的事情问了出来。他对做汉人的渴望,除了来自于熟读了中原诸多书籍心中十分向往外,还来自于他的父亲,虽然他的父亲一直以[老羌]自称,从不因为身为胡人而自卑,但在心里却从来没有放弃过中原正统的观念,甚至于临死的时候,还嘱咐姚襄和其他人道:自古无胡夷为天子的,中原天子才是正统,我死之后,就南下去归降中原正统天子,好好效力。这让姚襄想做汉人的愿望有为强烈起来。
“景国说的虽是,但,自中原大乱以来,中原百姓深受胡害,若是连俘获的胡人都不敢惩治,只怕中原百姓很快就会把我等放弃了。此是其一;其二,若是放任胡人在各地,那从未象中原百姓一样耕种过田地的他们,很快就会变成祸乱的根源。”,冉强没有丝毫隐瞒,用本意解释道。接着忽然带着有些狡颉笑继续道:“不瞒景国,孤正想等河北大事安定后,下一道令旨:凡被充做奴隶的胡人,为奴十年以后,若学会了正音,习惯了华服者,则削去奴籍,转为编户汉民,与诸百姓同。”
姚襄顿时明白了冉强的想法,若这样施行下去,岂不是胡人将会越来越少,汉民越来越多?只是做十年奴隶才能转为汉民,是不是时间太长了?他当然不知道,冉强还有些话没说出来,先用胡人为奴隶,然后转为编户汉民,本来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十年不但不长,冉强反而认为有些短了,熬不过十年的,大多是一些老弱胡人,这些人积习太久,改变习俗太难了,本来就没希望他们活够十年,冉强需要的是那些年轻,容易接受新习俗的胡人,这些人,才是永远变为汉民的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