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资料3(1 / 1)

抗战之血色烽火 天锋 1823 字 9个月前

驻防沈阳的中国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张学良声称奉蒋介石“不抵抗”命令,严禁部下对日军作战(晚年张学良虽承认是他自己的决定,但究其根本原因,仍是迫于蒋介石及其“中央军”的压力),但团长王铁汉等仍率部进行了抵抗,黄显声领导的沈阳警察也成为东北为数不多的给予日军打击的武装力量。但他们皆不敌日军,翌晨全城即告陷落,警察们在缴械之后大多被屠杀。东北主要军事负责人张学良引咎降职,后赴欧洲躲避舆论谴责。

事变两个月内,日军占领中国东三省诸多主要城市,除在黑龙江遭到马占山部等的强烈抵抗之外,并未遭受重大损失。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民众自发组织了大量东北抗日义勇军抵抗日本军阀侵略,这些抵抗得到了关内民众同情和声援。1932年3月,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建立满洲国,其傀儡政府名义上的领导人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第一次淞沪战役。

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一二八事变爆发。驻守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粤军)在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的带领下展开回击,随后张治中率中央军第五军增援上海,双方陷入僵持。2月28日,英国、法国、美国三国公使介入调停。5月5日,中日双方签署《淞沪停战协议》,规定中国国民革命军不得驻扎上海,只能保留保安队,日本取得在上海驻军的权利,参与抗战的主力****第十九路军不得不离开上海,赴福建剿共,第五军则撤退至苏州、南京一带,6月,日本军阀全部退回日租界。

华北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阀在中国北方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停止,反而将军队开进长城一线,进犯热河、察哈尔两省,史称“长城事变”。1933年1月,日军进占山海关,开始向中国关内进攻。热河省会承德遭到袭击,仅10余天即告陷落,驻守平津的西北军第二十九军宋哲元率部抵抗,中央军第十七军军长徐庭瑶率所部3个师北上参战,终不敌装备精良的日军和伪“满洲国”部队,长城抗战失利。同年5月,日本军阀向察哈尔进攻,并一度占领察北重镇多伦,然而不久冯玉祥和吉鸿昌发起组织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经过5天的激烈战斗,夺回多伦,并成功将日本军阀驱赶出察哈尔。5月31日,中日签署《塘沽协定》,国民革命军退出热河和冀东,日本打开了通往华北的大门。

《塘沽协议》后,由于日军战略重点转向准备对苏作战和防范英、美,其侵略方针由单纯的武力征服改变为在继续准备发动武力进攻的同时,全力推行“华北自治运动”。

1935年1月中旬,日军制造了“察东事件”,迫使南京政府承认察哈尔沽源以东地区为“非武装区”。5至7月,其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和关东军奉天(今沈阳)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又借口“河北事件”和“张北事件”,胁迫南京政府批准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梅津达成的条件,即“何梅协定”,及察哈尔代理主席秦德纯与土肥原签定的“秦土协定”,接受日军所提取消冀、察两省境内的国民党党部等多项要求,使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

同年9月,日本再度制造舆论,要求“华北五省(察哈尔、绥远、河北、山西、山东)自治”。

10月20日,日军继“丰台夺城事件”后,再次收买汉奸、流氓发动“香河暴动事件”,并同时加紧进行以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为重点对象的上层策变活动。11月11日,土肥原贤二向宋提出《华北高度自治方案》,诱其出任华北共同防赤委员会委员长,**不成后转而策动滦榆区兼蓟密区行政督察专员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一月后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同时继续对宋及南京政府施加压力。经过日军、宋哲元、南京政府之间一系列的讨价还价,12月18日,终于在北平正式成立了既保存南京中央政府和宋的体面,又有一定“自治”之实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在日本侵略者的压力下,南京国民政府特派宋哲元为委员长,王揖唐、王克敏等为委员。在此期间,中国青年发起的反分裂、反割据爱国运动,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的一二九运动。

华北事变是中日***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标志。

福建事变。

1933年12月,福建蔡廷锴、李济深及其十九路军组织“中华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与红军签署《抗日停战协定》,力图挽救危局,史称“福建事变”。但由于蒋介石勾结日伪军对这支革命武装进行***,加之当时领导人奉行的“左”倾关门主义政策,福建事变最终失败,蒋介石撤销了十九路军的番号,十九路军这支名扬四海的抗日部队的历史到此结束了。

西安事变。

国民政府对日本的态度激起了中国国内许多人士的不满,这给刚刚完成长征的中国带来了扩大影响力的机会。1935年底,中央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决定按照共产国际在西班牙的活动,以建立统一战线为方式抵御法西斯国家的侵袭。该年底,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不仅确定了这条统一战线的确立方式和理论基础,也提出吸取中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训,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掌握在人手中。开始抛弃左倾的关门主义,主动和合围陕北根据地的东北军张学良、西北军杨虎城部磋商结成抗日反蒋的军事同盟。并借助各种渠道与国民党中央试探妥协的可能性。

但蒋介石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意图,并调遣撤回关内的东北军和西北军继续围攻的陕北革命根据地。在此情况下,张学良及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决定接受的联合抗日主张。1936年12月,蒋介石亲自来到西安“督战”,12日,张、杨发动了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施“兵谏”。这次事变最后在国民党、和其他势力的协商下,得到和平解决,国共两党也达成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协定,成为日后影响抗日战争的关键因素之一。

西安事变后,红军、东北军、西北军的三位一体联盟被蒋介石瓦解。张学良被蒋扣押,杨虎城被迫出国,东北军被调往兰州、河南、安徽等处,被完全拆散。

红军从陕北南下,占领了西安附近地区。周恩来、叶剑英、博古代表中央开始和国民党中央展开关于合作的谈判。大批在十年内战期间被关押的*被释放,中央派遣到天津指导北方局工作。

同时,蒋介石开始全面加速抗战的政治、军事、经济准备,包括在上海至南京一带修建了三道国防工事,进口了大量德国装备武装中央军。

战争经过。

战略防御阶段。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中国驻屯军借口一个兵士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个要求,日本军阀遂开枪开炮猛轰北平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亦有说,根据“辛丑条约”驻扎的日本军阀在宛平附近演习时遭到国民革命军的枪击,而向中国守军进攻。

7月16日、17日,***最高统帅蒋介石在庐山先后发表《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谈话,表示:“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救国家生存。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地无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表明了对日本军阀挑衅的退让底线。7月28日、30日,日本军阀相继占领北平、天津,第二十九军退守保定一线。平津一带的大学纷纷迁移。7月31日,蒋介石发表《告全体将士书》:“……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宣告战争已经全面爆发。

正面战场的展开。

***国民政府定下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大方针,为了吸引日本把侵略重点放到日军难以施展的山川河流众多的东南,利用山川河流众多的地形抵消日军装备训练优势,尽量消灭日军有生力量,避免在利于日军装备训练优势发挥的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与日军作战,扩大战场,分散敌军兵力,为中国争取部分战争主动权,蒋中正决定在上海发动战争。中国国民革命军扮作保安队进入上海市区。日军则以保卫租界为名,占领租界外的地区。8月13日,冲突爆发。

遭日军轰炸的上海南火车站日军在1937年8月派出上海派遣军(三个月后增加到50万人),开始向上海进攻;***则派出中央军精锐和大批内地省份部队(但由于蒋介石与这些部队的司令关系恶劣,所以装备极差。而参加者包括川军、滇军、桂军、粤军、湘军等)合计70万人,与日军血战三个月之久,粉碎其“三月亡华”之战略,此即为淞沪会战。指挥凇沪会战的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先是冯玉祥,后蒋中正亲自兼任。11月20日,中国国民革命军在伤亡25万人之后,被迫撤退,上海自此沦陷;由于下达撤退命令过于仓促,后方国防工事交接发生失误,加上中国抗战初期的军队训练素质极低,引致撤退演变为溃败。同一天,中华民国政府立即宣布将首都和所有政府机构由南京迁往陪都重庆,而军事作战中心则是先迁往武汉直到武汉会战后再迁往陪都重庆。虽然第二次淞沪会战中国方面在战术上是失败的,但是在战略上却成功的将日军吸引于中国东南,使日军主力陷入山川河流众多的地形,消耗甚大,导致日军无实力占领全部中国。上海国民革命军的持久抵抗,掩护了党政机关、学校和大批工商企业转移内地,为抗战保留了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