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建城(1 / 1)

三国超级大军阀 皇辰 1015 字 9个月前

自离开滦县到如今已经过了两个多月了,现在已经是公元182年的九月了,黄巾起义还有一年多一点就要爆发了,该稍微准备一下了!在回滦县的路上李天将所有将要做的事情想了一遍。

在洛阳获得封赏后,李天就派遣龙七带领几十人分赴各地去招收流民,反正流民是越多越好,毕竟很久以前李家就开始囤积粮草,如今已经囤积达五百万石之多,再加上从鲜卑那里的缴获都是李家的,现在的李天可真的算是一个大的富户,不用白不用,由于早就选好了建城的地址,所以在建城点不远处建了一个工业点,全力生产砖头,水泥等,这些在离开滦县赴京之前就已经交给了龙一他们,现在应该完成的差不多了吧!不过建一座大城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物力没什么,钱粮应该是够的,就是不够能怎么着?还有那么多国家,咱随时都可以去“借”,而且是连理由都没有的,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民族一类的东西,谁的拳头大谁说话,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次异族入境劫掠了,至于人力,应该也比较好办,反正马上就是冬天,就让那些流民以工代赈,另外再额外发放一些钱粮就能很好的完成,唯一值得担心的就是龙七他们能招到多少流民。

十天后

“少爷,我们分赴各地的人总共二十七人,分别到冀州,并州,青州,兖州,共招收流民九十三万,其中各种工匠五万余,招收最多的是在青州,最少的是并州,另外,在招收流民回来的一路上总共花费达九十万钱,主要是途中买粮,保证流民能到达幽州!”

“嗯,了解了,你们做得很好,把那些流民都带到我们建城的地方去,马上就该开始了,有了城池,我们就可以更好的训练军队,更好的发展了,反正我父亲最近要忙着理顺幽州的事务,没空管我!

城市

城名:腾龙(今秦皇岛市)

城市构成:分东西南北四城,城墙用砖和水泥等筑成,城墙高八尺余(二十米),厚八尺余(二十米),城墙分别包围四个城区,四城区之间是宽二十四米的大道,每城区两城门,城门内凹,其中:

北城区(市政区):主要建筑为行政大楼(六层钢筋混凝土,技术不是很完备,理论和实践毕竟不完全是一回事,理论上最高上百层都能造出来,可是实际最高也就六层,还非常麻烦才能造),安全局,情报局,检察院,法院,警察局,税务局,民政局等等(皆为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行政人员现在并不是很多,所有的人员都是自己以前培养的那些人,总共才一千人,分到各个部门,人就很少了,不过以后人是会变多的,毕竟以后管理的区域是必然会变大的,现在的幽州虽然是李天的父亲在管,但过几年到天下争霸李天管辖的面积必然会变大。

东城区(学术区):主要区域是大学城,大学城面积很大,下辖各个学院,总的来说分军院、文院和技术学院,大学城的主要建筑之一当然是图书馆,不久后就将收集天下书籍,稍作印刷整理后就可以开放(当然,只对学生和特定人员开放),另外的一个主要建筑(应该叫建筑群)就是体育场了,李天是几乎完全按照现代人的培养方式来培养学生,不恰当的地方也尽量改进,另外除大学城外高中、初中学校是少不了的,最神秘的是研究院,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戒备森严,另外,大学城平时都是不开放的,所有学生一律住在学院。

西城区(经济区):西城区的建筑不多,但是储备区占绝大多数的西城区的地域,多层结构大大提高了物资的存储量,防守最严密的存储地域是黄金储备区(处于地下,所有的墙壁都是由两米厚的墙面组成),毕竟以后必然是实行金本位制,另外的主要建筑就是银行等建筑,要让经济快速有效的运行,这些部门都是少不了的。

南城区(市民区):腾龙市所要的人口不时很多,最多编制十万套住房,几乎所有建筑都是多层结构,个别院落结构的建筑也是用来高价卖给有钱人所用(天下大乱的时候谁都想有个安全的地方可以保全自己,这就是钱啊!),不过即使是多层结构,每一套房间的价格也不低,新颖的设计和建造必然会吸引很多豪族,这个世界上有钱的人本来就很多,当然,宾馆、百货大楼一类的东西是少不了的,各种娱乐设施也必然配套,嘎嘎,将来这些都是钱啊!反正腾龙就是走高端路线。南城区是四个城区中最大的,军队也常年驻扎于此,为此专门修建一座可容纳两万人的军营,不过军队的作用也只是在有外敌的时候出兵,平时的治安稽查等由其他部门完成!

现在的李天是相当得意啊!想象一下,二十一世纪可能有几十万人的建筑场面吗?更何况这么多工人还用不了多少工钱,你能让他们吃饱他们就对你感恩戴德,你要是再给他们一些钱,他们就能把你当菩萨,这次找来那么多工匠也有了用武之地,想想看,四十万的壮丁一起劳作,搞什么不是“嗖嗖”就完成了啊?要是二十一世纪,嘿嘿,就算你本事大,能找到那么多人,工钱把你卖了恐怕都不够,至于那些老弱妇孺,先养着他们,再将两面的小孩分出来教育或者从军,这样以后就又有一批后备军了,另外,这样一来,那些壮丁干活那不是更快吗?嘿嘿!又变得邪恶鸟!不过想想如果不引他们来,那么他们很可能被饿死或者被冻死,好一点就有可能是去给那些豪族当家丁或者奴隶,我还是很善良的。李天如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