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同样皇帝的宝座也不是轻易能坐得了的的。什么人能坐皇帝的位置,什么时候能坐,应该怎么坐,坐之前需要做些什么准备,这一切都是有明确而又严格的规定的。它们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皇太子制度,衍化出了形形色色的“皇太子政治现象”。而参与其中的主角是一群邂逅皇位的、既幸运又不幸的孩子们。
皇太子制度
一
何谓皇太子?
皇太子是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一般是现任皇帝的儿子。
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后,自称“始皇帝”,子孙后代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直到千万世。这个皇帝制度就是“家天下”的世袭制度,子承父业。历代皇帝一般都在生前就册立皇太子,给自己预留一手,免得万一哪天自己“嘎嘣”一下升天了,朝廷不至于群龙无首、四分五裂。其实在秦朝统一之前,周朝和列国都有预立储君的传统。只是当时称为“太子”,而不叫“皇太子”而已。除了秦朝因为短命没来得及正式确立太子、清朝雍正皇帝以后采取秘密建储制之外,其他王朝中国历史上其他时期都册立过皇太子。
既然皇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国家的储君,那么册立皇太子要举行盛大的典礼,经过严格复杂的仪式才能最终确定。典礼和仪式结束以后,朝廷建立专门的太子官署就,开始负责起皇太子的衣食住行和教育、出巡、交际等事务来。皇帝一般都会延请贵戚重臣作为皇太子象征性的师傅,同时选择名师大儒执掌皇太子的读书、习艺及生活起居。而一些年纪轻,但有政治潜力的人会成为太子的宾客或者侍从,与太子相处,为以后太子登基用人做好人才储备。因为太子一般被安置在皇宫内的东宫生活学习,“东宫”也就成为皇太子的代名词。
皇太子确立后,只要皇帝没有“驾鹤西去”,就一直是皇太子。所以我们会看到许多皇太子的年纪都很大了,甚至年过四旬。这样的成年皇太子,当然不能让他在东宫悠闲的地学习,无所事事,而要及时出来现参与复杂繁重的政治事件事务。成年的皇太子都要跟随父皇参预朝政,处理父皇交待的各项事务。皇帝出巡或因它事离京时,常留皇太子在京主持朝政,“代理”皇帝职务。
当然了,皇位的继承人不一定是现任皇帝的儿子辈,也而可能是皇帝的同辈或者孙子辈(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父辈继承儿子皇位的情况)。因此就出现了“皇太弟”和“皇太孙”。皇太弟指的是皇帝的弟弟被指定为皇位继承人。比如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就是以皇太弟的身份继承哥哥、明熹宗朱由校的皇位的。皇太孙指的是孙子继承皇帝爷爷的皇位。最典型的是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早死,朱元璋于是选立朱标的儿子、嫡长孙朱允炆为法定继承人。此外,一些野心勃勃的女人,老是想相当武则天,常常怂恿窝囊父皇立自己为接班人,称为“皇太女”。他们本质上还是“皇太子”。
这最后三种情况都比较少见,我们依然可以通用“皇太子”来指代所有的皇位继承人。
二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太子是谁呢?
太子的称谓在春秋战国时就出现了,比如燕王喜的接班人就被称为“太子”丹。但是“皇帝”称谓和皇帝制度都是秦朝建立后,由秦始皇确立的,所以说秦朝之前的各种太子其实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皇太子”。我们只能从秦朝开始慢慢梳理每一场皇权交接,去寻找获得“第一”桂冠的皇子。
秦始皇的嫡长子扶苏最有希望成为中国的第一位皇太子。他在事实上也被秦始皇看作是自己的接班人。万分可惜的是,秦始皇生前没有明确、正式地册立扶苏为皇太子。临终的时候,秦始皇留下诏书,传位给扶苏。但是诏书被赵高截住后,之后沙丘政变就发生了。,扶苏被迫自杀了,胡亥继承了皇位,夺走了大哥的“秦二世”宝座。
秦朝在胡亥手里败亡了,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刘邦当上汉王的第二年,立6岁的嫡长子刘盈为汉王太子。公元前206年,刘邦正式登基做了皇帝。在隆重的登基典礼上,刘邦公开、正式地升王太子刘盈为皇太子。刘盈就是日后的汉惠帝。他性格懦弱,受制于幕后吕氏,过得很不如意,年纪轻轻就死了。但“中国第一位皇太子”的殊荣刘盈是当之无愧的。
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皇太子是谁呢?
我们需要去清朝历史中寻找答案。清朝只有在康熙一代立过皇太子。之前,清朝没有皇太子制度;之后,雍正皇帝确立了“秘密立储”制度,将接班人名字写在小纸条上,只在改最后时刻公布,避免内部纷争。所以,康熙朝立的皇太子就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皇太子。康熙立过两次太子,但都是同一个人。那就是康熙次子胤礽。因此,胤礽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皇太子。
三
除了都必须是皇子外,皇太子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皇太子的选择标准早在西周确定礼仪的时候似乎就已经明确了。后来儒家综合周礼和历史教训,提出了一整套完备的继嗣理论,其核心便是“嫡长子继承制”。《春秋公羊传》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子以母贵,母资子贵。”
我们可以抽出两条具体的标准来。首先是:嫡先庶后。
君主们都有许多老婆,明媒正娶的大老婆(皇后)就是“嫡”,她生的儿子就是“嫡子”。而君主们的其他老婆再漂亮,再受宠爱也是“庶”,所生的儿子就是“庶子”。挑选皇太子的时候,嫡子优先。如果没有嫡子,才轮到庶子。嫡子优先原则本身也就是一个“优先排他原则”。如果某个君主只有一个嫡子,无数庶子,那么无数个庶子也只能排在嫡子的后面。因此,历朝历代都很重视皇后的生育问题,重视嫡子的教育问题。康熙皇帝早年钟爱太子胤礽。胤礽虽然是皇次子,却是皇后嫡子。皇后赫舍里在生胤礽的时候难产死了,之后康熙立过两个皇后,都没有生育。后来,康熙为了巩固胤礽的太子地位,不再册立皇后,目的就是为了造成胤礽是唯一嫡子的优越地位。
皇太子选择的第二条标准是:长先幼后。
如果有很多个嫡子,选择哪个嫡子为皇太子呢?或者如果没有嫡子,很多个庶子争位,又那么怎么抉择呢?很简单,看谁的年纪大。在同等条件下(同是嫡子或者同是庶子),谁早跳出娘胎,哪怕是早一分钟,谁就具有优先继承的权力。在实践中,君主只有一位嫡子的情况很少出现。人们常常需要用到这第二条原则,逐渐演化出了“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的连贯标准了。一些思想传统的大臣们将它上升到保持王朝政治长治久安的高度,坚决反对任何“废长立幼”的企图和行为。越到王朝政治成熟的后期,越到王朝风雨飘摇的时候,人们对尊嫡尊长的原则就越坚持。
如果一位皇子是“嫡长子”(既是嫡子,又是长子),那他的出身就是一张政治角逐的王牌。
可见,皇太子的选择标准,在根本上是由一个人的出身决定的。至于健康状况、政治能力、朝野声望等在政治实践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理论上不能成为选择皇太子的标准。
四
皇太子地位的确定与否,能够改变一帮兄弟们的命运。
一个皇子被确立为皇太子后,就要按照皇帝的标准要供养,同时享有仅次于皇帝的权力。整个帝国都把他当作未来的皇帝来呵护、关注。而其他皇子则被封为诸王,终身为臣。顷刻间,兄弟情分变成了君臣大义。
皇子封王开始于西汉刘邦时期,以后世代相沿。诸王的地位极高,远高于公爵和侯爵,衣、食、住、行、器物、礼仪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他人不得僭越,王爷们也不能僭越,能够享受的权利和待遇都是严格限定的。现存在国家博物馆的金缕玉衣就是西汉中山王刘胜的葬衣,看起来很好,很让人为刘胜的待遇羡慕。实际上,里面的玉器数量、金丝密度都按照严格的标准执行,稍有违反就是大逆之罪。汉武帝为了削藩,就主要抓住诸王在礼制上的僭越把柄,大开杀戒的。归根结底,皇帝手收里握着王爷们生杀予夺的大权。
即使如此,这一时期(汉朝、南北朝)还是皇子们地位最高的时期。他们被封为王爷后,往往能有实质的封地,在西汉的时候甚至还拥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诸王的实权越来越小,最后到唐宋以后弱化成了一个荣誉称号而已。唐宋以后的诸位皇子受封的王爵,类似于“领高薪不干活”的金饭碗而已,要说政治权力,少得可怜。
就是这样的虚职,也不见得每个皇子都有份。为了控制王爷的数量,朝廷不会给每个皇子都封为亲王。许多皇子只能受封普通的爵位,几代后就默默无闻了。即使是那些受封为王爷的皇子们也分三六九等。比如明朝规定,一字王最大(燕王、福王、信王等),二字王次之。其中靖江王因为是朱元璋哥哥后代的封爵,情况特殊,介于两种王之间。又比如,清朝的时候,王爷也封铁帽子王、亲王和郡王多种级别;而且。除了铁帽子王以外,亲王和郡王都不是世袭的。
原本是一起在地上爬的亲兄弟,现在一个成为皇太子,准备日后接班,其他的人却要开始为地位和将来着急奋斗。奋斗得好了,其他皇子能够取得王爷的封号,子孙后代能够按期领到一份能够勉强过活的俸禄。而皇太子的子孙后代,可能还是世代贵胄。这事如果摊在读者您头上,您也要去争争那太子的位置——因为其中的待遇和命运差别实在是太过悬殊了。
万恶源于一个“权贪”字。做皇太子的好处太多了,太令人垂涎了,自然萦绕在它之上的贪念和恶行也少不了。
五
对于朝廷来说,在选择皇太子问题上必须要坚持“嫡庶分别,长幼有序”。
皇太子的确立关系到巨大的利益,最怕引起群子争立,乃至骨肉相残的悲剧。因此,对于宏观的朝廷政来讲,在选择皇太子问题上要求稳,务必不能出乱子。既然务求稳重,就要按照严格的标准来执行:“嫡庶分别,长幼有序”,不能抹煞了某些人的正当权益,也不能助长某些人的不正当想法。
三国后期,东吴大臣诸葛恪辅助孙亮的时候,孙亮的弟弟孙奋常常有意无意地表现自己,在朝堂上滔滔不绝,而且器物用品都和身为皇帝的孙亮攀比。诸葛恪觉得这是一个危险的苗头,劝谏孙奋说:“之前袁绍、刘表等人各自割据国土,土地广阔,军队众多,但就是因为在子嗣问题上嫡庶不分,最终导致了政权失败,家族服灭。天下人都对他们的失败感到痛心。……大王应该深以鲁王(孙霸,具体事情见孙权一章)为戒,改易其行,战战兢兢,尽敬朝廷,如此才能保全自己。……这是古今正义,大王应该记住。……如果之前鲁王能够早纳忠直之言,心怀惊惧,完全可以好好享福,哪里会自取灭亡之祸啊?”诸葛恪以大臣身份呢,引经据典,训戒孙奋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不能僭越。
的确,如果在权力场上人人都安分守己,各司其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纷争仇杀了。
对于群臣来说,轻易不要拿皇太子制度做文章,小心引火上身,粉身碎骨。
一些自作聪明的大臣,喜欢拿废立太子这样的大事来做为谋取晋升或者打击政敌的手段。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立谁为太子,什么时候立为太子,是皇帝说了算的事情。一个大臣跳出来指手画脚,画对了也会讨人嫌。历史上的确有一些人,因为在关键时刻揣摩皇帝的意思,发表“正确的”意见,受到嘉奖。但是多数人因为盲目参与废立太子一事,身败名裂,甚至满门抄斩。
清朝康熙皇帝想第二次立胤礽为太子的时候,曾找大臣李光地“无意”谈到胤礽的“病情恢复”情况。没多久,康熙皇帝下令群臣推举太子人选,李光地没有反应过来,没有上表推荐胤礽,结果事后遭到康熙的训斥。几年后,康熙第二度废黜胤礽,对众位皇子争权夺利,紧盯太子之位的行为非常反感。他下令今后不再册立太子。可还是有一些人上书议论皇太子废立的事情,要么向某位皇子邀功套近乎,要么向康熙皇帝表达忠心,或者干脆用议论国家储君的事博取空幻的虚名。这些人没有一个人得到好下场,砍头的砍头,抄家的抄家。康熙皇帝还算是个仁慈的皇帝,可在这个事情上严办了许多上书的人。
对于皇室皇帝来说,一定要及时确定皇太子人选。
皇太子的确定可以杜绝皇室内部的“非分之想”。如果没有及时确定皇太子,不仅非分之想会疯狂膨胀,而且可能错过可以平稳册立太子的时机。我们又要说到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晚年不立皇太子,表面上平安无事,暗地里波涛汹涌,儿子们斗得你死我活。还有一些皇帝,迟迟不立皇太子,直到死了也没有制定继承人。好在还有老太后在,遇到太子出缺、无人继位的情况,一般由太后出面召集群臣推举新皇帝。比如晋穆帝死后,皇太后下诏立司马丕为帝;宋哲宗死后,向太后主持立端王赵佶为宋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