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封赏完王枫后,接下来又跟众大臣开始讨论其它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了,比如哪里又开始受灾了啊,哪里又饿死了多少人了啊,哪里的农民军又开始作乱了啊等等。之所以说这些事是无关紧要的,那是因为这些事在大家看来早就习以为常了,而且是根本无法解决的,朝廷每天的朝议都要讨论这样的问题,搞得好象这些问题如果一旦解决了的话,那么每天的早朝就没有问题讨论一样。
现在的这些问题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用钱,只要有了大量的钱,那么就可以拯救灾民了,有了钱就可以给那些军队发钱给奖赏,他们就有动力去打仗了。可是现在朝廷没钱了,崇祯没钱啊!想想若大的一个朝廷,居然拿不出钱来,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可是现在崇祯朝廷里确实没钱了,户部里没有银子了,这确实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尴尬事实。
那么这些钱到底到哪里去了吗?对于这个问题,知道点明末历史的王枫知道,而王枫相信崇祯的也知道,毕竟现在的崇祯帝也不是那么的昏庸,相反现在的崇祯是非常的精明非常的勤奋,可是说现在的崇祯在明朝历史上还可以算得上是比较为为的皇帝。
现在朝廷没钱那是因为钱都集中在大臣和各地藩王手中了。对于这些大臣,特别是文官重臣,前面说过了崇祯跟这些文官是敌对关系的,崇祯从十六岁开始执政后就一直奈这些文官不何,一直到现在都是磕磕碰碰的关系,一直维持到现在。而崇祯也知道这么大臣是朝廷的根本,所有朝廷的大事都离不开这些大臣的运做,如果没有了这么大臣,那么朝廷的很多大事都不能正常运转,崇祯也就成了光杆司令了。所以对于这些大臣,还不能来硬的,前段时间崇祯倒是在缺钱的时候向这些大臣募捐过,可是收效甚微,这些大臣特别的吝啬,特别是那些有钱的,比如外戚周奎等。
还有就是各地的藩王了,如果是在和平时代倒也有办法,可是现在整个朝廷处于内忧外犯的境地,这就造成了各地藩王处于半独立中央政权下,朝廷也一时不能奈他们何,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大捞银子而无可奈何。
在朝廷跟众大臣讨论这些事的时候,王枫一直静静地站在下面一言不发,不是王枫不愿意说话,而是王枫毕竟也是第一次上朝,不方便说什么。再说了这些问题也非常的棘手,不是那么容易都可以解决的。如果这么容易就可以解决了,那么也不用像剩菜剩饭一样拿出来反复地炒了。
其实对于这些问题的真实现象和解决方法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没有人愿意提出来而已。因为一旦有人不识趣把这个问题的根本提出来的话,那么他就会得罪整个朝廷的大臣和各地藩王,那么即使这个人有皇帝的保护也会混不下去的。所以这些事是天天提,天天讨论,可是始终却讨论不出一个结果,现在的大明朝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那就是国家越没钱则越乱,越乱则越需要钱。
今天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注定不会有个结果的。在讨论了几个时辰后,很快午饭的时间到了,大家都知趣地停止了讨论,大家都知道今天早朝可以结束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这个时候大家总不可能饿着肚子继续讨论这个注定讨论不出结果的事吧。
这个时候掌印太监也识趣地站出来大声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这个时候大家都知道这是退朝的暗号了,也不会有人会不顾其他再提出其他的事来讨论了。于是大家都跪下三呼万岁,然后太监手中的尘柄一挥,大声宣布退朝,皇帝先起身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消失
在屏风后面,众大臣才从地上站了起来,然后三两成群地望大殿外面走。
王枫随众人三呼万岁站起来后,独自一人朝殿外面走。那几个重臣,比如兵部尚书陈新甲,大学士周延儒等大臣,理都不理王枫,这个时候的王枫总不可能厚这脸皮贴上去吧。
在王枫独自望外走的时候,倒也有不少的小鱼小虾来跟王枫打招呼恭喜他升官,王枫也一一回礼。
当王枫郁闷地走到大殿门口的时候,又被一太监追上了,来的太监给王枫带来了一个非常令王枫惊讶的消息,那就是皇帝要在御书房单独召见王枫。王枫听到这个消息后,只好放弃回家吃饭的打算,饿着肚子跟那太监一起去见皇帝了。
王枫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御书房后,那太监早退了下去。王枫见崇祯正坐在御书房的桌子上吃饭,急忙跪了下去三呼万岁。崇祯这个时候停止了吃饭,忙摆摆手道:“王爱卿来了啊,今天朕这么急地把你召了过来,想必你还没吃饭吧,你平身吧,过来跟朕一起吃饭吧。”
王枫听了非常的感动,毕竟能有机会单独跟皇帝吃饭那也是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有多少的王公大臣都没有这样的机会。而王枫现在就能有如此的殊荣,真可谓龙恩浩荡啊。
王枫也觉得崇祯对自己太好了,心想大概是他统罗人心的一种手段吧。不管是真心的,还是手段,王枫还是感激地再一次谢恩后,从地上爬起来,小心翼翼地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当拿去筷子正准备吃的时候才发现桌子上的菜非常的简朴,简朴得在王枫那个时代用来招待客人就会觉得不好意思。而王枫以前看电视上那些皇帝吃饭哪个不是山珍海味几十个菜的,而现在崇祯吃的菜仅仅是几个家常菜而已,还没有酒。王枫看到这情形后真正地被感动了,真是穷啊。觉得历史上对崇祯的评价一点都没过分,他确实是明朝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皇帝,现在国库空缺,为了支撑这个国家,连皇帝吃饭都这么节省了。
王枫看到崇祯作为一国之君,连吃的都这么简单,心里非常的感动,也非常佩服崇祯为国操心的行为,怪不得历史学家评价崇祯是我国最勤政的皇帝,现在王枫亲眼看到,才觉得历史上的崇祯果然不虚。
于是,王枫感动地道:“陛下作为一国之君生活却如此简单,真让未将汗颜啊!”
崇祯摆了摆手,叹了口气道:“王爱卿你知道吗?至从朕十六岁登基的时候起,朕在心里就发了誓一定要努力治理好这个国家,让我大明的子民不再有饥饿和战乱,让大明的子民都可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可惜天不遂朕愿啊,现在到处都是灾害和战争,而我作为一个皇帝又无能为力,只有眼睁睁地看到这一切的发生而束手无策。现在我大明这么多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朕心不安啊,朕日日夜夜想起这些都无法安睡。不错,朕是皇帝,朕是天下之主,可越是这样就意味着朕的责任越大啊,朕做的这点算什么呢?谁叫朕是皇帝呢?”
王枫也听得热血沸腾,多好的皇帝啊,大明能有这样的皇帝确实是大明之福啊,只可惜崇祯生不逢时,他接手的这个国家是一个非常虚弱,底子非常薄的国家,再加上现在四处的旱灾和建虏的入侵,才造就了今天的崇祯对于这个国家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王枫觉得自己既然来到了这个明末,有遇到了这么勤政的皇帝,那么自己就应该有所作为,为大明扫清一切障碍,让这个国家和民族重新走上正轨。
于是,王枫又重新跪了下来慷慨激昂地对崇祯道:“陛下的勤政图治真让末将汗颜,末
将发誓一定要用手中的剑为陛下扫请一切外来之敌!”
崇祯听了王枫的话后也表现得非常的感动,走了过来亲自把王枫扶起来坐到位置上后,赞许地道:“王爱卿真乃国之栋梁也,朕得爱卿真乃朕之福,如果人人都像爱卿这样忠心为国,这大明这天下何愁不平啊!”
接下来,两人就边吃饭边讨论当下的形势,以及如何治理国家和对付眼前的困境,王枫虽然多了几百年的见识,可现在毕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大明现在的困境不是一两年造成的,而是多年的不治留下的后遗症集中爆发的,想要治理也不是一两天就可以治理好的。况且王枫也总不可能把现代的那些经济理论全部搬出来,因为这些理论在明末,至少是在这个时候根本用不上,而且很多理论一旦说出来会惊世骇俗的。王枫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应该参与更多的国家大事。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如果自己对朝中大事过多参与的话,谁知道会不会引起皇帝的猜疑呢?现在王枫只能假装谦虚,把自己在以前学到的经济知识有选择地挑选一部分斟酌后才拿了出来,饶是这样,王枫说出来的那些知识也令崇祯赞叹不已。
当然,王枫也不会在饭桌上长篇鸿论地大谈他的经济知识,相反王枫还一直回避这个问题,生怕自己风头过大引起皇帝猜疑,王枫尽量把话题往打仗方面引,王枫觉得目前讨论打仗的话题更适合他的身份。
这顿饭王枫吃得非常的不自在,因为自己是跟皇帝在一起吃饭,王枫不但要吃饭,更多的时间要花在如何应付皇帝身上,要全神贯注地倾听皇帝的各种提问,还要努力小心地思考后认真地回答。
吃完饭后,自有宫女进来收拾好,然后端上两杯茶。在品茶的时候,崇祯回到书桌上去,然后随手翻出几份奏章,然后对着坐在下首的王枫道:“爱卿可知这奏章上写的是什么吗?”
王枫非常奇怪崇祯的这举动,心想皇帝这个时候这么问我,难道这奏章是关于我的事吗?只是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于是王枫摇了摇头道:“微臣不知,望陛下明示。”
崇祯把奏章递给王枫用淡淡的语气道:“爱卿自己拿去看吧。”
王枫小心地接过奏章,然后回到位置随手细看起来,越看越吃惊,原来这些奏章上都是弹劾王枫的,说王枫在山东不遵守国律与白莲教有联系,还犯有欺君大罪,奏章上的署名当然已经被崇祯抹去,看不到是出自谁人之手。王枫看得心惊胆颤的,背上布满冷汗。王枫知道崇祯拿出这个的用意,明显的是用来敲打自己,这些奏章有可能是哪个御史通过某个途径知道这些事后来弹劾自己的,或者这些奏章根本就是崇祯通过派往自己身边的人知道了然后故意安排人写的。王枫知道不管是哪种情况,那么现在崇祯拿出来的用意只有一个,那就是敲打自己,让自己好好地听他的话,站在他的阵营中去。
虽然王枫知道崇祯在这个时候把这些奏章拿出来应该不是为了治自己的罪,可是这些罪名也确实不少,无论哪条都够得上杀头的。心中非常害怕的王枫赶忙假装大恐地跪在地上惶恐地道:“臣罪该万死,请陛下治罪。”这个时候王枫觉得去分辩那些事反倒没有作用了,既然皇帝是想来敲打自己,那么分辩也没用,反而有可能会激怒崇祯,于是急中生智干脆来个不分辩,只恳求皇帝治罪,王枫相信皇帝想治一个人罪的话,你怎么分辩都没用,不是有句话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吗?而皇帝不想治你的罪时候,你犯了多大的罪想活命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