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上门(1 / 1)

【为书友道生何加更,明天为书友大猫熊补加一章】3

张哲在郊外参与送前太守,而桃林县中,张家大门口却一片热闹。

从府衙赎买来的七辆车马都已经套上了,准备去西江投奔旧主的十九个仆从都已经带着行李上了车。

张五六正在院子里听秦娘子说话,他的身上也背着个包裹,这次便是由他带队去西江。

“郎君的凭证和府衙的路牌可带好了,少了一样你都回不来!”

“自然都带好了。”

“路上千万小心些!”

“你且安心,这些都是孟家的老人,郎君还请了六个镖师跟着,周边全是严大人的车马随从,便是随行护送的衙役就有二十,兵丁也有三十。班头和军伍里的偏头,前日都一起喝过酒了。你只管看着那小子,叫他不要在巡检所扔了郎君的面子才是!”

秦娘子替丈夫整了整衣襟,最后才小声的问他。

“郎君给的银票千万要谨慎,不可路上露了财!”

张五六也深吸了一口,悄然摸了一下腰带里的夹层,那里有整整一千贯的江南通兑银票,是郎君和大娘子孝敬孟家老爷的。1

他深知,就算是整个车队都失了,这一张银票也断然丢失不得。

就连张哲聘用的六位武陵郡内知名的镖师,护的其实不是那些车马和同行人,而是身怀巨款的张五六。

一众车马蜿蜒出了巷子,直往郡城方向而去,他们将在那里汇合严府的队伍一起上路,去往西江。

一刻之前还喧闹的张家门前,大白天的如今却大门紧闭。

只因一乘小轿停在了门边,轿子和轿夫是街头拉活的,而小轿边上跟着一个使女。那使女怀里还抱着偌大一个木头盒子,对着张家大门探头探脑。

张家大门缝里,白鹭正咬牙切齿的对白莺说着外面的人。

“可不就是那陈苑姑身边的丫头金红,名字俗气人也更俗!往年,每次跟着陈苑姑来孟家打秋风的时候,她都不带正眼看我的,只会巴结秋雀几个。孟家才落难,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落井下石,还了琴却把上好楠木的琴盒拿去典当了银钱。如今抱着这琴盒,显然就是赎了回来,想寻大娘子重归就好。”

白莺刚进家门就是张家的丫鬟,身上没有孟家的影子,对于门外的不速之客倒是没有太多的恶感。她只是担心方才大娘子在听了回报之后,脸色变得极差。

陈苑姑坐在轿子里,也是度日如年。

她哪里会想到,孟小婉这个人居然还能从泥潭里翻身起来?明明嫁的是最不喜欢的那个人,远近闻名的浪**儿,可谁知竟是不世出的诗中谪仙。

从童考案首到府试榜首,在县里与霍家交厚,在郡中更是攀上了严太守的高枝。这张家才几个月的功夫,也抖起来了。

她原本是打死都不想来的,但是婆母和丈夫逼的厉害。尤其是她丈夫,郭书生,竟还作着与张信之坐而论交的美梦。

这次她当了一些嫁妆,才把这琴盒赎了来,为了的就是打动孟小婉。想让孟小婉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恕过她一回迷了心窍”。

陈苑姑想着,只要进了张家的门,她就有六分把握把事办成。

可在听说她来之后,张家的大门就紧闭上了。

过了一刻,那大门再次打开。

陈苑姑与使女金红都是一喜,却惊愕的看到,两个丫鬟抬着一架瑶琴出了门,随意的扔在了街上。

又有一个她依稀是记得姓陈的嬷嬷取了一壶油,浇在了瑶琴上,火折子一点一扔,整架琴就成了一团烈火。

大门被敲得震天响,四五个从郡里来的衙役轮流敲打着一扇柴门。

可惜,此处主人并不在家。

只有他父母并新纳的小妾,都躲在房内,大气也不敢出。

领头的衙役从隔壁人家找来一个凳子,斜着坐在了门前,使唤着手下人轮流上前砸门。

周边人家个个都把门关得死死的,没有一个敢于出门探看。

只在家里议论:这李玉楼是惹上了什么官非?竟有一群凶神恶煞的衙役从郡城过来寻他晦气。

衙役头子正不耐烦时,手下一人远远的看到有人走了过来,指着就说:“班头你看,那人不就正是李玉楼么?”

本一群来自府衙的衙役围住,李玉楼也乱了心神。心中还在胡思乱想,莫不是陆先生的事又牵扯到了他?

领头班头对着李玉楼狞笑了一声:“李玉楼,你的事犯了!”

李玉楼强忍着恐惧,拱手赔笑。

“几位差爷,某便是桃林书院的李玉楼,不知何事来寻在下?”

“桃林书院?嘿嘿,”班头瘪瘪嘴,笑得更加恶形恶状,“读书人的花花肠子果然最多,就连官家逃奴也敢私藏!”

李玉楼心中一松,立即回答。

“差爷怕是弄差了,我又哪里会私藏官家的逃奴?”

“哟呵,这厮居然还不认?”有衙役笑了,“那逃奴在你家一月有余,你还纳了她为妾。这个把月,那奴婢竟是白伺候你了,居然翻脸不认账?”

一听这话,李玉楼的脸色便白了。

他知道这是在说秋雀,可那秋雀却是陆先生私下打了招呼,让他直接带到家中来的。陆先生已死,这笔账果然成了糊涂账。

但是李玉楼也很快的意识到,没有了陆先生的背书,秋雀还真就是个官家逃奴的身份!

柴门碎裂,李玉楼披头散发的坐在泥地里,目光呆滞。一众衙役没有立即拿走秋雀,而是要李玉楼月后拿出十两银子来,作为众人的“脚钱”。

领头的班头还警告李玉楼不要想着把秋雀送走就万事大吉,之后每个月,他们都会来查验。这算是把李玉楼给彻底讹上了。1

一众衙役走出老远,其中一人便好奇问头儿。

“头儿,这官奴坊司的事什么时候轮到我们出面了?还有,这个李玉楼真能拿出十贯来?”

“嘿嘿,你管他能不能拿得出来?”头儿笑了一声,“前日与张家的张五六一起吃酒。他便对我说了这事,我不过是受人之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