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大风暴(3)(1 / 1)

“魏伴伴,传朕旨意吧。”

沉默良久的天启皇帝,缓缓转过身来,垂手而立,目光如炬,看向魏忠贤说道:“诏命内阁,就外城改造所生之事,于皇极殿开廷议!

凡朝中大臣,对此事有异者,皆可参会。”

“老奴遵旨!”

魏忠贤双眸微张,强压心中震惊,慌乱间,对天启皇帝垂首行礼道,随后便朝殿外走去。

这次真玩大了。

自皇爷登基以来,何曾在皇极殿上,召开过廷议啊。

赵志伟啊赵志伟,你这次真是捅了大篓子了,这么多大臣反对你,你想怎样叫皇爷支持你啊。

此时此刻,魏忠贤的心中,震惊之余,也生出了慌乱,自东林党被赶出朝堂后,他何曾有过这种感受。

“谢陛下支持。”

看着离去的魏忠贤,站于原地的赵志伟,面露笑意道:“这次闹出的动静,大了些,叫陛下担心了。”

“赵卿,你我之间,就别说这些虚的了。”

天启皇帝挥手道:“朕知道你做的这些,是否为大明好,朝廷这些年,到底是什么样子,朕心中比你更清楚。

动静闹大点好!

朝中的那帮大臣,为了自己的仕途,为了自己的名望,在这里粉刷太平,可大明真的好吗?

各地灾害频出,建虏依旧肆虐辽东,川地奢安之乱,大明军队不堪重用,这一桩桩一件件,难道朕心里不清楚?

他们以为靠着欺上瞒下,靠着小小的奏疏,就能叫朕骗的团团转吗?他们未免太小看朕了!”

这几年间,天启皇帝经历了不少事情,也叫他的心态发生很大改变,昔日朝臣嘴中的那些话,什么癣疥之疾,什么无关痛痒,叫他不再相信。

倘若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为何在大明的治下,存在这么多暗通建虏的奸人!?

为了自己的那点私利,出卖大明社稷的利益,嘴上说着仁义道德的话,背地里却干这些龌龊之事,叫天启皇帝恶心到极致!

“陛下应成我大明的盛世之君。”

赵志伟笑着说道:“不过想做到这一步,终究是需要多经历些什么的,有些陛下不方便做的事情,臣帮衬着做就是了。

正如这次外城改造计划,他对大明的改变,是很大的,若此事能做成的话,能统筹解决很多弊病。”

“朕明白。”

天启皇帝点头说道:“这件事情,想来赵卿是筹谋了许久,从阜财坊重建,朕就想到了这些。

但此事做起来不容易,牵扯到很多事情,也涉及到很多利益,所以并没有合适的机会,向朕讲这项有利于社稷之事。

而陕西欺瞒治下灾情,导致受灾百姓外逃,才能活命,这才叫赵卿看到了,能推动此事的一丝契机。

很多时候,朕都在思考一件事情。

为什么那些真正想给大明做事的人,需要这般瞻前顾后、考虑良久后,还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去做那些明明是对的事情?

反倒是那些嘴上想着大明,心里没有大明的人,却能这般道貌岸然的,趾高气扬的,在这里横加指责呢?”

“陛下说的这件事情,很复杂。”

赵志伟想了想,对天启皇帝说道:“或许是因为一种习惯吧,历朝都是这般过来的,大明想要的是安定,这是大家的共识。

只是这些年吧,大明各地灾害频发,导致先前能维系的平稳,现在没办法平稳了。

朝廷需要用银子的地方激增,可赋税却征收困难,财政收入萎靡,不得已之下,只能向天下摊派银饷。

读书人的嘴,骗人的鬼!

明明最富有的,是那帮士绅地主出身的读书人。

他们所拥有的特权,还有累世积攒的人脉,使得他们轻而易举的,就将这些本该他们上缴的赋税,转移到了底层百姓身上。”

大明现有的统治框架,无疑是最完善的存在,但同样也是最容易滋生党争的。

若是在承平的年景下,靠着这套统治班底,拆东墙补西墙,利用幅员辽阔的优势,抹平相应的亏空,这一年也就过去了。

可惜现在没有承平年景了,处在小冰河时期下,大明各地灾害频发,受党争影响导致吏治腐败。

过去那拆东墙补西墙的法子,只会把亏空越挖越大,直到大明轰然倒塌!

“赵卿啊赵卿,还是你敢讲真话啊。”

天启皇帝苦笑着摇头道:“但朕宁愿听这些不好听的话,也好过被人欺骗,因为那样朕还知道,该做出哪些补救。

就说这次赵卿所领赈灾,表面上来看,给大明带来很大的动**,但实际上却也解决很多问题。

神枢营得以整饬,皇庄得以整饬,山陕激化的矛盾得以减轻,且赈灾银饷花的也是最少的。

然而即便是这样,朝中的那帮大臣,却都选择视而不见!

好啊,既然他们想要鸡蛋里挑骨头,那朕就跟他们斗斗法,走吧赵卿,随朕一道前去皇极殿!”

“臣领旨。”

赵志伟抱拳应道。

从天津掌权算起,赵志伟就能清晰感受到,在自己做事的时候,总有一双双无形大手,在明里暗里的掣肘阻挠。

尤其是留在京城以后,这种感受就更加清晰了,想要做成一些事情,往往需要考虑很多,以确保所谋之事,能顺利的推动下去。

掀桌子重造一个世界,或许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然这样所带来的伤害,还有所耽误的时间,是赵志伟不愿接受的。

相比较于那尊冰冷的皇位,赵志伟所谋取的更大,他要成为这个时代的至尊,他要不受约束的无冕之王!

“这次必须制止赵贼,他眼下的所作所为,就是在颠覆我大明根基,动摇我大明国本,忤逆我大明祖制啊!”

“没错,我等身为大明臣子,怎能任由此贼胡作非为,蛊惑天子,做出这等不利于社稷安定的事情!”

“天子宠信奸臣,我等有责任也有义务,要向天子谏言,必须维护我大明的祖制!”

彼时在去往皇极殿的途中,不少的廷臣三五成群的结伴同行,他们情绪激动的控诉着,眼下所经历的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