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这才是大明的脊梁(1 / 1)

“有京城的乞索儿,有被弃养的孩童。”

赵志伟神情淡然,看向魏忠贤说道:“按照本侯的想法,等天津抽调的老师悉数就位,启明学院还会继续扩招。”

“嗯!?”

魏忠贤闻言,下意识瞅了眼身前的天启皇帝,随后皱眉对赵志伟低声道:“平辽侯,你这样做,未免有些太出格了吧?

天子脚下,京城重地,怎会有乞索儿,还有被弃养的孩童,我大明可是有养济院,你所说的,未免太危言耸听了吧。”

听到魏忠贤所讲,赵志伟面露轻笑,并没有直接解释什么,大明的确有养济院,可眼下与形同虚设,又有什么区别。

“赵卿,这就是你向朕索要启明学院的原因?”

天启皇帝听着身旁这些学舍,里面所传出的声音,缓缓转过身来,看向赵志伟说道:“我京城治下,有多少乞索儿,还有被弃养的孩童?”

“很多。”

赵志伟如实禀报道:“依着臣所掌握的情况,至少数万众,单靠一个启明学院,无法收容这么多孩童。

不过臣已经想好了解决办法,将多余的孩童,全部移送到天津直隶州,叫他们去工业学堂就学。”

大明立国至今,所存在的问题有很多。

养济院,初建于洪武年间,作为大明的福利机构,是太祖高皇帝,为解决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而特意创建起来的。

可大明发展到今天,像这些为天下百姓,所谋取福祉的机构,跟虚设已经没有太大分别。

“赵卿,你为何想到,要将这些孩童,都集中收容起来,并传授给他们圣贤之道?”

天启皇帝看向赵志伟,说道:“难怪一开始说,启明学院的名气,一旦传扬开来,必将会引起新的争议。”

站在一旁的魏忠贤,包括皇太极,皆能感受到天启皇帝身上的怒气,可叫他们猜不准的,这怒气是否因赵志伟而生。

“因为他们渴望能获得新生。”

赵志伟神情自若道:“跟寻常的百姓之子,这些乞索儿、弃养孩童,他们的命运更加多舛。

但先前的那些经历,也叫他们相比较于同龄孩童,有着更坚韧的心性。

所以有朝一日,若能改变他们的命运,那他们定会拼尽一切,守护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不过臣心中也知道,将这些在读书人眼中,形如蝼蚁的孩童,进修圣贤之书,进修别的领域知识,是玷污他们的骄傲。

但有一点,臣却始终坚信,若这些孩童能够成才,那必定是对大明最为忠诚的人,同样也能给大明带来改变。”

推动新政贯彻,叫大明有所改变,其核心是什么?

在赵志伟的眼中看来,不就是叫这些命运多舛的人,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吗?

可这些在后世看来,很稀疏平常的事情,但是在大明这个时代,却是异常艰难的一件事情。

士农工商,不仅是思想上的枷锁,同样也是阶层的枷锁。

想要在大明的治下,实现地方工业的发展,首先要打破的就是这无形的枷锁,但若想完成这一筹谋,首先要有的,便是思想坚定、认可新政的新群体。

“赵卿说的没错。”

天启皇帝点头说道:“朕没有想到,赵卿会想的这么深远,更没有想到,在我大明国都之地,竟有这么多不好的事情。

朕这个大明天子,做的失败啊,只看到了好的一面,却对那些不好的一面,根本就没有做到掌控。”

“陛下,也不能这么说。”

赵志伟神情淡然,淡笑道:“陛下是天下君王,要操心的都是国家大事,像这些小的事情,就算陛下想要知道,可底下的人不传递,陛下也无法知道。

大明太大了,真想把所有事情,都全部做好,这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办成的。

不过在臣来看,若想改变这一情况,叫我大明治下,不再有这些不好的事情,就要多多的培养人才。”

之所以领着天启皇帝,来到修建好的启明学院,赵志伟就是想要他瞧见,在他所统御的大明,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想要改变并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多多的培养,从那些深渊中出来的人才,这样这些人才,到了地方以后,才能真正会做出相应的改变。

赵志伟想要表达的潜在意图,天启皇帝听出来了,也明白大明想有所改变,走新政这条路,是不可改变的事情。

“赵卿,眼下天津直隶州那边,所筹谋的种种政策,落实的怎样了?”天启皇帝缓步向前走着,对赵志伟询问道。

“回禀陛下,在天津州府的领导下,天津新城的主体建筑,已经全面竣工。”

赵志伟神情淡然道:“最迟半年的时间,一个新的天津,就能真正面世了,等到了那个时候,天津将成为北方的通衢重地。”

“好,赵卿做的很好。”

天启皇帝点头说道:“等到那个时候,朕会再次出巡天津,朕很想看看,赵卿所规划的天津,会是怎样的场面。

在天津为官的那些官员,还有在启明学院、工业学堂进修的学子,这才是我大明的脊梁啊。

赵卿,放心大胆的去做,不要在意外界,真要是有人想要指责,或者议论什么,朕会给赵卿撑腰的。”

通过先前所看见的天津,还有当前所见到的阜财坊,在天启皇帝的内心深处,已经彻底接纳新政。

不过想在当前的大明,就大张旗鼓的推动新政,必然是困难重重的事情,所以天启皇帝才会讲出这番话。

“陛下放心,等到了那个时候,我大明就会有所改变。”

赵志伟微微一笑道:“想要叫大明实现中兴,很多事情都必须要做到前面,唯有真正扎根下来,才能去做一些事情。

当前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多给天津,多给辽南,多给大明一些时间,等这些全部都做好后,陛下必将成为世人口中的盛世明君!”

在封建的大明,想做成一些事情,就必须要得到天子的认可,这样才能少走很多弯路,并不浪费任何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