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利好,借势扩张(1 / 1)

“这天津债券所,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拿着银子过去,都不让购买出售的建设债券啊。”

“是啊,我可全都听说了,这天津卫城的几大商号,都相继购买了超过四十万两的建设债券,摆明就是想大赚一笔啊。”

“总不能光叫这些商号,还有商行、牙行赚银子吧,不叫咱们这些平头百姓,也跟着赚些银子吧,我可都听说了,购买一百两的建设债券,三年到期,能拿到一百一十五两银子。”

“这你还真误会了,要是不用限购的话,那出售的全部建设债券,咱们根本就抢不过,那些大的商号,还有商行、牙行。”

“没错,你难道没有听说,凡是在天津债券所,购买建设债券份额多的,可以优先选购竣工的天津城里的临街商铺吗?”

“好消息啊,华兴银号这边,拿出一部分债券份额,有银子的都能去认购,到期领取好的获益啊。”

这几日来,天津债券所的舆情,在天津卫城这边,可谓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价值超过一千八百万两的各类建设债券,都被售卖了出去。

也是这样的一种氛围,导致现在天津债券所,在民间已经有了淘金圣地的说法。

只要你有银子,只要你能抢购到债券,那就能坐等赚取一笔不小的银子,甚至天津卫城的商号、商行、牙行,都已经开始收购,这些散户手里的债券凭证。

相比较于天津债券所,出手的这些建设债券,能带来多少红利。

他们心中更在意的,是等天津城竣工后,凭借所持债券份额,优先挑选购买临街商铺、各类建筑。

可怎奈天津债券所,推出了限购政策,使得这部分势力群体,只能把心思放到散户的身上。

这变相也增加了天津债券所的分量。

“启明,你这一系列操作,算是彻底盘活天津债券所,还有咱们华兴银号了。”赵兴川面露笑意,神情略显激动的说道。

“如今天津直隶州治下,不仅本地的势力群体,包括不少外来的势力群体,都在抢购天津债券所,所出售的建设债券。

这些时日,每日更新公布,已售卖的债券份额,使得这些势力群体,都对天津城的营建,包括其他工程建设,都充满了信心啊。”

赵志伟笑着说道:“四叔,这就是金融战,用利好的消息,不断带动市场的氛围,一旦人入局了,想轻易出来就不容易了。

毕竟不会有人,在算计各项有利于自己的筹谋时,会选择突然间选择抽手,这就是人的本性。”

超过一千八百万两的银子,通过天津债券所汇聚,并储存到天津州府的银库,这使得天津州府,所筹划的各项工程建设,根本不必为银子而犯愁。

眼下天津新城这边,天津工业区那边,包括其他各项工程建设,现阶段都在加班加点的忙碌,这些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形,就是兜底利好消息的根本。

“是啊,因为天津债券所的利好,眼下华兴银号,在这段时间,也吸纳了几十万两的银子储备。”

赵兴川面露笑意的说道:“眼下华兴银号在咱们天津这边,已经彻底打开了局面,我觉得,是时候在京城、永平府、辽南各府,开设起相应的分号了。

等到了那个时候,这些个扎堆在天津治下的各方势力,为了方便这些地域的生意往来,肯定会将大批的银子,储存到我华兴银号中去。”

天津债券所营造出的氛围,从侧面也带动了华兴银号的发展,这一点是赵兴川没有想到的。

“四叔,可以筹备建设了。”

赵志伟笑着说道:“虽然说华兴银号这边,将所持价值一百万两银子的债券,都分售出去了。

但所带来的获益,却远高于定期三年,所带来的获益,用十几万两的红利,撬动华兴银号的整体发展,这笔买卖非常的值。”

从一开始的时候,赵志伟就没有想过,要让华兴银号增持建设债券,因为这在赵志伟看来,纯粹是没有必要的事情。

相比较于将资金固定在这里,那完全没有将所掌控的银子,通过贷款业务,异地兑付业务,所赚取的多得多。

“启明你说的没错。”

赵兴川点头应道:“天津这边的火爆氛围,势必会影响到顺天府,尤其是京城那边,所持有财富的更多。

若是能吸纳他们的银子,并完成各项业务的开展,这些势力群体,能够获得相应的便捷与利益。

我们华兴银号,也能通过盘活整体业务,每年赚取到惊人的利润,尤其是辽南那边,可是有着不少的市场份额的。”

赵志伟笑着说道:“四叔分析的很多,华兴银号的创立并壮大,其实就是连接上述地域的媒介。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使得这些势力群体,能够更方便的往返各地,通过他们所知晓的先机,赚取到相应的银子。

加快京城、天津、永平府、辽南等地的民间流通,继而带动天津、辽南等地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我所想要看到的。

等到天津直隶州,真的建设起来后,像这样的一种商业模式,也将扩大到整个北直隶。

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将缓缓地向整个北方,还有漕运沿途之地扩展。”

解锁固化的民间贸易模式,就必须要改变现有的经济秩序,以后等华兴银号,在何地扎根下来,那这种便捷的贸易模式,就会带到这块地域。

麻烦的事情,交给专业的机构去解决,你只需带着一张银票凭证,就能通过自己掌握的先机,非常方便的赶赴到某地。

等到天津直隶州治下,所筹建的所有工厂区,全部顺利竣工后,那么就会给自给自足的大明小农经济氛围,带来不小的冲击和改变。

等到了那个时候,想要保住自己所涉足行业的既得利益,那就必须去购买相应的生产设备,而率先做出改变的,必然是大明的棉纺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