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教育(1)(1 / 1)

作为天津直隶州的知州,赵志伟要做好统筹工作,领导着麾下的官吏,完成好各自分管的事务,这样才能将整体发展夯实好基础。

“这时间,真是不够用啊。”

赵志伟坐在官帽椅上,轻叹一声,“忙完这摊子事情,还有新的事务要处理,天津要是发展不好,如何展开后续部署。”

想到后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赵志伟心里就不敢有丝毫的松懈,真要是半途而废了,那先前的付出,就算付之东流了。

“知州,您今天的日程安排,还要前去工业学堂视察。”

堂事房主事宋子凯,此时走进正堂,对赵志伟垂首一礼道:“眼下时辰快到了,咱们现在赶过去吧。”

“走吧。”

赵志伟站起身来,面露笑意的说道:“现在铺设的摊子,是越来越大了,所需的各类人才也在增多。

工业学堂的教育,必须要保质保量,州学学正王谭文来了没有?”

宋子凯点头道:“已经过来了,眼下正在我堂事房候着。”

随着天津直隶州的创建,先前的天津卫学,已升格为天津州学。

而现任学正王谭文,先前是天津卫学的训导,是赵兴斌离任卫学学正,赴金州府知府后,按制升迁上来的。

“嗯,眼下天津直隶州,各个领域都有所变动,州学又怎能不变?”赵志伟神情正色,边走边说道。

“占着天津的教育资源,却只收纳百余众的各级生员,进修应对科举考试的东西,却不修习其他知识,这样不好。

科举考试是要参加,但是这新领域的知识,也必须要有所涉猎,以后州学也好,县学也罢,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

八股取士,是大明科举特有的风格,而此制的出现与盛行,离不开明初缺少官员的历史渊源。

不过这种僵化的教育方式,在赵志伟的眼中看来,无疑遏制住了学潮与思想的发展。

既然天津直隶州,是大明特设的特区,眼下在走一条全然不同的路。

那么相对应的教育领域,天津州学及下辖县学,也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像发展到现在的工业学堂,虽说没有官方的编制,但不管是进修学员的规模,还是传业授课的各科老师,那都是碾压天津州学的存在。

当然工业学堂进修的学子,尚没有童生、生员这样的官方身份,只有县试、府试、院试接连通关,一路拼出来的童生,方可获得生员身份。

科举发展到大明这个时期,其相应的制度已非常完善,成为朝廷选拔人才的主流。

不能说在乡试、会试、殿试中,接连拼杀出来的学子,是一无是处的废柴,但相对精英的那部分人,却是很少的存在。

尤其是在当前的大明,想要谋求一条新的出路,就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以求新政思想能传播开来。

而从大明的教育口布局,无疑是影响最大的,但所受到的阻力,也必然也是最大的,毕竟这会颠覆读书人群体,先前所拥有的一系列特权。

改变整个大明的教育氛围,赵志伟现在并没有这个能力,然想要改变天津治下的州学、县学,赵志伟还是能办到的。

“拜见知州。”

王谭文恭敬的对赵志伟垂首一礼道。

“王学正无需多礼。”

赵志伟笑着说道:“此次前去工业学堂,希望王学正,能抱着海纳百川的思想,真正看看那里所奉行的教育。

天津州学,作为咱们天津直隶州的基石所在,本伯希望州学,不是一个影响范围小的官学机构,而应真正奉行‘有教无类’的理念。”

“喏!”

自己主管上司所讲,王谭文又能说什么别的,只能应道。

现阶段天津直隶州这边,所做出的的种种事务,已然对本土的很多势力群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还有影响。

说实话,赵志伟当前所做的这些,若放在大明其他地方,那必然会被视为异端,继而引发强烈的反抗。

但怎奈多方因素下,导致赵志伟在天津的所做所为,并未形成这种局面。

一个是天启皇帝的绝对支持。

一个是天津直隶州是特设的。

一个是朝中局势激**。

在这种种因素堆砌之下,才使得赵志伟并未遇到任何掣肘,让他能做出自己想做的一切事务。

“知州,眼下工业学堂这边,共计招收一万七千余众学子。”堂事房主事宋子凯,讲述着当前工业学堂的发展。

“为了保障工业学堂的教学质量,所设的初级学堂、中级学堂,已经从新城这边搬迁出来。

分处初级学堂、中级学堂的那些学子,开始分流到天津县治下。

按照知州先前的指示,如今天津县这边,正在试行各乡设初级学堂,天津县设中级学堂的部署。

一旦相应的经验成熟后,就会推广到天津下辖各县,不过这样一来的话,学堂所需的讲师缺口就会很大。”

赵志伟双眼微眯道:“有缺口就想办法解决,天津治下有那么多生员,还有童生,其中科举无望的不在少数。

遴选出其中思想极端的那部分生员、童生,通过考核的这些人,全部吸纳进初级学堂、中级学堂。

叫他们给八到十二岁的学童,十三岁到十六岁的学子,进行基础的启蒙教育,并完成工业学堂编撰的课业。”

先前赵志伟不是天津当权派,无法做到将所设工业学堂,扩展到整个天津治下,但现在他是天津知州,天津直隶州的实权一把手。

那么想要将工业学堂快速扩张起来,终究是有各种办法能办到的,无非就是多花费一些银子罢了。

由于工业学堂是赵志伟独自供应,这也使得工业学堂的教育理念,绝对有别于大明官学的教育理念。

初级学堂,就是接受基础的启蒙教育。

中级学堂,就是初步接受分科教育。

高级学堂,就是深入进修分科教育。

期间有天赋的那部分学子,会另外进修大明的制式教育,以求能在科举中求取功名,当然这部分学子,需付出普通学子十倍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