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清源山始教()
在整个清源山里,若是要评出一个最不思进取之人,当非卓知远莫属。
虽然卓知远今年只得八岁的年纪,换成山下的孩童,本该是无忧无虑又或者刚刚入得学堂摇头晃脑念些三字经的年龄。但是在这清源山中,哪怕是比卓知远再年幼一二岁的孩童,也尽皆知晓,唯有勤奋练功,才有可能被内门的师长们看中,从而真正的步入修真者的行列。
清源山乃是这大胤皇朝第一名山,闻名遐迩,人人皆知有个清源山,山里有个始教,始教的门人弟子都是一只脚踏入仙门之人,但是见过清源山的普通百姓,却是一个都没有。漫说普通百姓了,便连大胤皇族,也只有当皇帝登基那一年,方可被允许进入清源山中见识一番,其余人也只是知晓清源山始教乃是大胤皇朝护国之教,清源山坐落在大胤皇朝的西北边陲,绵延数千里,却从未有人能得见真容。
越是如此,世人便将清源山越发形容的高高在上,本不过是三界之一的通玄界的修真者,却被传说的与那更是不曾见识过的仙界的神仙们几乎相同了。
家中如有子弟被清源山的仙长们看中,带入山中,那么这一家人便是鸡犬升天,就连达官显贵们也需另眼相看,大胤皇朝更是每年都有一笔干俸交予那家人,从此不事生产也能过上富足的日子。
卓知远本是陈家村人,可是整个陈家村就只有他一个人姓卓,卓知远对此也是莫衷一是。只是知道将自己含辛茹苦带大的是个叫做陈老头的家伙。整个陈家村的人都知道,卓知远是陈老头那年适逢大旱,出外乞讨的时候捡回来的一条小『性』命,大概是襁褓之中有卓知远的姓名和生辰八字,陈老头倒也没有让卓知远跟他的姓,而是保留了他的本姓本名,卓知远也便成了陈家村里唯一一个外姓之人。
打记事开始,卓知远便跟着陈老头四下东奔西走,陈老头旁的本事没有,倒是会编的一手好篾器,周近几个村子就只得他这么一个会编篾器的老东西,单靠这一手活计,当陈老头活着的时候,卓知远倒是没怎么饿过肚子。
可是在卓知远六岁那年,陈老头在一次酒醉之后,竟然失足跌入芦苇『荡』中,等到陈家村的人七手八脚的把他捞了起来,早就已经泡的不成人形,去帮阎王老爷编篾器了。
也是活该卓知远命好,不久之后就有清源山的两名弟子经过陈家村,看到村长之女骨格颇为不错,干脆停驻下来在陈家村挑选始教门人。卓知远到现在都还记得,那日清源山的两名弟子掏出怀中那黝黑的代表始教的铁牌的时候,陈家村的大人们是如何顶礼膜拜口称神仙爷爷的。就这么着,那两名弟子便在陈家村选了三个孩童,村长的幼女陈瑛,以及卓知远,还有一个便是陈老头隔壁家的老二陈大胖。临走的时候,村里那些原本看到卓知远便嫌的恨不能一脚踢他出村的大人们,竟然一个个都送来了许多衣物,还说要收卓知远为义子。后来卓知远才知道,原来那些人都是冲着大胤皇朝对于始教门人每年都有干俸去的,若是卓知远认了他们做干爹娘,那份打着大胤皇朝银讫的银子,可就白白的落在他们的口袋之中了。一年一百两银子,足够一个七八口的家庭什么活儿都不干白吃一年还有剩余了。
跟卓知远一批进入清源山的孩童,足有一百五十多名,卓知远最初还以为清源山都是这般收徒,可是后来才知道,以往清源山每十年便要下山寻找根骨合适的弟子,可是那也不过只是二三十名至多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福气修炼仙家真诀的。这一年也不知出了什么事情,竟然惊得后山清源七峰上的长老们,一起到了前山,勒令前山内门的那些弟子们几乎倾巢而出寻找根骨合适的孩童,带回山来。卓知远便是托了这个福分,才有此机缘进入清源山的。
三个月的辛苦『操』练,对于其余孩童或许还有些难度,可是对于从记事开始便跟着陈老头东奔西跑,并且还不断的要帮陈老头打些下手的卓知远而言,却并非什么难事。三个月后,卓知远想当然的成为了这一批孩童里,被选入外门的五十名弟子之一。
可是,在大长老亲自来到前山为这班外门的弟子们开蒙讲禅的大典之上,卓知远却无端的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之心,听着大长老讲着什么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之类的话,他却举手发问,最终惹得大长老颇为恼怒,竟然在大典之后,让刑堂的知事莫询先生宣布将卓知远从外门降至外五堂之一的清尘堂,做了一名扫径的童子。
这清尘堂的名字听来甚为雅致,可是却是整个清源山中最为低贱的身份,几乎便与修仙问道从此无缘了。即便是清源山中灵气充足,也顶多是让这些童子杂役比常人多个十几二十年的寿命而已。
整个清源山始教,分为前山和后山之分。后山共有七座高峰,居中一座叫做忘想峰,乃是始教掌教九霄尊者的修禅之地。其余六座,分别是六名始教长老所居之所。后山的弟子们乃是清源山始教的嫡传弟子,功力最末的也能驭剑飞行一日数千里之遥。乃是整个清源山最尊贵的所在,这后山上的弟子们,也自是高人一头,在始教之中拥有无上的地位。
前山又分成外门和内门,内门之人已然可以修习真诀,若是表现不俗,便会被后山的长老们收为嫡传弟子,修习更高的真笈。而外门的弟子则只能修习武功,地位跟内门的弟子又是不可同日而语。
外门里还有个外五堂,分别为清尘、炼丹、起灶、估衣、制符,仅仅只是外五堂的堂主会教他们一些粗陋的功夫,完全不成体统,实在是整个清源山中地位最为低末的一等。
不过卓知远倒是并不介意这扫径童子的身份,在他看来,陈老头死后,他便饥一顿饱一顿,若不是隔壁陈大叔夫妻二人看他可怜,还时不时的接济于他,让他过去随着陈家一起吃饭,怕是卓知远早就在陈老头淹死在芦苇『荡』中之后不久便也追随他去了。现在进了清源山,能有一碗饱饭吃,卓知远已然很是满足。
旁的童子,多少还憋着一股子劲儿,稍有闲暇,便跟着自己分堂的师兄们又或堂主学习那不入流的武艺,以期有一日外门有哪位师长怜其勤奋,将其招入外门,自此摆脱这最低末的身份。可是只有卓知远,平日里扫完地后,便躺在山门内那条蜿蜒盘旋如同天梯一般的登山小径旁,咬着根草儿,看着天上的白云如同苍狗奔马一般的变化。
不过以卓知远的身份,最初由于他是外门弟子贬斥下来的,还有些人关注几分。等到时间一长,早就不再有人去管他的死活,卓知远倒是也落得一个清净,越发的不合群起来。
卓知远在山门内的小径旁,倒也并非完全无所事事,他只是知晓,这山里有一种奇怪的石头,石头上仿佛有隐隐的花纹流动,这种石头被外门的那些弟子们称之为灵石。据说这灵石有镇定心神稳固禅心增强身体灵气吸收的作用,因而外门那些修习武功的弟子,对这种灵石倒是颇为看重,身上总是会随身携带个一块两块的借以稳固自己的修习。
不同的灵石有不同的价值,两条纹的比一条纹的用处大,到了五条纹以上的,便是灵石中的上品了。这些灵石也并非永远都有用处,那些流转的波纹是会逐渐转淡从而消失的,一旦消失了,便和普通的石头无异。
如同卓知远这种清尘堂的弟子,这种灵石是没什么大用处的,特别是卓知远这样根本没把修仙问道当回事的人。可是起灶堂和炼丹堂的童子,却也和外门的弟子一般,需要这样的灵石。他们平日里都要呆在炉旁烟熏火燎,若是身上能放一块好些的灵石,竟然是可以起到怯除火毒的功效,因此卓知远虽然闲散,但是也会留心路旁草丛树堆之中,有没有这样的灵石,若是有的话,他便会小心翼翼的收集起来,拿去跟起灶堂的童子换块额外的肉来打打牙祭,又或者拿去跟炼丹堂的童子换些炼废了的丹『药』。这些丹『药』虽然炼废了,对于内门那些修真者自然是毫无用处,但是对于外门这些弟子或者童子们而言,却是不错的辅助材料,吃在嘴里可不止是好吃那么简单,还有各种提神醒脑强身健体的功效。
后山的云朵又在变幻了,一会儿仿佛是一条『露』出獠牙的凶狼,一会儿却又仿佛是乖巧的土狗,看的卓知远呵呵傻笑个不停。
看累了,卓知远便低下头来,前方一棵苍天古松之上,停着一只翠鸟儿。翠鸟鸣叫跳跃不已,忽然翅膀一张,朝着树根冲去,卓知远的目光随着翠鸟的迅疾,看到树根处似乎有一块不错的灵石。
卓知远大喜,跳起来奔了过去,翠鸟惊得飞出老远,卓知远却弯腰伸手,将那块灵石握在手里。摊在掌心一看,那上边竟然有七道明显的波纹,隐隐流转,卓知远顿时便觉得耳清目明,掌心里似乎也有一股清凉之意直达内心。
在卓知远看来,这块灵石几乎就相当于十数颗炼废的丹『药』,又或者是一大块喷香的牛肉了,他正待纳入怀中,却听到身后一个声音传来:“那童子,你捡了我的灵石,还不快快还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