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节 惨变(1 / 1)

凤临 凤七 1759 字 8个月前

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从萧策的怀中抬起头,道:“我饿了。”

萧策这会儿正满心柔情,哪料到她来了这么现实的一句,不由失笑,带着些宠溺柔声道:“好,先用晚膳。”

便要拉着秦末的手出去,秦末这才突然想起自己的问题:“你还没回答我的话呢。”

萧策眉头一挑:“什么话?”

秦末嗔了他一眼:“小七呀,你是不是早知道他是什么身份了?”

“不知道,”见秦末瞪他,娇嗔中带着些恼怒,萧策只好苦笑,“上回我回来时,不是正好看到陶姑娘为你绣的金绣带么?我记得二十岁生辰时,母后也曾给我备过一条,因那绣工十分精美繁复,便留意了,那绣带是生辰礼,母后不会让尚衣局做,定是哪个宫女特地准备的,所以我还问了母后是哪个宫女绣的,原想着让她帮着再绣个书囊,可母后却说是她让人特地着人让金陵的周家绣的,我因怕麻烦,就没提书囊的事,可到底有些遗憾,就记在了心里,那天看到陶姑娘送你的绣带,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针法,因此留了心,便问了你陶姑娘和小七的来历,再加上农怀信中提到的周家易主的事情,所以猜度着,也许这陶姑娘和小七,便是周家前任家主的遗孤也不定。只是还没确认。今天你和小七又在外遇着这样的事,我想是八九不离十了。”

“所以,你才认小七为义子的?”秦末心中有些凉意,可历来帝王本就无情,这样的利用,似乎,她又没有立场去责怪他。就算她自己,若不是拓拔宏相托,也不会对这对姐弟有多上心吧。只是,这一段时间的相处,她已对小七有了极深的感情,哪里还能容易萧策去利用这身世可怜,却又让人疼惜之极的孩子,“还有,你既然猜得到他的身世,那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萧策有些无奈的揉了揉她的头发,正要说话,烟雨已在外面禀道:“娘娘,要现在摆膳吗?”

秦末正要说话,萧策已在屋里应道:“摆吧。”携了秦末的手,柔声道:“先用膳,晚上我再与你细说?”

到了摆膳的西厢,秦末让如画去请陶予,萧策因已用过晚膳,便在一边陪着,细细问了陶予白日所遇的那几人都是些什么人,陶予便也不再隐瞒,一一详细说了。

原来那为首的男子,便是周家的总管周勤,虽周家易主,可周勤却至今稳坐周家总管之位,陶予毕竟年龄太小,并不清楚周勤在他爹娘被杀的事情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可背主弃信却是必定的,而且那日父母食了毒药暴亡,他和姐姐从故去的祖父书房中回院的时候,在竹径中听到人声吵杂,姐姐陶月棠便拉着他躲到了竹林之中,当时只是怕被发现他和姐姐偷去了一直严禁家人出入的祖父书房,却没想到听到的是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周勤当时的声音,他死也不可能忘了。

那时,周勤就在他们隐身之处不远的地方,指挥着一众家丁道:“快,务必要把三小姐和七公子找出来,抓住后,谁也不许提老爷和夫人已死的消息,二爷说了,就地杀死,务必要处理的干净些。”

那时,他听到爹和娘已死的消息,满心的不能置信,娘和爹爹明明好好的,怎么可能死了?猛地推荐姐姐就要冲出去,陶月棠却紧紧拉住他,捂着他的嘴,两人的挣扎捍动竹枝,发出呼拉的声响,虽本来就远远的院落里就隐隐传来吵杂声,可这一动静,还是惊动了周勤和他领着的那些人。

陶月棠当时也吓的呆了,却不敢再推着陶予让他先逃,只能蹲在暗处,禀声静气的一动不动,死死捂着陶予的嘴,不许他发出一点声音,听着脚步声近了,陶月棠从来没有那般绝望过,她死了不要紧,可是小七呢?小七他还那么小……

也许天不欲绝了这姐弟两的活路,正在这时,从她们身侧穿出两只猫来和一条狗来。周勤骂了一句,领着人便朝祖父书房所在那处幽静的院子去了。

还是初春的天气,等人走了,小七和陶月棠才惊觉都出了一声的汗,衣衫尽湿,可还来不及悲伤父母已逝的现实,就听到身后有一低声道:“往西北的角门走,那边已查过了,这会儿正松着空。我已打点好好,门外会有人接应。”

要不要信他?

“你是谁?为什么要救我们?”

那人依旧压着嗓子道:“这会儿不是问话的时候,以后再说,快点,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陶予和陶月棠两人对视一眼,又向隐在他们身后的人看去,黑暗中,只隐隐簇簇的一个人影,却看不清那人的脸。

反正已经无路可去,这人若是承心害他们,实在没有必要隐在暗处给他们指一条道,只要嚷一嗓子,陶月棠和陶予这姐弟二人都必死无疑。

陶月棠下了决定,拉了陶予的手,对着身后的人低声道:“谢谢你,七弟,我们走。”

一路翠竹掩映,风吹叶响,他们又极小心,再加上这条咱已被周勤派人搜过,因此并没有什么人,反倒是让他们极顺利的到了本北的角门处,那里果然有人隐在莲花门处候着他们,见人来了,小心的开了门,对那人道:“我在这里守着,你快送三小姐和小公子走。”

陶月棠心中千言万语,却也知道这不是问话的时候。那个也不顾男女之妨,推着她们出了院,绕过回廊,再出一道门,便出了府。

“三小姐,小公子,我不能再送二位小主人了,这些是银两,你们带上,快在城中寻个地方藏着,这两日千万不要出城,城门处必定已有人盘查。等这些日子过了,风声不紧时再走。”

“大恩不言谢。”

陶月棠也不推辞,接了那人手上的一包碎银,拉着小七冲进了茫茫夜色之中。

可是,他们能去哪里?一个是深闺中不喑世事的大家小姐,一个是只有七岁懵懂无知的幼童。

陶月棠流不出泪来。

爹和娘,她听到那些追杀他们的人说死了,可是明明中午一家还和和美美的在一起用了午膳,娘还说快到踏青的时节了,计划着再过几日,到了上已节,带着姐弟二人去郊外的月湖游湖,为此还特地给他们准备了新的衣衫。

“姐,我们要去哪里?”两人跑了足有四五里路,绕过几乎街巷,停在一处大院的后巷中,都累的再跑不动了,陶予才问姐姐。

去哪里?天下之大,他们原来几乎拥有这世间的一切,可是这一刻,陶月棠被弟弟问的心酸难耐,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泪珠有如断了线的珍珠,倾泄而下。

是,天下虽大,可他们失了父母的庇护,别说一切,竟是连个容身之所都没有。

隐隐地,听到这大户人家的院内有哭声,旋而又响起一阵衰乐。

陶月棠和陶予更觉得凄凉。

一边紧紧拥着陶予在初春料峭的夜色中微微发抖的小小身体,一边打量四周,突然,又是一阵衰乐响起,陶月棠心中一动。

“七弟,我们绕到前门去。”

“姐姐,如果被人发现了怎么办?”

“只要到前门时没有被追我们的人发现就行,这户人家在办丧事,正是人多事杂的时候,不会有人注意到我们。如果能混进府内,我们就安全了。看这家也是大户人家,二叔,不,他周余年在金陵城中,还远达不到一手遮天的程度。七弟你想,这家人既办丧事,必定会去城外永宁寺中做道场的,姐虽不知道是哪户人家,可看这府邸的气派,只怕满金陵城也找不出五家能与之相比的。必不是周余年现在就敢得罪的人家。且到时候去城外做道场,随行的奴仆必定众多,我们只要能混入其中,也许就能出得城去。”

“小七听姐姐的。”

陶月棠不敢多耽搁,为陶予整理了一下衣衫,所幸除了有些凌乱,逃出来时并没有被撕坏,稍一整理,倒是有些样子。还好,当时因在家中,并未穿的有多奢华,也不算打眼。陶月棠自己也摸平乱了的发丝,扯了扯揉皱的裙裾,取下头上珍贵的珠钗等物,拉着陶予去了前院。

也许是上天在助他们。到了前院的侧门处,刚好遇着府中的下人们在运送购来的丧仪用物,一众人忙的团团转,就有一婆子看到陶月棠拉着一孩子,呵斥道:“都在这忙着,你这丫头怎么拉着过孩子在这添乱,还不快帮着取东西?来,把这捆香烛抱着,送到二院中的吴妈妈那里。”

正是渴了就有人递水,陶月棠心中狂喜,也松了口气,忙装出低眉顺眼的样子,上前把那捆香烛接了过来,陶予自然更不敢出声。跟在姐姐后面快步进了府门。

陶月棠实在不知道二进院往哪里走,但她毕竟也是大富人家的小姐,便沿着回廊,向北行去,走了不久,迎面遇着一个姑娘,灯光看看过去,显的极是面善,陶月棠便上前问道:“请问姐姐二院的吴妈妈在何处,奴婢要把这些香烛交过去。”

那丫鬟看着陶月棠皱了一下眉,叹道:“你是哪院的?怎么这个时候也不换上孝服?就是一时没有孝服,至少头上也要系上孝布吧?若是被秦妈妈见了,可有你好受的。”

陶月棠心道我哪里去找什么孝服孝布来,只好装着懊恼的摸了摸头,央求道:“姐姐可千万别说出去,孝服因一时备的不齐,奴婢去领的时候刚好用完,因此当时只拿了条孝布系在头上凑和了,原是说等孝服备好再去领的,刚大概是在外面忙的急了,落了却没发现,这可怎么办?”

那姑娘虽说话怆些,却是心善之人,见陶月棠长的端丽,说话极是温婉清晰,又添了几分好感,再一看她身后还跟着个俊美的幼童,不由奇道:“这小公子是哪位客人家的?怎么跟着你跑到这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