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章内容有补充,麻烦大家回头去看看,麻烦了。另外,这一章把战争写完。
…………
“公子休得胡说,我贺某行得正坐得端,岂会是那般小人。”掌柜的拧起眉头,话语里夹杂着怒气。
苏知寒却是冷冷一笑:“白家小姐是从关外回来的,一个女子,独自安然无恙回到关内,谁信?”
见掌柜的神色愈发谨慎,苏知寒继续道:“关外乃是敌军,可没有咱们自己人。就拿方才来说……白夫人进来之时满面紧张,反而直直入了内屋,出去时却是面色松快,手中却并无茶包。我倒是想知道她在掌柜这儿了了一桩什么心事?”
话里带着几分邪邪的轻佻,与苏知寒本身的气质半点不符,却依旧让掌柜的生出几分心惊。
“我不知道公子在说什么……”
“呵呵,是吗?李郡守选的人,怎么会是泛泛之辈。”
苏知寒来边关前,梁元邵便将边关的情形一一说给他听。临走时,无意间倒是提及了李怀玉这一处秘密之所。说来也是李怀玉为人谨慎,他自离开京城,便知晓了“风云莫测”的道理。是以当初办下贺家茶庄后,就偷偷传了消息给皇上,以防被人倒打一耙。
李怀玉决然想不到,正是当初这份小心,才有了未来边关乃至朝堂的转机。
苏知寒原本只知这一茶庄存在,待赶往玉门关后,也曾查证一二,只是迟迟没有定数。直到今日白家人找上门来,他方能确定七八。
“你说什么?”贺掌柜被他的话刺得一惊,当即变了脸色。
苏知寒抬起手指敲了敲桌沿道:“明人不说暗话。我知道你背后的主子是谁,便是自己人。”
贺掌柜一双眼炯炯然:“你究竟是谁?”
苏知寒抬眼看去,眸心隐隐带着几分坚韧:“苏知寒。”
贺掌柜一听这名字,当即拂袖大怒:“原来你就是苏知寒,那你算什么自己人,不过是奸臣一伙的。哼,既然被你发现,要杀要剐随你便,但是想从我这儿得到什么消息,你做梦!”
贺掌柜怒气盈然,其中的卓然正气不容忽视。
“你家主子死的冤屈,难不成你就不想替他报仇?”苏知寒并不替自家辩驳,只是低声反问道。
“哼,报仇?落到你手里,还谈什么报仇?”
“我说过了,我们是自己人。”苏知寒一字一句缓慢吐出:“我是什么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帮你。”
闻言,贺掌柜静了下来。
苏知寒继续道:“我能找到这里,说明你已经不安全了。我想知道什么。大可以去逼问白家。但我没有……”
“我奉旨出京,路上耽搁了几日,到的时候李郡守已经死了。一个死人的势力能有多大?”
“现在你信我或是不信我,结果都是那样。与其白白去死,还不如赌上一把。”
“赌你?”贺掌柜对着苏知寒打量一番,好似想看看这个年轻人口里的话占几分分量。
苏知寒迎着他的打量笑了笑:“不错,赌我是自己人,赌我能帮你,赌我能为李郡守报仇。”
贺掌柜一声不吭,心中却是打起了盘算。他所知道的消息,便是谢远将军尚在。若此人所说是真,那谢远将军兴许能躲过一劫。若所言为假,那谢将军就再也回不来了。
可是,照着现在官衙的说法,谢将军贪功冒进,已然身死。
咬了咬牙,贺掌柜握拳颔首:“好,横竖都是死,那我就信你一回。”
……
将白家人传来的话告诉给了苏知寒。
谢远说大郢内部有鬼,细细一想,前些月的战事的确奇怪,胜负持平,却是伤亡极大。这个贺掌柜的想到了,可苏知寒却总觉得还有些什么被漏掉的地方。直到从贺家茶庄出来,见着街头来来往往的人,他方明白了过来。对啊,白家小姐常年在玉门关生活,怎么会不认识谢远的长相?可她只字未提,这倒是教人起疑。
苏知寒不便在沈耀的眼皮底下动作太多,当晚,他便让前日送白姑娘回家的士兵又去了一趟白家,而问出来的结果,让苏知寒大惊。
谢远容貌尽毁,并且按照羌营人的说法,是因爆炸而起的。爆炸……若他记得没错,爆炸——土雷。
苏知寒不免打了个寒战,当即派人送了密报回京。
梁元邵得知谢远没死,心中万般安慰。
他借着战乱除去奸臣,本就累了这些边关将士。李怀玉的死已然让他心痛,再加上一个谢远,玉门关的未来堪忧啊。
只是沈家竟然胆大包天,私自将土雷运到地方,更是用在大郢将士身上……此等恶贼,他定要将沈耀五马分尸!
将对付沈耀的计策安排好,梁元邵着人快马随着圣旨一同送去。
……
玉门关。
十二月初五,羌国出兵挑衅,西南驻军对敌,伤者众多。
十二月初六,西南驻军与玉门关守军再次出战,大败。
十二月初七,以苏知寒为首的一系列官员进言,让沈耀增补自京城带来的兵力。沈耀以将士尚未休养好为由拒绝。
十二月十二,苏知寒瞧瞧撤下西南驻军与玉门关驻军,羌国大军再次直逼玉门。
十二月十三,玉门关百姓上书,请求沈耀整合兵力,力抗强敌。
十二月十五,趁着百姓在官署外求见,苏知寒偷出沈耀贴身玉佩。将沈耀亲部调动出外迎敌……因苏知寒身份特殊,并无人起疑。
是日,羌军败。
苏知寒于玉门关上挂起莲花旗。
沈耀大怒,西南驻军在苏知寒命令下,控制玉门关。沈耀逃离玉门关,却被身边最亲近的副将擒获。
沈耀亲部群龙无首,竭力抗击羌敌后,投降。
而另一头,谢远在得知玉门关内高挂莲花旗,便明白过来。借着呼和赤大败,酒醉,手刃敌军首领,夺马而逃。途中遇追兵,身负三箭。临近玉门关下,失血过多,坠马。
京城。
十二月十三日萧丞相上书,请求撤销枢密院,大部分官员附议,上允。于十二月十五当日,宣布撤销枢密院,收回枢密使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