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挂角”是指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拖。而“香象渡河”则是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在武学世界里,羚羊挂角和香象渡河指的是“少林象形拳”里的两个极为精妙的闪躲法门,这两门身法都以发力隐蔽,事先没有一点征兆著称。据说这两式功夫已经在文革时期失传了。
只可惜,据说就是据说,项东海早前那有如羚羊的一跳,就是“羚羊挂角拳法”里的步法精妙。只不过项东海的“火里栽莲”功法在某种意义上来得更为出色,再加上他所修炼的又是道家的功法,所以就一直没用。
现在一旦施展,就是石破天惊的结果。
…………
项东海像一条死鱼般懒躺在一处草地上,慢慢欣赏着无边的森林湖景,特别林中万物在增加了一层落日余辉的美丽色彩之后,项东海的心神瞬间扩散开去,整个人仿佛融入了这片天地。
自从那天孤身一人吸引赵墨武者之后,项东海每一天都处于生死交替的危险时刻,精神绷得死死的,难得有一个喘息的机会,项东海自然是尽情享受。
不可否认的,项东海是低估了赵墨武者的追踪技巧,准确的说,是项东海低估了严平的领导能力。作为赵国墨家的第一号人物,赵国的国师,都不知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在严平这条地头猛虎在赵国士兵的配合之下,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搜寻到项东海的下来,对他进行围剿。
若不是项东海的潜匿能力非凡,否则他已经人家的瓮中之鳖了。
不过对于项东海来说,这样的处境再是熟悉不过了,怎么能对他形成干扰呢。在不久前,项东海也是被追踪高手白飞猎杀过呢,现在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基础来得更好的严平罢了。
突然间,项东海生出一个荒谬的念头:自己做了这么的事情,究竟是为了那个所谓的任务,还是为了离开这个小说世界呢?
在这一瞬间,项东海想了很多的事情,从自己参军,到自己成为秘密部队的影子教官兼最高级别的杀手,以及到这里该死的小说世界。最后,项东海想到了任务最后的那一个提示:
失败即是死亡!
“或许,我只不过是一只扎挣求存的玩偶罢了……”
项东海自嘲了一下,就在想静下心来休息一下之时,心中一个警兆突然炸现。本能的,项东海排除掉心中所有的杂念,将身体调整到战斗状态,特别是五感,他用所有的心神搜寻着这个警兆的来源地。
在大约百米之外,足足有十数个气息沉稳的敌人正向他这个方向慢慢挪来。
这些气息强而有力,呼吸平稳,显示是有相当经验的高手,如果五、六个就还好,至少项东海还有能力吃下他们。但现在一来就是十四个之多,在项东海不能受伤的前提下,完成这个任务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
不过项东海现在的状态正好,再加上最近一段日子也是被追得憋屈,现在就让他们还一点利息,弥补一下项东海的精神损伤。
首先,项东海凭借着自己非比寻常的五感,准确的掌握了敌人的分布,甚至是实力强弱。紧接着,他就可以根据敌人实力的强弱,以及位置的聚散,慢慢施行逐一蚕食的策略。
项东海不是一般的国术高手,他的特殊身份注定了他的不平凡,不平凡之人自然是有不平凡之处。虽然项东海的修为还达不到传说中“至诚之道”的先知境界,但他那经过特殊训练的五感,足够使他的眼睛看到了敌人的脉搏跳动,鼻子闻到了敌人的气息厚薄,耳朵听到了敌人的呼吸沉散,甚至能以此衍生感应出敌人体内的血液流淌速度,最终分辨出敌人体力的强弱。
这样的分辨技巧,一般的化劲高手也未必能办到。
只见项东海的身法有若鬼魅,几个闪身就来到一处茂密的灌木从边,而且敌人压根儿也没有发觉项东海的行踪。原本项东海再耐心等待一小阵子,夕阳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黑暗,在这个没有电灯的时代里,这样的环境更便于项东海的行事,但是项东海就是想出人意表,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呲!
一个东西被割裂的声音打破了这里的压抑气氛。
但其余的十三人向那个声音来源地看过去的时候,他们所看到的仅仅是一个软倒下去的身影,再没有其他特殊的迹象了。等他们过去检查了一通之后,才发觉这个战友是被人一刀割断了喉咙,连惨叫的资格也没有就断气的。
一股凉气从脚底升起。
他们不是没见识过这么狠辣的手段,但他们真的没见识过身法快到有如鬼魅的敌人。伴随着黑暗的越发接近,这个恐惧之心也就越来越强烈,几个比较胆小的在天还没完全暗下来的时候,就点起了火把,意图给自己增加多一些安全感。
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项东海,依然是趴伏在灌木丛中,收敛自己所有的气息,耐心的观察着这群猎物。
项东海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身影会被敌人洞察,再潜藏这一方面,项东海有极其雄厚的自信。
他的潜藏技巧,可是强大到连最优秀的纯种藏獒,甚至是经过特殊训练的猎豹也无法察觉的诡异地步。想当初,项东海就是凭借着这个技巧,将饲养着十数条纯种藏獒,四条特殊猎豹作为警护的某一地下皇帝刺杀掉,成就了他杀手界的影子之名。
“三个为一组!”
一个看起来是这群人的头领发布了第一个命令。
这个人的声音很是难听,很像是那种伤到喉咙的撕裂声线,如果承受能力差一点的话,恐怕就会直接起鸡皮了。不过在场的人没有一个胆敢违抗这个人的命令,老老实实的以三人为一组,继续搜索项东海的踪迹。
看到这里,项东海登时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