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三章 战略已定,速登九州(1 / 1)

盛世中华 汉风雄烈 1596 字 8个月前

三百六十三章 战略已定,速登九州

安南,岘港。

一幢修饰华丽的豪宅中,许久未见的郭婆带、梁保、麦有金三人正在一脸索然的闷头喝酒。

此时的他们,除了敞开肚皮喝酒吃肉外,也没什么可干的了。

当初他们拒绝了红巾军的招降,可随后时候看到红巾军聚集在广州的水面实力越来越强,三部海盗也不敢再停在老地盘不动弹了。

翻脸无情是他们这群人最拿手的好戏,郑一、郑流唐、吴智清、李相清,这些人投效了红巾军,难保不会恶从心头起,拿他们这三部旧日的同行同伙作为自己参加红巾军的见面礼。

而且红巾军明显是要争天下的,这样的队伍也不可能放任着海盗突入杀戮沿海村镇不管,自己等人若是依旧留在老地盘,日后少不了就要跟红巾军水师刀兵相见。

自感觉实力不济的三人不敢跟红巾军碰对,可要郭婆带三人去投清军,则更是扯淡,那样的话他们还不如舍着脸皮不要,现在就收拾东西入伙红巾军呢!

进退两难,颇有些走投无路的郭婆带三人这个时候却突然接到了西山军的召唤。

前文里已经说了,这七色旗,七支队伍,当初就是在安南发的家,他们旧日的老大就是西山军的创始人之一阮文岳,阮氏三兄弟的老大。

西山军的发家,几乎可以说是越南版的‘三国演义’。北方的郑氏那时就相当于曹操,南面的阮氏则是为江东,而草根出身的阮氏三兄弟就是更加平民化的刘关张。

老大阮文岳,老二阮文吕,老三阮文惠。

三兄弟先是合同北方郑军打垮了南方的阮氏,悄悄扩大了自己的势力,然后掉头北上,没几年就砍下了郑王的脑袋。

征战之中,三兄弟身边各自围有了一群豪杰,其中以阮文岳和阮文惠实力最强。当时,收拢中国海盗为己用,对付南方阮氏和北方郑氏的水师的人就是老二阮文惠。

征战之中,中国海盗立下了一场接着一场的大功。阮文惠也毫不吝惜的封赏高官厚禄。

如带头人陈添保被授以总兵之职,保德侯之爵,善艚道总督。保才侯,统善艚道各支大总督;莫官扶,总兵、东海王;冯联贵,都督;郑七,艚长、总兵、大司马;郑维丰(郑七之子),金玉侯;乌石二,也就是现在的麦有金,先是宁海副将军,后世清海大将军;梁保,总兵;梁贵兴,合德侯;郑流唐,都督……

高官厚禄,进爵封侯,且又能壮大自身的实力,中国海盗们自然是以阮文惠马首是瞻。

可惜与原版刘关张这异姓三兄弟间的深情厚谊,同生共死不同,越南版的阮氏三兄弟内部却是龌龊的很。乾隆五十二年,阮文岳自称中央皇帝,封阮文惠为北平王,驻富春。阮文侣为东定王,驻嘉定,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随后就三兄弟间就开始了相互攻奸和自相残杀。

如此也给了西山军的敌人一些可乘之机,阮福映便是乘机从暹罗潜回重新夺去嘉定,降将阮有整也乘机控制了北方实权,叛变了西山政权。同时寒掉的还有一部分中国海盗的心。郑一就是在那个时候决心退出的,其叔叔和兄弟郑维丰阵亡之后,就率部退入了广东沿海,麦有金、梁保等人也都是因此而退出。

并从此,西山军“内相悖,无暇南顾”,给了阮福映一息苟延残喘之机。乾隆五十三年,阮文惠领兵北上,杀死了阮有整,黎王昭统乘乱逃入中国求援。当时乾隆帝命两广总督孙士毅领兵入越干涉,并攻占升龙城,恢复黎氏王朝。可是孙士毅自大轻敌,看不起西山军,入越清军先胜后败,黎氏王朝再度逃入中国灭。

是年年底阮文惠自立为帝,改元光中,建立西山王朝。乾隆帝封其为安南国王,黎朝遂亡。

西山王朝政令多自(阮文)惠出,(阮文)岳惟据有归仁、富安而已。阮文惠立黎氏后裔公主玉忻为皇后,子光缵为太子,于义安麒麟山下建立凤凰中都,改升龙为北城,分山南为上、下两镇,设官统治。

可是阮福映势力已有起色,重新占据柴棍,依靠地主阶级的支持,把嘉定建设成为复辟的基地,开始不断进攻西山军。

是时西山军阮文惠、阮文岳皆以年老,没过三年二人就相继去世后,衰落已趋。继承王位的阮光缵,封阮文岳之子阮宝为孝公,赐符离一县为食邑,称“小朝”。阮宝不服,阴谋联系阮福映,为阮光缵所杀。西山政权内部矛盾愈演愈烈,动辄互相残杀,文武上下人人自危。

郭婆带、梁保、麦有金三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重归的西山军,你说这心情能有可能好吗?

因为顾及,阮光缵一般情况下不敢对中国海盗下手。可是前途无亮的三人,想想广州的郑一等四人,心里怎能甘心?

可说来说去这又能怨得了谁?路,还不是自己选的么!

今日三人齐聚,是因为北边传来了红巾军胜利攻占广州的消息,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红巾军的地盘就要与西山军接边了。

南京,视线再转回梁纲身上。

返回宫中的他此时正在逐字逐句的细看着司法部送上的本月治下的全部案件统计书,数量比起上个月又下降了五六个百分点。

约莫有两刻多钟后,梁纲满意的放下了案上。

一段时间的熟悉后,红巾军详尽、清廉的司法诉讼和执法机构给了治下广大百姓很深的影响。

往日闷头吃亏忍受的事情越来越少了,上司法院打官司,找警察的事情越来越普遍。而当这样的高峰期持续了近两个月时候后,红巾军治下所有的百姓都清楚地认识到了司法院、检察院和警察局的威力,随后案件数量就在逐月下降。

要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种程度很困难,可是往下降低一层标准,人人遵纪守法却还是有可能的。

从案上再拿起一本奏折,是内阁首辅王邵谊和其下财政部、农畜部以及军中后勤部联名递交上的一分折子。

简单点说,里面交代的就是红巾军现有的所有家底。

粮食、银钱和军需物资储备,至今还都颇为充裕。可是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与一个正常的国家相比,红巾军现在治下各府县省库都太干净了。

不管是古代还是二十一世纪,地上税入都不可能全部上缴国家,它们还要支撑地方运转呢!

比如说常平仓,这是中国古代历朝历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市场价值的作用。

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它会适当的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能使各地各方都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再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政权都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而且还有义仓,这是隋以后各地为备荒而设置的粮仓。

《隋书.长孙平传》:“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

最主要的还有各县的县库,各府的府库,各省的藩库……

梁纲搜刮后现在多是空空如野,不见每日都有大量的钱财从南京向四方运去么。

当初梁纲大军过后刮得天高三尺,现在就该他反哺反育了,没办法!

所以说,就一个政权而言,红巾军发展迅速,民意也在迅速高涨,可是根基终是脆弱。他现在就好比南北朝时的前秦,如果一次大战中,主力精锐全部丧尽,红巾军的政权也肯定会随之崩溃。

不过该是幸运,战争方式的改变,使得红巾军现在已经不再存在这种危险了。

摆在梁纲面前事实上只有两条路,一种是快速推进,根本不讲究积累,拿下两湖之后,张世龙部可以继续往西南推进,而梁纲自己统领大军立刻展开针对北方的征伐。

二种就是缓慢稳当进行。大军拿下两湖后,继续向西南推进,可是却不立刻进兵中原。登上两三年,甚至是一年,政权有点积蓄和根基后,再大军北上。

性格沉稳的人应该会选择后者,可是梁纲却始终认为清军不堪一战,等待时间积累,固然是增强了红巾军,可也给了清军的喘息之机,他心底早就选定了前者方式,明年时候他就想把赤红色的大旗插在北京城头。

时间不等人,梁纲的终极目标——环太平帝国,其中一大厉害,就是要趁着欧洲激战正酣之际,嘣掉北方的那头大狗熊。

打掉中国周边,唯一一个在陆战上有可能对中国造成威胁的国家!所以,他必须加快速度,用最快的步法登顶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