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皇上当初为怕萧允委屈,不肯让萧允屈居妃位,因此一直未给萧允位号。如今王婉崩逝,皇上就谋划着立萧允为继后。在皇上心中,只有皇后的位置才不委屈萧允。可皇上也知道萧允身份尴尬,自己若是贸然提出立萧允为后,只怕朝臣反对,因此特意召王绍政进宫商议此事。
虽说天家无私事,更遑论是立后这样的大事,可皇上不愿与寻常朝臣商议立后的事情。因王绍政是王婉之兄,谊属国戚,自己倒是可以和他商议此事。皇上心中未尝不想着先劝王绍政站在自己这边,这样一来,朝臣中若有人反对,王绍政倒可以帮自己一把。
王绍政听了皇上的话,不觉怔住了。虽然王婉崩逝,可王绍政在宫中还是甚有耳目。他自然知道如今宫中是李贵妃专主内政,且李贵妃有子,因此李贵妃为继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李家根基浅薄,王绍政倒是愿意李贵妃被立为继后。只是没想到皇上竟然要立萧允为继后,这大大出乎王绍政的意料。
萧允是建元的未亡人,皇上如今将萧允纳入宫中,早就落下了杀兄夺嫂的名声。只是宫闱事秘,朝臣不敢多言,睁一眼闭一眼,只作没有这件事。可如今皇上要立萧允为后,无疑是将这件丑事告诉给天下人知道。
王绍政知道皇上以礼法治国,素来是最讲究礼法的。如今皇上竟不顾自己的明君名声,要立萧允为后……
王绍政的眸光变得有些晦涩难懂:这个萧允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竟能令皇上如此?
皇上只是看着王绍政,见王绍政怔怔无语,倒也不在意料之外。皇上自然知道自己要立萧允为后,朝中即将掀起的风暴,可为了萧允,皇上决定一意孤行一次。
想到这里,皇上的脸上流露出几分笑意来:所谓的千古明君,不过是在史书上留下几页繁华罢了。自己偏要任性而为一次,顺从自己的心意做一次事情。
王绍政收起思绪,拱手为礼,正色道:“如今天下承平,百姓乐业,天下皆谓陛下是旷世明君。陛下奈何因一女子,而有累千秋盛名?”
皇上微微一笑,道:“王爱卿如此说,是不同意朕立萧允为后了?”
王绍政跪下叩头道:“陛下,微臣要做忠臣,因此不敢从陛下之命,还望陛下恕罪。”
皇上见王绍政态度甚是坚决,不由长叹了一口气,道:“朕明白了,你退下吧。”
王绍政见皇上这般态度,知道皇上没有将自己的话听进去,再叩头道:“陛下若是执意立萧氏为后,千秋史册又该如何记录陛下?”
皇上不再说话,可眸中的目光却越发的坚定:自己已经错过了萧允一次,这次自己再也不想错过了。纵使在史书上留下骂名,又复如何?
王绍政为人精明,如何看不透皇上的心事,知道自己此时多说无益,也就行了礼,退了出去。
李贵妃一直在一旁偷听,她早已将皇上和王绍政的话听得清清楚楚。李贵妃一直以来的希望落空,心中的失望可想而知,因此她只觉得浑身发软,不得不扶着自己的侍女红樱。
红樱只觉得李贵妃抓着自己胳膊的手很用力,自己的胳膊传来一阵阵疼痛,可却不敢叫出声来,只得咬牙忍着。
皇上因王绍政执意反对,心中不悦,也就不肯再待,早已拂袖离去。
皇上早已走了,可李贵妃兀自定定的站着,看着不远处的一丛海棠出神。
那海棠早已凋零,枝上只余残红点点,带了几分落魄。
红樱忙低声唤道:“贵妃娘娘,贵妃娘娘——”
李贵妃回过神来,道:“我们回去吧。”声音带着几分无力。
李贵妃因心中有事,也就不再去看谢昭容,而是迳自回了自己的寝宫。
一进屋子,红樱就替李贵妃解下披风。
李贵妃在软榻上坐了,只管怔怔出神。李贵妃苦心经营多年的心血,一旦付诸东流,种种失落、怨恨、嫉妒不由纷至沓来。
红樱倒了一杯茶,放在软榻前的矮几上,就默默退到一旁。
李贵妃抱着膝盖沉吟良久,眸中突然闪过一抹冷厉的光来:她这些年在宫中处处隐忍,处处小心,好不容易熬死了王婉,本想着能执掌昭阳,不想半路却杀出了个萧允来。无论如何,自己决不能让萧允得了意。
李贵妃出身寒微,却能在一班出身名门的女子中博得今日的局面,不能不说李贵妃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自然知道自己在朝中根基浅薄,无人能为自己力争后位。皇上虽然待自己不薄,可那不过是自己服侍皇上多年,小心谨慎的结果。若是自己此时违背皇上的心意,只怕那一点可怜的感情也会消失殆尽,因此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和萧允起正面冲突。
李贵妃只是沉吟不语,猛然她想到了一个人,脸上不由流露出一抹阴沉的笑容来。
此后数日,李贵妃仿佛不知道皇上要立萧允为后一般,一切如旧。她处理宫务,越发的谨慎小心,对待宫中上下的太监、宫女格外的宽厚;待后宫诸位妃嫔,也格外的关切,不肯怠慢哪一个;对萧允,更是事事想得周到,倾心交好,因此博得上下的交口称赞。
可李贵妃深知自己纵使是博得了贤良的名声又复如何?在皇上心中,终究是不敌萧允。
这日,李贵妃的母亲又进宫来了。
母女两人寒暄了一会儿,待屋内服侍的太监、宫女都退了出去,李贵妃的脸色登时大变。
李夫人见李贵妃神色有异,忙惊问原因。
李贵妃咬牙道:“我与那贱人势不两立。母亲上次进宫要我小心她,我想着她不过是个再醮之妇,名分上已经吃了亏,能掀起什么大的风浪?不想,她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媚惑皇上,皇上竟然执意要立她为后。”
李夫人听到这里,已经知道李贵妃说的是萧允,心中也不由满是讶然,因问道:“论名分,她是皇上的寡嫂,皇上如何能立她为后?”
李贵妃脸色越发难看,就把那日自己听到的言语一五一十告诉给了李夫人。
李夫人听完,不觉也怔住了。半晌,她才说道:“皇上怎么能这样做?娘娘跟了皇上这么多年,如今又有了儿子——”
李贵妃不等李夫人说完,就苦笑道:“母亲,这些在皇上眼中都算不得什么,任何一个妃子都能做到。可在这宫中,得皇上心的只有一个人。”
李夫人自然明白李贵妃心中失望,可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安慰李贵妃,只是劝道:“皇上纵使是有这般心思,朝中的大臣也不会同意的。”
“母亲,那些大臣不过都是些墙头草,看着皇上的意思来,就是其中有一两个想谏诤的,终究也违逆不了皇上的意思。”
李夫人见李贵妃神色间带着几分凄惶,不由握住李贵妃的手,轻轻的拍着。
李贵妃把头一昂,冷笑道:“女儿不会这般看着那个贱人坐上皇后的宝座的,将来给她叩头请安。”
李夫人见李贵妃眸光中带着几分狠厉之色,心中大惊,劝道:“娘娘可要三思而后行。”
李贵妃道:“母亲放心,我不是那等笨伯,要亲自动手。”李贵妃说到这里,压低了声音,凑到李夫人耳边低语了良久。
半晌,李夫人一脸疑惑的看着李贵妃。
李贵妃的脸上流露出几分得意的笑容来,道:“母亲回去只管这般和父亲说了,父亲自然明白。”
李夫人虽然不明白李贵妃的意思,还是答应了。
接下来的日子依旧平静无波,可却暗隐波澜:皇上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时机,向群臣宣布要立萧允为后的消息。李贵妃也在暗中谋划……
这日,李夫人让人送了几样点心进宫,只推说是李贵妃爱吃。
李贵妃见母亲送点心进宫,心中暗喜,知道自己让父亲办的事情成了。
次日一早,李贵妃用过早膳后,就说要去看萧允,带着红樱和几个宫女去了结绮宫。
萧允听说李贵妃来了,不好怠慢,忙整理了一番衣饰,亲自迎了出来。
李贵妃格外打量了一番萧允,见萧允穿着一身蓝色的长衣,下面系了一条月白色的裙子,不见一点文绣,极是素淡,却别具一番风姿,心中暗暗嫉恨。
她见萧允要福身施礼,忙一把拉住,道:“萧娘娘不必多礼才是。”
李贵妃专主内政后,对萧允甚是照顾。萧允对李贵妃自然带了几分好感,也就笑道:“贵妃娘娘玉趾降临,令妾这里蓬荜生辉。”
李贵妃携着萧允的手,一边朝里面走,一边笑道:“萧娘娘不必这般客气才是。”
进到屋内,两人落了座。
李贵妃和王婉不同,王婉出身名门,才华卓绝,见识不凡,因此萧允和王婉往往相谈甚欢。李贵妃出身寒微,读书有限,因此和萧允不过是谈些琐事。
李贵妃和萧允说了一会儿闲话,突然压低声音问道:“萧娘娘,可曾听说如今朝中出了谋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