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缘身在此山中!谁是醒者(1 / 1)

可怕的是!

只要一旦进了这个圈,想要从这个圈里面蹦出来,只能够说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话可不是说说的那么简单。

“呵!”

忽然间,长兴侯耿炳文轻笑一句。

“如此!世子殿下的这种计策,我等之人也都是无意之间才将其拆穿知晓,不知道淮河之处的两位王爷,他们可能能够想到这些?他们身旁可能有这种能人?”

“若是想不到这些,身旁也没有能人,届时又会做些什么呢,”

他这么一个问题落下。

刹那间。

场上的所有人都觉得呼吸一停,甚至还颇有几分心有余悸。

郭英更是满目凝重,脸色比之前还要郑重万分。

他小心翼翼地开口出声。

甚至声音和语调也都压低了太多太多。

跟之前的军中武将相比较嘹亮的嗓音而言,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

根本就没有半分的可比性。

甚至这一刻!

不仅仅是他一人,旁边的其余军中之人也都是各自眼神带上了几分凝重。

皇族相残相杀!!

这一幕一旦出现,那可是大大丢了皇家的颜面。

尤其是那位。

所有人头顶上的一片天,他的心思恐怕就更要成为一个谜团了。

而类似于这样的念头。

这几位军中老将似乎能够想得到,老朱又如何想不到呢?

不过这一刻!

跟在他身旁的,并非是杜安道,而是指挥使杨清晨。

这种消息,这种念头。

杜安道未必能想得到,但锦衣卫指挥使的杨清晨却是一定能想得到。

“你说!”“

咱这太孙会不会那么做呢?”

老朱问了。

杨清晨硬着头皮也都得把话给说下去。

“还请陛下放心。”

“无论是世子殿下还是其余两位王爷都是聪慧之人,万万不会到那最后一步的。”

“朱允熥那孩子啊,还能够认清现状,同样与我咱那好太孙之间还算是有这几分瓜葛,对于他我倒是没什么心忧。”

朱元璋叹了口气,说道。

“只是,允炆那边可就不太一样了。”

“他怎么说好啊,同太孙之间的关系还是有点不对劲的,甚至抓住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要是被他得手了,咱到时候没得选。”

“只能够选他,他也没什么性命之邀,而如此一来,自然而然或许便是心中恶念不断滋生,甚至还有身旁之人不断开口劝说。”

“可能一开始还能够承受得住,但久而久之呢。”

“没人能知道的。”

朱元璋这么一说。

杨清晨和之前的杜安道一模一样,只能够低头。

关于天家的话题。

他们在老朱的追问之下的确能够说上那么一两句,但也绝对就这么一两句到了头。

老朱问你,那是给你面子看重你。

可你要是把这一点给当做自己仰仗的资本,恐怕便是到了该死之时。

这一点没什么不好说,更没什么不能说的。

“唉。”

朱元璋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真不知晓。”

“那一日一旦到来,我又该如何面对咱那大儿子啊?”

“标儿,咱又该如何面对你啊?”

又是遇到了这个话题。

杨清晨继续低头,当着死人。

而似乎~

事实的走向,或者说事情的发展程度正如同那莫非定律一般,所有人不希望发生什么,偏偏就发生什么。

淮西之处。

靖王府内。

这一夜!

天色极其浓郁,那浓重的乌云仿佛连同夜幕一般将那天空的一轮皎洁圆月也都尽数遮掩,仿佛如此境况之下。

这天下的一切,便都是不为外人所知。

月黑风高杀人夜,却是杀人放火天。

所有人心头似乎都多了一份阴霾。

即便是做不好的事情,也都是给自己找了多多少少的说法。

而在这无声无息之间,在这将近半月之间……

不该出现的人,还是出现了。

于这儿庭院之内。

并无圆元月,而是附近主火来回渲染的庭院之内希。

细细望去,在此处却是有着熟悉之人。

其中一人正是那兵部侍郎齐泰,另外一人则是方孝儒。

“先生,你怎么会来?”

见到前者,朱允炆并没有太多惊讶。

毕竟双方此时也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同样也都是那般状况。

离开应天!

没了曾经的那般位高权重,但是对于方孝儒而言,对方的太子少保之名,终究还是有着几分用处。

再加上对方本就不追名逐利。

如此境况之下还这般前来,实在是有些不太对劲。

“先生,此行所来,所为何事?”

渐渐的……

朱允炆长长叹息,似乎已然是想到了些什么。

他缓缓开口,回话。

“今日此行前来,为的却是希望能够阻止殿下做什么不好的事情!”

方孝儒没把事情说出,自是给他们几人都留了一个余地。

甚至眼角的余光之处也都时不时看一下了,那兵部侍郎齐泰,对他仿佛有着极大的厌恶乃至于排斥。

“哦,是吗?”

听得此言,朱允炆表面之上无声无息,但眼中终究还是多了几分失望之色。

他又何尝不希望!

这位曾几何时的先生到了如今,依旧还如同曾几何时的那般,一直扶持在他的身旁,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一直帮他的忙呢?

只不过可惜,事过境迁。

这才了了不过半年!

双方之间似乎已然陌生了太多。

可能对方出现在眼下此地,也是为了全他们之间的情分吧?但恐怕也就仅此而已,也就到了头。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听了方孝儒的话后,兵部侍郎齐泰或者说眼下已然被调出,应天成为淮河指挥使的齐泰。

苦笑一声。

他同样回话。

“先生却是多虑了!”

“今时今日我前来此处为的也是劝说殿下。”

“眼下,即使朱尚炳落下后根,但凭借对方强健身骨,些许后患定然微不足道,甚至微臣近些时日在淮河之处四处调查,也都未曾发现英王府那边有任何诡异举动。”

“再加上殿下,您这边!自然而然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