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敲打(1 / 1)

“你这是什么意思?”

朱棣的面色难看望向姚广孝,手中的玉佩险些被捏碎。

但很快一只大手便放在他的肩上,示意其放松。

对上那双古井无波的眼,朱棣慢慢平复心情。

只听他说。

“放心吧,天命不可违,你才是真龙。”

此言无异于定心丸,但朱棣想到二儿子参拜的模样,心里异动。

老二家的那小子,绝不能留。

……

奉天殿内。

朱元璋午后躺在榻上,闭上双眼再次打开帝王模拟系统。

近些日子提拔了不少武将能臣,但迟迟没有改变模拟结局。

莫非允炆的结局已经注定……

很快他便摇头,再次点开模拟。

看着上面的结局,他忽然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是咱操之过急。”

乱世当用典,所以他苛政,却不希望一直如此。

秦二世而亡,除却后面那位昏庸,还有一个原因。

以法治国,过于严苛。

有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他不希望与秦朝落得一个下场,所以他选择了朱允炆。

仁厚善良,师傅皆是大儒。

但……

重文轻武。

他睁开眼看向旁边一直候着的杜安道,对他吩咐道。

“安道,你去把允炆喊来。”

后者将他扶起的手微顿,随后点头行礼。

“是。”

等到两人赶来,朱元璋早已卸下睡醒时的疲惫。

他看着面前的朱允炆,招了招手示意他到跟前来。

在桌上摆放着的,是记载着朝堂上官员的册子。

文武各占半边。

朱元璋将它丢到朱允炆跟前,让他好好看看,等过了片刻后询问道。

“看到这册子有什么想说的吗?”

朱允炆捧着那册子欲言又止,不知该不该说。

在那站着的杜安道隐约觉得不妙,默默去沏茶以免殃及池鱼。

而在经历许久的斟酌后,底下那位还是将心里话说出。

“孙儿认为,武将未免太多……”

朱元璋敲打桌面的手微顿,看向朱允炆面色不改。

他先是沉默了一会,随后再度发问。

“为何这样认为。”

见上面那位并没有觉得不妥,朱允炆暗自松了口气。

听到这问题后,说话也变得更加大胆起来。

想到秦王父子前往居庸关之事,毫不犹豫直接回答。

“蒙古相信经过此战,即便有漏网之鱼也不会再来兴风作浪,我大明可以修生养息,这么多的武将与士兵反倒成了负担。”

他本以为即便没有褒奖,也不算大错。

毕竟是为国为民。

岂料……

“荒唐!”

朱元璋压抑着怒火听完那些混账话后,再也忍不住拍桌而起。

他怒目直视自己选出来的好皇太孙。

修生养息。

皇位就毁于这四个字。

这声怒喝吓得朱允炆不敢抬头,跪在原地一声不吭。

见他如此,朱元璋也不好继续再责备,耐心劝解。

“咱不要你修生养息,你要居安思危。”

“何为君!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这才是君,你重文轻武,会酿成大祸,宋朝是什么结局需要咱来教你吗?文官是幸福,但换来的是靖康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他模拟数回,终于大彻大悟,知道这个错是在根上铸成的。

如今看来,不过是重蹈宋朝覆辙。

他大明,怎能如此窝囊!

不知为何,朱元璋在此刻甚至有些庆幸,有朱棣与朱尚炳。

无论他们何人在位,相信都不会落得宋朝那个下场。

那些话听完,朱允炆犹如醍醐灌顶连连点头。

他磕头向上面的朱元璋请罪。

“皇爷爷,是孙儿之过,重文轻武,若猛兽獠牙利爪皆断,那还算猛兽吗?可以重用文官,但绝不能轻视武将,孙儿受教了。”

好在醒悟的不算晚。

见他如此,朱元璋走下来摸了摸他的头。

看得杜安道松了口气,端着茶水走了进来分别递给二位。

可还没等他站稳,那位再次开口。

“安道,你去把允熥给喊来。”

既然已经敲打了一个,那他也不差另外一个。

两个皇孙,没一个省心的。

因为身受重伤,这次朱允熥还是被抬着来的。

他看见朱元璋泪眼汪汪就要开口,但突然瞥见跪地不起的朱允炆连忙收手,思索着究竟是怎么回事。

但还未想明白,一个问题便向他袭来。

“允熥呀,等尚炳回来你打算怎么处置?”

当熟悉的名字落入耳中,他的身躯颤抖虽然很快便平复心情,但在场的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是打怕了。

虽然是皇爷爷询问的,但是朱允熥真没把握觉得他会严惩朱尚炳,咬了咬牙没有出声。

“那小子无法无天,与他父亲如出一辙,当初就应该把他丢到那偏远的地方就藩,吃苦磨了那身戾气,现在像什么样子。”

“等班师回朝,便要好好收拾番,还有在军中比斗之事,桩桩件件一起清算。”

朱元璋谈及这些事情,眉心紧锁语气中带着怒意,恐怖的圣威下满殿的人跪倒在地不敢吱声。

话已至此,还有什么不可以说的,皇爷爷越生气他越相信朱尚炳犯下滔天大罪。

他也没有收敛,直接将心里想法说出。

“那家伙胆敢断我双腿,我也要他付出一样的代价,不仅如此还有把手废了,他不是最喜欢舞刀弄枪吗?犯上不敬就是罪!”

这些话都落到朱允炆耳中,他用近乎怜悯的目光看向朱允熥。

下一秒……

一只鞋子落在朱允熥脸上,打的措不及防,刚刚拿下来,另外一只便接踵而至,想逃都逃不掉,他已经算半个废人了,哪里能躲。

“你以为你做的那些我就不知道?”

闻言,朱允熥的怒火熄灭,绝望在心底蔓延,想要哀求但对上上面那位的眼神,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锦衣卫早已把他们的前因后果道明,之间的摩擦等等罗列出来。

都是朱允熥先来冒犯,如今还倒打一耙。

朱元璋对此,可谓心灰意冷。

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他冷眼看着底下这不成器的孙子。

“等过几天你就去就藩吧,封你为吴王,封地就选择杭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