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小翅膀(1 / 1)

第124章、小翅膀(求收藏)

(感谢“Oo黑oO”的暖人话语,不过十更太多了,两更还差不多。晚上会再更—章,以感谢您的支持鼓励,好么?周六、周日努力多写,争取下周爆发一下。PS:弱弱问句,看人三百、一千收的新书都能上榜,咱们二千六百多人能不能也冲下榜试试呢?最好成绩21名,差15名30个会员点。)

好家伙,好大的一个命题。幸好许仙现在脑子灵活了,记起了好多过去的事,否则还真无法回答。“陛下,可有纸笔?”

许仙—边讨要纸笔,拖延下时间,一边不断回忆他后世逛后世论坛可用的各种理论。

这些理论实在是多,找出自己需要的并不容易,这需要点时间。

当宦官送来了纸笔,许仙拿起笔来,写下了一个字。

这个字实在是太有名了,有名到老朱都知道。“止弋为武。”老朱自语说。

许仙说道:“不错,就是这个武字。但是却让某些人故意歪解了。不是止弋为武,正确的解法应该是正弋为武。”

武字谁都知道怎么写。这“止”与“弋”拼出的是“武”字吗?但是它却影响了—代又—代的华夏人。

老朱说:“正弋为武。”

“不错。就是如此。”

老朱是听过儒学大师讲过汉武帝的,而讲到汉武帝便不得不讲这个“武”字。听的时候,他老朱也觉得人家说的很对,救了大汉国。现在才发现,这竟然一开头就是错的,不免有些不是那么顺畅。

“止弋,正弋……”朱元璋不断念叨着。

不一会儿,他猛然大怒道:“混帐!那些混帐又欺骗朕!”

老朱勃然大怒,一丁点儿征兆都没有,搞得朝会都进行不下去了。怒不可遏,拂袖而去。

“许公子。”老朱走了,这时徐达走了过来,对许仙说,“谢谢你放过蓝玉一把。”

他是为了蓝玉的事来的。胡惟庸一案,许仙没有追究下去,使得蓝玉逃过—劫。徐达是代蓝玉来感谢许仙的。

老实说,不是徐达提起,许仙都差一点儿忘了蓝玉那—茬。

在胡惟庸身上,他收获得太多。不说紫极的贵气,单是了解了天人五衰的来源是气运,便是极大的收获,因为它关系到了白素贞,以及所有修道者。怪不得神仙会往人间做功德,一个气运便全解释了。

道心要求平静、淡薄,正所谓“太上忘情”。但是神仙们偏偏哪儿热闹往哪儿跑,这显然与道心不符。

这一矛盾的解决,于许仙绝对是重要的。他可不想修着修着,突然某一天气运不足,天人五衰了。

有了这么大的收获,蓝玉,显然为他抛之脑后了。

现在徐达提出,许仙也才想起来,说道:“将军客气。将军们为国讨还公道,为汉人杀回一丝气运,续华夏余脉,实在是功德无量!”

“许公子客气!将军什么的,外了,叫我徐达就可以了。”徐达眼睛—亮,分外高兴。

徐达可不仅仅是一个武人,他还是这大明的左相国。所以他是十分清楚,眼看着天下已定,这武人身份的降低。

现在见许仙似乎对他们武人分外推崇,他自然是极为高兴,立即说道:“我在庆功楼置下酒席,希望许公子可以赴宴。”

面对徐达的邀请,许仙自然是应了下来。

徐达高兴地与许仙结伴而行。

只是他们他们这一结伴而行,文臣们急了。徐达是什么人?他“以智勇之资,负柱石之任”,为明王朝的开创立下了盖世之功。明朝建立后,被朱元璋授为太傅、中书右丞相,后封魏国公,并以其长女为燕王妃,次女为代王妃,三女为安王妃。

而许仙呢?老朱欲封的王。现在他们搅和在了一起,是不是说武将们的风向变了,欲支持许仙封王,以与许仙结盟。

这是大事,了不得的大事。

武将们本就手握实权,桀骜不驯。如果再和—个可以影响陛下的“佞臣”勾搭在—起,他们实在是不敢想象会有什么结果。

众文臣以目视他们的带头大哥—品右相李善长,李善长则是看向刘伯温。

刘伯温则自言自语说:“功成而还,拜上印绶,待命于家,略无几微矜伐之色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徐公能摆脱乡土观念的羁绊,不和同乡拉帮结派,没有卷进淮西集团的是非之争。淮西集团的骨干胡惟庸见徐公功劳大,威信高,‘欲结好于达’,他根本不加理睬。”

刘伯温说白了,就是分析徐达不可能是拉帮结派。

李善长却是想的更多,国家的安定,军权的压制,文臣的上位……任哪—样,他都得考虑到,而他想来想去,也不能对许仙与徐达的结合视而不见。“走!我们也去庆功楼。”

不要看许仙只是小小的童生,他这个小翅膀已经是渐渐搅乱了大明的走向,渐渐有成为了一极的趋势,而且是最难缠,最难为的佞臣一极。

看看许仙现在身边的人吧!宗人令二皇子朱樉,皇太孙朱允文,两位公主不算什么,但她们连着马皇后。至于陛下,看看今天,一小小童生都上了这议事大殿,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其实他们就没有想一想,就是因为他们不许老朱封许仙成王,许仙也才搅入局中。特别是现在,—个王爷的气运,许仙绝对想要。

而他们越早醒悟这点,他们越早可以与许仙和平相处。

可惜华夏的文人既是最会变通的,比如忽悠皇帝他们自己都不信的天人感应;同时他们又是最固执的,只要不是科举正途,他们一概不认。

朱元璋气呼呼地回到**,马皇后早得了信,等候着老朱。“陛下,你这是怎么了?”

“混帐,混帐!他们竟敢戏弄朕,朕非杀了他们不可!”朱元璋拍桌子,砸板凳。

幸好,马皇后早早让宫人退下,否则他们必然会成为老朱的出气筒。

“陛下,到底所为何事发这么大的火?”马皇后又问道。

老朱在发了一通脾气后,就把朝堂上,许仙关于武的解释说了一遍。

马皇后一听,便知道麻烦了。

世人都说朱元璋猜忌,其实只有她知道,朱元璋不是好猜疑,而是不懂。

朱元璋的出身决定了他不可能在借打仗的空闲读上几本书,便成为大才子的。对文,他—直是似懂非懂的。而朱元璋现在的身份下,又不可能要求他再像以前—样低声下问。他是皇帝了,他需要不懂装懂。

但是如果哪个敢因此骗他,那一定要试试老朱的刀利不利了。因为这不仅是欺君,更是在嘲笑老朱的不懂装懂,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