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章 平延津郭淮殒命弃天险子丹守邺(1 / 1)

144章平延津郭淮殒命 弃天险子丹守邺

话说司马懿识破刘瑞、陈登之计后,剿除了朝歌城中的影狼,又分兵驰援了黎阳,保住了二处城池。

庞统言欲接应过陈留的张辽军,令其渡过黄河,攻袭濮阳。刘瑞采纳其言,令庞统都督庞德、赵统、赵广、刘封、关兴、关索等将,率军十万驻守黎阳。刘瑞自引五万军,以关平、张苞为将,陈登为谋,往黄河沿岸而去。

路上,刘瑞问道:“近闻文远鏖战乌巢,朕欲引兵奇袭延津,与文远两面夹击,则郭淮必弃城而走!”

陈登道:“今曹魏势力孤微,陛下伐之,非取其城池,更要灭其精锐!郭淮,魏国上将!陛下若将其驱逐,则郭淮必将领兵于别处,终究为陛下大患!今不若设计诛之,使魏军丧胆!”

刘瑞问道:“元龙可有妙计?”

陈登道:“陛下可知当日荀攸设白马之谋?”

刘瑞闻之,道:“声东击西,分敌之势!”

陈登笑道:“白马守将文钦,恃勇之辈,全无谋略!陛下可仿照荀攸之谋,大张旗鼓往平丘进兵,却趁夜进兵突袭白马,魏人不备,白马必破!”

刘瑞依其言,率军向平丘进发。

及夜,刘瑞却调转方向,率军走水路急行军抵达白马。

等魏军反应过来时,蜀军已然有登城者。

文钦听闻刘瑞率军至此,大惊失色,赶忙引着亲卫登城指挥作战。

张苞不甘寂寞,亲自登城。待他翻上城头时,正看到文钦率军大肆屠杀登城士卒。

张苞大怒,在腰间解下蛇矛向他刺去。

文钦见一环眼黑脸的人物冲他杀来,也不惧怕,舞枪迎了上去。

二将相遇,兵器瞬间交错在一起,迸发出的火花在黑夜中格外显眼。二人约战五十余合,张苞精神抖擞,愈战愈勇,甚有当日张飞的几分神韵。

文钦虽勇,却敌不过张苞,数合后,其觑见空子便欲逃走。

张苞哪里能舍,快步追上一矛将他抽到,周围士卒赶忙上前,将文钦五花大绑。

城头的魏军士卒见此,纷纷跪地请降。

未及一刻,城门打开,刘瑞率军入城,安抚了降卒。

张苞压着文钦走来,道:“大哥,这小子确实有几分本领!”

刘瑞仔细端望着文钦,见他虎背熊腰,故笑着走过去,亲自为他松绑,道:“朕已摆下酒宴,专为将军接风!”

文钦见此,道:“汝不欲杀我?”

刘瑞道:“吾甚是仰慕将军之名,如何会杀汝?”

刘瑞目示陈登,陈登会意,举杯劝酒。

待文钦饮下后,陈登道:“以将军勇武,必在郭淮之上吧!”

文钦闻之,叹道:“郭淮乃平东将军,官居高位!某不过以安远将军,何敢与他相比!”言毕微微叹了口气,将酒杯举起,一饮而尽。

刘瑞心中暗喜,道:“将军之勇,虽不及昔日虎侯许褚,然却高于郭淮远矣!可惜,曹睿不识良才,否则阁下必当为朕之强敌!”

文钦闻之,跪于地,道:“望陛下垂恩收录,某必当效之以死力!”

刘瑞大喜,亲自将他扶起,道:“朕能得仲若,则又添一猛将!”言毕下旨,封文钦为安西将军、关内侯。

刘瑞劝降文钦,非是看重他他的勇猛,而是惦记其子文鸯。文鸯之勇,不亚于赵云,倘若其为曹睿所驱使,必当为自己大敌,是故刘瑞不杀文钦却以礼招降。

刘瑞取了白马,与众人商议攻取延津之事。陈登道:“臣有一计,可破延津!只是,不知仲若愿不愿意帮忙。”

文钦抱拳道:“但有差使,臣必不推辞!”

刘瑞笑道:“元龙就不要卖关子了!”

陈登道:“郭淮驻守乌巢、延津,尚有兵马三万,实难攻取!文将军可领着原部下假装溃败,逃往延津。郭淮见是将军,必当接纳!如此,待陛下领兵攻城之时,将军却在城中起事,趁机打开城门,如此郭淮必不防备,延津可取也!”

文钦闻之大喜,跪地指天立誓,道:“臣定不负圣恩!”言毕率领着三千余人奔向延津。

延津城中,郭淮击退张辽军后,忽闻刘瑞遣军袭破了白马,心中大惊。正当此时,忽闻文钦引着三千余败卒逃回。

郭淮不假思索,便下令放他们入城。

及文钦来到府衙,郭淮问起详情,文钦痛哭道:“末将无能!那刘瑞遣军十万,声言攻打平丘,却半路突然调转方向,趁夜攻打白马,末将奋死抵抗,奈何城墙倒塌,难以御之!”

郭淮闻之,长叹一声。道:“此事怪不得汝,下去休息吧!”

自始至终,郭淮皆不曾正眼看他一下。

文钦忍下心头怒火,抱拳退下。

翌日,刘瑞引着大军往平丘而去,陈登令每个士卒人手准备一袋土。

及大军开至平丘,蜀军士卒纷纷奔向城墙,将准备好的土堆在城下,不及一刻,已经堆起一个高于城墙的土丘,蜀军士卒从土丘之上登上城头,平丘城中仅有守军数千,哪能挡得住蜀军这般进攻,仅仅半个时辰,平丘已然易手。

刘瑞率军向延津而去,时郭淮听闻平丘城破,当即收兵据守延津。

张辽趁机攻取了乌巢,与刘瑞合兵一处包围了延津。

郭淮看着城外蜀军,似乎满不在乎。

毕竟此时城中尚有三万精锐,粮草尚可支撑两月,也可以算得上充沛。

刘瑞围绕城墙转了一圈,看了一眼城头后下旨攻打城池。

郭淮见此,下令文钦率领本部军马驻守北门。

文钦闻之大喜,率众登城。

此时战乱纷纷,并没有人察觉到文钦部下所穿戴的铠甲,皆系着一条红色布条。

正当双方杀得起劲之时,忽然听到一声熟悉的声音。

郭淮大惊,道:“何人打开了城门?”

文钦立在城头,哈哈大笑,道:“郭淮,今日便是汝的死期!”

郭淮大怒,道:“汝竟敢投敌!”

文钦笑道:“吾乃汉臣,不事逆贼!”

刘瑞见城门打开,当即令张苞引军杀入城中。

张苞引着三万军冲入城中,趁机夺取其他城门。

刘瑞下令死死包围城池,不得放走郭淮。

郭淮见城池不保,引着亲卫杀向文钦。

文钦举刀迎上,二将在城头大战数十合不分胜负。

此时延津四城,唯有东门不曾易手,且城中三万士卒死伤无数,今所剩者不足五千。

文钦道:“郭淮,今曹睿已是日落西山,不若尽早弃暗投明!”

郭淮冷笑一声,道:“忠臣不事二主!今日之势,唯死而已!”言毕疯了一般砍向文钦。

文钦猝不及防,被逼得连连后退。

又是十合,只听到郭淮大喝一声,一刀砍中文钦胸口。

文钦满眼通红,随手抓过一把环首刀劈向郭淮,谁料郭淮并不躲避,迎上他的刀刃,受了文钦致命一刀后,亦将手中大刀劈向文钦脖颈。

文钦满眼不甘的看着郭淮,缓缓倒地。

郭淮看了一眼邺城方向,沉重的倒下。

等张苞登上城头时,才发现文钦与郭淮同归于尽。

刘瑞率众入城,见到二人尸体,叹道:“此二人皆为勇士,厚葬!”

邺城之中,人言文钦降了蜀汉,并且打开延津城门,将蜀军放入城中,导致城破,大将郭淮战死。

曹睿闻之大怒,当即下旨,捉拿文钦家人。及御林军杀到文钦家中时,文鸯正独自外出打猎。是故幸免于难,然其弟弟及族人却未能逃过一死,皆为曹睿所斩。

文鸯听族人皆为曹睿所斩,当即便欲杀回,为族人报仇。然却恨力不足,故逃出城,投奔了刘瑞。刘瑞得知文鸯来降,令其继承文钦爵位,加以重用。

郭淮战死后,刘瑞与张辽合兵一处回到黎阳。

陈登道:“今黎阳、朝歌而出皆有重兵把守,不易攻取,然濮阳却鲜有兵马,文远可引着本部兵马奔袭濮阳,待城破后渡过漳水,直逼邺城。”张辽大喜,抱拳而去。

因濮阳城不再边界,且又有黎阳、白马相护,故城中并无太多兵马,仅有五千士卒把守。

城中守将王凌,乃是东汉司徒王允的侄子。

当王凌听闻近十万蜀军杀奔至此处时,吓得脸色大变。

不多时,张辽引众包围了城池,王凌登城观望,黑压压一片。

张辽打马上前,喝道:“城上之人可是王凌?”

王凌闻之,战战兢兢的道:“正是,不知阁下是何人?”

张辽道:“某乃大汉扬州牧张辽!今奉陛下旨意,来取此城!吾闻他人言阁下伯父乃是大汉司徒王允,不知可有此事?”

王凌闻之,点点头,道:“确实如此!”

张辽道:“阁下叔父即为汉臣,汝为何却事魏贼?今吾十万天兵围此城,阁下兵势孤微,不若开门投降,陛下念王司徒功勋,必不会亏待汝!”

王凌沉思一刻,看到一眼身后士卒,下令打开城门,投降了蜀军。

张辽大喜,与王凌并马入城,道:“阁下弃暗投明,若陛下知晓此事,必定龙颜大悦!今此城便交与某了,汝可速去黎阳,面见陛下!”

王凌抱拳离去。翌日,王凌来到刘瑞军中,递上张辽书信。

刘瑞览后大喜,道:“朕常思昔日王司徒之事,然却不得其族人,是故不能封赏以表其功,今遇彦云,终得使忠臣含笑九泉矣!”遂下旨封王凌为绛侯、司金中郎将。王凌大喜,跪拜谢恩。

话说张辽引军取了濮阳,早有小校将此事报与邺城曹睿。

曹睿闻之,脸色大变,急忙将此事告与司马懿。

时司马懿驻守朝歌,忽闻此事,如同晴天霹雳一般。

司马懿道:“今邺城之中仅有御林军三万,倘若张辽引兵攻城,则邺城危矣!”正当此时,忽闻陆逊率军开至城下扎营。

司马懿长叹一声,道:“此必是刘瑞恐吾分兵救援邺城,故令陆逊引兵至此以威胁!”

司马昭道:“倘若邺城有失,空保此处又能如何?”

司马懿长叹一声,回了住处。

曹睿在宫中久不见司马懿答复,有听闻张辽引兵向此处杀来,其心中慌乱,故遣使往范县,让曹真率军勤王。

使者赶到范县,将此事一一相告。

曹真毕竟是曹氏族人,于司马懿想比,更加重视曹睿安危。故令王昶引兵五万驻守内黄,曹真亲自引所余五万军星夜赶往邺城。

三日后,曹真率军途径魏郡抵达邺城。

曹睿听闻曹真引兵而来,心中大慰,亲自出迎。以叔侄之礼相称。

曹真深为感动,道:“陛下勿忧,老臣在此,必保邺城无忧!”

司马懿在朝歌苦思数日,忽闻曹真引兵已然抵达邺城。且令王昶驻守内黄,放弃了范县、济北。

司马懿叹道:“曹子丹为此,黄河天险尽失矣!”

果然,驻扎于东平、济南的甘宁、孙礼听闻此事,立即率军渡河。

张辽引着十万军马兵至邺城城下,看着邺城如此雄伟,道:“当日曹操在世时,曾着力经营此处,今又为魏国都城,恐不易攻取!”

正当此时,曹真登上城头,道:“张辽匹夫,识得老夫否!”

张辽抬头一看,竟是曹真,心想:难道曹真放弃济北、范县?倘若如此,兴霸、德达皆可引军渡河,到时二路兵马率军纵横于冀州腹地,曹睿安能御之!

想到此,张辽立即遣使往刘瑞军中,言曹真已然率军回到邺城。

刘瑞收到张辽书信,传示众人。

陈登笑道:“曹真恐曹睿有失,不得不如此!此正是他与司马懿不同之处!毕竟司马氏与曹氏不通血缘!”

甘宁、孙礼打探知曹真尽弃范县、济北,二人立即率军渡河,并发使者报与刘瑞。

刘瑞闻之,下旨令孙礼率军攻清河、巨鹿;令甘宁领兵攻取内黄、魏郡、广平。二人合兵一处,攻打赵国。接应并州的马超军、壶关的魏延军。二将抱拳领命而去。

话说魏延领兵十万攻打壶关,因壶关险要,位于太行山山涧之处,魏延虽说兵强马壮,奈何关前地方狭小,施展不开兵力。是故蜀军攻打了许久,关隘却依旧安稳。

魏延大怒,策马来到关前骂战。

夏侯威立于城头,听着魏延在城下破口大骂,似乎并不生气。

魏延自讨没趣,只得撤军。

至于马超,率领十万铁骑在太行山各处来回袭扰,虽说搅得魏军不得安宁,却威胁不得他们。

夏侯霸下令各处关隘死守,任凭蜀军如何辱骂,皆不可出战。有违将令者,皆斩。

魏军将校听闻此事,皆不敢出城迎战。

马超看着雄伟的太行山,只得暗自叹气。毕竟自己士卒没长翅膀,飞不过这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