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章 破虎牢利器显威毒邓艾驱民守城(1 / 1)

129章破虎牢利器显威 毒邓艾驱民守城

刘瑞收军回营后,令人将自己在长安带来的利器搬来,让众文武一看究竟。

庞统拿起一枚,见此物乃一铁质小圆球,外露出一引线,笑道:“陛下所言利器,原来竟是火炮!”

刘瑞笑道:“自此以前,火炮于军中常以连络信号、传达军令为主,殊不知此物威力甚是强大,若使用得当,顷刻之间可令万军丧命!是故非不得已而不能用之!”

庞统道:“陛下欲如何使用此物?”

刘瑞笑道:“炸破虎牢关城墙,若司马懿合该死,此番亦不能逃脱!”

众人闻之,皆大惊。

刘瑞笑道:“能与不能,明日自见分晓!”

而后唤来赵广、赵统二将,道:“明日吾令士卒攻打关隘,汝二人各引千人趁乱于关墙之下掘出一条沟堑,无需太深,半步之距即可!待沟堑掘好,将火炮五百枚放于沟堑之中以土埋之。切记,定要将此引线拉出。”二将抱拳领命。

翌日,刘瑞率领二十七万大军杀到虎牢关,司马懿亲自驻守关墙之上,见刘瑞杀奔而至,心知此番其必然攻城,遂喝令士卒加强皆备。

刘瑞整军之后,以投石车压制城头守军,令刘封督率步卒攀城。

司马懿冷笑一声,对左右道:“虎牢关乃天下险关,任凭刘瑞有百万众,安能奈何吾!”

赵统、赵广奉旨,令士卒身披铁甲奔到城下挖掘城墙,未及一刻,城下已然掘出一条沟堑。

二赵当即将火炮埋于沟中,将极长的引线拉出。

从二赵出兵到一切完备,速度极其迅速。以至于城头魏军皆不知晓。

城头司马懿只见两千铁甲军奔到城下,俄而又奔走,正心疑时,忽闻曹睿遣人来劳军。

司马懿令长子司马师督守城池,而后引着众人前往府衙接旨。

刘瑞见二赵得手,当即下令收兵。司马师立在城头,见蜀军如潮水般撤去,心中大喜。

刘瑞看着人影攒动的城头,心中微微一叹,道:“倘若成功,城头守卒皆死无全尸矣!”

众文武皆立在阵前,看着刘瑞。

刘瑞自失一笑,下令士卒向后退百丈,又下令士卒将战马与自己的耳朵赌上后,方令人持火把将引线点燃。

不时,只听一声巨响,虎牢关城墙轰然倒塌,翻起漫天的尘土。良久之后,大地一片寂静,刘瑞身后的二十余万士卒皆愣愣的看着前面,有的长大嘴巴、有的满脸惊恐。

刘瑞转身视之,心中暗思:“火药虽说早已出现,然这个时代的人对他的用途还是颇感陌生!今日一战,火药用于战争的时代被提前了七百多年,不知这一决定是对还是错!至少数千年后,八国联军侵华时,清政府也不至于再用大刀长矛抵御枪炮了吧!”

短暂的寂静之后,庞统缓缓开口,道:“不料火药竟有如此威力!”

刘瑞道:“吾以此法炸毁城墙,令城头守卒皆死,太伤天和!”

待尘土消去,刘瑞令庞德、张苞引着五万凉州铁骑冲入虎牢关。

此番也该司马懿与众人命大,若不是曹睿派人来下旨劳军,司马懿与众人必皆死于城头。

到时魏国人才尽失,安能不被吞并!时司马懿正与众人在府衙中接旨,忽闻一声巨响,府衙屋顶落下不少尘土。

曹睿使者钟繇吓的瘫倒在地上,道:“这是甚么声音,何如如此巨响!”

司马懿听声音是在城墙发出,正欲出去查看,一小校慌慌张张跑来,道:“大事不妙,关墙坍塌,蜀人数万铁骑已然杀尽城中。”

众人闻之,脸色大变。

司马懿道:“如何不堵住缺口!”

小校道:“整面关墙皆倒塌,如何堵住!”

司马懿大惊失色,突然心头一痛,道:“子元(司马师)何在?”

小校道:“公子正在城头督战,城墙倒塌,料想...”

钟繇拉着司马懿手,道:“蜀人骑兵将至,将军速速率军撤退吧!”

司马懿看着身旁文武,长叹一声,引着众人逃向陈留。

关隘之中尚有十万士卒,然因马匹有限,故大多滞留在关中。

待庞德、张苞引骑兵杀到,数万魏军纷纷下跪请降。

庞德、张苞见近十万人皆投降,一眼惊异的看着眼前一切。

不时,刘瑞率领大军从后赶到,令关平收缴了降卒器械,善加安置。而后唤来一投降小校,问起司马懿踪迹。

小校言司马懿引着众人早已逃出。刘瑞闻之大惊,道:“司马懿未死!”

降卒道:“刚刚魏帝遣人来城中劳军,司马懿仅令其长子司马师督守城头,其引着众文武下城接旨去了。”

众人闻之,皆唏嘘不已。

刘瑞忽然想起诸葛亮于上方谷火烧司马懿,奈何上天突降大雨,致使司马懿父子皆不死。想到此,刘瑞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司马懿命大,此番不该其死!”

刘瑞入城,下令士卒清扫炸毁城墙,将城墙之下的死尸尽用火焚烧,而后将骨灰埋葬,上书‘阵亡烈士’四个大字。

待诸事已毕,刘瑞令人将曹睿送来劳军的酒肉分与众将士,其中也包括魏国降卒。

庞德走来请命道:“陛下,司马懿率众逃跑,何不追之?”

刘瑞道:“司马懿早已逃走,如何能追得上!不如不追,在此处安顿这十万降卒!”

张苞火急火燎的走来,道:“大哥,这一下添丁十万,恐粮草不敷,不若则其精锐入军,至于老弱,皆坑之!”

刘瑞道:“不可!此军士已然投降,不可坏其性命!吾自有良策!”

言毕将降卒召集在一起,刘瑞下旨,愿留下者,编于行伍,不愿者,领了钱银自行归家。

此令一下,士卒顿时散去六万。

司马懿与众人逃到陈留,转身看去,仅与千余骑,且皆为众文武之亲卫。

看到此,司马懿长叹道:“十五万大军,一朝皆没!吾还有何颜面去见陛下!”言毕把剑欲自刎。

众人慌忙拦下,钟繇道:“将军乃国家梁柱,岂能轻易赴死!此番大败,怪不得将军,若非城墙倒塌,蜀人安能入的关来!”

司马懿闻之,问道:“汝等可知蜀人如何将城墙掀塌?”

众人闻之,皆摇头不知。

司马懿道:“蜀人有如此利器,以虎牢关如此坚厚城墙尚不能抵之,更何况他城!日后若御蜀军,必要与其野战矣!”

钟繇领着人众连夜奔回邺城,面见曹睿,言蜀军不知用甚么利器,将虎牢关城墙掀倒,关中十万精锐,一朝尽没,司马骠骑长子司马师丧于乱军之中。

曹睿此时正批阅奏章,闻知此事,不禁惊得御笔掉落台案,犹然不信,问道:“卿言虎牢已失?”

钟繇道:“确实如此!时众文武皆立于城头指挥作战,若非陛下令臣前去劳军,司马骠骑率众出迎,骠骑与众文武定皆丧于虎牢关矣!”

曹睿问道:“如今仲达在何处?”

钟繇道:“先与众文武屯驻陈留!然陈留兵少,仅有戍卒万余,若刘瑞大军攻之,恐难以御之!望陛下再拨援军!”

曹睿面露难色,道:“朕起倾国之兵,分守各处险要,今何来大军援助仲达!卿可急招仲达回邺,朕当亲自与其相商!”

钟繇只得再回陈留,请来司马懿。

翌日,司马懿连夜奔回邺城,面见了曹睿。

曹睿挽其手臂,道:“刘瑞兵临虎牢关,卿可还有良策退敌?”

司马懿道:“启禀陛下,臣实无良策!虎牢天险,刘瑞尚能轻易破之,试问天下还有哪处城池能御之?”

曹睿面如土色,道:“卿可知那刘瑞用了甚么利器?”

司马懿摇摇头,道:“当日只听闻一声巨响,虎牢关墙既破!”

曹睿忧心忡忡,道:“倘若蜀人再施旧法,陈留亦不保矣!”

司马懿道:“臣以安置妥当,料想刘瑞必不敢攻城!”

曹睿道:“若蜀军不退,如鲠在喉!”

司马懿道:“臣举一人,或可退蜀军!”

曹睿大惊,问起姓名,司马懿告与之后,曹睿却迟疑,不能决断。

司马懿道:“此生死存亡之时,不得不用此人!”

曹睿长叹一声,道:“卿可自决!”言毕回了宫中。

时刘瑞率闻之司马懿逃到陈留,遂引兵出关,攻克了汜水县、荥阳、中牟等地,大军直达陈留。

刘瑞知晓此时城中无兵,正欲挥军攻城,然却见城头守卫者,皆为百姓,其中不乏妇孺。

刘瑞大怒,立于阵前喝到:“司马仲达,汝竟以此卑鄙手段,驱民登城防守!若尚有良知,速速出城与吾一战!”

城头的邓艾笑道:“刘炎兴,汝既言欲救百姓于水火,今百姓在城,汝自可来攻!”言毕哈哈大笑。

刘瑞虽恼怒,却奈何不得他。张苞见之,道:“大哥放心,俺半个时辰定将陈留拿下!”

刘瑞摆摆手,道:“百姓无辜!三弟若攻打城池,百姓必将遭受罹难!”

言毕令陈登都督关平、庞德、张苞、刘封率军十万在城下扎营,刘瑞自引大军回了虎牢关。

临行前千万嘱咐众人,不可攻城,坏百姓性命。

众文武见刘瑞如此爱民,皆赞叹不已。

待刘瑞回到关中,心中烦闷,于关隘四处闲逛,忽见士卒搬运石料。

刘瑞唤来一人,问他们何为,士卒言虎牢关城墙炸塌,正欲重造。

刘瑞好奇,走到工地,见士卒正欲垒墙,故下旨将众人拦下。

督建城墙的马良闻刘瑞下旨停工,遂来见刘瑞。

刘瑞道:“季常打算如何筑城?”

马良道:“回禀陛下,臣欲按原来城墙铸造。”

刘瑞摆摆手,道:“不可!原来城墙虽坚厚,然却不能御敌!朕有一发,待城墙建好后,使来犯者无法攻城!”

马良问道:“烦请陛下指点迷津!”

刘瑞道:“季常认为,攻城之时,惯用器械为何物?”

马良道:“乃是云梯!”

刘瑞点点头,道:“朕有一法,可令云梯无法立于城墙!”

刘瑞走到城墙原址,道:“季常先建起一面宽达一丈之城墙,而后紧贴外墙,再建起一面城墙!此城墙下窄上宽,远远看去,似是向外倾斜!如此云梯不得立于城下,敌军亦难以攻城!”

马良道:“若依照陛下之法,只恐城墙坍塌!”

刘瑞笑道:“季常可听朕言!外墙倾斜,非一蹴而就!筑墙之时,自上而下,所用石料皆比其下层石料多半寸,如此百尺高楼,其最上者必最下者,不知多了几何!”

马良闻之大喜,道:“陛下聪慧,臣等不及也!”言毕将刘瑞所言画成图纸,令工匠按图筑墙。”

陈登奉命在陈留城外驻扎,邓艾每日令士卒将百姓驱赶上城,防备蜀军攻城。陈登与诸将在城外抓耳挠腮,却又无可奈何。

庞统见如此长久下去,粮草损费太多,故思出一计,告与刘瑞。刘瑞听后大喜,随即下旨,令陈登依计行事。

陈登奉命后,故意令诸将放松警惕,使士卒懒散。

如是数日,魏军见此景,皆欲出城迎战蜀军。

邓艾拦下众人,道:“此必是陈登之计!其故意示弱与吾,实则欲将吾等引出城来,他却暗伏奇兵,趁机夺城!”

众将闻其言认为有理,遂不再言。

当夜,忽闻一阵**。邓艾以为蜀人趁夜攻城,故赶忙引着众人登城,只见蜀寨火光冲天,蜀军士卒自相惊扰,往来扑救大火。

徐晃道:“蜀军营中失火,此乃是千载良机!将军且与末将三千军马,必斩陈登首级而来!”

邓艾迟疑,道:“陈元龙智勇足备,深识兵马!前翻大战,吾夜袭其寨,此人尚能令士卒按稳如故!今夜其寨中失火,必有猫腻,不可出城!”

徐晃道:“蜀人势大,陈登又岂能看的过来!将军仅余末将少数兵马,待打开城门后,即刻关闭!末将无论胜败,今夜皆不入城!如此不怕蜀人袭城!”

邓艾知徐晃坚定,遂不再阻拦,调拨兵马三千,另遣夏侯德相助,使二人出城劫寨。

徐晃大喜,引着夏侯德及三千军士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