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章 淮水南曹真折军陆伯言兵临古城(1 / 1)

118章淮水南曹真折军 陆伯言兵临古城

正当甘宁等人鏖战曹真之时,张辽、朱然各引三万军成功绕到魏军之后。

王昶依照曹真之言,率军五万将辎重缓缓运到淮河南岸。

正当魏军欲在淮河南岸安营扎寨之时,忽见东边涌起无数烟尘。

王昶大惊,喝令军士布阵御敌。

不时朱然引军三万,以周泰为先锋冲杀而来。

周泰与子周邵手持大刀,身披重甲,冲锋于最前方。但见魏卒,皆舞刀斩之。

其父子二人如同两把尖刃,直直插入魏军之中。

一时间淮河南岸哀嚎遍地。

王昶冷静应对,在付出数千人的代价下成功阻挡住朱然攻势。

然不料正当此时,忽闻西面亦传来杀喊声。

王昶转身视之,只见来者气势汹涌。

未及一刻,西面蜀军杀到,为首一将大喝道:“吾乃雁门张辽!”其声势如同奔雷,魏军士卒闻之多有掉落兵器者。

张辽子张虎,有乃父之风,亦是勇猛之辈。其见魏军如此惧怕,心中大喜,当即引先锋五千冲入魏军之中。魏军士卒顿时阵脚大乱。

王昶喝止不住,只能前去护粮。

张辽引众突入其中,令士卒手持火把,但见粮草皆焚之。

王昶因士卒慌乱,不听指挥,故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军所需的粮草尽皆烧毁却无可奈何。

半个时辰后,淮河南岸火光冲天,十数里之外亦能看到腾空的火苗与浓烟。

王昶见大势已去,只得引残部渡河而走。

曹真正与蜀军鏖战,忽闻淮河岸边燃起大火。

曹真转身视之,心中突然一惊,道:“不好,中计矣!”言毕喝令士卒后撤。

此时双方杀得正起劲,一时间却也难以分解开。

曹真顾不了那么多,能撤回多少便撤回多少,他心中只想着粮草辎重。

土山之下的蜀军经过一场血战,可谓是死伤惨重,其不料魏军正占上风之时却突然撤军。

蜀军士卒以为是魏军惧怕,故个个争先追杀。

曹真无奈,只得令重伤的牛金断后,自己领大军先行。

曹真率领大军近十万刚刚来到一处树林附近,只听得突然一声炮响,密林之中现出无数旌旗。俄而密密麻麻的竹箭于林中飞出。

魏军士卒猝不及防,多有中箭而死者。

曹真只闻的林中杀喊声,却不知多少蜀军。

故当下不敢轻易出击,只是令盾兵举盾防备箭矢,大军缓缓而退。

林中的贺景、贺达兄弟见曹军欲撤,当即领军从林中杀出。

魏军士卒于土山一战,原本得胜,却莫名其妙的撤军,而后看到河岸有浓烟,其士气早就低迷。再加上刚刚贺氏兄弟在林中虚张声势,使得魏军误认为遭受到蜀军主力的埋伏,故多有丢下兵器逃跑者。

曹真见士卒军心溃败,心中大惊。令小校喝止士卒溃逃。

然数万士卒溃逃,任小校如何喝止恐也无济于事。

曹真仰天长叹,将大旗一招引众逃向河岸。

张辽、朱然击败王昶后,率领大军向南而来。

正碰到曹真败军,双方大战一场。曹真不敢迎战,率众撤离。

不时贺景、贺达引众杀到,与张辽合兵一处。

张辽与诸将一齐突袭曹真中军,曹军难以御之,正当曹真中军岌岌可危之时,忽闻岸边传来无数杀喊声,蜀军大惊。

不时,只见王昶引众复杀回,将蜀军后军冲散,蜀军败势瞬间蔓延到前军。

张辽大惊,聚拢了士卒暂时后撤。

曹真见后,不禁长舒一口气,立马引军渡河向北。

魏国后将军牛金见曹真渡河,赶忙率军赶来。

然此时张辽聚拢了士卒再次杀来,曹真无奈,仅派出少数船只将牛金与其亲卫接应过来,其余人众只得忍痛弃之。

不得渡河的魏军见自己被抛弃,纷纷跪地投降。

半个时辰后,甘宁亦率众赶来。张辽见甘宁面色惨百,知其必受重伤。

后军医为其治疗时,其背部伤口甚深,鲜血早已浸湿其衣襟。

张辽见后,拉着甘宁的手说道:“兴霸为国而战,致使血流如注,真忠勇之臣也!”

甘宁微微一笑,道:“既得遇明主,甘愿为死!”

张辽令人扶着甘宁回到大寨休养。

下令士卒打扫战场,收缴器械、清点损失。

不时,张辽闻知土山之下的七万蜀军生还者不足四万,其不禁长叹一声,双眼坠泪。

不过令他欣慰的是,此战投降魏军多达三万,斩杀者近四万。

张辽看着对岸,喃喃道:“此战之后,寿春不复为曹魏所有矣!”

曹真幸得王昶引军接应,这才逃得一命。然其所统二十万大军,归来者仅十万余人,其中牛金部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王昶所统五万军战死者竟有两万!更兼其军中粮草尽失,曹真闻之,郁闷不已。

数个时辰后,曹真来到下蔡驻军。

正当此时,忽小校来报,言牛金因伤势严重,加之年老血衰,死于军中。

曹真大惊,赶忙来到牛金军中,见其胸口处犹然插着一支竹箭,曹真伏于其尸旁大哭。

牛金早年追随曹仁,屡立战功,故被拜为后将军。曹仁生前最为亲近,不料此番因自己贪功冒进折于军中,此使得曹真伤感不已。

张辽击退了曹真后,士卒有缴获曹真旗鼓者。

张辽令人将曹真旗鼓拿到寿春城下,劝降守将。

寿春守将牛贤见曹真旗鼓皆落于蜀军之中,不禁胆寒。其心想曹休兵败于夹石,使得扬州精锐皆丧于蜀军之手,如今寿春虽然城墙高大,奈何守卒仅有三千余人。倘若蜀人攻城,自己又能守得几时?不若投降!想到此,牛贤令人打开城门,投降了张辽。

张辽率军入城,安抚降者,赈济百姓。

曹洪、贾逵、曹休听闻合肥失守后,率军取道安丰来到淮河,乘船抵达安风津。正当曹洪欲前往寿春之时,忽闻探马来报,言寿春城头遍插蜀军大旗。

曹休闻之大惊,其口吐鲜血,昏倒于地。

曹洪赶忙将其扶住,军医为其诊治一番,言曹休急火攻心,以至于此。

曹洪闻之,长舒一口气。

后闻曹真渡河之时,中了张辽埋伏,大败而走,今驻兵下蔡,伺机而动。

贾逵闻之,道:“大人不若率军前往下蔡与曹都督合兵一处,别作良图!”

曹洪允之,率军向下蔡而去。

话分两头。陆逊接到圣旨后,率军十五万渡过淯水出安乐陈兵古城之下。

时乐进、满宠率军十万迎击陆逊。

刘瑞恐陆逊身边无大将,遂令张颌率部前往荆州相助。

陆逊闻张颌率众至,不禁大喜,亲自相迎。

当日,乐进率军抵达古城之下摆阵与陆逊对峙。

陆逊见魏军衣甲鲜亮,道:“乐文谦治军有方,其军士竟有如此之势!”

张颌道:“末将请命出阵挑战,必坠魏军士气!”

陆逊大喜,当即应允。

张颌策马飞出,手握银枪来到阵前耀武扬威。

乐进看后大怒,道:“贼将安敢如此!”言毕便与出战。

满宠将他拦下,道:“蜀军新至,士气正盛,然其长途跋涉,士卒疲惫!将军不若稍后几时,待其军懈怠之时再行出军!”

乐进依其言,遂不出战。

张颌于阵前骂战许久,魏人只是不出,故只得归阵。

陆逊微微一叹,道:“魏人军中必有智者!其知吾军强弱之势,不可卒破之!”遂下令大军缓缓撤退归寨。

及大军归来,张颌问道:“今日都督为何未战先走?”

陆逊道:“魏人知吾军新至,士气正盛,故不出战!其欲待吾军列阵,士卒疲惫之后再行出兵!到时局势不利于我,是以暂撤归寨,休养士卒。”

张颌道:“倘若魏军只是坚守不出,为之奈何?”

陆逊笑道:“敌若不出,唯有用谋,逼其出兵!”

张颌眼睛一亮,问道:“都督早有谋划?”

陆逊道:“如今谈论此事尚早!明日吾欲引兵再去,试探试探乐进究竟是欲战还是欲守!”

翌日,陆逊率大军再次来到城下,令张颌前去叫阵。

乐进见蜀军如此猖狂,当即便欲迎战。

其部将李宝上前道:“末将不才,愿出战斩张颌首级献上!”

乐进大喜,遂允之。

李宝右手持九十三斤重的开山大斧,左手挎着重大百斤的铁盾缓缓来到阵前,道:“贼将休得猖狂,大将李宝再此!”

张颌嗤之以鼻,不与答话,策马飞出。

李宝双眼怒视,举起大夫向其劈去。

张颌挥舞银枪,发巧力专攻其弱处,使得李宝每次卯足力气,刚刚举起大斧,却不得不自己将力气卸去,防备张颌进攻。

如此十余合,气的李宝哇哇大叫。

张颌立于马上,笑道:“空有匹夫之勇竟敢自称大将!”

李宝喝到:“贼将只会耍奸诈之术,敢与吾较量真功夫否!”

张颌微微一笑,舞枪进攻。

其每次出手的力度足以将一头牛刺穿,李宝招招接下,不由得双手酥麻,其心中暗暗惊疑。

张颌冷笑一声,时而出现在马背上,时而现身马腹,其凭借灵巧的马术与精湛的枪法,战的李宝应接不暇。

蜀军将士见李宝如同张颌手中玩物,不禁拍手称好。

李宝大怒,将手中大盾向张颌一抛,以拼命的架势劈向张颌。

张颌冷笑一声,用枪挑飞其大盾之后,快速的从李宝身旁掠过。俄而,李宝依旧保持着双手举斧的动作,然却立在马上一动不动。

细看之后才发现,其胸口处不知何时多了一个洞,鲜血正从洞中喷流而出。

乐进在阵前看的仔细,然却不知张颌究竟何时出手。

只听一声闷响,李宝栽下马来,其眼中满是惊恐。

满宠拉了乐进一下,道:“蜀军势大,加之张颌勇猛难挡,不若率军返回,据城而守。”

乐进虽有不甘,然刚刚看到张颌武艺,其自觉自己还不是他的对手,遂借坡下驴,率军返回。

陆逊见魏军徐徐而退,遂不追击,亦收兵回寨。

其拉着张颌手,道:“隽义今日于阵前逞威,足以让魏军胆寒!”

张颌道:“怎奈乐进归城,不再出战!”

陆逊道:“吾自有办法!”

而后召集众将,道:“古城之北有叶县、上蔡!今乐进集全州军力驻扎于古城、汝南。吾料叶县城中兵力无多!若吾军能取此城,则乐进定不敢再据城而守!”

诸将闻之,皆抱拳请命。

陆逊对向宠道:“巨违(向宠)可愿领兵而去?”

向宠闻之大喜,当即许诺道:“若不能取此城,甘受军法!”

陆逊大喜,遂令其引兵三万,趁夜奔袭叶县,临行前交与他一锦囊,嘱咐袭破叶县后拆开视之。

而后唤来臧霸,对其耳语一番后,令其离去。

陆逊恐乐进有备,遂下令大军拔寨,将古城三面围住。

当夜,向宠引军出寨,夜袭了叶县。县丞猝不及防,为其袭破城池。

翌日,探马来到古城,言叶县被袭。乐进闻之大惊,找来满宠商议。

满宠言:“此乃陆逊之计,其意欲逼迫大人出兵与其大战!”

乐进大怒,道:“陆逊竖子,竟敢如此!”

当即便欲点兵迎战。

满宠将其拦下,道:“大人切不可因一时之怒而累及三军!今蜀军虽袭取叶县,然大人若分兵驻守上蔡,则蜀军无为也!”

乐进顿悟,遂令李通领兵两万往驻上蔡,防备蜀军渡河袭击汝南,李通抱拳领命而去。

后一日,李通率军渡过蔡水,正欲向上蔡进发之时,忽闻一声炮响,蔡水附近突然杀出无数蜀军。

李通大惊,慌忙整军御敌。

然大军刚刚渡河,正是松散之时,如何能轻易聚起。

士卒只知晓中了蜀军埋伏,却不知究竟有多少蜀军,故多有逃跑者。

李通大喝一声,身先士卒冲入蜀军之中,连杀数人。

士卒见主将如此英勇,遂军心稳定,渐渐归队。

蜀军大将见李通如此勇猛,策马奔至其身旁,挥刀便砍。

李通大惊,与其交战数合竟不能胜之,故喝到:“来将何人!吾不杀无名之辈!”

蜀将微微一笑,道:“吾乃臧霸!”言毕再次冲向李通。

正当李通与臧霸交战之时,向宠于叶县开始了谋划。

其于攻破叶县后拆开陆逊锦囊,览后不禁赞叹陆逊之谋。

今闻臧霸伏击魏军,正与其交战,遂依照陆逊之计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