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章孙仲谋江东称帝 张文远彭泽破敌
孙权推辞不过,道:“如今江东贫弱,若孤称帝,唯恐曹、刘来伐!”
潘璋道:“今曹、刘势同水火,相互征伐,无暇顾及江东!况且主公麾下文武皆备,握雄兵数十万,岂惧曹、刘!”
孙权闻之大喜,遂依众臣之言,择日于南郊即皇帝位。
追尊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生母吴氏为武烈皇后,次母为太后,兄讨逆将军策为长沙桓王,登为皇太子。
封朱然为大将军、封顾雍为丞相,张昭为辅吴将军、位比三司,娄侯,食邑万户。
其余文武皆一一封赏赐爵。
孙权称帝后,欲出兵攻打荆州,然苦于国太知晓,故为此忧愁不已。
潘璋见孙权终日郁郁寡欢,问起原因,孙权道:“朕欲出兵荆州,然恐太后知晓,横加阻拦!为之奈何?”
潘璋道:“陛下可对太后言亲提大军平讨水贼,如此国太必然无疑!”
孙权大喜,遂依其言。
孙权称帝当日,吴国太正跟孙尚香畅聊,忽闻此事,孙尚香表情突然僵住。
国太拉着孙尚香的手,道:“此乃男子之事,香儿不必在意!如今天下分崩,权儿若不称帝,则为臣子,然曹、刘,以何人为帝?纵便是权儿愿意,其麾下文武也必不依!”
孙尚香道:“母亲,孩儿终究已是他人之妇,若在此处居住长久,恐....”
国太手抚其发,道:“如今江面不太平,待汝兄长清平长江之后在走不迟!”
孙尚香此时是有苦说不出,但她的表情依旧犹豫。
国太道:“难道香儿连为母的话也不信任?”
孙尚香连忙道:“母亲多心了,孩儿岂能不相信母亲!”
国太看孙尚香时,眼神中总是含满慈爱,问道:“炎兴果真疼爱香儿否?”
孙尚香闻之,嘴角不自主的露出一丝笑容,道:“夫君对女儿疼爱有加,从未有过不和之事。”
国太看到孙尚香那丝笑容,知晓所言乃是实情,遂不再为她担心。
数日后,孙权将国太、孙尚香迁到皇宫之中,道:“母亲,江面水贼猖狂,孩儿以集结数万兵马,欲亲自出征平乱,故今日特来与母亲告别!”
国太皱起眉头,道:“小小水贼,何须权儿亲自出征?”
孙权道:“朕出兵讨贼,一可宣扬军威,二可顺道巡视江山,故欲亲提大军前去。”
国太道:“既如此,权儿当小心!切记,汝乃是一国之君,切不可逞匹夫之勇!”
孙权抱拳应诺。
数日后,孙权尽起国中兵马二十万、战船五千于艘于建业出兵。
临行前,老将韩当来到校场,道:“陛下出兵讨贼,何不待老臣前去!”
孙权道:“老将军征战沙场数十载,朕欲令义公好好休养,故未曾请义公随军出征。”
韩当手舞大刀,道:“末将自随先皇以来,每战先临,未尝居后!今末将虽老,然犹有廉颇之勇!望陛下录用!”
孙权感其忠义,遂令韩当一同随军出征。
孙权出兵的消息传到彭泽,文聘大惊,暗中找到张辽,道:“影狼来报,言孙权出兵二十万清扫长江水贼,如今正向彭泽方向杀来!”
张辽冷笑一声,道:“若果欲如此,何须出动二十万大军!此必是孙权暗中与曹丕联盟,欲趁陛下与曹贼大战,无暇分兵之时攻打荆州!”
文聘道:“殿下果然料事如神!今孙权势大,彭泽城中仅有兵马三万,将军可有计策退敌?”
张辽道:“孙权若至,必先攻打建昌!仲业引本部三万兵前往建昌驻守。孙权若知仲业在建昌,必另遣大军攻打彭泽。吾留于城中,必可御孙权之军!”
文聘抱拳应诺。随后文聘发使者前往荆州各处,言孙权引兵二十万向西而来,其意不明。
数日后,孙权引军抵达南昌。
朱然听闻孙权引众至此,慌忙出城相迎。
不时,孙权引着文武皆入城。
朱然一脸不解的看着二十万大军。
孙权将朱然引进密室,向他诉说了自己的计划。
朱然道:“陛下但有差遣,臣必当遵令!”
孙权大喜,遂令文武暂时在南昌休息。
翌日,孙权引众渡过鄱阳湖抵达建昌城下。
时文聘已然率军抵达建昌。
孙权看到城头高挂‘文’字大旗,对麾下笑道:“文仲业竟然在此!”
诸葛瑾道:“建昌乃是彭泽之屏障,此必是文聘欲将陛下阻挡在此!”
孙权大笑,道:“早闻文聘熟知兵法,今日一见,看是谬传啊!建昌虽为彭泽屏障,然其城池并非牢固,吾统大军围攻之,不数日必破!”言毕就欲下令围攻建昌。
潘璋起身道:“陛下,今文聘在此,则彭泽必无大将把守!陛下何不令士卒围城,却另遣军马奇袭彭泽。待彭泽击破,建昌可不战而降!”
孙权大喜,遂令朱然部下五万军马,另遣诸葛瑾率五万军助战。孙权亲引十五万大军绕过建昌前往彭泽而去。
建昌城中,文聘见城外军马仅有十万,且未见孙权。故得知其必然秦军绕袭彭泽。
文聘看来一眼彭泽方向,心中暗暗祈祷张辽能顶得住。
翌日,孙权引军来到彭泽城下。见城头守军大多为老弱病残,不禁大喜,对潘璋道:“文聘将城中精锐悉数调离,如今彭泽守军寡弱,此天将彭泽赐予朕!”
言毕令贺齐、留赞、徐盛各引两万军攻打北、西、东三门。孙权亲自引军攻打南门。
三将各自点齐两万军马包围了三门。
随着听到中军一声令下,数万士卒一齐冲向彭泽。
正当吴兵架起云梯奔向城墙时,只听一声炮响,原本守军稀少的城头突然立起无数旌旗,而后涌现出一大批精壮士卒。
‘斩杀吴狗!斩杀吴狗!’城头响彻着蜀军的呐喊声。
孙权立在城下,听到这四个字,气的脸色通红,道:“彭泽城中守军不过数万,文聘分兵驻守他处,纵使其有谋,朕何足惧哉!”
言毕亲登上在鼓车擂鼓进军。
吴兵闻之陛下亲自擂鼓,士气大增,再次冲了上去。
此时彭泽城中仅有两万士卒,张辽分兵四处驻守四门,每门守军五千。张辽见吴兵势大,故在军中招募敢死之士,得军八百。
此时吴兵正奋力攻打城池,孙权见蜀军顽强,故令人将攻城器械悉数运到阵前。然不待孙权下令,却见彭泽大门突然打开。张辽引八百众杀出城门,见到眼前满脸惊恐的吴兵。
张辽喊道:“大丈夫立功名、取富贵正在今日!”言毕率先杀出,其身后八百壮士见此,无不口乎‘斩杀吴狗’,奋勇冲出。
张辽一马当先,点燃火把扔进投石车、床弩等攻城器械之中,大火随之燃起。
张辽引众穿过火墙冲入吴军军阵之中。其大刀所过,鲜血横流。
八百壮士刀劈矛刺,紧随其后。
张辽远远看到黄金羽盖,喊道:“众儿郎随我斩杀孙权!”
言毕冲着孙权杀去。
朱桓见此,赶忙引军阻拦张辽。
张辽大怒,舞刀杀到朱桓身边,与其交战三合。
只听得大喝一声,朱然负伤逃走。
张辽不追击,引众继续向前奔去。
吴军士卒见张辽勇猛至此,竟无人敢阻拦。
孙权眼见得张辽距离自己越来越近,不禁心中惊恐。
转眼之间,张辽又突破数军,距离孙权已然不足百步。
正当此时,忽闻一人厉声喝到:“张辽匹夫,休伤吾主!”
而后见一白发老者手持薙刀策马奔出杀到张辽马前,道:“大将韩当在此!”
张辽闻之,道:“吾不欺老者,汝可速退!”
韩当不答话,举刀便砍。
张辽大怒,挥舞着长刀与之大战。
八百壮士恐吴兵从中偷袭,遂将张辽身边的吴兵悉数杀尽,围成一个圆阵,将张辽、韩当二人包围在阵中。
吴兵士卒有敢死者,举刀冲向蜀军,然蜀军凭借马力与长枪,往往伸手一溯,吴兵未到跟前便已然倒地。
韩当与张辽大战十余合,因年迈力衰,渐有不敌之色。
孙权在远处看到韩当渐落下风,遂令凌统、丁奉前去支援,二将抱拳领命而去。
韩当自觉力竭,遂虚晃一招,拨马便向后撤去。
其身后蜀军猝不及防,为韩当冲破圆阵。
张辽大怒,打马追之,然韩当已然逃离。
张辽在乱军之中看到其背影,自知追不上,遂张弓搭箭冲其射去。
只听到一声惨叫,竹箭正从韩当后背穿过。
丁奉、凌统见韩当中箭,不禁大惊,撇下军士冲过去。
张辽射中韩当后,快速冲杀过去,正欲挥刀斩之,却不料其斜刺方向杀来二将。
凌统道:“承渊扶老将军归阵,吾自挡张辽!”
丁奉也不推脱,架起韩当匆匆离去。
凌统策马奔至张辽面前,举枪便向其门面刺去。
张辽大惊,挥刀与之大战。
二人在阵中大战二十合,张辽精神抖擞,愈战愈勇。
凌统力怯,不敢继续接战,遂找了个空子匆匆离去。
张辽引众追击,杀散吴兵。凌统因身前有吴兵相阻,故不得不放缓速度。转眼间张辽已至。
凌统大惊,正当此时,丁奉与凌统合兵一处,共同阻拦张辽。
张辽冷笑一声,策马飞奔去。
吴军兵将见张辽如一道光影在自己身边掠过,而后便感觉脖颈间微微发凉,继而不醒人事。
凌统、丁奉完全看不到张辽手中的长刀,因为此时那柄大刀已然化作一道道影子,他二人完全分辨不出。
张辽策马奔到丁奉身旁,二人只感觉杀气甚浓,定睛细看,这才醒过神来,慌忙迎战。
然张辽却不给他二人醒悟的机会,舞刀在他二人马间穿过去。
俄而只听到两声嘶鸣,凌统、丁奉战马为战力刀锋砍伤,倒地气绝。
二将猝不及防,被战马甩了下去。
幸得其亲卫救护,这才没被马蹄踩踏而死。
张辽一脸血污,冷冷的盯着眼前的一切生灵。
孙权与他在百步之遥对视一眼,只感觉冷汗齐出。
五十步!张辽距离孙权只剩五十步。
孙权看到杀神一般的张辽,已经立在那里不知所措。
其贴身护卫王惇见孙权不动,令解烦军士卒拉着孙权向后撤去。
王惇硬着头皮迎战张辽,然二将错马而过的瞬间,王惇立在马背上静止不动。
不时,其头颅缓缓落地。
周围吴兵见此,有的惊骇、有的大哭、甚至有的瘫坐在地上。
王惇既然能成为孙权贴身护卫,说明其武艺当非常好,然跟张辽仅仅一个交错之间,变为其阵斩,吴兵士卒哪里还敢阻拦他。
孙权被解烦军拉着抛出数步,便听到身后马蹄声急促。
孙权突然醒悟,转身看去。正看到一脸鲜血的张辽。
孙权浑身颤抖,看向左右,满眼皆是神色慌乱的士卒。
正当孙权绝望时,其身后突然赶来二将。孙权细看,乃是同宗孙桓、孙韶。
孙韶拉过一匹马来,将孙权拽上马背,道:“陛下先走,末将断后!”
孙权坐到马背之上头也不回的向南撤退。
孙韶、孙桓策马奔向张辽,持枪将他拦住。
张辽无奈,挥刀力战二人。
约战二十合后,孙韶看到孙权已然逃远,且自觉不敌张辽,遂与孙桓引军撤退。
张辽抬头远望,不见了孙权,故引着麾下壮士向城中冲去。
贺齐、留赞、徐盛听闻孙权兵败,三将赶忙引军撤退。当三人纷纷来到南门时,看到孙权麾下大军散乱不堪,有的立在原地发呆,有的蹲在地上哀嚎。
三将相互对视一眼,满脸的疑惑,道明他们心中的不解。
不时,朱桓引着残卒与徐盛等人合兵一处,尽述了前事。
三将闻之,嗟呼不已。
朱桓道:“陛下不以张辽在此处,故为其穿阵而过。如今士卒惶恐不安,不宜再与蜀军交战,不若引军暂撤,在做良图!”
三将皆深以为是,故与朱桓整顿了败卒,率众离去。
张辽引军归城,见四面吴兵皆退,不禁仰天大笑。
其清点了随他出战的壮士,仅剩四百二十人!张辽将众人引进厅堂,以宾客之礼相待,并令人将众人功劳一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