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章 守荆州刘瑞遣将谋荆州曹孙联盟(1 / 1)

七十章守荆州刘瑞遣将 谋荆州曹孙联盟

刘瑞率领狼军走水路于三日后到达巫峡登岸。

太史慈问曰:“公子为何停军在此处,难道不去荆州了?”

刘瑞笑道:“当然要去!只不过不能让敌人细作知道此事。”

陈登闻之,亦是问道:“公子此番率军来荆州,似乎神神秘秘的,不知究竟要干什么?”

刘瑞笑道:“元龙日后自然知晓!只是切记,万不可暴漏我军踪迹!”

陈登等人笑着摇摇头,说:“真不知道公子整日想什么。”

待军马安定下后,刘瑞召集了所有校尉以上的军官,说道:“自明日起,诸位率领本部军士穿戴平民衣服分批前往南郡的牟平村,切记,路上不可太过招摇,更不可暴漏踪迹!”众校尉闻之,皆抱拳应诺。安排完后,刘瑞先众人一步,与关、张二人前往南郡见关羽。

三人骑快马,两个时辰便到达南郡,此时关羽正在城中与众将商议军情,忽闻小校来报,言门外有三人称是君侯故友,欲见见君侯。

关羽闻之,皱着眉头道:“汝可识得他们三人?”

小校摇摇头,说:“那三人交给小的一封书信,说君侯看过后在做决断。”

关羽接过书信,看了内容后,立即让众人离开,令小校将那三人请进内室。

不时,刘瑞与关平、张苞走进内室,关羽见到刘瑞后,惊问道:“瑞儿何故变成这幅模样了?”

刘瑞边笑边抓脸,说:“侄儿为确保隐蔽,故与两位弟弟乔装一翻。”说完,三人将面具揭下露出本来面目。

关羽笑道:“瑞儿何故如此谨慎?难道怕此处有刺客袭击你?”

刘瑞摇摇头,笑道:“非也!此番侄儿是奉父王之令率军前来支援二叔的,如今大军尽皆驻扎在白帝城。”

关羽闻之,哈哈大笑,道:“无需动用瑞儿的兵马!此番仅靠荆州兵马便可袭取襄樊!”

刘瑞曰:“二叔如此自信?”

关羽点点头,道:“瑞儿有所不知,前几月宛城发生叛变,虽然被曹仁率军平息,但南阳依旧是人心惶惶!而且近日襄樊连下大雨,洪水淹了数座县城,某令廖化、周仓、关兴为先锋,刚一出兵,曹军无不望风而降!就在昨日,襄阳已然被某夺了!”

刘瑞闻之,说道:“二叔可不要高兴的太早,襄阳无有屏障,故曹军不敢久守。然樊城地形险要,恐怕难以攻取!侄儿听闻曹仁已经率军到达樊城,正准备跟二叔决一死战,曹操亦是遣于禁率领七营兵马赶来支援,若二叔不倾尽全力,樊城这块硬骨头是啃不下来的。”

关羽皱了皱眉头,道:“瑞儿所言不虚,此事某亦有所听闻!这不,刚刚还与众人商议此事来。”

刘瑞问道:“二叔打算如何?”

关羽言:“某欲将荆州军马尽数调往前线!”

刘瑞问曰:“二叔不怕孙权遣军偷袭荆州?”

关羽笑道:“瑞儿只管放心,吾正令人在江边建筑烽火台,一旦发现江东兵马,守卫烽火台之士卒便可立即点火,待孙权兵马赶到,南郡城早就做好迎敌准备了!”

刘瑞抚掌笑道:“二叔果然好计策!然二叔可曾想到,若孙权军马假扮商人靠近烽火台,在以锦帛美酒迷惑士卒,如此恐怕烽火台之火是烧不起来喽!”

关羽紧皱着眉头,点点头,道:“瑞儿所言极是,某这便下令,一切船只不可靠近!”

刘瑞拉住关羽,道:“没用的,纵使二叔下达严令,士卒也会有疏忽之时!”

关羽问道:“瑞儿可有良策?”

刘瑞笑道:“当然有,侄儿此番前来便是为二叔驻守大后方!如此二叔自可尽起荆州兵马争夺樊城,侄儿率领狼军坐镇南郡。倘若江东果真遣军偷袭,侄儿自可挡之!”

关羽笑道:“好,好!有侄儿在,某可放心在前线跟曹仁大战矣!”

刘瑞道:“二叔且稍等数日,侄儿的兵马尚在白帝城!哦,对了,二叔切记,此番侄儿率军前来之事定要保密,不可使曹、孙知晓!”

关羽问曰:“侄儿隐藏行迹,意欲何为?”

刘瑞道:“当然是钓孙权这只大鱼了!”关羽闻之,面露不解。

刘瑞笑道:“自二叔出兵襄樊以来,江东可有什么变动?”

关羽道:“先是孙权兵败合肥,而后吕蒙因病回建业。”

刘瑞闻之,心道:还是老一套,不过如今陆逊不在孙权那里,不知是谁接任了吕蒙的职务来忽悠二叔。想到这,刘瑞问道:“吕蒙引兵回建业,不知是何人接替的他?”

关羽顿了顿,道:“好像是叫朱然!”

刘瑞沉思一刻,心想:原来是朱然,不过此人确实有能力,记得《三国志》讲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最终在朱然死守之下退军,朱然从此名震敌国。可见此人确实是个将才。

关羽见刘瑞不言,说道:“这孙权的大都督一任不如一任,昔者周瑜多智,奈何早夭。之后鲁肃接任,也可以算得上将才,可惜命短!如今的吕蒙,体弱多病,虽然打过仗,但长久不了!这不,又换了个朱然!前日这朱然刚刚到任便立即写了一封信。”说着把信拿来递给刘瑞看。

刘瑞接过一目十行,很快边看完,道:“信中不乏谦卑之词啊!”

关羽笑道:“确实,依我看,此人恐怕不堪大任,孙权选此人怕是选错了!”

刘瑞对关羽说道:“二叔不觉得此事太过蹊跷?”

关羽问道:“哪里蹊跷?”刘瑞道:“二叔一出兵攻打襄樊,孙权便撤了合肥的兵马;且二叔攻打樊城兵力不足,正犹豫之时,吕蒙却突然告病回建业,换了个朱然接替他的职务!这朱然到任,不整顿兵马,却先给二叔写信,且其间尽述仰慕之情!试问,若吕蒙未病,二叔会将荆州兵马尽数调往前线么?”

关羽皱着眉头沉思一刻后,道:“若吕蒙不走,某定然留下兵马驻防荆州!”

刘瑞道:“如此推来,合肥撤兵,吕蒙得病,无非是孙权的计策!其目的正是欲令二叔放心攻打樊城,待荆州空虚之时却遣军偷袭,夺了荆州诸郡!”

关羽闻之,出了一身冷汗,道:“若非瑞儿提醒,某定然中了孙权之计!”

刘瑞道:“二叔放心,如今有侄儿在此,孙权即便起倾国之兵亦奈何不了我!”

关羽笑道:“好,某亦是思虑后方之事,如今有瑞儿在,某可无忧矣!”

刘瑞顿了顿,问道:“不知江陵、公安二处是何人驻守?”

关羽闻之,气哼哼的道:“乃是糜芳、傅士仁!此二人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前日他二人因饮酒误事,致使营中火炮着火,炸死我数十位士卒!”

刘瑞道:“二叔可曾教训他二人?”

关羽道:“如此大的过错,岂能轻饶!奈何某无暇顾及,故欲待攻破樊城在议论他二人过失!”

刘瑞摇摇头,道:“若二叔令此二人驻守后方,则荆州危矣!”

关羽问其故,刘瑞道:“此二人先是因过错而惹怒二叔,故早已是战战兢兢,今二叔言待破了樊城在议论其罪过,如此无论二叔出兵胜与败,此二人都不会有好果子吃!若孙权趁机起兵攻打荆州,此二人为了自保,定然投降!糜芳久随父王,二叔就免其罪过,日后让他去成都吧!至于傅士仁,就交给侄儿吧!”

关羽点点头,道:“荆州之事暂且交与侄儿,某这便起兵支援前线,定要夺了樊城!”

刘瑞道:“二叔且稍候几日,侄儿的大军正分批进城,估计要三日后才能完全到达!且此次侄儿将薇儿跟聪儿一起带来了,二叔不想见见他们?”

关羽闻之,笑道:“好,好!那某便等薇儿来了在走吧,聪儿今年八岁了吧?”

刘瑞点点头,道:“八岁了,一转眼都长这么大了,二叔的长髯又多了几许白丝!”

三日后,管亥、孙观护卫着刘瑞夫人到达南郡。关羽赶忙前去迎接,父女相聚时免不了眼泪纵横。刘瑞也不打扰,安顿下清荷后找到太史慈,问道:“狼军可曾进城?”

太史慈答曰:“八万大军都尽皆到达牟平村!”刘瑞满意的点点头。

随后关羽将众人引进府中,设宴款待。

第二日,关羽尽起荆州兵马赶往前线。

待其走后,刘瑞暗中召集荆州主要官吏,手持关羽印绥,道:“如今君侯起兵攻打樊城,汉王恐东吴来犯,故令吾替君侯暂守荆州!诸位切记,吾到达荆州之事不可张扬!”

众文武闻之,抱拳应诺。刘瑞说道:“如今荆州空虚,吾料孙氏定然出兵袭扰,故事先安排下兵马以待敌!”

刘瑞看了看地图,道:“关平、张苞听令!汝二人各引一万军马分别埋伏于汉阳、石阳郊外,待江东兵马登岸后引军尽打红旗杀出,阻断其归路!”二人领着令牌引兵离开。

刘瑞对陆逊、甘宁道:“伯言、兴霸熟悉水战,汝二人可引本部水军两万人前往洞庭湖驻军,待看到关平、张苞打着红旗杀出后,立即引兵北上,趁江东不备之时夺了江夏!”二人接过令牌退下。

刘瑞对文聘道:“仲业引本部水军扼守麦城,不得令江东水军袭取襄阳!”文聘领下令牌。

刘瑞对太史慈说道:“子义可领兵一万埋伏于公安城中,待江东水军杀入城中,趁其不备之时突然在城中杀出,并打开城门!”太史慈领了令牌退下。

刘瑞对陈登道:“元龙领兵一万埋伏于公安外,子义打开城门,汝当立即杀入城中消灭江东军!”陈登抱拳应诺,领下令牌。

吩咐之后,刘瑞将糜芳、傅士仁留下后,令众人各自准备去了。

待众人走后,刘瑞引着糜芳、傅士仁走进内室,道:“二位将军受委屈了!”糜芳、傅士仁闻之,皆不明白刘瑞所言。

刘瑞请他二人坐下后,道:“吾闻君侯言汝二人因饮酒误事,使得营中火炮被点燃,炸死数十个士卒!”

糜芳叹道:“此事确实是末将之错!”

刘瑞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汝久随君侯,岂不知他对士人向来冷眼相视!故临行前曾言待破了樊城欲责罚汝二人!”

傅士仁慌忙拜倒,道:“请公子在君侯面前为末将美言几句。”

刘瑞将他扶起,道:“二位勿忧,吾此番将二位留下,乃是欲令汝二人建立功业来抵罪,若将军能立下功勋,吾定当引荐汝二人入川,当一方太守,不知将军可愿意相助?”

二人闻之,道:“愿凭公子差遣!”

刘瑞在他二人耳边说了一番,二人闻之,道:“公子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

安排已毕,刘瑞对管亥、孙观道:“省之、仲台随我在江陵村钓鱼!”

孙观闻之,道:“公子尚有如此闲情?”

刘瑞笑道:“仲台真是死脑筋,吾钓的非是大鱼,而是江东军马!”言毕大笑离去。

数日后,关羽率领荆州全境军马攻打樊城,正巧天降大雨,樊城城墙被大雨冲垮,曹仁令人架起木板为墙奋力阻挡。曹操听闻前线危及,令于禁加速行军救援樊城。奈何于禁命不好,所选驻军之地被洪水淹没,其麾下七军共计三万将士尽皆被关羽生擒,于禁因走投无路,亦投降。经此一战,关羽威名震惊华夏。

曹操听到关羽水淹七军,惊得头风复犯,召集众文武商议迁都之事。

司马懿劝曹操道:“不可。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战之故;于国家大计,本无所损。今孙、刘失好,云长得志,孙权必不喜;大王可遣使去东吴陈说利害,令孙权暗暗起兵蹑云长之后,许事平之日,割江南之地以封孙权,则樊城之危自解矣。”

主簿蒋济曰:“仲达之言是也。今可即发使往东吴,不必迁都动众。”

曹操允其言,遂遣使前往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