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黎明,天还没有完全的亮,一丝的鱼肚白已然的泛出在东方的地平线处,一切显得那样的安静祥和。
4时12分52秒,在远程相控阵雷达导引下,第一批拦截导弹发射。
令人心悸的颤抖,巨大的烟尘中,一枚枚‘HQ-22’、‘HQ-30’中远程防空导弹呼啸而出,灼人的火焰从导弹尾部喷出,耀眼的火光映照着黎明,如同雷击云中的闪电风暴一样忽明忽暗。大地一次又一次地被震撼,发出阵阵痛苦的呻吟声。极速上升的导弹速度越来越快,没多久便消失在苍穹中。
为了力求最大限度的拦截成功率,中国‘国家导弹防御网’除了地基防空力量外,还在大气层内外部署有大量的动能拦截器,从而形成对来袭弹道导弹的点面两层防御系统。
4时13分04秒,编号为‘后羿032’的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器最先和来袭日军导弹遭遇。在发动机低沉的怒吼声中,‘后羿032’迅速的变轨,调整自己的角度。
‘后羿’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器研制于上个世纪末期,属于弹道导弹拦截的初期型武器。其大概的作用原理是布置在近地轨道,当来袭的弹道导弹在爬升飞行到抛物线的顶点时,在地基控制中心引导下,调整撞击角度后的‘后羿’便会如同一颗自太空陨落的流星一样飞速的撞向来袭的弹道导弹,拦截击毁目标于太空外层。
如同春节的礼花一样,在地球的大气层外,一朵接着一朵绚烂的烟花不断的盛开,橙红色爆炸的火光点缀在淡蓝色的大气层上,异样的美丽。没有人不去惊叹这朵朵毁灭之花的美丽。
4时13分19秒,大气层外的动能拦截器拦截完成,47枚‘樱花A’中程弹道导弹有十四枚被击毁在近地轨道内。
紧接着呼啸而来的中国防空导弹也已经展开拦截。‘HQ-22’、‘HQ-30’中远程防空导弹在地基远程相控阵雷达和‘远望级’卫星监控舰的引导下,与高速下陨的日本导弹发生火光电石般的碰撞。
天空中不断的传来阵阵滚雷般的闷响,如果有人留意还可见到天穹的尽头之处的点点闪光,就像夏夜里雷雨一样,在那遥远的天边泛出的阵阵闪电。
4时13分34秒,第一波导弹拦截完成,突破外层拦截的33枚‘樱花A’弹道导弹中的21枚被成功拦截,但残余的12枚‘樱花A’在突破‘国家导弹防御网’的两层拦截防线后,依旧高速向各自目标飞去。
北京航空航天指挥中心,气氛更加的紧张了,军官们注视着大屏LCD的目光更加的凝重了。大屏幕上那些残存的红色延伸曲线,此时分外的刺眼,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几乎能够清楚的感觉自己的心脏声。
4时13分41秒,第二批次拦截导弹发射。
日本导弹的打击目标:北京、上海、三峡大坝、秦山核电站、青岛海军基地、山西五寨导弹基地等重点城市、国家设施、军事基地已经全面进入A级战斗状态。布防在这些重要目标周围的中近程防空导弹部队在雷达引导下,纷纷为自己守护下的城市、设施、基地撑起一张巨大的保护盾。
天空中,那些高速呼啸而下的‘陨星’已经开始弹头与推进器的分离。密集的防空导弹拦截下,伴随着低沉的爆炸声,多枚日本导弹被击毁,但还是有三枚‘樱花A’弹道导弹从‘恢恢天网’中钻出。
“弹道确定,两枚目标三峡大坝,一枚青岛海军基地”
作为‘国家导弹防御网’的心脏-北京航空航天指挥中心统筹着全国的导弹防御力量,当那些漏网之鱼依然顽固的扑向自己目标的时候,航空航天指挥中心内的大型计算机立即计算出相关数据,准备最后的绝杀拦截。
虽然三峡大坝拥有较高的抗打击能力,足够承受多枚重磅炸弹的直接命中打击,而且在战争爆发之初,三峡水库就已经开始降低水库水位,但是无论怎么样,谁也不想最糟糕的事情发生。
不要说三峡大坝本身的价值了,如果大坝被炸毁,尽管已经降低了蓄水,但水库内依然较高水位的长江水倾倒下来的时候,荆江是无论如何也容纳不了极速倾灌下来的滔滔江水的,一旦千里江防被毁,那么整个江汉平原也就会在一夜之间沦为万倾泽国的。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它创造的价值,它所带来的长江水利工程的改变,更带来的是对中国军队防空作战能力的挑战。
凌晨4时13分58秒,三峡坝区附近大大小小的城市集镇,依然沉睡的居民们被凄厉回响的防空警报声所惊醒。惊慌失措的人们纷纷的冲出自己的房屋,衣冠不整、赤脚蓬发。
尽管人防部门不止一次的做过三峡大坝被袭击的防空演习,尽管人们早就习惯了这尖利的警报声,但当战争真正降临在自己身边的时候,所有人还是真实的感觉到害怕的滋味。这黎明时分响起的防空警报声比任何一次演习时,都还要让人感觉到凄厉。
北京航空航天指挥中心,诺大的全幅国土电子地图前,一名老人负手而立,浑浊的目光从厚厚的镜片玻璃后透出,直勾勾的看着全息电子监控屏幕。
若干年后,三峡大坝附近的那些经历过那个黎明的人们依然的记得那让他们永生难忘的一幕,伴随着一阵闪光,数道细细的淡绿光柱拔地而起,直刺天穹、划破苍芒。两声低沉的爆炸声雷鸣样的回响在空中。
‘星宿’-中国的地基高能激光反导系统,首次投入实战,这也是世界上激光武器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投入实战。
功率高达10兆瓦,辐射目标时间为5-20秒,最大射程为1000公里的‘星宿’足够将弹道导弹的弹头烧毁的干干净净。瞬时高温下,导弹弹头会首先被融化变形,同时装药被引爆。
中国军方在三峡大坝、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以及诸如核电站等各重大工程设施周围都部署了‘星宿’地基高能激光反导系统。正是这种从表面看来和天文台差不多的激光反导系统为中国人率先的打造起了一张天空护盾。
两行浊泪从老人那布满沧桑的面颊滚落而下,作为‘星宿’地基高能激光反导系统的研制者之一,多少年了,几代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付出,在这一天终于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青岛,一座带有浓重欧州气息的现代城市。自19世纪末期德国人在此开埠以来,一百余年间,这座胶州半岛上最大的港口城市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八大关留下了德国人的足迹;一战后,狼子野心的日本人把他们的膏药旗帜升起在崂山之上;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大兵的战靴又踏上了海滨的栈桥。青岛,这座黄海之滨的美丽城市,写满了旧中国太多的耻辱。
清末年间,风雨飘摇,国家多事。“师夷之技以制夷”的口号声中,经过多年的洋务建设,大清国在花费重金之后,也拥有了一支世纪第八、亚洲第一的强大舰队-北洋水师。总理大臣李鸿章为了这支舰队呕尽了心血。为了解决舰队驻泊问题,总理衙门下令在青岛港,专门为北洋水师建造了那条有名的栈桥。
中日甲午之战,随着北洋水师在威海刘公岛大本营内全军覆灭,长长的栈桥也悄然的成为了历史、成为了人们观光的风景。
六十余年后,从江苏泰州白马走出的共和国海军把自己的战旗缓缓升起,鲜红的八一军旗猎猎飞扬在苦涩的海风中,三大主力舰队之一的北海舰队司令部定址于此,青岛海军基地成为了长江以北最为重要的核心基地。庞大的北海舰队背靠以青岛基地为中心、旅顺、烟台等海港为辐射的海军基地群,北可拱卫京津、南则控防黄海,直接的成为年轻的中国海军制衡韩、日海军的重要力量。
日本人对这样的眼中之钉、肉里之刺怎能够容得,青岛海军基地与三峡大坝、秦山核电站等重要国家工程一起成为日本导弹攻击的第二打击目标。
经过数重的拦截之后,来袭的四十七枚‘樱花A’弹道导弹只有唯一的一枚突破中国军队的‘国家导弹防御网’与‘星宿’地基高能激光反导系统的多重拦截。
飞火流星一样的导弹从苍穹的尽头穿出,装载着大当量高爆炸药的常规弹头打着旋的呼啸而下。
防空炮火密集的穿梭在黎明的天空中,凄厉的防空警报声中,电子对抗部队功率强大的干扰机发射的强烈电磁干扰甚至在城市内大大小小的信号塔台的天线上感应出淡蓝色微小跳动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