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咸阳夜宴(1 / 1)

铁血振秦 秦云汉雨 1627 字 9个月前

咸阳,初冬夜。月半弯,繁星点点,北风阵阵。

咸阳大郑宫内一片灯火辉煌,冠盖云集。胡亥正在此处摆设盛大的祝捷晚宴。

大郑宫内鼓乐阵阵,舞女衣袂飘飘。不由得让人赞叹一声:好一派歌舞升平的盛景!

在觥筹交错之间、面红耳热之际,包括胡亥在内的很多人,都觉得仿佛是重回始皇帝一统华夏时的盛世。

席间,各文武官员脸上无不洋溢着兴奋的神情,压在他们头上的阴云终于散去——被临时征调的骊山徒在少府章邯的带领下,将攻进函谷关、兵临咸阳的陈胜大将周文及麾下近三十万起义军击溃。

秦军终于摆脱了自陈胜吴广起义之来,时时刻刻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一重大胜利,大大振奋了秦室上下,朝野内外的士气。秦国终于在此刻吹响了反攻的号角,将近半年以来压在秦军将士头上的晦气有被搬走的好迹象。

原来,章邯军与周文军在关中戏水相持一月有余。在南下的王离军积极支援之下,章邯领着这群从来没上战场二十余万骊山徒大败数量旗鼓相当的张楚周文军。

这二十余万骊山徒虽然当中有些亡命之徒,但绝大部分成员都是第一次拿起武器走上战场的菜鸟。骊山徒能击败近三十万的周文军,除了章邯指挥得当、王离支援得力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周文军上上下下是一群更菜的菜鸟。

想那周文从陈胜手中接过将印之时,手下空无一人,是个名副其实的光杆将军。

但周文凭着一张极富鼓动性的嘴,趁着关东局势不稳,陈胜威名远播,把秦朝苛政给民众造成的苦难向途经诸城的百姓添油加醋地一番说道,就兵不血刃地连取数十座城池。

饱受苛政的关东民众纷纷揭竿而起,冲进县衙,杀掉不肯起事的各县县令;闯进军营,除掉秦朝驻扎各县的屯长、都尉。各地农民也拿起锄头镰刀,云集相应,纷纷投身到这场推翻秦朝的滚滚洪流之中。

当周文兵临函谷关之时,麾下已经有将士近三十万,战车千乘。风头气势,一时无二。

但周文军的致命伤是:一,周文毕竟只是个口才了得的小人物,对用兵打仗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二,周文军中的士兵都是一些不满秦国苛政的民众和农民,周文军向西一路攻城略地、攻无不克凭的是人数优势和关东民众的滔天反叛之心。

有时候,一头狮子领导的羊群可以打败一只羊领导的狮子。

与用兵行家章邯比起来,周文只能算一只“绵羊”。虽然彼此在数量上能打个平手(章邯军与王离军的总数加起来也是近三十万),但军队领导者素质的高下决定了战争胜负天平的走向。

周文军在杀入关中,兵至戏水的时候虽然气势达到了顶点,但已经是强弩之末。

这关中毕竟是秦国经营了八百多年的大本营。关中的民众虽然也饱受秦朝苛政的磨难,但对这群杀进关中的“外乡人”更是有着很大的反感。

关中民众的思想都是很朴素的:这群打着“推翻苛政”旗号的“外乡人”为了筹措粮草往往肆无忌惮地烧杀劫掠。在鱼龙混杂的周文军中,宵小之徒大有人在。他们入室劫掠,欺辱妇女的劣迹更是深深伤害了关中民众的心。

周文在派人鼓噪关中诸城反叛之时,再也没有像在关东那般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好光景”。迎接他们的是紧闭的城门和敌视的目光。

在天时地利,民心向背都不利与己方的情况下,周文的失败已经是指日可待。

王离军和章邯军在戏水布下钳形之阵,有效地遏制住周文军的攻势。

在派人不断袭扰周文军后方的同时,章邯还派人四处联络关中诸城的县令守将。章邯命他们安抚百姓、坚壁清野,彻底断绝周文就地采集粮草的一切可能。

在相持一个多月之后,周文军因为天气转冷、后勤补给困难、粮草不足而被迫撤退。但由于上的指挥失误加上各级将官的失职——“撤退”变成了“溃退”……

得此良机,章邯和王离两大用兵高手岂能白白放弃。趁着周文军人心思归、军心不稳,章王二人当即领兵在周文军背后尾随掩杀。

这一仗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近三十余万周文军在逃到函谷关时已经不足十万,军队的折损已经超过大半。

周文败退到函谷关之前,本想找一处城池据守,以待张楚军后续的部队支援。但放眼望去,竟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耳闻目睹周文军种种劣迹的关中诸城的民众在各城守备的指挥下坚定地执行着“坚壁清野”的政策。甚至有不少有胆有识的秦军守城校尉率领本城的守军摸黑突袭士气低落的周文败军。

作为军队首领的周文甚至险些被一拨300余人的偷袭秦军生擒,在仓皇逃难之际竟身中三箭……

在章邯将周文军赶出函谷关之际,章邯特意上表报捷。章邯军就依关就险,就地修整,静候朝廷的命令。

内忧外困的秦二世胡亥在得知章邯大败周文之后,龙颜大悦。他当即命人去函谷关的军营中慰问章邯,并正式任命章邯为将军。

胡亥命他与副将王离通力合作,在修整之后,就势杀出函谷关,彻底扑灭关东的反叛烽火。

胡亥还特命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调拨押运大批咸阳太仓的粮食作章邯军的后勤。其二人在到达军中之后,也立即归属章邯节制。

一时间,章邯俨然成了延续大秦天命气数、力挽狂澜的传奇性人物。咸阳坊间的说书艺人也纷纷把章邯的事迹现编成故事,惹来一片叫好叫座。

虽然大家还是不满秦朝的苛政,但毕竟出了这么章邯一个“抵御外侮”的英雄,还是很值得具有无比优越感的咸阳百姓夸赞一番的。

秦二世胡亥的大郑宫晚宴正是在这种击溃强敌之后的欣喜气氛中举办的。

出席此次晚宴的是朝廷上的头面人物,最大的牌当然是炙手可热的中郎令赵高。

经历过上次“指鹿为马”闹剧的清洗以及用谋反的罪名逼死冯去疾、冯劫父子之后,朝中除了几位屈指可数的官员外,大部分已经成了赵高的走狗爪牙。

坐在胡亥左手边第一位的赵高此刻春风得意:那章邯本是自荐领兵退敌的。但在赵高鹰犬的一番吹嘘之下,章邯就成了赵高保举出来的人才。章邯在阵前退敌,最大的功劳反成了在咸阳坐享安乐的赵高大人的了。

负责执掌禁军的护军都尉吴辉手端酒杯,面带谄媚地走到赵高面前。他向赵高深施一礼,道:“赵大人功苦劳高。此番章邯退敌成功,完全是赵大人慧眼识人,举荐有方。咸阳才得以保全,大秦得以延续,赵大人实在是居功至伟。在下十分佩服,特地来敬赵大人一杯。今后,还望赵大人多多提携。”

赵高脸上本来就堆着招牌式的笑意,呵呵一笑:“吴都尉过谦了。只要众位尽心竭力为皇上做事,都会有一展拳脚的机会。”

说毕,赵高站起身来端起酒杯,轻咳了一声。

霎时间,音乐终止,舞女纷纷退下,大殿之上落针可闻

赵高朗声道:“今日,我大秦旗开得胜,大大打击了叛军的气焰。消灭叛军指日已是可待。赵高不才,愿以此酒祝吾皇江山永固,福寿绵长。”

主席上的胡亥一直在默默地喝着酒,面带忧色地看着赵高以及其鹰犬的吹捧与互相吹捧。听闻赵高此言,胡亥忙端起酒杯,向赵高道:“中书令赵高举荐章邯,功劳最大。寡人也以此酒聊表心意,感谢赵大人为寡人尽心竭力。”

在胡亥右手边一直沉默不语端坐的李斯站起身来,向胡亥道:“吾皇得赵大人,实在是天赐贤臣。微臣有本启奏。”

胡亥眉头一挑,道:“丞相有话请讲。”

李斯面露笑意,拱手向胡亥道:“自冯去疾被揭发谋反,自杀身亡以来,右丞相的位置空悬多日。老臣年事已高,心力多有不济。臣启奏陛下:赵高大人识人善用,才品俱佳,理应就丞相位。况且此次退敌,全仗赵大人举荐有方。臣请陛下任命赵大人为中丞相。”

胡亥和赵高听闻李斯之言,无不显出错愕的神情。

胡亥心中充满疑惑:李斯和赵高向来不对路。李斯此次竟然主动提出任命赵高为中丞相,自己敢作赵高的副手……莫非李斯也和赵高同流合污了?!胡亥想到此处,脑门不禁渗出了一圈冷汗。

赵高也是相当的迷惑:这李斯向来看不起自己这个宦官。自从沙丘宫篡改始皇遗诏以来,自己与李斯向来难有默契。今天李斯口吐这番言论,究竟是何居心?

正在胡亥和赵高迷惑之际,以吴辉为首的赵高鹰犬爪牙们纷纷跳表态:“李丞相所言有理。赵大人是陛下的股肱之臣。而今立此大功,理当封官晋爵。请陛下任用赵大人为我大秦中丞相!”

“请陛下任命赵高大人为中丞相!”大郑宫内的喧嚣直冲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