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节 病急乱投医(1 / 1)

金兰湾的守军司令官萨瓦里安中将被疯狂的安南人惊呆了。

面对法军的机枪大炮和坚圄的堡垒,安南人不顾生死地冲了上来,他们狂热地呐喊着,用血肉之躯抵挡着钢铁,成片地侧在法军阵地前。

在安南多年的中将从来没有想到看似温驯的安南人竟然会有如此的勇猛,尸山血海填满了要塞前的沟渠,进攻的安南人必须要踏着战友同胞的遗体和鲜血才能继续往法军的枪口前闯。

连续几天的进攻给安南人造成了上万的伤亡,也极大地疲惫了法国守军。

现在中将担心不是自己的武器弹药够不够的问题,而是手里仅有的八千部队能够再在这种连续作战、得不到休息的情况下坚持多久?他明白了安南人的战术,那就是用连续的进攻疲惫自己的军队,直到把这几千人全部累趴下为止。

轮番休息是不太管用的办法,8000人的部队要据守金兰湾军港大大小小13座炮台以及附属阵地,人手本来就紧张到了极限。

而安南人则仗着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和并不比法国兰开斯特差的轻武器来逐渐消磨法军的意志。

在防守战打到第七天,累得几乎睁不开眼睛的中将在目睹安南人冲进了第一道防线,将那里疲惫得动都动不了法军士兵统统杀死的时候,他终于向国内发去了紧急求救的电报。

其实,安南人也没有多少力量再进行大规模的进攻了。

惨重的伤亡带来的是军心的溃散,安南人不得不从周围的农村和小城镇收罗一切可以拿着刀枪上前送死的人加入冲锋地阵列。

作为精锐的是受过几天训练的李国良从马六甲带来的2000多人,如今这2000多人也折损了将近一半,强弩之末地势头渐渐呈现出来。

实际上,华俊林以及他的参谋团的策略也正是这样。

目的很简单,就是逼迫法军司令向国内发报求援。

他们清楚。

这些所谓的安南独立军是为今后的丛林游击战而训练、装备的,没有大炮,甚至没有迫击炮、手榴弹,那就只能用尸体去堆。

他们更清楚。

帝国的利益不是要攻下这个金兰湾要塞,而是利用法国人的吃紧在政治上发力,谋求在不触动大地国际关系条件下国防军驻军金兰湾!计划就是这样,成百上千的安南人一批批地上前牺牲换取的不是安南的独立,而是中法之间的政治交易。

北京,紫禁城,龙剑铭的办公室。

“陛下,刚刚截获法国人地电报,法军司令终于丢下脸面向巴黎紧急催讨援军了。

是时候向美国人提出建议了。

他们在菲律宾的部队肯定会被法国人想到。”

李义安带着点兴奋汇报着,这是他跟随龙剑铭以来的第一次“政治战争”,几天下来,最后的结局看着看着就要浮出水面了。

“英国人的动静呢?”龙剑铭懒洋洋的问道,似乎他不知道为了这个电报安南人付出了多少牺牲一般。

在他心里铭刻着越南人的忘恩负义,1978年的那场战争是中国用无私的援助换来的回报。

出于这种心理。

他并没有对最近总参上报的安南人的伤亡数字担心。

“英国人在亚洲的部队本来就不多,估计英国和法国都在怀疑安南暴动是帝国在德国地驱使下,在幕后操纵的,所以西藏、云南边境的英军不仅没有调动到安南,反而有兵力增加的迹象。

马六甲方面没有通报有英国运兵船通过海峡的情报,而从陆路上通过缅甸进入安南要穿越原始森林,短期内法国人是指望不上英军的帮助了。

华俊林也按照指示安排了10个营的兵力应付可能的英军进攻,所以,英国的军事力量是不可能对目前的安南战局有帮助的。”

“看来,是需要美国人出面的时候了。

估计法国人很快就会象美军驻菲律宾部队求援,这支部队的力量最近有没有变化?司令官还是那个麦克阿瑟中将吗?”龙剑铭必须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一旦美军介入战争。

那华俊林手里捏着的十个营的兵力就只能进雨林打游击了,速决的计刮就变成了安南真正的民族独立游击战争。

对中国来说,最好结局是由中国国防军代替美军介入,当然,这要法国人在美国政府那里得到无可奈何、爱莫能助的答复和良好的建议后,才能通过中国和法国的讨价还价来获取。

有的时候,龙剑铭有一种玩火的感觉。

1906年到1916年,整整十年时间。

他需要安南的民族独立军在丛林里猫上十年时间!这会不会成为越南的历史重现呢?要真是那样的话,他就是搬石头砸自己脚了。

不过,龙剑铭还是有把握的,他手里有千方百计从安南的农村里找到的前国王,这个快要入土的家伙会为龙剑铭的金兰计划所用,直到安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一个受中国保护的独立国家为止,驻军金兰湾只是第一步。

“陛下,美国特使先生求见。”

杨瓒绪上校在门口禀报着,也让李义安的答话暂时终止了。

龙剑铭看了一眼李义安,总参谋长的眼睛里满是笑意。

鲁特和马汉在副官长的引导下走了进来,简单的客套后,鲁特就把来意吐露出来。

“皇帝陛下,法国要求美国出动驻菲律宾的部队援助金兰湾的法军。

听说那里的情况很不妙,13座炮台在昨天丢了两座,安南军的步枪子弹已经可以落到金兰湾内的船只上了。

考虑到中国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伙伴,总统先生要求我来征求陛下对美军出兵安南的意见。”

鲁特从法国人那里得来的消息显然证明了法国人的焦虑。

不过,鲁特并没有把自己的真正目的说出来,他和法国人一样担心着,尽管马汉上校向他汇报了中国皇帝听到安南暴动消息后的言行,尽管中国政府发表了声明,但是安南与中国在地理上地关系和历史上的渊源不能不让人怀疑此次事件的幕后主使者是眼前这位年轻的皇帝。

引狼入室地事情,法国人做。

那跟法国和中国都有密切关系的美国人自然就成了法国的说客。

不过,美国有美国的难处。

孤立主义的论调喧嚣尘土,美军进驻中东的事情还没有最后落实,不得不让罗斯福总统和鲁特考虑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美国参与安南战争会不会带来美国国会的反弹。

从而为美国驻军中东带来更大难度,毕竟美国迫切需要与中国一起瓜分石油利益,毕竟驻军才是确定这种利益的保证。

驻军中东与援助安南法军、参与安南战争,在目前地美国来看是不兼容的。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的态度。

战争在中国的南面邻国发生,而美国在目前的中美关系下介入这样的战争显然是不明智地行为。

所以,罗斯福尽管几乎确定幕后黑手是龙剑铭后,也不得不在安南问题向中国皇帝做出让步。

“美军介入比英军介入好,对吗?参谋长。”

龙剑铭当然不会表态,鲁特还没有把话说现。

那龙剑铭就只有东拉西扯先搪塞着,反正不能露出自己急于插手安南问题的马脚,反正身边有个挡箭牌李义安。

“是的,陛下。

不过美国朋友在菲律宾的部队在数量上……”李义安说了半截就停了下来后面的话自然有人帮着说下去,懒得浪费口水。

鲁特和马汉都明白了,到现在这个时候还不明白就太傻了。

人家中国皇帝和他的参谋长已经在告诉可爱的美国朋友。

我就是要安南,你够朋友的话,就……否则,暂停地中美谈判永远也没有继续的可能了!“陛下,您可能不知道美军在菲律宾的情况。

驻军人数本来就少,当地的叛乱和暴动在1904年平息以后,最近又有死灰复燃的迹象。

因此美国抽调不出军队去帮助法国。

这次来,我是代表总统先生征求您对大中华帝国国防军出兵安南。

帮助法国人恢复安南秩序的意见。

当然,美国政府会在中法两国间搭建一座进一步沟通的桥梁。”

鲁特是很善于做这样的沟通的,美国总统已经打定了牺牲法国在安南岌岌可危的利益,换取美国民间资本在中东与中国的合作升级成为国家间重大经济合作项目的达成。

这。

对美国来说是具有战略意义地,绝对不会去考虑到法国在100多年前对美国的帮助而改变!此时的鲁特更乐于在中国皇帝面前做这样的好人。

鲁特对中国皇帝的底细是清楚的,包括罗斯福本人也很清楚。

这位皇帝和他的伙伴吴良等人拥有美联集团峨的股份,而美国政府控制下的股份才猕,鲁特没有傻到以为自己可以去影响亨利·福持和罗伯特·惠特尼这样的人,去削弱龙剑铭通过吴良在美国经济上的影响力。

至少目前美国政府是不可能做到的。

至于那个国会议员先生和洛克菲勒、哈里曼、卡内基这些人,搞急也会因为与美联集团密不可分的经济利益而对罗斯福政府翻脸。

这些,就是罗斯福不得不向中国皇帝让步的内在因素。

“那么。

事情就很清楚了。

帝国政府已经发表了声明,只要法国政府提出要求,帝国国防军就会立即进入安南,恢复安南的和平与稳定。

国务卿先生,您知道,边境的不稳定是帝国最担心的事情。

出兵安南是解决这个隐患的最佳办法。

当然,帝国国防军需要利用金兰湾实施补给,因此,我们需要法国政府在金兰湾使用权上的表态。”

龙剑铭做出一副郑重其事的姿态和语气说着,他知道现在该鲁特吃惊了。

鲁特和马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中国人居然只要求金兰湾的使用权!他们,真是安南暴动的幕后黑手吗?似乎为了一个金兰湾,中国没有必要去花费这么大的工夫吧?在可爱的美国朋友的预计中,中国会从法国手里搞掉半个安南。

做法很简单,让安南民族独立军退到某条线以北,就可以实现中国对这些地区的实际控制了。

可是,中国皇帝的要求简直、简直,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金兰湾,和法国共同使用!?这就是中国人的要求!真他娘的奇怪!唯一的结论是,中国皇帝是一位思想崇高的和平主义者!什么?怎么会有这样的结论?这个结论连鬼都不会相信!鲁特在确信中国皇帝没有开玩笑以后,欢天喜地地走掉了。

其实龙剑铭不是不想要安南,而是安南的价值在目前来看,比不上中法关系向良好方向发展,法国市场向中国商品公平开放来得重要而已。

安南,现在不要并不代表以后不要!在搞定了中俄关系后,龙剑铭要搞定中法关系,让法国人看到中国是和平的、友好的、无害的!只有这样,法国才会放心地跟德国找碴,世界大战才会按照历史的轨迹如期爆发。

真要到那个时候,当德国威胁到巴黎的时候,一个安南让给愿意出兵助战的协约国伙伴——中国,就是极其正常的事情了。

因为法国人也会为安南存在的丛林游击战而烦恼……1906年11月11日,法国驻华大使让一皮埃尔向中国外交大臣唐绍仪递交了“接受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安南战争问题的建议,请中国军队出兵安南维持和平,监督双方停火”的照会,法国人付出的代价是金兰湾将成为中法共管的港口。

法国人可以说是喜滋滋、乐呵呵地递交了照会。

而早已经蓄势待发的中国国防军陆海军兵分三路开进安南。

陆地上,从老街和镇南关进入,海军则直接进驻了金兰湾。

1906年11月15日,安南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前国王那帕差宣布接受中国的调停,实现安南全境的停火。

中国征求法国的意见后,同意了安南国王赴中国避难的要求。

不过,安南境内的小规模抗法战斗还在继续着……第61节拉巴丹基地法国在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征召的军团在刚刚通过苏伊士运河,刘达红海海面时就被召回,法国还需要这些部队维持去年才拿到手的摩洛哥的安全。

安南事件对法国政府来说,是圆满地解决了。

虽然也有人提出对中国军队共用金兰湾的反对意见,但是这种意见被总理先生无情地否决了。

因为这些意见不会给安南危急的局势带去一兵一卒,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安南的问题。

道理是摆在那里的,如果中国是黑手的话,那么他应该等着安南人攻下金兰湾,让法国在安南的军事存在彻底消亡后再出兵攻击安南,以众所周知的中国军队的实力,打垮安南军得到安南的控制权似乎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没有理由再去怀疑中国人的高尚了!英国人在背地里对中国放弃一个大好机会而嗤之以鼻,这似乎在证明着中国那个年轻人在政治上的幼稚和不够无情;但是在明面上。

英国人大肆宣扬着中国皇帝的和平诚意,甚至提议把190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授给中国人。

不过英国人知道,中国皇帝的地位与那什么奖是不相称的,说说而已。

德国人在疑惑一阵后,不得要领地把中国的行为看作是中国不敢过多得罪英法的结果,也是中国事实上在进行的经济建设的需求。

不过,这反映出一个问题:中国并不打算跟德国趟浑水,所以才着力去巴结英法。

那就是说,德国必须加大力度拉拢中国。

威廉皇帝陛下因此改变了主意,决定响应海牙会议的邀请,亲自参加这个国际盛会。

只有面对面地与中国年轻的皇帝交流后,才能让东方的朋友了解到中德携手的光辉前景。

因此,英法德三国的政府都给大中华帝国政府发出了正式的邀请。

邀请“爱好和平的”中国皇帝在1907年6月的海牙国际会议前后访问自己的国家。

1907年1月,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来临。

对驻扎在波斯湾拉巴丹岛上的中国国防军中东特遣队的官兵们来说,这是最为特别的日子。

经过半年的艰苦经营,拉巴丹岛已经有了一个军事基地的雏形。

平均海拔(波斯湾相对海拔)不到30米的岛上,竖立起一个高高的钢铁塔架。

别误会,这不是石油井架,而是无线电波发射塔。

这个发射塔发射的全频电波经过在青藏高原的中继站加强后,能把中东的即时信息传递到北京。

70多米高的发射塔由此成了拉巴丹岛的标志性建筑,后来的人们把拉巴丹简称为“塔岛”是有依据的。

中东特遣队要应付的不仅仅是周围陆地上那些穆斯林,还有恶劣的气候条件和饮用水和中国人习惯食用的蔬菜的短缺。

因此,官兵们在国内派遣的技术人员协助下,打机井辟菜园,争取在这些补给品上的自给自足,给海军紧张的运力减轻了不少压力。

而在参谋长刘大柱海军上校的授意下,官岳们也把打机井和滴灌栽培技术带给了附近的穆斯林,由此奠定了中国军队与当地穆斯林友好相处的基础。

美乎石油的副总经理兼联合石油的副总经理戴维斯总算赶得及向中国将军献上新年祝词,他是乘坐美乎石油的船带着大量的钻探设备来到中东的。

不过他的第一站就得是拉巴丹,没有军队的帮助,在茫茫的沙漠中,在意向不明的穆斯林环伺下去钻油,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向海岸深入50里,那才是联合石油公司的地盘,而要取得在这些地方活动的权力,还得与当地的大小贾米尔(酋长)疏通,否则,戴维斯手里的美元是找不到地方花的!戴维斯早打听清楚了,其实不用打听,他身边就有美联石油的工作人员随行,这些中国人清楚驻军司令官是精通英语的,因此副总经理没有带翻译就求见了干永图海军少将。

用于发电和带动净水设备的柴油机声一直贯穿到两人的谈话中,这种喧嚣而有节奏的声响使人产生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也许是因为这种感觉的影响,使得谈话并不是很愉快。

“派护送队去巴格达?戴维斯先生,超过沿海50公里的范围,一切行动都是冒险!帝国国防军也不可能违背《中土条约》,携带武器超越这个地域范围。

如果您还不能理解的话。

那我告诉您由此带来的结果,那会引来穆斯林部落的弓箭和土枪的攻击。”

干永图少将有些轻蔑地对异想天开的戴维斯说道。

心里却在想着:都是美国人,怎么魏斯曼先生和这个戴维斯完全不一样呢?还好,这个家伙还只是副职,他还必须听命于帕特·魏斯曼。

实际上,戴维斯也正在为自己的莽撞建议而后悔。

尽管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他还是没有想象到中东问题这么复杂!在他心里,无非就是带上阿拉伯翻译去拜见当地酋长,献上礼物后谈妥条件就带着人马在沙漠里钻探,然后就带着丰硕的成果回到美国,接受洛克菲勒更高的报酬,享受更舒适的生活。

干永图见这位美国朋友半晌没有说话,心里也有些不忍道:“库柏,你还是先去找魏斯曼先生吧,他已经在巴士拉取得了进展。

石油开发上的事情我不能过多地涉入,我的责任是指导中国人在中东的行动并保护他们的安全,当然。

也包括亲爱的美国朋友。

去巴士拉吧。”

将军从海军情报处里得到了这位先生的详细资料,知道他是魏斯曼的表弟,只不过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太愉快而已。

也许,洛克菲勒并不知道这些,才自作聪明地把戴维斯派到中东作为美国公司的代表。

天老爷才知道这对表兄弟之间会发生些什么?!“将军,请原谅我对中东的无知和荒唐的建议,我这就去巴士拉,再次祝您和您的部下新年快乐。”

戴维斯很快恢复过来,彻底打消了另立山头与表兄竞争的念头。

原来他还认为,自己带来了不少专家,足够在勘探和开采业务上与魏斯曼以及他手下的中国人一争高下了。

可现在是,中国军队的将军明确地表达了一个信息,在这里,自己必须听从魏斯曼的,否则军队将不会提供保护。

干永图礼貌地站了起来,他要把这个客人送到临时码头上,安排好人手护送客人去巴士拉。

国防军海军深蓝色的标准军服在这里很难见到了,官兵们都穿着新式的混纺质地的浅黄色军装。

这个颜色一方面可以反射更多的阳光,另一方面是能与这里的沙漠背景融合在一起。

将军和客人一路小声地交谈着一些不紧要的话,穿过了炮兵阵地和更靠近大海的一道道壕沟,大约走了十来分钟后才来到码头。

美国人的船就远远地锚泊在海面上。

“少校,请派一艘驱逐舰沿河而上,护送戴维斯先生和他的船到巴士拉。

顺便带一套电台去,听说他们的电台出了点小问题。

噢,还有国内的春节礼物也一并带过去。”

干永图吩咐着跟随的一位少校,他是参谋处长樊玉德。

少将转身走了,他没有兴趣去看那个美国人是如何上船,如何去到巴士拉的。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这个特殊的地方。

他更愿意去想起在紫禁城里听到地一句话: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民族振兴为信念。

这句话,是少将听皇帝陛下说的。

毫无疑问的是,皇帝在身体力行地履行着这句话,作为从1902年开始追随龙剑铭的会员,干永图能从各种渠道了解到皇帝的一些生活琐事和一些令人钦佩的想法。

正是由于这些,少将才坚定不移地去执行皇帝的每一个指示。

因为他知道,这个皇帝在过着极其简朴生活的同时念叨着那句话。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如果说当今的中国政治是因为皇帝本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影响,才极少出现不合时宜的享乐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话,少将是确信无疑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可是真正能够做到无私地履行这句话的人又有多少呢?并不是要求一个人在这句话前有多么的高尚,也不是一个人为了这句话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不近人间烟火的圣人。

皇帝本身的行动,其真正意义在于: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全国百姓和全军将士的行为,把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帝国凝聚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坚强的整体!中国人,有崇拜偶像、尊敬圣人的习惯。

显然,陛下就是要塑造一个偶像,一个圣人来唤醒沉睡多年的国人。

把曾经松散的、各自为政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中华帝国!陛下可以牺牲自己随手可得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去做全国、全军的榜样,那作为中东军的司令,自己又怎么不可以延续这个榜样,在中东军塑造一个忠于陛下,勇于献身的榜样呢?干永图正是这样做的!一个国家,一个融合无数少数民族的大中华民族,需要凝聚力!对于中东军来说,也需要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显然,这种力量来自将领们对皇帝的无条件崇敬和官兵们心里激荡着的对新中国、对大中华民族的热爱。

所以,这两万官兵才能面对漫漫黄沙、面对异国他乡的千里黄沙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这就是思想和榜样的力量。

想到这些,少将的眼眶就会发热,心脏就会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攫紧。

他明白,在远离祖国的这个地方,让官兵们保持着旺盛斗志的根源就来自于——皇帝的榜样!无私才能无畏,真正的无私才能造就真正的无畏。

当一支军队、一个民族在一个真正无私的人带领下时,强大是显而易见的结果。

这就是少将绝对服从铁血军人团最高信条的根源。

少将这样想着,他决定明天晚上不用去对将士们讲些什么了。

这些,他们都知道,从小公主出世的消息换来了两万人自发地面对东方高呼万岁的行动中,傻瓜都可以看出军人们的想法,发自内心最单纯的想法。

“报告!”一个洪亮的声音打断了干永图的沉思,少将随口应了声:“进来。”

挂着少尉军衔的李家骥走了进来,他就是老海盗李国良的儿子。

“报告司令,波斯国王的专使于今天从法罕出发,预计明天中午到达。”

李家骥走到司令的办公桌前说着,递上了一张电报纸,他是司令部的通讯参谋,此刻正好值班。

干永图点了点头,接过电报纸却没有马上去看,而是仔细地看着少尉敬礼、转身、步出办公室的每一个动作。

这个小伙子(咳,司令大人也不是太老!)在有力而标准的动作中透露出一股子虎气,难怪金老幺他们几个胡子(指有点土匪习气)会要求自己照看着、栽培一下这个少尉。

波斯(今伊朗)人心动了!他们在英国和俄国的夹击下终于找到了一条道路,一条可以强大波斯的道路。

波斯和土耳其相比显得很弱小,所以不可避免地成为俄国和英国在早些年争夺中东霸权的焦点。

争夺因为英国和俄国的关系缓和而结束,留下了两国一南一北控制波斯的局面。

陛下没有猜错,波斯人是会主动找上门来的。

因为他们不可避免地会看到海上山岳级战列巡洋舰的雄姿,会听说中国人在幼发拉底河口地区的善行,会收到联合石油在这一地区开发的消息。

最主要的是,中国人强大的军力会让波斯国王不安,也会让他垂涎三尺!这位专使来的目的,少将已经猜到了八九分。

向波斯人展现大中华帝国的友好诚意的时刻终于快要来到了,而波斯管辖着的波斯湾东岸地区的石油资源,会不会通过中波联合开发而掌握在帝国手中呢?少将有些激动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走到了东面的窗户边,那里可以看到海面上巡戈的战舰。

而在西边的墙壁上,则挂着一幅十万波斯湾地区详图和一幅字: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民族振兴为信念。

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