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请缨(1 / 1)

列强代理人 破名 1020 字 10个月前

1858年10月,一个月内,李续宾连续攻克太湖,潜山,桐城,舒城,一路上虽然战必胜,攻必取,但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再加上分兵驻守,11月3日,到达三河镇之时仅剩六千人马。

此时,三河镇守军也有数千人,而且占有地利优势。再加上太平军刚破江北大营,天京和长江北岸的通道被打开,天平军主力短期内就可抵达安徽,所以李续宾部将皆劝李回兵桐城,依靠城防等待后续部队。

不过,在三河镇后方三百里处,就是太平天国重镇安庆,荆州将军都兴阿率军正率兵猛攻。安庆是天京的屏障,安庆一丢,太平天国就算亡了一半。此次出兵,李续宾和都兴阿分兵两路,李续宾负责扫清外围太湖,潜山等城,将安庆变成孤岛,方便都兴阿行事。凡是来援敌军,必须先过李续宾这关才能救援安庆。

如果此次,李续宾率部返回桐城,放弃进攻三河镇,那太平军主力一到,安庆之围立解。所以,李续宾执意进攻三河镇,他要为都兴阿争取时间,如果安庆先被攻陷,那天平天国灭亡指日可待。如果安庆被攻陷前,李续宾先败,那此次战役所有努力皆付诸东流,并且清军短期内都无力东进。

在如此战局之下,素以悍勇著称的李续宾毅然决定,死拼太平军!

在此同时,李续宾也感到了情况紧急,兵力严重不足,所以发文湖广总督官文和两江总督何桂清,请求援助。

11月7日,李续宾部攻陷三河镇外围九垒。当日晚,英王陈玉成率三万军来援,驻扎在三河镇和金牛镇一代。稍后,忠王李秀成与其弟侍王李世贤也率大军来援。

至此,双方兵力对比是:李续宾率六千湘军为进攻一方,陈玉成,李秀成率十余万太平军为防守方。

-----

再提两江总督何桂清,他此时正在上海商谈通商章程,接到求援也是无奈。按大清制,两江总督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如今这三省正是太平军的老巢。他这个两江总督能管理的地方和士兵十分有限,救援李续宾,他是有心无力。

况且从江苏派兵赴安徽救援,要穿越整个太平天国,还要路过天京城下,即使是何桂清将手下士兵全部派出,没等赶到三河镇,就得全军覆没。

正当何桂清准备无视这次救援的时候,有人来报,说是洋枪队队长李明峰求见。何桂清对李明峰没什么好印象,在他心目中,这人靠着洋人吃饭。还狐假虎威的从他手里抢去了两千匹军马,几百绿营兵,所以,何桂清根本就不想见李明峰。可是,不看僧面看佛面,没准这人是来给洋人传话,所以,何桂清叹了口气,还是见吧!

李明峰大早上就被龚橙叫了起来,原来是龚橙衙门里的熟人传出消息,湘军三河告急!李明峰一直让龚橙关注这个消息,龚橙自从李明峰成功预见太平军大破江北大营之后,对他关注的事情也十分用心。这次衙门里刚传出消息,龚橙天还没亮就亲自跑去军营报告消息。

李明峰接到消息,连忙让安德鲁等人组织军队集合,自己则急冲冲的跑去见何桂清。

李明峰被领进了书房,何桂清有些不情愿的起身相迎,李明峰知道好歹,连忙半跪请安。何桂清这才神色稍霁,将李明峰扶了起来。

“李队长今日来此所为何事?”何桂清落座之后问道。

“明峰听说三河告急,特来大人这里请缨!”李明峰朗声说到。

“请缨?”何桂清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你是说你要去安徽参战?”

“正是!明峰闻听长毛反贼战湘军于安徽,若是我等不援,坐视湘军失利,等长毛彻底控制安徽江苏两省,则上海危矣!”李明峰慷慨陈词,真如一个忠君爱国的将领一般。

何桂清又瞧了李明峰半天,也没瞧出个所以然来。心中暗想,真不知道这个假洋鬼子是真的想为国出力换取功名,还是另有打算。不过,在这个局面之下,此人主动请战,正好遂了何桂清的意:“你有如此报复,那是朝廷之幸,不过你可知道,从上海赶赴安徽,有千里之遥,中间又都是长毛盘踞,可以说此行是千难万险,你要出兵,可想清楚了?”

“大丈夫立于世间,求的不过是封妻荫子,名标青史。此行虽然艰险,明峰却也不惧!”

“好!”何桂清一拍桌子,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拿起笔来刷刷刷写了一封官文,用了总督印递与李明峰:“执了此文,在我大清所辖之地,无论军民,都会给与方便。”

李明峰谢过何桂清,然后就以军务紧急之名返回军营。

安德鲁,帕兰德,亚当斯和管理华军的蔡宜群,陈星翰都已经将所属军队整顿完毕。

要赶赴安徽,陆路肯定不行,只能是走长江,逆将而上。不过长江沿岸太平军的防卫也十分严密,尤其是天京段,更是炮台林立。

不过,有一类船支,太平军却是不敢查,洋舰!曾经有英国船只在长江遭到太平军炮轰,洪秀全知道之后,立刻斩了炮台上所有的将士。在洪天王的眼中,洋人与我皆为上帝信徒,洋人来华,乃是朝拜上帝之子。

从那次事件之后,凡是洋人商船军舰,都自由通行与长江之上,李明峰这次就是准备借着洋人船只运兵赴淮。

李明峰在去何桂清处之前就已经派吴书廷去找普鲁士人借船,仗着有利益关系在那,谅那些日耳曼人也不会拒绝此事,所以没等吴书廷回来,李明峰就直接率一千八百火枪骑兵带足武器弹药干粮,浩浩荡荡的开奔普鲁士船泊停靠处。